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18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docx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提纲

科学复习题纲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要点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3、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5、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6、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7、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边缘较薄。

8、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9、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10、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11、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12、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相同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13、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

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14、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5、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叫昆虫。

16、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

像蜻蜓、苍蝇、蝴蝶的眼睛都有是复眼。

17、昆虫触角的作用:

感触物体、嗅到气味、平衡身体。

18、蟋蟀、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蚂蚁的触角呈膝状;蝴蝶的触角呈棒状;天牛的触角呈鞭状;雄蛾的触角呈羽毛状。

19、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0、蚜虫吸食植物的汁液,在10倍的放大镜下能看清蚜虫的肢体。

2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盐、白糖的晶体都是立方体;味精的晶体都是柱状;

22、制作晶体常用蒸发法,制作大的晶体用过滤法。

23、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25、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26、做简易的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27、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

28、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

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

29、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0、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31、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放大300倍的显微镜在雨水等中发现了微生物。

32、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33、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像砖墙、像一个个小房间。

3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概括为: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详细)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向着光摆放;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调节粗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要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3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6、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37、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38、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39、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40、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4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4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44、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45、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46、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呢!

六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要点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2、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

3、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同等重要。

4、、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6、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变成蜡油、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麦芽糖

8、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9、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0、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11、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1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3、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4、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5、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6、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7、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8、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9、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石灰石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属于物理变化;高温煅烧属于化学变化;研细属于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形态改变

 

  物理变化

特点: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质是变化的

易拉罐压扁

形状改变

弯折铁丝

形状改变

混合沙和豆子

基本不变

火柴、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化学变化

 特点:

产生了新物质

加热白糖

变颜色、有焦味

米饭、淀粉和碘酒

颜色改变

小苏打和白醋

产生气体

铁生锈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颜色改变、沉淀产生

 

20、草履虫、变形虫属原生动物,鼓藻、船形硅藻属藻类植物。

这几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都是一个细胞构成,构造简单,身体微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

   草履虫:

生活在不流动的、含有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

是一种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长约0.25厘米,用肉眼可以看见是一个小白点。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草履虫的身体前端较钝,后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

   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但是这一个细胞能够完成一切生命行为。

   草履虫借着纤毛的摆动,在水里自由运动;草履虫口沟里的纤毛不停地摆动,使水里的食物进人细胞。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灵敏的反应。

   草履虫能自行生殖。

其生殖方式,通常是分裂生殖。

分裂生殖先是大小细胞核逐渐延

长,接着身体的中部发生横裂,最后细胞核和细胞质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各形成一个幼小的

草履虫。

  变形虫:

变形虫也是一种原生动物。

生活在淡水中,身体也只有一个细胞。

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起叫做伪足。

变形虫伸出伪足的方向就是它运动的方向。

  教科书图片中的鼓藻、硅藻属于植物中的藻类。

藻类植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共分成9种:

蓝藻、裸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绿藻、红藻、褐藻。

六下第三单元《宇宙》复习提纲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月球的表面。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4、“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的。

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8、月球在围绕着地球公转,公转的时间约要29.5天。

9、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月相变化一个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月相变化是随月球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随日期的推移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

10、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11、环行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12、环行山有的直径不足1千米,有的直径达到几百千米。

13、日食出现时,太阳别挡住的部分总是圆弧行的,说明挡住太阳光的星球是圆的

14、日食出现时,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挡住太阳光的星球是运动的,而且星球是由西向东移动的。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朔);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满月、望月)

15、我远在3000多年前就有观察日食的记录了。

16、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卫星。

17、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8、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9、有些星体,当它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形成彗星。

20、北极星总是在正北的方位。

21、大熊座由七颗亮星组成北斗七星。

通过连接北斗七星勺形前端的两颗星,并将连线向勺口延长约5倍处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22、夏季大三角由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牛郎星(天鹰座)组成。

23、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都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24、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5、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2000亿颗恒星,直径有10万光年。

光年就是光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

27、我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我们把它叫做河外星系。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等)。

28、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29、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30、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行器,火箭目前还不能重复使用。

六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提纲

1、填埋厂在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

(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

(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

焚烧垃圾的优点:

(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

(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

(1)消耗大量电能

(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减少垃圾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经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7、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坏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8、医疗垃圾要集中处理。

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9、(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三种:

汞、铅、镉。

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1、认识以下两种标志:

12、淡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13、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14、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严重国家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有40多个。

预计在未来的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15、在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16、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人类引起的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17、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石油污染等。

18、我们可以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21、(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22、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3、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24、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25、(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26、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27、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8、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29、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30、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31、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32、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33、废水处理第一步:

初步处理:

主要使用沉淀法(物理方法);第二步:

再处理:

主要使用过滤法(物理方法)和铺细菌群(生物方法);第三步:

追加处理:

主要使用天然净化和加入氯(化学方法);

34、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35、(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36、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合成塑料。

37、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却被“白色污染”问题深深地烦扰。

白色污染泛指未经收集处理的所有塑料废弃物。

白色污染的特点:

数月乃至上百年不腐烂、不降解、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

38、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

(1)用纸袋和布袋

(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39、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4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具有极强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臭氧主要存在于离地球大约20—30千米处,厚度约为8000米。

氟利昂和哈龙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

4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42、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4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44、我知道的珍稀植物是珙桐、银杉的等;我知道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大熊猫等。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用力点到支点远、阻力点到支点近,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近、阻力点到支点远,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三点之间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生活中的轮轴有螺丝刀、自行车车把、扳手、汽车方向盘、打水的辘轳、电风扇等。

6、轮轴的作用:

在轮上用力比在轴上用力要省力,轮带动轴省力,轴带动轮费力。

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的作用:

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8、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的作用: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省力。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的作用:

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生活中的斜面有:

各种刀的刀刃处、斧头、平口螺丝刀的刀刃处、楼梯、螺丝钉盘山公路等。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越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越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2、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具体动力传递依次为:

人脚的力——脚踏板——前齿轮——链条——后齿轮——车轮

13、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举例

杠杆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等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等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等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楼梯等

14、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

车把手:

轮轴车上的螺丝钉:

斜面

刹车:

杠杆车轮和车轴:

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

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

杠杆

车铃的按钮:

杠杆脚蹬:

轮轴

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

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人的头骨、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0、桥塔修建的很高是为了减轻钢缆的拉力。

六上第三单元《能量》复习资料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