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078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常用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一座山上全部的蛇是一个种群(×

(2)种群数量越多,种群密度就越大(×

(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4)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

(5)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生长茂盛处取样(×

(6)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2.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水池中的所有生物

B.某温室中栽培的所有花卉

C.一个水池中的所有蝌蚪

D.某城市中的所有人

解析:

选D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A与B项中包括多种生物,C项中还应包括该种生物的成年个体——蛙。

3.种群数量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选A 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其中最基本的特征为种群密度。

4.我国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全面两孩”,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D.出生率

选D 生育后代增加了出生个体数量,“全面两孩”属于调节出生率。

5.据统计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9%,然而人口数量仍增加了127万,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严格的人口政策B.性别比例失调

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选D 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作为城市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6.下列不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叙述是(  )

A.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一棵树上蚜虫的集群分布

C.水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

D.草场上蒲公英的随机分布

选A 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属于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当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密度增大;

反之,种群密度减小。

(2)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与死亡率无关。

(3)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

2.年龄组成的表示方法

[题组冲关]

1.(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选B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原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A选项中种群的出生率为20%;

若调控环境条件,使动物的性成熟推迟,种群的出生率有可能减小;

不能仅根据年龄组成推断出生率的高低,出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选D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的是雄性昆虫,会影响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

1.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方法步骤:

(2)注意事项:

①调查对象要选熟悉又容易计数的植物。

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

②选取样方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③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据种群分布的总面积的大小而定。

总面积大的选取样方要多些。

④植物个体的大小不同,所选样方面积也应不同。

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100m2,灌木为16m2,草本为1m2。

⑤计数原则:

样方内的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

⑥种群密度的估计应以多组样方的平均值为准,如有数据差异特别悬殊的样方应舍弃后再求平均值。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不影响动物的寿命和行为。

(2)标志物不易脱落、不能过于醒目。

(3)调查期间,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或死亡、迁入或迁出。

(4)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被重新捕获的概率相等。

(5)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思考探究]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为M,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为n,其中有标记的个体数为m,那么如何计算该种群的数量(N)?

提示:

,N=

3.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能用样方法

选C 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如植物上的蚜虫,土壤中的跳蝻等。

4.在一片约33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

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

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为(  )

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

C.略大于5D.略小于5

选C 设种群数量为x,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可知:

,可以计算出x=165(只),可算得大山雀的种群密度为165/33=5(只/hm2)。

结合题干信息:

标志物是一个较重的铁环,标记后会限制动物的正常活动,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会增加,因此算出的值比真实值偏小了,真实值要大于计算结果,即略大于5只/hm2。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草原上全部的羊

B.一个校园里各种高大的树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D.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选D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包含不同年龄的个体。

A、B、C三项中都包括了许多物种,不能叫做一个种群。

2.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

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选B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A选项中的杂草不是一个种群;

C选项描述的是鲫鱼的出生率;

D项所描述的并不是水稻的个体数。

3.下列叙述,不属于对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木棉树

选B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选D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害虫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选B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6.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  )

A.衰退、增长B.增长、衰退

C.稳定、衰退D.稳定、增长

选B 甲图曲线表明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其发展趋势为增长型;

乙图曲线表明幼年个体少,而中老年个体多,因此其发展趋势为衰退型。

7.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

用性引诱剂治理的目的是(  )

A.改变蝗虫的迁出率B.降低蝗虫出生率

C.降低蝗虫死亡率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选B 性引诱剂通过诱杀蝗虫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蝗虫的性别比例,降低蝗虫的出生率。

8.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

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为(  )

A.30只B.32只

C.64只D.96只

选D 根据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

32/N=10/30,可得出该地区的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96只。

9.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调查某种树、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

n)÷

m只

选B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对于蛇等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应采取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只是估算值;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为N=(M×

m。

10.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密度一定增加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

选C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因为种群密度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

二、非选择题

11.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问题: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

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___。

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____________等。

(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等级

高度(cm)

数量(株)

a级

h≤10

120

b级

10<

h≤30

62

c级

30<

h≤100

32

d级

100<

h≤300

16

e级

h>

300

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为样方法,样方在计数时,计算样方内的个体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

从题干提供的表格信息:

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较少,可以确定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答案:

(1)样方法 8 随机取样 

(2)A (3)增长型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选D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内蒙古草原上的马可能有多个物种。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右图为某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

选A 刚开始时,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说明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一段时间后出生率逐渐增大,死亡率逐渐减小,说明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因此其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3.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

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约为(  )

A.15000B.16250

C.17500D.70000

选C 先根据5个样方求出种群密度=(12+15+14+17+12)÷

(5×

4)=3.5(株/m2),该野生草坪的总面积为5000m2,因此可估算出该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3.5×

5000=17500(株)。

4.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

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选A 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5.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高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组成

选D 据图分析,横坐标为诱捕距离,纵坐标为回收率,随着诱捕距离加大,回收率逐渐下降,且灯高不同,回收率也不同,从而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高度有关。

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获知第二次诱捕的斜纹夜蛾总数,故无法得出种群密度。

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减少斜纹夜蛾成虫的数量,从而改变种群年龄组成。

6.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

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捕获

数(只)

标记

雌性个

体数(只)

雄性个

初捕

14

18

重捕

36

4

(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

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型;

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型。

(1)依据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可得出N=(32×

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hm2的数量,所以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田鼠数量偏小,故求得的田鼠总数可能比实际值高。

(2)两次捕捉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只),捕捉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只),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14+18)/(18+18)=32/36=8/9。

(3)根据“月龄结构”图可知,甲种群属于增长型,乙种群属于稳定性。

(1)144 高 

(2)8/9(或32/36) (3)增长 稳定

7.[实验探究]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

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统计结果。

草原类型

调查面积

(cm2)      

A

B

C

10×

10

3

2

20×

20

5

40×

40

8

80×

80

9

90×

90

11

100×

100

17

13

110×

110

19

120×

130×

130

140×

140

调查B草原该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先取40cm×

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计算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设计步骤中的错误见答案。

(1)样方法 随机取样

(2)计算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3)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种群密度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以减小误差(100cm×

100cm) ②取样的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