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57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抽油机系统设计文档格式.docx

200.00m

 

  2.原油粘温关系数据

  原油粘度是影响摩擦载荷的主要因素,因此原油粘度数据的准确度是影响设计结果合理性的重要参数。

原油粘度随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通过对现场实测原油粘温关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原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抽油井系统设计结果的准确度,而且还易于实现设计的程序化。

  现场可以提供的原油粘温关系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某区块原油粘温关系数据

温度,℃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粘度,mPa·

s

2680

1820

1240

900

600

420

310

230

  3.抽油机参数

  抽油机参数是指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的型号、结构参数、可以提供的冲程冲次大小。

目前已有93种不同型号的常规型抽油机,其型号意义如下:

  不同型号抽油机的参数可见《采油技术手册》(修订本四)。

这里,以宝鸡产CYJ10-3-48型抽油机为例,其有关参数见表3。

表3抽油机参数

游梁前臂

(mm)

游梁后臂

连杆长度

曲柄半径/冲程

(mm/m)

冲次

(1/min)

3000

2000

3330

6.0,9.0,12.0

  另外,由抽油机型号CYJ10-3-48,根据型号意义可直接得出:

  许用载荷[Pmax]=100kN;

许用扭矩[Mmax]=48kN

  4.抽油杆参数

  抽油杆的材质为普通碳钢,其许用应力一般为90N/mm

,可提供的直径有:

16mm、19mm、22mm、25mm和29mm。

二、设计要求

  根据以上的基础数据,在产液量为28.29m

/d时,对该井进行系统选择设计以下内容:

  

(1)确定出该井的井温分布;

  

(2)确定出原油粘温关系表达式;

  (3)确定合理的下泵深度;

  (4)选择合适的冲程和冲次;

  (5)选择合适的抽油泵;

  (6)确定出抽油杆直径及组合;

  (7)计算出悬点的最大和最小载荷;

  (8)计算并校核减速箱扭矩;

  (9)计算电机功率并选电机;

  (10)选择出合适的抽油机。

三、设计步骤

  针对该井的已知条件,系统设计的步骤如下:

  

(1)根据油井条件,建立热传导能量方程,计算出井温沿井深的温度分布;

  

(2)通过对原油粘温关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原油粘温关系表达式;

  (3)根据试井参数,确定出该井的流入动态方程,并进一步确定出在设计排量条件下的井底流压;

  (4)根据设计沉没度确定泵吸入口压力;

  (5)根据井底流压和泵吸入口压力,确定下泵高度,并进一步确定下泵深度;

  (6)初选抽油机,并根据油井条件,选择合适的冲程和冲次;

  (7)根据冲程、冲次和设计排量,确定抽油泵的直径;

  (8)自下而上,计算并确定抽油杆直径及组合;

  (9)计算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并对所选择的抽油机进行载荷校核;

  (10)计算减速箱的最大扭矩,并进行扭矩校核;

  (11)计算需要的电机功率,并进行电机功率校核;

  (12)选择抽油机。

四、设计原理及计算

  1.油井温度分布

  原油越稠,原油粘度随井温变化就越敏感。

因此,井温分布对抽油井系统选择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热传导,可建立井筒的能量方程为:

    

       

(1)

 式中∶

——油管中L位置处原油的温度,℃;

    K1——总传热系数,W/(m·

℃);

——内热源,W/m;

    W——水当量,W/℃

——井底原油温度,℃;

    m——地层温度梯度,℃/m。

  对于常规采油来说,由于没有内热源,故可取

=0。

  水当量W可如下计算:

    W=MfCf+MgCg

 式中∶Mf——井液质量流量,kg/s;

    Cf——井液比热,W/(g·

    Mg——气体质量流量,kg/s;

    Cg——气体的比热,W/(g·

    g——重力加速度,m/s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

(1),可计算出任意深度所对应的油井温度,由此温度便可以计算出处于该深度处原油的粘度,从而可以进一步计算摩擦载荷、选择抽油设备。

另外,还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做出井温沿井深的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

  2.原油粘温关系

  将现场实测原油粘温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原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服从指数规律,可用下式表达:

                     

(2)

——原油的动力粘度,mPa·

s;

    t——原油的温度,℃;

    a——系数常数;

    b——温度指数。

  其中,a=9.7861,b=3.9483。

对于不同区块原油,a、b的取值不同。

  3.井底流压

  井底流压是确定下泵深度的重要参数,因此,进行抽油井系统设计时必须首先确定。

井底流压主要是利用油井产能并根据设计排量来确定。

油井流入动态具有多种类型,这里采用沃格尔方程:

          (3)

 式中∶q1——对应于井底流压pwf下的油井产量;

    q1max——油井的极限产量;

    pwf——井底流压;

    pr——平地层压力。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在设计排量为q1=28.29m

/d的条件下,求得该井流压为:

pwf=4.50MPa。

  4.泵吸入口压力

  泵吸入口压力是确定下泵深度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设计沉没度来估算。

  沉没段油、水混合液的平均密度为:

              (4)

  代入已知数据,得

=998.18m

/d。

  再根据沉没度hs=200m,可求得泵吸入口压力ps=1.958MPa。

  5.下泵深度

  下泵深度是抽油井系统设计的重要数据,它决定了抽油杆的总长度,并且影响着悬点载荷、冲程损失以及泵效。

下泵深度主要是根据井底流压与泵吸入口压力的差值,应用相应的方法来确定。

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类:

1.将油、气、水看成是三相,应用相应的相关式来计算;

2.将油、水处理成液相,这样便应用气、液两相垂直管流理论来计算;

3.是对于象稠油井气体较少,从而可不考虑气体,只考虑单相液体进行估算。

  这里采用单相估算法。

  自油层中部到泵吸入口之间的压差为2.542Mpa,根据静液柱估算,该压差对应的高度Hp为208.63m。

因此,下泵深度则为:

  6.确定冲程和冲次

  冲程和冲次是确定抽油泵直径、计算悬点载荷的前提,选择原则为:

1.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大冲程较小泵径的工作方式。

这样,即可以减小气体对泵效的影响,也可以降低液柱载荷,从而减小冲程损失。

2.如原油比较稠,一般选用大泵径、大冲程和低冲次的工作方式。

3.对于连抽带喷的井,则选用高冲次快速抽汲,以增强诱喷作用。

4.深井抽汲时,要充分注意振动载荷影响的S和n配合不利区。

5.所选择的冲程和冲次应属于抽油机提供的选择范围之内。

  对于该井,由于油比较稠,因此将冲程确定为最大值S=3m,冲次确定为最小值n=61/min。

  所选择的的冲程和冲次,应与下面的泵径相互配合,满足设计排量的要求。

  7.确定泵径

  根据设计排量,以及上一步确定的冲程、冲次,按照泵的实际排量公式来确定。

              (5)

 式中∶Q——泵的实际排量,m

/d;

    Dp——泵径,m;

    S——光杆冲程,m;

    n——冲次,1/min;

——泵效,小数,取0.7。

  抽油泵已是规格化的系列产品,计算得出抽油泵直径,应从规格参数表(见表4)中选出最为接近的值作为设计值。

表4抽油泵基本参数表(SY5059-91)

基本

泵型

泵的直径

m

联接油管外径

mm

(YB239-63)

柱塞冲程

长度范围

理论排量

联接抽油杆

螺纹直径

(Sy5029-83)

公称直径

基本直径

杆式泵

32

31.8

48.3,60.3

1.2~6

14~69

23.813

38

38.1

60.3,73.0

20~112

26.988

44

44.5

73.0

27~138

51

50.8

35~173

57

57.2

88.9

44~220

63

63.5

54~259

30.163

31.8

0.6~6

7~69

38.1

10~112

44.5

14~138

45.2

57.2

22~220

69.9

33~328

83

101.6

93~467

95

114.3

122~613

34.945

10~128

13~128

56

21~220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4),并由表4查得最为接近的泵径为56mm。

  8.悬点载荷计算及抽油杆强度校核方法

  

(1)悬点载荷计算

  在下泵深度及沉没度不是很大,井口回压及冲次不是很高的油井内,在计算最大和最小载荷时,通常可以忽略振动、沉没压力、井口回压、液柱惯性产生的悬点载荷,此时,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可表示为:

            (6)

              (7)

 式中∶Pmax、Pmin——悬点承受的最大和最小载荷;

——上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的重力与浮力之差产生的载荷;

——下冲程中液柱的重力与对抽油杆的浮力产生的载荷;

    Iru、Ird——上、下冲程中抽油杆产生的最大惯性载荷;

    Fu、Fd——上、下冲程中的最大摩擦载荷。

  其中

 式中∶L——抽油杆长度,m;

——抽油杆材料的密度,kg/m

——抽汲液的密度,kg/m

    fr——抽油杆截面积,m

    fp——抽油泵活塞截面积,m

    fo——游动凡尔孔截面积,m

    r——抽油机曲柄回旋半径,m;

    l——抽油机连杆长度,m;

    Frl——抽油杆与液柱之间的摩擦力,N;

——凡尔流量流数。

      (8)

 式中∶Frl——抽油杆柱与液柱之间的摩擦力,N;

——井内液体的动力粘度,Pas

    m——油管内径与抽油杆直径之比,m=dt/dr;

    dt——油管内径,m;

    dr——抽油杆直径,m;

    Vmax——抽油杆柱最大下行速度,m/s;

  Vmax可按悬点最大运动速度来计算,当采用简谐运动模型时,其值为:

     

  

(2)抽油杆强度校核

  抽油杆柱在工作时承受着交变负荷,因此,抽油杆受到非对称循环应力的作用。

其强度条件为:

                (9)

——抽油杆的折算应力;

    [

]——非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应力,与抽油杆的材质有关。

  其中

             (10)

        (11)

——循环应力的应力幅值。

  9.确定抽油杆直径及组合

  当下泵深度确定后,抽油杆的总长度便确定下来。

下面将进一步确定抽油杆的直径及组合。

抽油杆的直径及组合是抽油井系统选择设计的核心内容,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以抽油泵处为起点。

其高度为

  

(2)假定一个液柱载荷W10(初值);

  (3)给定最下一级抽油杆直径(最小直径);

  (4)设计算段长度H,则该计算段的起点高度和末点高度分别为:

  如果H2>

Hp,则令H2=Hp,该段的长度应为:

  (5)该计算段的平均高度为

=(H1+H0)/2,计算该点的温度和混合物的粘度。

  (6)分别计算该计算段的最大载荷

与最小载荷

  (7)分别计算累积最大和最小载荷:

  (8)计算抽油杆的折算应力c,进行该段抽油杆强度校核;

  (9)如不满足强度要求,则换次一级抽油杆直径,返回到步骤(3)重新计算;

  (10)如满足强度要求,则以H1作为下一计算段的起点H0,进行下一段计算;

  (11)当H0=Hp时则结束,否则返回到(3)继续计算,直到H0=Hp为止;

  (12)校核液柱载荷。

如果计算值与假设值的误差达到精度要求,则计算结束;

如果未达到精度要求,则以计算值作为新的假设值,重新计算。

  应用计算机程序对核例进行计算,所得到的抽油杆直径及组合如下:

项目

一级杆

二级杆

三级杆

四级杆

直径,mm

19.00

22.00

25.00

29.00

长度,m

395.00

483.50

246.60

66.37

  10.计算与校核载荷

  在进行抽油杆直径及组合确定计算结束时,便可得到悬点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它们分别为:

  由于该抽油机的许用载荷为[Pmax]=100kN,因此满足载荷要求。

  11.计算与校核扭矩

  曲柄轴处的最大扭矩可采用如下任一公式计算:

 式中∶Mmax——曲柄轴最大扭矩,kNm;

    Pmax——悬点最大载荷,N;

    Pmin——悬点最小载荷,N。

  三个公式计算最大扭矩Mmax分别为:

42.93、41.43、40.09kNm。

  由于该抽油机的许用扭矩为[Mmax]=48kNm,因此满足扭矩要求。

  12.计算需要的电机功率

  电机实际输出的最大功率可如下计算:

 式中∶Nmax——电机实际输出的最大功率,kW;

    Mmax——曲柄轴最大扭矩,kNm;

——传动效率,取0.9。

  将Mmax=40.09kNm,n=61/min代入上式,可得需要的最大电机功率为Nmax=27.99kW。

五、设计结果

按照设计要求,最终设计结果如下:

  1.井温分布

  该井的井温度分布如图2所示。

  原油粘温关系附合:

  经确定,a=9.7858,b=3.9481。

  原油粘温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3.下泵深度

  经确定,Lp=1291.37m。

  4.冲程和冲次

  经确定,S=3m,n=61/min。

  5.选择抽油泵

  选择泵径为56mm的抽油泵。

  6.抽油杆直径及组合

  确定的抽油杆直径及组合如下表

项 目

一级杆

二级杆

三级杆

四级杆

22.00

25.00

29.00

长度,m

483.50

346.60

66.37

  7.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

  计算的悬点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分别为:

  8.计算并校核减速箱扭矩

  经计算:

Mmax=40.09kNm

  9.计算电机功率并选择电机

  电机最大功率为Nmax=40.09kW

  10.选择出合适的抽油机

  选择宝鸡CYJ10-3-48型抽油机较为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