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14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万达A2地块施工组织设计

1.概况

本工程由华岩勘察设计公司承担岩土工程勘察,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任务,由江西煤炭设计院承担本工程主体建筑设计任务,本项目由福建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进行施工。

拟建场地在平面上呈规则的四边形,周边长约400米,坡顶外距红线2~5m,四周公路分别是北侧为仙岳路,距基坑开挖边线约20.0m;东侧为万达广场其它地块的施工临时便道,距基坑开挖边线约5.0m;南侧为万达广场B地块,距基坑开挖边线约5m,西侧为万达广场A1地块,距基坑开挖边线约8m。

场地内未发现其他地下埋藏物和设施。

1.1工程概况

拟湖里万达广场酒店(A2地块)位于翔安隧道口厦门侧,由1栋22层建筑裙房构成,设二层地下室。

设计±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3.60m,地下室承台底标高为1.80m,承台高1.50m,自然地面标高为15.5m~19.3m,基坑开挖深度为8.0m~17.4m。

总建筑面积50206.7m2,地上建筑面积32515.6m2,地下室建筑面积17691.1m2。

地下2层,本工程采用PHC静压桩基,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现状场地空旷开阔。

拟建基坑场地北东侧为桩锚支护结构,西侧为自然放坡,南侧为土钉墙支护体系。

为确保优质、安全的如期完成本次的基坑支护工作,特编制如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万达广场酒店(A2地块)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主体设计院提供的《万达广场酒店(A2地块)施工图》。

3、基坑设计单位提供的“万达广场酒店(A2地块)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4、勘察单位提供的《万达广场酒店(A2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工程中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列于下表。

(1)、规范、规程一览表

类别

名称

文件编号

国标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行标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行标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120-99

行标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

2005

国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5007-2002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行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国标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国标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国标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方案

GB50086-2001

地标

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J化13-07-2006

行标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01

(J119-2001)

国标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地标

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别与监控技术规范

DBJ13-91-2007

行标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80-200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设部-建质[2009]87号

厦门市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管理规定

厦建科[1997]002号

行标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96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国家相关法规与当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规定。

本施工设计方案的编制,一是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条款规定编拟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图表;二是认真遵循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确保质量达到合格;三是紧密结合现场条件,着眼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四是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力求周密组织计划,实行平行流水作业;五是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与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精心施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未考虑变更、工程量增减以及自然灾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若发生时,尚需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方案。

6,编制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坑支护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发挥我公司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业主方投资尽快产生效益。

3)、充分发挥我公司整体实力,大量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遵循国家及省、市政府有关文明施工和环保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5)、严格遵守国家及市政府有关消防要求,做好消防工作。

1.3基坑概况

1.3.1场地条件

该场地原始地貌为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后经人工整平成建筑场地,地势较平缓,呈南高北低。

自然地面标高为15.5m~19.3m,基坑开挖深度为8.0m~17.4m,基坑周长约400.0m,累计护坡面积约7000㎡。

1.3.2地质条件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基岩土由人工填土素填土①,粘土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③组成。

现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Q4m):

黄褐、杂色,湿~很湿,松散,由粘性土和残积土组成,土质不均,含有碎石、砖块,纸袋等,该层整体结构疏密不均,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回填时间在5年以上。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固结性较差,属高压缩性土。

厚度0.40~2.40m。

2..粘土②(Q4al+pl):

为海陆交互相冲积成因,灰黄、褐黄、灰白色,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很湿~饱和,土质不均匀,有胶结硬块,土呈花斑状,含砂颗粒10%~20%,局部为砂质粘土,含砂30%~40%,光泽反应差,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属中压缩性土。

3.残积砂质粘性土③(Qel):

系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灰黄、灰白、褐红色,可塑~硬塑,很湿~饱和。

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和石英及少量云母,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自上而下强度逐渐增强,与下伏全风化花岗岩⑤呈渐变关系,无明显的界线,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属中压缩性土。

1.3.3水文条件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温和,为多台风地区。

年平均气温为20°C,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28.4°C;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4.9°C。

全年室外空气湿度为73-81%,每年3-10月份进入雨季,其间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50㎜以上,暴雨时每小时降雨量达50㎜以上。

7-9月间台风较为频繁,基本风压值0.75KN/m2。

本工程施工期间会遇到雨季,故应合理的安排工期,并应事先做好雨季施工及防台风工作。

场地内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赋存和运移于回填土层和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孔隙中。

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为主,略有承压性,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及外围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并由南向北方向渗流排泄。

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位标高为:

5.0~5.8m。

1.3.4周边环境

四周公路分别是北侧为仙岳路,距基坑开挖边线约20.0m;东侧为万达广场其它地块的施工临时便道,距基坑开挖边线约5.0m;南侧为万达广场B地块,距基坑开挖边线约5m,西侧为万达广场A1地块,距基坑开挖边线约8m。

本工程在北侧开口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设置过水池、洗车台以及三级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本工程临近仙岳路,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但由于目前集美大桥严禁土方车运输,土方外运车辆必须饶道厦门大桥出岛,运输距离较远。

2.基坑设计与施工方案

2.1支护结构方案

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为:

根据场地地层情况和建筑物结构特点等确定本工程的支护结构,拟建基坑场地北东侧为桩锚支护结构,西侧为自然放坡,南侧为土钉墙支护体系,开挖过程中当遇到异常情况时,应报设计单位变更处理。

2.2降排水方案

2.2.1排水沟集水明排

上部潜水:

主要赋存和运移于填土层中,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侧向渗流,以蒸发、渗流方式排泄。

受季节与气候影响很大。

估计基坑内水量不大,周围基坑开挖情况也表明,该地下水水量不大,开挖前,在场地内开挖排水沟和积水坑,用泵抽排汇积水。

2.2.2截水沟排水

根据设计方案,在基坑顶采用截水沟排水,以防止表层雨水和生活用水渗入,由于场地四周高程有一定的起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要,布设积水坑水泵抽排。

对于基坑内的渗水和雨水,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和积水坑,及时抽排。

凡是抽排出去的污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在内,均应设置沉淀池,再排入市政排污管道。

2.2.3坡面排水

基坑坡面均布设泄水孔,疏排面层背后的积水。

泄水孔一般水平间距2.0m,竖向间距2.5m,进入坡面土体深度0.4m,泄水管为直径50mm的PVC管。

2.2.4坑内积水

在台风季节或暴雨季节,基坑内积水采取有计划、分时分段抽水,具体安排如下:

在台风季节或暴雨季节,进行及时排水,当不能及时排完也就是坑内有积水时,应分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排水。

第一种情况:

坑内积水不多(积水深度不超过1.5米)

针对该种情况,可采取直接降水,抽干坑内积水就好。

第二种情况:

坑内积水多(积水深度超过1.5米)

针对该种情况,应采取分时分段抽水,每次抽水降深为1.5米,每次抽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一昼夜。

2.3开挖方案

土方开挖采取机械开挖,汽车运土铺以人工清底修边的方法,首先挖除地表建筑垃圾及杂填土,然后根据每层土钉深度分层开挖,每次开挖深度为每道土钉标高下50CM,严禁超挖,严禁一次性开挖到底后再施工土钉。

开挖作业时,先挖出周边喷锚施工区域,再挖出中间区域。

开挖下层土方时,必须等上层支护结构强度达70%后进行,可根据现场试块试验确定,一般为7天。

不能一次多挖,几层锚杆一起做。

遇软土时,其开挖深度不得大于1m,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合理的调整开挖深度。

土方开挖和土钉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距离应保证20m以上,电梯井等深坑的采用1:

1,表层抹水泥砂浆的二级放坡措施。

在下一层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对上一层支护结构的保护,为避免土方挖掘机碰撞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应预留50cm厚的土层,该土层采用人工修坡。

根据相关规定,基坑土方开挖必须在基坑支护结构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分批分区进行验收。

每开挖之前,对上排的(土钉)锚杆进行中间验收,验收合格后在进行开挖。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遇岩石坡面时,报勘察设计等部门进行危岩确定和采取清除或锚固措施,基坑周边坡顶采取2.0m高围墙,在必要的地方增加尼龙网

本工程具有基槽深、土石方量大(预计54000立方)、工期紧以及土质情况复杂等特点。

组织施工时,要针对这些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精心安排工作面,采用多层段、多班次立体交叉流水作业,做到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做好各工种、各工序的配合,保持多机组连续作业。

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如下的开挖方式。

2.3.1土方开挖准备

1、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

(1)土方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制定排障计划和处理方案。

(2)基槽东部有砂石堆场及设备材料堆场,该堆场位置为基坑运土坡道,必须对这些堆场进行清理,拆除。

2、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土方工程开工前,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须经市规划部门检验核准后方可动工。

(2)土方工程开工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及轴线桩测放基槽开挖上下口白灰线。

(3)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因此,基槽开挖范围内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机械施工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支架以保护。

3、现场道路和出入口

根据土建总平面图布置,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来确定现场施工道路和现场出入口。

(1)现场道路分别设在基槽北、东西侧、距槽边线3.5m,路宽4.0m,路基采用8t压路机压实后,铺垫砂石或碎石30cm。

(2)现场开设东南角一个出入口,要根据运土路线确定和调整出入方向,防止发生堵车现象。

4、施工用水、用电及夜间施工照明

一般情况下,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水源、电源及水电线路均可满足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的要求,但机械施工单位应提出需用量计划。

(1)施工、生活用水

①消防用水G=10L/S

②生产、生活用水小于10L/S,总用水量按Q=10L/S。

经计算,D=0.092m,确定选用进场水源管径为D=100,场内供水次主管径D=50mm,供水支管管径D=25能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

(2)机械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照明和机械现场小修用电,可在基槽东侧、北侧、南侧、西侧土建已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上接引;但接线位置必须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或由电工做好杆下接线闸箱。

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碘钨灯500-1000W。

每台挖土机配备活动灯架三个,其中槽底挖土工作面1个,槽上装车工作面2个。

卸土场可安装固定灯架,每1m2卸土面积安装照明1W。

运土道路,现场出入口,坡道口及其他危险地段也要安装必要的散光灯和警戒灯。

机修用电主要是电焊机和电钻,耗电量不超过30kW。

喷射混凝土空压机3台,合计180KW,喷射机25KW,土钉机25KW。

根据以上各用电功率之和,选择250平方毫米BLX的铝芯橡皮线能满足要求。

5、油料供应

大型机械油料消耗定额(L/台.时)

表3

机械

型号

工作装置

功率

反铲

挖土机

PC60-400

3-4

汽车油料消耗定额(L/100Km)

表4

车型

吨位(t)

定额

油料品种

解放、东风

3.5-4

28

汽油

尼桑、斯柯达

8

27

柴油

黄河、日野、太脱拉

10-15

33

柴油

根据本工程机械配备、劳动定额和油耗定额来计算,工地日用油量为4.0t,其中汽车在停车场加油,大型机械配备专用油罐车送油到现场,利用白、夜班交接保养机械的时间加油,日送油量1.0t。

(注:

自卸汽车为油站加油,机械设备为专车送油)

6、临时设施

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的施工平面布置除满足本专业的施工要求外,还要结合土建施工的施工总平面布置,为土建施工创造条件。

7、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爆破技术员1名,专职爆破安全员1名,爆破员2名,材料员1名,监炮员1名,协调员1名,凿岩工10名,机修工1名,空压机工2名,普工若干名。

机上人员定员及配备表

表1

机械及工种

机械台数

定员人数

班制

配备人数

备注

挖土机司机

4

1

2

8

定员为单机单班人员

运土汽车司机

24

1

2

48

油罐车司机

1

1

1

2

包括油工1人

工程车司机

1

1

2

2

洒水车司机

1

1

2

2

合计

62

其他人员或工种配备表

表2

工种

每班定员

班制

配备人数

备注

工长

1

2

2

测工

2

2

5

白班3人,夜班2人

记数工

1

2

2

记录汽车运土车数

机修工

7

大型、汽车修班各3人,电焊1人

电工

2

1

2

夜间值班,移照明

安全工

2

2

4

站路口,指挥车辆

爆破工

30

1

30

普工

10

2

20

汽车清槽

其他

3

合计

75

不包括清槽,修坡和排水工

工地总人数:

62+75=137人

9、施工机具一览表

反铲4台,自卸汽车24台,凿岩机5台,9m3柴油空压机1台或电力空压机3台,1.75吨工具车1辆。

表3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型号

1

反铲

1

PC400

2

反铲

2

PC200

3

反铲

1

PC60

4

自卸汽车

24

8-15T

5

吊车

1

加藤

6

凿岩机

15

7

空压机

3

9-12m3

8

柴油发电机

1

9

工具车

1

1.75

2.3.2土方开挖行走路线

1、开挖方式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特点,具体开挖方式如下:

对于基坑较深的基坑,整体分层开挖较为困难,可采用阶梯式分层开挖,每个阶梯台作为挖土机械接力作业平台,反铲接力挖土如下图所示:

围护结构

待基坑土方量开挖基本完成后,对原有桩进行砍断,在其余场地上开设坡道,汽车由坡道进入坑底,反铲接力挖土采用下图所示:

围护结构

 

2、土方开挖行走路线

根据场地条件和本工程特点,具体开挖行走路线如下图:

2.3.3土方开挖

1、机械选择和配备

(1)机械选择

反铲最大切挖深度为设计最大切挖深度,实际最大切挖深度要根据停机面土质情况对其进行0.8-0.9折减。

PC400设计最大挖土深度为6.2米,实际最大切挖土深度为5.58米。

城市建设中深基础的基槽开挖,一般选择反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挖运施工。

深而土质条件差,不宜分层开挖或深而窄的基槽,也可选择拉铲或抓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挖运施工,但生产率比反铲挖土机低20-50%,且本工程石方爆破量大,拉铲、抓铲不适宜石方挖除,故本工程采用反铲。

挖土机的选择主要以施工层、段的开挖深度,断面尺寸和土质情况为依据;而一个工程或一个施工段所配备的挖土机数最主要考虑工作面大小,土方量,施工进度要求,坡道及道路情况以及经济效果等因素。

(2)汽车的选择配备

考虑到每台反铲的平均装满15T汽车时间为12分钟,汽车每卸一车土来回需60分钟的时间,故每辆反铲配备6辆15T汽车。

2、基槽开挖

(1)施工分层

当基槽开挖深度大于目前常用挖土机最大挖土深度时,可采用分层开挖。

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基槽开挖深度,现有挖土机的合理挖土深度,土质、水位情况以及综合考虑基槽的其它要求和做法等。

本工程各组成部分的开挖深度,大部分超过常用反铲挖土机最大挖土深度,同时结合浅槽的标高,边坡的台阶做法以及挖土机的生产效率等,本工程采用分层开挖。

(2)边坡确定

根据基槽开挖深度,土质和施工场地情况参照规范要求和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规定确定边坡坡度进行开挖。

(3)坡道的开设

坡道的开设要根据机械配备,开行路线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而定,坡道开设是否合理是深基础土方施工成败的关键之一。

坡道的宽度一般为3-6m,坡度为1:

6-10。

坡道可开设在槽外或槽内,也可采用槽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槽内坡道可节省场地,但将给坡道处理带来困难。

考虑到本工程采用多机组、多层段流水作业,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一个施工的坡道,采用槽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即坡道槽内25m长,槽外40m长,宽度4m,坡度1:

6。

基槽挖完后,除土建要求保留外,坡道都要加以处理;槽内部分要挖除,槽外部分要回填。

对于深而长的内坡道,留一台反铲挖土机处理,反铲挖土机挖土至特制的斗里,吊井架垂直运输至地面,最后挖土机用50T吊车吊起。

(4)施工开挖层的防陷措施

粉质粘土层表层抗剪能力差,将造成汽车起步困难,可铺垫10-20cm厚粘性土,以改良工作面的土质;因土层含水量大或其他软土层造成机械陷车时,可铺垫30-50cm厚砂石或粗粒房碴土,用来稳定工作面,铺垫厚度以土质、含水量以及工作面可能晾晒的时间来确定。

(5)排降水措施

确定排水方法前,要综合分析土质情况及其渗透系数,减低水位深度与出水量,基槽开挖深度和宽度以及场地情况等技术资料,并进行各种排水方法的经济效果对比。

本工程虽有潜水存在,但出水量不大,又由于基槽开挖范围较大,采用其他排水降水方法将需要较多的费用。

因此,采用明沟排水同时配合坡面挂网加固和铺垫防陷层等措施是可以满足施工需要的。

具体做法是:

在槽底边侧开挖深50cm、底宽40cm的边沟,并设置若干集水井。

集水井直径不小于80cm,深度不小于1m,井壁用木板或钢筋笼加固。

每个集水井安装50mm潜水泵或离心水泵1台,由于基槽较深,离心水泵的吸程一般不够,要搭设泵架,尽量降低水泵的吸水高度,发挥水泵效率。

槽上要铺设φ300mm水泥管排水管道,将水排至污水或雨水管道内,防止排水回灌基槽。

(6)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2.4监测方案

本次监测采用施工单位自测和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

2.4.1监测目的

通过监测和分析,掌握边坡的稳定状态,安全程度及支护效果,为设计和施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随时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确保边坡安全可靠。

2.4.2监测内容

(1)基坑周边市政道路的沉降监测;

(2)基坑四侧地下水的监测;

(3)基坑坑顶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

2.4.3监测仪器

沉降监测:

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安平精度±0.5″;

水平位移监测:

全站仪。

2.4.4监测安排

委托监测:

(1)对邻近建筑物及道路沉降观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按每周2次。

(2)具体监测按排如下:

①在围墙内布置一排基坑边坡监测点和布置地下管线监测点,其余地段布置一排监测点。

监测点间距:

场地西侧、北侧每15m1组,其余地段每20m1组。

②监测预警值:

a、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200,水平位移连续3天不小于2mm/d,且不能收敛;

b、地面沉降达30mm;

c、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

(3)基坑开挖后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变形趋于稳定时,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按每周1次。

(4)监测时间从基坑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土方回填,预计历时12个月。

施工单位自测:

(1)坑开挖前对临近建筑物的现状进行调查,必要时进行拍照存档与公证。

(2)对邻近建筑物及道路沉降观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按每周2次。

(3)具体监测按排如下:

①在周边围墙外布置一排监测点和布置地下管线监测点,其余地段布置一排监测点。

监测点间距。

②监测预警值:

a、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200,水平位移连续3天不小于2mm/d,且不能收敛;

b、地面沉降达30mm;

c、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

(4)基坑开挖后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变形趋于稳定时,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按每周1次。

(5)监测时间从基坑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土方回填,预计历时12个月。

(6)基坑土方开挖前后,坡顶位移及沉降要重点监测,保证每天有人巡视,其他部位在正常情况下,每周进行1次监测;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形速率较大时,每周监测3~4次;当出现预警值且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7)施工单位应每天早上上班之前与晚上下班以后对于周边市政道路和建筑配以人工简易的检测方法进行监测。

(8)当遇台风暴雨时,施工单位应进行24小时巡视。

(9)地下水回灌,地下水回灌主要分布与西侧和北侧,回灌井与水位观测井一致。

专业监测单位的监测方案详见《基坑支护监测专项方案》

2.4.5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本工程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公司管理部确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预案。

1、危险源情况

根据本分项工程的特点,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

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下表:

表10

危险源情况

可能发生的事故

基坑系统施工不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周边堆载和变形大

坍塌

现场电缆、电线破皮或老化,机械无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器失效

触电

工人宿舍使用液化气,电焊无防火措施,未配备消防器材

火灾

台风、暴雨

坍塌和物体打击

1)火灾事故紧急救援措施

为较少火灾损失和伤亡,任何人员在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