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29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⑹表示层:

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需要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

⑺应用层: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

它直接面向网络的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

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3.比较OSI参考模型和Internet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层次模型,都有运输层,且它在两个参考模型中都是第一个提供端到端连接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都能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运输服务;

其最高层都是向各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应用。

不同点:

两者划分的层次不同;

对比OSI模型,Internet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

Internet没有明确规定通信子网的协议,也不再区分通信子网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Internet中特别强调了互连网层,其中运行的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且互连网层向上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而不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等。

4.简述可以从几种不同角度来对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地理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校园网CAN(又称园区网)、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全球网GAN;

按拓扑结构分类:

星形、总线型、环形和不规则形;

按物理传输媒体分类:

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和卫星网等;

按使用范围分类:

公用网和专用网。

5.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

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第1页共10页

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

讨论其异同之处。

(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四层:

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

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后来认识到互联网协议的重要性,才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完成互联作用。

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互联网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OSI开始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的数据报对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送以及分组话音通信都是十分方便的。

⑤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

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术。

而TCP/IP则不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

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主机的负担。

但是,当应用程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甚至连主机也不必进行可靠性处理,在这种情况下,TCP/IP网的效率最高。

⑥在两个体系结构中智能的位置也不相同。

OSI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将寻径、流控、顺序控制、内部确认、可靠性带有智能性的问题,都纳入网络服务,留给末端主机的事就不多了。

相反,TCP/IP则要求主机参与几乎所有网络服务,所以对入网的主机要求很高。

⑦OSI开始未考虑网络管理问题,到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而TCP/IP有较好的网络管理。

7.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保留下层的有关资源,数据交换结束后,应终止这个连接,释放所保留的资源。

而对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不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分配下层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保留。

8.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为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为了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互连和互操作提供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必须解决数据传输问题,包括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中的误差与出错、传输网络的资源管理、通讯地址以及文件格式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互相通信的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通信网之间进行频繁的协商与调整。

这些协商与调整以及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框架文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计算机网络7层开放系统互连标准。

其核心内容包含高、中、低三大层,高层面向网络应用,低层面向网络通信的各种物理设备,而中间层则起信息转换、信息交换(或转接)和传输路径选择等作用,即路由选择核心。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它综合了当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又涉及其他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由不同厂家的软硬件系统、不同的通信网络以及各种外部辅助设备连接构成网络系统,高速可靠地进行信息共享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必须为网络系统定义一个使不同的计算机、不同的通信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能够互相连接(互连)和互相操作(互操作)的开放式网络体系结构。

互连意味着不同的计算机能够通过通信子网互相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

互操作意味着不同的用户能够在连网的计算机上,用相同的命令或相同的操作使用其他计算机中的资源与信息,如同使用本地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与信息一样。

9.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

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1)网络互连的实际意义:

(1)局域网的发展必然走向互联,异构网或非标准网的存在,也需互连。

因为只有实现网络互连,才能使用户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2)网络互连可以带来一系列好处:

①扩大网络物理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②改善网络性能。

若将一个大局域网分割成若干较小的局域网,且每个小局域网内部通信量明显地

高于网间通信量时,整个互连网的性能比大局域网好;

第2页共10页

③隔离故障和错误,提高网络可靠性;

④在一个互连的局域网中可使用不同媒体;

⑤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如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的互连;

⑥可增加工作站的最大数目;

⑦有利于网络的安全管理。

2)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以下共同问题:

(1)在网络之间至少提供一条物理上连接的链路和对这条链路的控制规程;

(2)在不同网络的进程之间提供合适的路由;

(3)有一个计费的服务,记录不同网络、网关的使用情况并维护这个状态信息;

(4)尽可能不修改互连在一起的网络的体系结构,适应不同网络间的差别,包括不同的寻址方案、不

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访问控制机制、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等等。

10.什么是网络协议?

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指事件实现中顺序的详细说明)。

通信协议有层次特性,大多数的网络组织都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在下一层的基础上建立上一层,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其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网络协议确定交换数据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11.什么是0SI参考模型?

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框架文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计算机网络7层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即0SI参考模型。

该模型提出了用分层的方法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连与互操作功能。

分层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局部问题,并规定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分层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处理,并使得高层用户从具有相同功能的协议层开始进行互连。

从而使得系统变的开放。

物理层:

负责提供和维护物理线路,并检测处理争用冲突,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和流控制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网络层:

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

路由选择"

,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运输层:

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运输层也要决定向会话层服务,并最终向网络用户提供服务。

会话层:

进行高层通信控制,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

表示层:

完成某些特定功能。

例如:

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

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应用层:

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功能,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的和专用的功能等。

]

12.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协议)。

13.在0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14.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常见的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

(1)双绞线:

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

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有效带宽达250KHz,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

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越远。

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

一般用作电话线传输声音信号。

虽然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

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结构是在一个包有一层绝缘的实心导线外,再套上一层外面也有一层绝缘的空心圆形导线。

由于其高带宽(高达300~400Hz)、低误码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在LAN中,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易受低频

第3页共10页

干扰,在使用时多将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

(3)光导纤维:

以光纤作为载体,利用光的全反向原理传播光信号。

其优点是直径小、重量轻;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

但光电接口的价格较昂贵。

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设主干线。

(4)无线信道:

分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其主要优点是频率高,频带范围宽,通信信道的容量大;

信号所受工业干扰较小,传输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

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投资少、见效快。

缺点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空间是直线传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

卫星通信虽然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但传播时延较大,技术较复杂,价格较贵。

15.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的传输各有什么特点?

(1)将数字信号“1”或“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这种高电平和低电平不断交替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而基带就是这种原始信号所占的基本频带。

将基带信号直接送到线路上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要求信道有较宽的频带。

(2)若将多路基带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频谱分别移到一条电缆的不同频段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宽带传输。

宽带传输所传输的信号都是经过调制后的模拟信号。

因此可用宽带传输系统实现文字、声音和图像的一体化传输。

在宽带系统中,要用放大器增加传输距离。

16.描述网桥如何被用于减少网络交通问题?

网桥以"

混杂"

方式操作,这意味着它在发送每个包时要查看其地址,网桥工作在0SI数据链路层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网桥截获所有网络"

交通"

,并检查它收到的每一个包,读出每个包的目的地址,由此确定是否将该包转发到下一个网络。

如果该包的目标是一个本地结点,则网桥过滤掉源LAN上的该包。

因此网桥可以分割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量,有利于改善互连网络的性能。

17.比较不同传输介质的性质与特点。

1.双绞线:

物理特性:

双绞线由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或4根绝缘线组成。

一对线可以作为一条通信电路,各个线对螺旋排列的目的是使各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小。

传输特性:

双绞线最普遍的应用是语音信号的模拟传输。

使用双绞线通过调制解调器传输模拟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单向可达56kb/s,双向达33.6kb/s,24条音频通道总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30kb/s。

使用双绞线发送数字数据信号,一般总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Mb/s。

连通性:

双绞线可用于点对点连接,也可用于多点连接。

地理范围:

双绞线用于远程中继线时,最大距离可达15公里;

用于10Mb/s

局域网时,与集线器的距离最大为100米。

抗干扰性:

在低频传输时,其抗干扰能力相当于同轴电缆。

在10---100kHz时,其抗干扰能力低于同轴电缆。

价格:

双绞线的价格低于其他传输介质,并且安装、维护方便。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也由两根导体组成,有粗细之分,它由套置单根内导体的空心圆柱体构成。

内导体是实芯或者是绞的;

外导体是整体的或纺织的。

内导体用规则间距的绝缘环或硬的电媒体材料来固定,外导体用护套或屏蔽物包着。

50欧姆专用于数字传输,一般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数据速率可达2Mb/s。

CATV电缆可用于模拟和数字信号。

对模拟信号,高达300--400MHz的频率是可能的。

对数字信号,已能达到50Mb/s。

同轴电缆可用于点对点连接,也可用于多点连接。

典型基带电缆的最大距离限于数公里,而宽带网络则可以延伸到数十公里的范围。

同轴电缆的结构使得它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取决于应用和实现。

一般,对较高频率来说,它由于双绞线的抗干扰性。

安装质量好的同轴电缆的成本介于双绞线和光纤之间、维护方便。

3.光纤:

光学纤维是一种直径细(2---125微米)的柔软、能传导光波的介质,能够传导光波的媒体。

各种玻璃和塑料可用来制造光学纤维。

光缆具有圆柱形的形状,由三个同心部分组成:

纤芯、包层、护套。

第4页共10页

光纤利用全内反射来传输经信号编码的光束。

分多模和单模方式,多模的带宽为200MHz---3GHz/km;

单模的带宽为3GHz---50GHz/km。

光纤最普通的使用是在点到点的链路上。

光纤信号衰减极小,它可以在6---8公里的距离内不使用中继器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

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扰性的影响。

目前光纤系统比双绞线系统和同轴电缆系统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的价格会下降以与其他媒体竞争。

18.信道带宽与信道容量的区别是什么?

增加带宽是否一定能增加信息容量?

信道的发送和接收两端传输比特信号的最大速率称为该信道的带宽。

用Hz表示。

信道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上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数,用b/s表示。

从理论上看,增加信道带宽是可以增加信道容量的,但实际上,信道带宽的无限增加并不能使信道容量无限增加,其原因是在一些实际情况下,信道中存在噪声和干扰,并且收发双方产生响应用高低电平形成的波形也不是理想的方波,这就制约了带宽的增加。

19.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

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共享传输信道。

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②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

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

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

③传输速率高。

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p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所以时延较低。

-8-11

④误码率低。

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10之间。

⑤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

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行广播或组播。

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①低层协议简单。

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低层协议较简单。

②不单独设立网络层。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

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与OSI/RM的最低两层。

③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链路管理。

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在OSI的体系结构中,一个通信子网只有最低的三层。

而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也只有OSI的下三层,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

所以说局域网只是一种通信网。

20.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何异同之处?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它的体系结构只有OSI的下三层,而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

即使是下三层,也由于局域网是共享广播信道,且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种种媒体访问方法,所以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在局域网中,物理层负责物理连接和在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其主要任务是描述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

这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相同。

但由于局域网可以采用多种传输媒体,各种媒体的差异很大,所以局域网中的物理层的处理过程更复杂。

通常,大多数局域网的物理层分为两个子层:

一个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有关的物理特性,另一子层描述与传输媒体无关的物理特性。

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传输信道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帧的传送与控制。

这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相同。

但局域网中,由于各站共享网络公共信道,由此必须解决信道如何分配,如何避免或解决信道争用,即数据链路层必须具有媒体访问控制功能。

有由于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多种多样,相应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因此在数据链路功能中应该将与传输媒体有关的部分和无关的部分分开。

这样,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在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没有网络层。

这是因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非常简单,且各个站点共享传输信道,在任意两个结点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链路,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所以在局域网中不单独设置网络层。

这与OSI参考模型是不同的。

但从OSI的观点看,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上。

因此,在局域网中虽不设置网络层,但将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SAP设在LLC子层与高层协议的交界面上。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只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且两者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第5页共10页

层之间也有很大差别。

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各个子标准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是有区别的,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是相同的,也就是说,LLC子层实际上是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MAC子层之间的标准接口。

21.什么是局域网?

有什么特点?

1、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系统,它允许很多彼此独立的计算机在适当的区域内、以适当的传输速率直接进行沟通的数据通信系统。

2、局域网的特点:

(1)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约为几公里的地理范围,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数据(比特)从一个被连通的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被连通的设备范围;

(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

(4)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称为组播)。

22.简要说明常用的IEEE802.3和IEEE802.5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

IEEE802.3:

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发展起来的网络,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

差错"

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并提供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MAC子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

这个技术通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来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

这样减少了冲突,但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要时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以它能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

冲突发生时,所有的设备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

quot;

拥塞"

信号,通知所有冲突的站点。

每个设备在重新传递前,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这些安全措施的结合使用,明显地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有效。

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CSMA/CD访问方法。

IEEE802.5:

该标准定义了令牌网使用令牌的传递结构,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

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