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186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必修1必做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思考】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的是哪种循环过程?

提示 生物循环。

2.农民种庄稼获取农产品,主要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提示 生产功能。

3.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提示 使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等。

[预习效果自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

A.一成不变B.有时演化

C.一般不演化D.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答案 D

2.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发生变化的地理环境要素是(  )

A.土壤B.植被

C.地貌D.气候

解析 雾霾是大气污染造成的,属于气候要素。

3.下列行为会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面发展的是(  )

A.植树种草B.修建水库

C.围海造陆D.围湖造田

解析 围湖造田会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4.某地区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D.高温干燥

解析 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是对气候的一种自然反映。

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解析 地理环境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环境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整体特征相统一。

答案 B

6.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地理环境整体性体现的是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制约,各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并且各要素对地理环境影响作用不同,所以选C项。

答案 C

探究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

【探究活动】 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岩石圈的物质循环B.大气环流

C.洋流流动D.水循环

解析 第

(1)题,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循环的是燃烧化石燃料。

(2)题,水循环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答案 

(1)B 

(2)D

【反思归纳】

1.三大物质循环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变换、能量传输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所示。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

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即时巩固】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解析 第

(1)题,图中③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会减弱温室效应。

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

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

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作用变为煤炭和石油,没有重熔再生过程。

(2)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大气升温。

二氧化碳的参与是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的条件,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加强;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亚寒带针叶林向高纬度扩展。

答案 

(1)C 

(2)B

探究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咸海曾是全球第四大内陆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水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阿姆河与锡尔河。

一些专家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两河沿岸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和水稻,导致灌溉用水远远大于补充用水,引发咸海水量锐减。

相比多年前基本稳定的常态水量,咸海如今已“缩水”90%。

水量减少,致使盐碱析出,侵蚀裸露的湖床,干涸后的湖床几乎寸草不生,生态平衡破坏,咸海出现荒漠化。

(1)结合材料分析该湖泊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40多年前,甲图中A城市曾经是咸海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也是著名的渔港,年产鱼量可达2万吨,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湖区的商业捕捞就基本上终止了,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咸海面积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4)以上案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_特征。

答案 

(1)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本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沿河发展农业,大量引水灌溉。

(2)入湖淡水补给不断减少,该内陆湖蒸发强烈,湖水盐度不断增大,环境恶化,鱼虾大量死亡。

(3)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

(4)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即时巩固】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B.差异性

C.稳定性D.复杂性

解析 第

(1)题,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地壳运动使得山地隆起,背风坡降水减少导致森林退化,继而出现荒漠化,故造成该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2)题,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B 

(2)A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

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

据此完成1~2题。

1.哪些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  )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

C.分解作用

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2.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

A.光合作用B.生产功能

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

解析 第1题,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恐龙生存环境的变化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第2题,恐龙灭绝后,通过平衡功能,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使得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

答案 1.D 2.D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了(  )

A.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 第3题,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第4题,由于植被砍伐导致蒸腾作用减弱,则降水量减少;

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答案 3.A 4.C

5.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滨海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并绘制了“该地区自然环境剖面图”(图1)和“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图2)。

读图,回答

(1)~(3)题。

(1)研究发现滨海地区是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1中A为________圈,B为________圈,C为________圈,D为________圈,E为土壤。

(2)图2中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其中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3)近几年来,沿海地区抽取的地下水盐分含量越来越高,目前已不能饮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第

(1)题,读图1可知,A处于陆地上空,属于大气圈;

B处于森林带,属于生物圈;

C处于海洋中,属于水圈;

D处于沉积岩中,属于岩石圈。

(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⑥和⑦反映植物与A(大气)圈之间的物质联系,具体表现为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第(3)题,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从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严重的可导致地面下沉,地面建筑塌陷以及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

控制措施从原因入手分析。

答案 

(1)大气 生物 水 岩石

(2)整体 光合

(3)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海水倒灌 合理开采地下水 雨季人工回灌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多样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

解析 南方季风区在气候、植被、水文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湿润多雨的特征,而这种多雨的气候使得当地发育了淋溶强烈的红壤。

答案 A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以(  )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

解析 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生物泵”,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此完成3~4题。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

4.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

第4题,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3.C 4.C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

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5~7题。

5.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6.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7.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第5题,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

故选C。

第6题,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

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

故选D。

第7题,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植被缺少积雪覆盖,致使冻害加重。

答案 5.C 6.D 7.C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  )

A.森林破坏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D.冰雪覆盖扩大

9.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

C.整体性D.差异性

解析 第8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地表径流等作用。

森林的破坏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第9题,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8.A 9.C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回答10~11题。

10.判断方框I、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11.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解析 第10题,修建水库后,土壤水增多,植被覆盖率增大,库区蒸发量增大、植物蒸腾作用加强,会使库区周围的降水增多。

第11题,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0.C 11.A

读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统计资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mm,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

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B.与坡度呈正相关

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

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13.造成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  )

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小

B.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好

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

D.阴坡坡度更大

解析 第12题,图A显示,阴坡土壤厚度较大,土壤厚度与坡面光照呈负相关;

图B显示,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图C显示,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

第13题,阴坡光照弱,气温相对较低,水分蒸发量较小,植被覆盖好,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答案 12.A 13.A

二、非选择题

14.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将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仔细分析,把A~D填在图中适当的方框内。

A.径流加大B.水土流失

C.地表侵蚀D.气候趋向干旱

(2)人们毁林开荒,改变的地理要素是________,但却引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等要素随之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解析 滥伐林木、毁林开荒使植被遭到破坏,植被遭受破坏后,丧失了保护表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使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加大。

水土流失后可使旱涝灾害频发,而地表径流加大还会加剧地表侵蚀,使气温日较差增大,降水减少,所以会使气候趋于干旱。

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1)(从左到右、由上而下)B A C D

(2)生物 水文 土壤 岩石 整体性

15.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

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该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3)分析图示地区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析 第

(1)题,沙漠景观的形成主要从海陆位置分析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雪山景观主要从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分布分析;

碧水主要从湖泊的水源补给角度分析;

草原主要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有分布。

(2)题,从对气候、对生物、对地表环境等方面分析水资源减少带来的影响。

第(3)题,结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联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响。

答案 

(1)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有众多海拔超过5000m的高山,夏季气温低于0℃,有冰川分布,形成雪山景观;

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河流沿线绿洲(草原)广布。

(2)导致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危害频发;

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沙漠化面积扩大。

(3)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远,形成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使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

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很少,多季节性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植被稀少,多耐旱植物,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有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

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

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

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随班就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特教老师,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总结《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三、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特教老师,指导本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特教老师不定期到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听课,直接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随班就读的教育补偿等问题。

  五、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适应新的要求。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要求普通教师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为此,学校挑选出一些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并在学校中开展特殊儿童和残疾人的全纳性教育。

  六、在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特殊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七、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由校长主管,德育主任专管,年级组长监管,具体落实到特教专管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加强了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的管理和运用,每周安排两次对随班生进行

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的阅读。

  本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