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7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x

河南省西华县一中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

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

完成下列问题。

1. 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是

A. 2005-2006年    B. 2006-2007年

C. 2007-2008年    D. 2008-2009年

2. “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A. 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 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

C. 国内手机通话中断    D. 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答案】1.B   2.B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2006-2007年。

“闪焰”即是太阳耀斑大爆炸,它发生时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若闯入地球大气,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而不是手机通话中断;闯入地磁场,产生磁暴,两极出现极光,而不是北方地区;诱发水旱灾害,不是全球多地降水多。

1.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2006-2007年。

选B正确。

2. “闪焰”即是太阳耀斑大爆炸,它发生时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若闯入地球大气,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而不是手机通话中断;闯入地磁场,产生磁暴,两极出现极光,而不是北方地区;诱发水旱灾害,不是全球多地降水多。

这B正确。

3. 下列地点在开阔平地有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则两楼距离最小的地点是

A. 110°E,40°N    B. 110°W,50°N

C. 90°E,60°N    D. 90°E,30°N

【答案】D

【解析】太阳高度越大,楼影越短,则楼间距越小,而总体上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D项的纬度最低,太阳高度最大,故D项正确。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15:

00在杭州隆重开幕。

完成下列问题。

4. 伦敦的华侨观看杭州G20峰会形式现场直播时当地时间为

A. 9月3日15:

00    B. 9月4日8:

00

C. 9月4日7:

00    D. 9月4日23:

00

5. 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5日)

A. 杭州树木纷纷落叶    B. 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南

C. 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    D. 杭州太阳高度渐大,气候温和

【答案】4.C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要掌握时间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4. 利用 “东加西减”方法计算时间,伦敦相对北京时间(120°E)向西差8个时区,伦敦时间是9月4日15:

00减去8个小时,即9月4日7:

00,选择C。

5. 杭州为常绿林,树木不会落叶,A错;9月4日—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北,B错;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C对;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杭州太阳高度渐小,D错。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 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A. 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 乙同一月最为盛行

C. 甲为西北季风,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D. 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7.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A. 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 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 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答案】6.D   7.D

【解析】

6. 读图,左图中,甲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西北季风是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

说明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是冬季,可能是1月份,1月份,气压带风带难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向左地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形成西北风, A错、D对。

右图中,乙风是东南信风,在7月份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乙处1月份盛行西北风,B错。

读图可以判断,乙为东南风,不是西北季风,C错。

故答案选D。

7. 结合上题分析,甲风盛行季节,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苔原带只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缺少苔原带。

冬季,北方严寒,驯鹿向南迁徙,A错。

新疆位于北半球,冬季草木一片枯黄,B错。

阿尔卑斯山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气温低,雪线降低。

C错。

冬季在亚欧大陆是冷高压,叫亚洲高压,势力强盛,D对。

故答案选D项。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

读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完成下列各题。

8. 表中不同地区霜冻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 作物品种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纬度位置

9. 晴朗的夜晚有利于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弱    B. 地面辐射弱    C. 大气逆辐射弱    D. 大气反射作用弱

【答案】8.D   9.C

【解析】

8. 表中不同地区霜冻期差异很大,根据表中的纬度和霜冻天数分析,纬度越高,发生霜冻的天数越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D对。

作物品种不影响霜冻天数,A错。

地形、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B、C错。

9. 晴朗的夜晚有利于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的快,降温快,水汽凝华成霜,C对。

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大气反射作用,A、D错。

地面辐射不是霜冻形成原因,B错。

点睛:

纬度越高,发生霜冻的天数越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的快,降温快,有利于霜冻形成。

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地面热量损失慢,降温慢,不易出现霜冻。

1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答案】A

【解析】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气团影响,水汽凝华成霜,A对。

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在夏季,B错。

阿留申低压在海洋上,C错。

11. 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D

如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

A. 低气压、气旋    B. 高气压、气旋

C. 高气压、反气旋    D. 低气压、反气旋

13. 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可能出现阴雨的是

A. 甲、乙两地    B. 乙、丙两地

C. 甲、丙两地    D. 甲、丁两地

14. 当甲、乙之间的锋面夏季快速移动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是

A. 沙尘暴    B. 寒潮    C. 伏旱    D. 暴雨

【答案】12.A   13.D   14.D

【解析】

12. 图示气压系统周围出现与锋面系统的结合,故判断此天气系统应为锋面气旋,说明中心气压为低压中心,就其气流运动状况而言为气旋系统。

故选A。

13. 根据图示的锋面分布,锋面附近的降水始终出现在冷气团一侧,图示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故判断冷空气位于北面,故判断甲、丁应为雨区,故乙地和丙地在暖气团控制下,则天气晴朗。

故选D。

14. 据图可知,甲乙之间为冷锋天气系统,夏季快速移动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是暴雨天气。

故选D。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甲、乙、丙、丁四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答案】15.C   16.D

【解析】

15. 图示太平洋海域,①是日本暖流②是北太平洋暖流③加利福尼亚寒流④北赤道暖流。

选C正确。

【点晴】

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关的多在寒暖流交汇处或盛行上升流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处水温适宜、饵料丰富;上升流的海域,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海面,饵料丰富,吸引鱼类。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下图为某季节北半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气压带,空白部分代表风带。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此时北半球正处于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8. 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气候的影响是

A. 盛行上升气流,多雨    B. 盛行上升气流,干燥

C. 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 盛行下沉气流,多雨

【答案】17.B   18.A

【解析】

17. 根据纬度,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动到赤道以北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正处于夏季,B对。

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春季、秋季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上,位置没有移动,A、C、D错。

18. ①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所以受其影响地区的气候多雨,A对,B、C、D错。

点睛:

根据纬度位置,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是上升气流,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流下沉,晴朗干燥。

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赤道以北地区,即气压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9. 图中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 整体性特征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 丙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 温带草原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荒漠带    D. 热带荒漠带

【答案】19.C   20.C

【解析】

19. 据图可知, 图中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是随着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由此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过渡,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故选C。

20. 据图可知,丙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

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或纬度地带性规律:

自然环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性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自然环境大致南北延伸东西更替;(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山地区由山麓向山地自然环境随着高度发生变化。

(4)地方性分异规律,因局部水分、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形成,又称为非地带性。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21.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的温度

B.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不是来源于太阳能

C. 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地表环境产生影响

22.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B.

C.    D.

【答案】21.B   2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

21. 太阳辐射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与太阳辐射无关。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虽来源于地下,却是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辐射,间接来自太阳辐射。

所以B不正确,符合题意。

22. 赛车使用的石油,煤球炉利用的是煤炭,均是远古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太阳能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球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

所以D正确。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夏季我们到峨眉山避暑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秋季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3.C   24.D

【解析】

23. 图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

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从而大气增温,故得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的是③。

24. 本题考查大气的保温效应。

烟气能加强大气逆辐射,使保温效应好,故能防霜冻。

对应的是④

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6. 给该地带来降水的气压带或风带主要是

A. 东北信风带    B. 盛行西风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25.C   26.B

【解析】试题分析:

25. 由图示可知,该地最冷月份的气温在0℃以上,7月气温最高,为夏季,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

26.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多,选B。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读

【方法总结】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1)第一步:

判断该地所属的南北半球。

如果气温曲线中7月份温度高,是北半球的气候类型;如果气温曲线中1月份温度高,则是南半球的气候类型。

如上图中,甲、乙、丙的气温都是7月份温度低,1月份最高的,所以三地都位于南半球。

(2)第二步:

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值确定所在热量带。

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

2.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属于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4.最热月均温-15℃以下,属于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第三步:

根据雨型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有以下几种情况:

1.属于年雨型的有: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属于夏雨型的有: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属于冬雨型的有:

地中海气候。

4属于少雨型的有: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极地)气候。

如上图中,甲、乙、丙的月均降水量分布来看,都是属于夏雨型。

但属于夏雨型的热带气候类型有两种: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区别在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些。

27. 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图A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是暖锋,A错。

图B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是冷锋,B错。

图C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是高压中心,是反气旋,C错。

图D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是北半球的气旋。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能表示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是D图,D对。

28. 台风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其原因是

A. 盛行下沉气流    B. 盛行上升气流

C. 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答案】B

【解析】台风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其原因是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降水,B对。

盛行下沉气流时,天气晴朗,A错。

气流旋转方向与降水丰沛无关,C、D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则表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若此图为南半球某海域的洋流,则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洋流③的是

A.    B.

C.    D.

【答案】29.B   30.A

【解析】

29. 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①表示海水蒸发 ,④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大气降水,②表示地表径流,则表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环节是②,B对。

A、C、D错。

30. 若此图为南半球某海域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洋流③位于大陆东岸的暖流。

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根据图示等温线数值,温度向北增大,位于南半球。

向北减小,位于北半球,C、D错。

图A洋流经过地区比两侧水温高,是暖流,能表示洋流③,A对。

图B是寒流,B错。

点睛:

海陆间大循环中,上升箭头表示海水蒸发,下降箭头表示降水,指向海洋的箭头是地表径流。

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根据图示等温线数值,温度向北增大,位于南半球。

流经过地区比两侧水温高,是暖流。

二.综合题

31. 读甲、乙两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_____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地。

(2)甲图为______锋示意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的气压________(填变化)。

(3)乙图中F处是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4)从垂直方向上看,乙图所示天气系统中心气流运动方向为______,在其控制下为___天气。

【答案】

(1)冷  C 

(2)暖   下降(降低)(3)高  北(4)下沉  晴朗

【解析】试题分析:

(1)甲图是锋面,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暖气团密度小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密度大在锋面下面,A是暖气团,B是冷气团。

C暖气团气控制温最高,E冷气团控制气温最低。

(2)甲图冷气团往回运动,势力弱,此锋面为暖锋。

暖锋过境时天气是连续性降水或雾。

(3)乙图中等压线数值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中心。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边,说明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为北半球。

(4)乙是高压中心,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产生晴朗天气。

【考点定位】锋的特点、锋与天气、反气旋运动方向与天气

32. 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        地貌,丁处是        地貌。

(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

(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丁四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具有储油构造的是         处,储水构造的是       处。

【答案】

(1)乙   丁

(2)谷地     山岭

(3)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4)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侵蚀。

(5)乙    丙  乙     丁

【解析】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乙,乙岩层向上拱起。

属于向斜的是丁,岩层向下凹。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谷地地貌,丁处是山岭地貌。

(3)乙处地质构造是背斜,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4)丁处地向斜构造,山岭地貌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侵蚀。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丁四处的乙处为好,背斜结构稳固。

其中丙处是断层,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具有储油构造的是乙处,储水构造的是丁处,向斜是储水构造。

 

33.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②_____;③______;⑥______;⑦_____;⑧______。

(2)可以代表夏季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节是____(填名称)。

(3)②与③组成的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循环;对陆地淡水更新最多的是______循环。

【答案】

(1)降水  蒸发  蒸腾  下渗  地下径流  

(2)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3)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    海陆间

【解析】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②降水、③蒸发、⑥蒸腾、⑦下渗、⑧地下径流。

(2)可以代表夏季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的是水汽输送;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3)②与③组成的水循环的类型是海洋内循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对陆地淡水更新最多的是海陆间大循环。

 

34. 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图中“△”表示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航海家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第一次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第二次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

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

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

(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2)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3)A路线逆流,B路线顺流。

(第一次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花费时间较短。

(4)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解析】

(1)都柏林在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湿增温明显;圣约翰斯受在美洲大陆东侧,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减湿减温明显。

(2)图中“△”是美洲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A路线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逆流而行速度慢,花费时间较长;B路线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流航行速度快,花费时间较短。

(4)污染物受洋流的影响,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同时洋流把污染物带到更远的海域扩大污染范围。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影响气候,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寒流流经减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的渔场;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时间;洋流一方面扩大污染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