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1214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场站燃气安全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

检查记录并在

靠近用户端的

管网取样抽测

现场抽测是否合格;

有无加臭量检查记录

(3)加臭装置运行稳定可靠

现场检查并

查阅运行记录

运行是否稳定

(4)无加臭剂泄漏现象

有无存在泄漏现象

(5)存放加臭剂的场所应确保阴凉通风,远离明火和热源,远离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

加臭剂露天存放,有无放置在人员密集的办公或生活用房,放置在靠近厨房、变配电间、发电机间

4寒冷地区有保温措施,能有效防止水结冰

有无冰冻现象

安全阀与阀门

1.安全阀外观应良好无损,在检验有效期内,阀体上应悬挂校验铭牌,并注明下次校验时间,校验铅封应完好

并查阅检测报

安全阀是否检测,铅封是否破损;

安全阀是否严重锈蚀

2.安全阀与保护设备之间的阀门应全开

阀门有无关闭、未全开

3.阀门外观无损坏和严重锈蚀现象

有无损坏或严重锈蚀

4.不得有妨碍阀门操作的堆积物

有无堆积物

5.阀门应悬挂开关标志牌

是否挂标志牌

6.阀门不应有燃气泄漏现象

是否存在泄漏

7.阀门应定期检查维护,启闭应灵活

有无检查维护记录不得分;

阀门是否存在启闭不灵活

过滤器

1.过滤器外观无损坏和严重锈蚀现象

是否存在过滤器损坏或严重锈蚀

2.应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

查阅维护记录

是否有滤器维护记录,现场检查有无过滤器失效

3.过滤器排污和清洗废弃物妥善处理

查阅操作规程

有无收集装置或处理记录

工艺管道

1.管道外表虚完好无损,无腐蚀迹象,外表防腐涂层应完好,管道应有色标和流向标志

是否严重锈蚀;

管道有无标志

2.管道和管道连接部位应密封完好,无燃气泄漏现象

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3.进出站管线与站外设有阴极保护装置的埋地管道相连时,应设有绝缘装置,绝缘装置的绝缘电阻每年进行一次测试,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MΩ

查阅绝缘电

阻检测报告

有无绝缘装置,是否有超过1年未检测绝缘电阻,检测电阻值是否合格

仪表和自控系统

1.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表外观应完好

有无压力表损坏

(2)压力表应在检定周期内,检定标签应贴在表壳上,并注明下次检定时间,检定铅封应完好无损

查阅压力表检

定证书

压力表有无检测或铅封破损;

压力表标签是否脱落或看不清

(3)压力表与被测量设备之间的阀门应全开

阀门是否全开

2.站内爆炸危险厂房和装置区内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检查维护记录

有无安装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或维护

3.现场计量测试仪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相关要求,仪表的读书应在工艺操作要求范围内

查阅工艺操作

手册

计量测试仪表是否缺少,读数是否在工艺操作要求范围

消防与安全设施

2.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153的相关要求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是否齐全

3.消防供水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储罐容积和补水能力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相关要求核算消防用水量,当补水能力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时,储

配站内应设置适当容量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核算

补水能力是否足;

是否有设置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储水量是否足够

(2)消防供水装置无遮蔽或阻塞现象,站内消防栓水阀应能正常开启,消防水管、水枪和扳手等器材应齐全完好,无挪用现象

消火栓水阀能否正常开启;

消防供水器材是否缺少或遗失

4.建(构)筑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相关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并采取防雷措施,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每半年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检测一次,保障完好有效

查阅防雷装置

检测报告

是否设置防雷装置不得分;

防雷装置检测是否符合要求

5.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值班室应设有直通外线的应急救援电话,各种应急救援器材应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有效

是否缺少应急救援器材,应急救援器材是否合格

安全操作规程

1.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

检查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岗位是否完整

2.应制定完善的生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生产作业是否符合规程

3.从业人员应熟悉本职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能严格、熟练地按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无违章作业现象,应定期对从业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对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检查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落实情况并现场检查询问

有无考核记录;

现场询问一人是否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教育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查阅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是否都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值班纪律

建立并实施交接班安全检查工作

查阅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记录中有安全检查记录

设备管理

1.应有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切实落实,有完整记录

查阅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记录

是否有记录;

记录是否完整

2.每台设备应具有完善的安全技术档案

查阅安全技术档案

设备档案是否完整

检查部门:

场站:

压缩天然气场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施与操作检查表

气体净化装置

1.脱硫、脱水装置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无燃气泄漏现象

有无燃气泄漏情况;

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脱水、脱硫装置的应定期排污,废脱硫剂、硫等危险废物应可靠收集,并应委托专业危险废物处理机构定期收集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现场检查并检查处理台帐和排污记录

有无提供排污记录;

有无提供处理台帐

3.脱硫、脱水装置应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查阅检验报告

是否定期检验

加压装置

1.压缩机前应设有缓冲罐或稳压装置,压缩机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常响声、部件过热、燃气泄漏及异常振动等现象

是否符合要求

2.压缩机排气压力不应大于25.0MPa(表压),各级冷却后的排气温度不应超过40℃

排气压力是否超标;

排气温度是否超标

3.压缩机的润滑油油箱油位处于正常范围内,供油压力、供油温度和回油温度应符合工艺要求

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供油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供油温度是否符合;

回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4.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水冷式压缩机的冷却水应循环使用,冷却水供水压力不应小于0.15MPa,供水温度应小于35℃,水质应定期检测,防止腐蚀引起内漏

检查并查阅水质监测报告或循环水更换记录

供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供水温度是否超高;

水质是否定期检测

5.压缩机进口管道上应设有手动和电动(或气动)控制阀门;

出口管道上应设有安全阀、止回阀和手动切断阀;

安全阀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建筑屋2m以上,且距地面不应小于5m

阀门是否完整,放散管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6.压缩机室(撬箱)内应整洁卫生,无潮湿或腐蚀性环境,无无关杂物堆放

所处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无关杂物堆放

7.应有专门的收集装置收集压缩机冷凝液和废油水,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收集的压缩机冷凝液和废油水应委托专业危险废物处理机构定期收集处理

现场检查并检查处理台帐

是否有专门收集装置直接排放;

有无收集装置处理台帐

8.压缩机设置于室内时,与压缩机连接的管道应采取防震措施,防止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例如压缩机进出口采用柔性连接、管道穿墙处设置柔性套管等

有无有效防震措施;

是否有强烈震动、震动建筑物损坏情况

9.压缩机的缓冲罐、气液分离器等承压容器应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有无定期检验

加(卸)气

1.气瓶车和加气车辆应在加气站内指定地点停靠,依靠点应有明显的边界线,车辆停靠后应手闸制动,如有滑动可能时,应采用固定块固定,在加(卸)气作业中严禁移动,加满气的车辆应及时离开,不得在站内长时间逗留

有无车位标识;

有无固定设施;

车辆是否按规定停靠,停车后有滑动可能性是否采取措施;

加满气的车辆停留是否超过1小时

2.应建立气瓶车安全管理档案,严禁给不能提供有效资质和检测报告的气瓶车加(卸)气,汽车加气前应对车辆气瓶质量的有效证明进行检查,发现气瓶为非指定有资质单位安装,或气瓶未定期检验,或检验过期的,一律不允许进行加气作业

检查气瓶车安全管理档案

是否建立气瓶车安全管理档案;

是否有加气车辆未登记建档;

是否有汽车加气前未核对气瓶资质和检验信息

3.加(卸)气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建立加(卸)气操作规程,气瓶车加(卸)气前应对气瓶组、加(卸)气机和管道等相关设备、仪表、安全装置和联锁报警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加(卸)气作业;

加(卸)气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相关仪表参数,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卸)气;

加(卸)气后应检查气瓶、阀门

现场检查操作过程并查阅操作记录

是否有操作规程,是否有违章操作

及连接管道,确认无泄漏和异常情况,并完全断开连接后方可允许加(卸)气车辆离开

(2)应建立加气操作规程,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相关仪表参数,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气;

加气后应检查气瓶、阀门及连接管道,确认无泄漏和异常情况,并完全断开连接后方可允许加气车辆离开

现场检查并查阅操作记录

有无操作规程,是否有操作记录,是否有违章操作

4.加(卸)气柱应设有静电接地栓卡,接地栓上的金属接触部位应无腐蚀现象,接触良好,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00Ω,加(卸)气前气瓶车必须使用静电接地栓良好接地

现场检查,并采用测试仪器测试电阻值

有无无静电接地栓卡;

是否符合要求扣1分;

气瓶车未静电是否接地

5.气瓶车和气瓶组的充装压力,按20℃折算时,不得超过20.0MPa(表压)

现场检查并计算

表压是否超过

6.不应将瓶内气体全部卸完,卸气后应至少保留有0.05MPa(表压)的余压,并有相应的记录,防止空气进入

现场检查瓶组压力或检查卸车记录和安全操作规程

是否有相关记录;

操作规程中是否规定;

现场检查和记录中气瓶压力是否足够

7.加气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卸)气枪应外表完好,损,有效作用半径不应小于2.5m,气瓶车加(卸)气软管长度不应大于6.0m,软管应定期检查维护,有检查维护记录,达到使用寿命后应及时更换

现场检查,检查维护记录

软管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有检查维护记录

(2)加气软管上应设有拉断阀

是否有拉断阀或拉断阀存在故障

8.加(卸)气机或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卸)气枪应外表完好,扳机操作灵活,加(卸)气嘴应配置自密封阀,卸开连接后应立即自行关闭,由此引发的天然气泄漏量不得大于0.01m3(标准状态),每台加(卸)气机还应配备有加(卸)气枪和汽车受气口的密封帽

是否存在天然气异常泄漏现象;

加气枪是否存在故障

(2)加(卸)气机或柱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安全保护装置应经常检查,保证完好有效,并保存检查记录

现场检查并查阅维护记录

运行平中是否有异常声响;

是否缺少安全保护装置或安全保护装置工作不正常;

是否提供检查维护记录

储气装置

1.储气井、储气瓶出口应设有截止阀、压力表、安全阀、排液装置和紧急放散管等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应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有效

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或存在故障

2.储气井、储气瓶工作状态良好,无损坏、鼓泡和严重锈蚀迹象,无燃气泄漏

有无燃气泄漏;

是否坏、鼓泡或严重锈蚀

3.储气井、储气瓶应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