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198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珍珠鸟体形小,因后背有珍珠似的小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和同学们交流生字的读写。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葱茏愈发繁茂雏儿蓬松柜子画框细腻流泻信赖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

  ⑴指名认读生字词语后,全班齐读。

  ⑵重点读音、字形指导。

字音:

“巢、雏、瞅、睁、茏、蓬、框、腻”;

字形:

“腻、巢、框”。

  ⑶指名逐段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读情况。

  2.理解词语。

  信赖:

信任并依赖。

  深幽:

深而幽静。

  细腻:

本课指珍珠鸟的羽毛精细光滑。

  神气十足:

本课指珍珠鸟精神饱满的样子。

  3.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

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段落层次。

  第一段(1~5):

写“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6~13):

描写“我”与珍珠鸟和睦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段(14~末):

  四、学习第一段

课文讲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是为什么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儿也不怕人?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

  2.指名读第一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引导体会:

  ⑴开头用“真好”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喜悦、喜爱的心情)

  ⑵“巢”指什么?

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

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巢”指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舒适而温暖的巢是“我”安排的。

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⑶“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

……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喜爱地、亲切地)

  五、课堂小结

  教师:

正是因为“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并且很少去惊扰它们,所以我们就一点点熟悉了。

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会从绿叶中伸出来,它们还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六、作业设计

  1.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生字词语。

  2.比一比,组成词。

  睁()愈()柜()茏()蓬()瞅()

  挣()愉()拒()笼()篷()揪()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彼此之间的信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

  2.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有什么感受,你还记得吗?

  齐读: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了课文,你知道说的是谁信赖谁吗?

(鸟儿信赖作者)

  二、品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它会“伸脑袋瞅瞅”我。

(板书:

大鸟伸脑袋瞅瞅)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2.出示自学提示:

认真阅读第六至十六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

你有什么感受?

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⑴“探脑袋”:

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很强呀!

  ⑵“屋里飞”:

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些地方?

(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

  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

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

(用了三个“一会儿”)

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地点变了,方式也变了,如果我是作者,谁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

  师:

你为什么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

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的名字?

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

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不飞出去呢?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⑶“喝茶水”: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它先离我很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

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瞅瞅我有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

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⑷“啄笔尖”:

同桌互读。

  ⑸“肩头睡”:

作者为什么不惊扰它?

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三、回读一至六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了,我们感到它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变了,它越来越亲近“我”、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

请找出来。

  3.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⑴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⑵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⑶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上彼此创造的

不论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

(是“我”精心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

读一读,体会“我”对鸟的爱。

归纳出:

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

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

  五、拓展延伸

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信赖)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体会。

  六、课堂小结

  因为爱,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

因为爱,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

大千世界,处处都需要关爱,处处都需要信赖。

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的话吧!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ní

)画框(kuānɡkuà

nɡ)待一会儿(dāidà

i)

  3.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先……然后……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交流感悟相结合,联系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3.抓住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原应以诚相待,和谐相处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

  1.独立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2.用具体可感的画面、声色、情节描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

  3.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导语:

(出示课件:

珍珠鸟的图片)同学们,作家冯骥才先生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家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

(齐读课题:

珍珠鸟)

  2.同学们,从大作家与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二)整体感知,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

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引导。

  小结: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从珍珠鸟的外形描写中体会“我”喜欢珍珠鸟。

  2.是啊,多么惹人喜爱的珍珠鸟啊!

所以,当朋友送我这对珍珠鸟时我说:

真好!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指名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只要求学生粗知内容即可。

学生在读文、交流的过程,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梳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由鸟的外形特点、鸟的习性,引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话题。

  (三)理解品味,体会鸟对人的信赖

  1.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

“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的?

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内容体会。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归纳为三件事。

  第一件事:

为鸟安排舒适温暖、幽静的巢。

  “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只有在这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珍珠鸟才感到安全。

所以,它那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第二件事:

决不惊扰它们。

  

(1)知道它们竟然有了雏儿,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

此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

  

(2)“我”是怎么做的呢?

读读文中的描写。

  指导感情朗读。

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第三件事:

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我”不管它,不伤害它。

  

(1)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这个小家伙长什么样?

找到相关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2)多么可爱的小家伙啊!

虽说“初生的牛犊不畏虎”,但是这只小珍珠鸟刚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却还是心有余悸的?

  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子里。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鸟的叫声,就是它们交流的语言。

你觉得此时它们在交流什么呢?

  (3)这小家伙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呢?

学生交流讨论。

  无论小家伙在我的面前做什么,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小鸟的活动范围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它竟然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课件出示课文中插图,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有醒,睡得好熟!

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请一位同学在音乐声中朗读。

  (4)多么感人的一幅画啊,“我”默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对我亲近的情意,我没有惊扰它,因为我知道它仍然是一种怕人的鸟。

  (5)课件出示: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再读这一句话,你有又什么新的感受吗?

  这种怕人的鸟现在与我这样的亲近。

  因为我知道珍珠鸟怕人,所以,我尊重、理解它们,给它们自由,决不惊扰它们,我和珍珠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

所以,文章在开头部分,单独把这一句话作为一个自然段,强调“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使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通过读来感悟的。

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个环节中,以“我是怎样逐渐获得珍珠鸟的信赖”为对话主题,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明确“我”为珍珠鸟所做的一切,是因为我知道: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引导学生体会信赖源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宽容和爱,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巧妙。

  (四)总结升华,体会信赖的含义

  1.望着这和谐的画面,感受着鸟儿亲近的情意,作家不由得从心底流出这样的感慨。

  课件出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学生交流。

  3.总结升华:

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

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珍珠鸟在“我”细心的照料下,由怕人到与人亲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并由此拓展到生活,延伸到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活动学习

  1.搜集整理有关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感人故事,与同学分享。

  2.推荐阅读《我的野生朋友》。

  3.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记录下相处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2.阅读冯骥才先生的其他作品。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感受描写的细腻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3、情态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对动物的情感,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看图,导入课文

  (出示幻灯片1)鸟是我们的朋友,试想每天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

  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该是多么的美好!

可是,我们听不到鸟鸣声。

读《珍珠鸟》,感受作者用爱心营造的人鸟和谐共处的氛围,相信你会从中受到启发。

  二、听读,整体感知

  1、用横线画出文中交代“我”举动的语句。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珍珠鸟对“我”的反应的语句。

  三、对读,概括内容

  1、“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读课文(3—6)段)

  布置居室:

挂鸟笼盖垂蔓精心喂养:

按时添食加水

  2、我是怎样关心爱护珍珠鸟的?

(读(6—14)段)

  营造氛围:

  不看——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不管——我不管它,仍然打开窗子

  不赶——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不动声色地写,

  不写——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3、我对珍珠鸟关心爱护,珍珠鸟跟我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害怕——渐渐胆大——开始亲近——完全信赖

  四、悟读,明确主旨

  1、“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什么感受?

(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品读,领会真情

  1、珍珠鸟是怎样逐渐信赖“我”的?

  ①从珍珠鸟露面的变化上来分析:

(读课文(4—7)段)

  ②从小鸟活动范围的变化上来分析:

(读课文(8—14)段)

  ③从小鸟动作的变化上来分析:

(读课文(11—14)段)

  2、你从文中发现了哪些美好的境界?

  用“我发现了图,它美在……”的思路说一段话。

  如:

我发现了慈母唤子图,从中我体会到母亲的爱子之情。

  我发现了小鸟喝茶图,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

  我发现了小鸟啄书图,我不禁要问:

“小鸟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六、探读,深化

  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请以“信赖是……,……”的句式说一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