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331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的记忆》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2Word格式.docx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的《家庭关系示意图》,是否能让你明白这些关系呢?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

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

“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外婆比你长几辈呢?

对,长两辈。

  3.了解“四世同堂”。

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

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差了四辈,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

咱们同学们中间,谁家的大家庭是“四世同堂”呢?

  学生发言。

我们来看课本79页下面的“知识窗”:

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现在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更是少见。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孩子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吗?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吧!

  将班级学生分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分多的小组获胜,可适当奖励。

刚才的抢答真激烈!

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提出什么关于家庭成员关系或称呼的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预设学生问:

我是我表弟的什么?

我是堂姐的什么?

  ……

同学们对家庭成员间的称呼了解真多,有一首《家庭称呼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活动三、我的“家史”小调查

  

(一)我的“家史”。

  1.教师: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个“家史”小调查,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先在组内分享交流,然后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全班分享。

  PPT出示小组分享要求:

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3.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2.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

  3.教师: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要多和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二)比比童年。

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比较下爸爸妈妈和我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2.PPT播放父母小时候看的小人书,玩的游戏,吃的零食,穿的衣服等图片。

通过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妈妈爸爸的童年和我们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很大的改变……,那是因为时代不一样。

  4.教师:

父母童年玩的游戏你会吗?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学会了也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玩。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平时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今天通过这么多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和“家史”小调查,我们发现:

原来我们每个小家庭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大的家庭。

这些大的家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

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以后在生活中多多观察身边还有哪些不同的大家庭。

  板书设计

  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

  我的“家史”

课题:

12家庭的记忆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三年级

课时:

2课时

提供者:

刘军

单位: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

马克思认为,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生活。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的形成与“家”的氛围密不可分。

本课题定为《家庭的记忆》,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强化“家”意识,创设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在体验中增强爱“家”情感,在搜集、阅读传统文化知识中感悟“家”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通过知识竞赛、家史调查等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家的构成,辨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的发展与变迁。

2.以年夜饭为切入口,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承,感悟“家”的内涵,激发学生爱家情感。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情景表演中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尊敬家人、爱戴家人的高尚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发现三年级学生对“家”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家庭成员比较熟悉,对父母双方的直系亲属也有比较清楚地区分。

还能比较流畅地说出自己与家人(特别是父母)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难忘的事。

但是学生对家庭发展情况不太感兴趣,记忆淡薄;

对传统文化中“家”的文化就更不感兴趣,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对教材的补充与拓展。

基于以上理念,本课主要采用这样几个教学策略。

1.知识竞答。

知识竞答主要是指以知识问答、知识比拼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容量地学习传承关于家的知识。

2.小调查活动。

旨在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

从而深刻地感受到家的发展与变迁,培养学生的爱家情感。

3.现场展示。

创设情境,让学生现场展示自己所学的游戏或劳动技能,有利于激发展示者和观看者的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4.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中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学会自救自护的技能,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知识竞答、小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关系,了解家庭发展史,从而激发学生爱家情感,懂得感恩。

难点在于研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感悟家的内涵。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猜猜他是谁?

1.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猜猜他是谁?

2.PPT播放老师的全家福。

让学生猜照片上的人物。

3.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同桌互相猜一猜照片上的人物。

4.选取有家庭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班级“猜猜他是谁?

”游戏。

(播放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

【预设:

第一张:

爸爸、妈妈、本人。

第二张:

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堂姐妹或堂兄弟、本人。

第三张:

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姐妹或表兄弟、本人。

5.请学生介绍称呼。

请这几位出示家庭照片的同学分别来介绍一下照片中的家人,你怎么称呼他们?

6.活动小结。

你们的介绍特别棒!

尤其是XX同学,家中人口很虽然多,但是都能分别叫出他们的不同称呼。

1.学生看照片,猜人物。

2.学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同桌互相猜一猜照片上的人物。

3.学生看PPT,进行班级“猜猜他是谁?

4.学生代表依次介绍家庭成员,并说出称呼。

通过看照片、猜人物活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学生家庭成员。

有利于学生快速地分辨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

活动二:

绘制幸福树。

1.分组介绍。

教师谈话:

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介绍一下自己家庭的成员啊?

那就请你在小组内学着刚才三位同学那样,介绍一下吧。

教师检查:

同学们,都介绍清楚了吗?

使用的称呼是否标准呢?

2..绘制幸福树。

(1)教师谈话:

分清了家庭成员,弄懂了普通话标准称呼。

接下来让我们动动我们的小手,制作一棵“家庭幸福树”送给家人。

(2)出示绘制要求:

①把家长辈分最长的家长填写在树干上,然后依次向外层填写。

②遇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请教老师。

(3)教师巡视,对制作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小组讨论填写“家庭关系示意图”。

教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华也想制作一棵幸福树。

可是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请打开课本,看一看78页上的“家庭关系示意图”,用普通话的称呼把它填写完整。

4.活动小结。

1.学生分组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绘制家庭幸福树。

(1)阅读绘制要求:

(2)开始绘制。

3.小组讨论填写“家庭关系示意图”。

4.学生交流填写情况。

通过动手动脑绘制“家庭幸福树”活动。

让学生直观地分辨清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幸福感。

活动三:

知识大比拼。

1.教师引导:

同学们都是热心肠,很快就帮助小华填好了。

小华又遇到难题了,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他还分辨不清,你们知道吗?

2.出示思辨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1)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

他一大家人里面,还有哪些人也是这样的关系?

(2)妈妈和外婆又是什么关系?

3.出示拓展思维单,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1)同学们真棒!

那你再观察一下小华一家,你还能从中找到哪些关系?

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2)在我们这里,对家庭成员的称呼与小华家相同吗?

4.播放《家庭称呼歌》,让学生复习称呼。

5.举行家庭称呼抢答赛。

创设情境:

同学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吗?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

6.拓展知识——出示“知识窗”。

思考:

核心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

四代同堂的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

1.小组讨论,完成思辨题。

2.小组合作,完成拓展思维单。

(1)小组合作填写。

序号

发现新关系

人物名称

1

2

3

(2)全班交流。

3.跟着儿歌《家庭称呼歌》复习普通话标准称呼。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

5.阅读“知识窗”,回答问题。

①核心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

②四代同堂的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

通过创设角色“小华”,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内驱力。

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明晰家庭成员关系,在拓展中习得家庭成员称呼的知识。

活动四:

“家史”我来讲。

1.情境创设。

老师谈话: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个家史小调查,请大家先组内分享交流“幸福大事记”。

然后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全班分享“幸福大事记”,好吗?

2.课件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1)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

(2)你从中感受到哪些家庭美德?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介绍是紧抓重点,表达流畅。

3.指导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注意追问: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大事的呀?

4.小调查

(2)——我和父母比童年。

(1)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小调查②。

(2)让学有所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玩游戏、做家务)

5.活动小结。

1.学生小组交流家史小调查——幸福大事记。

(1)学习要求。

①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

②你从中感受到哪些家庭美德?

(2)小组交流。

大家评议。

2.小组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追问。

3.小组交流小调查

(2)——我和父母比童年。

4.班级展示。

让学有所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①玩游戏,②做家务)

通过课前调查、课堂演说和特色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传承家庭美德。

活动五: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特别棒!

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谁来说一说?

第二课时

春节“家”里真热闹。

(1)播放陈丽宇的 

《回家过年》。

(2)引导学生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进行班级交流——回想过年时的情景,你喜欢过年的哪些活动?

3.学习知识窗。

(1)教师谈话,提出问题:

是呀,春节的活动可以说是多姿多彩。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

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你们知道“年夜饭”有什么意义吗?

(2)学习知识窗。

1.观看视频《回家过年》。

2.谈谈观后感。

3.班级交流——回想过年时的情景,你喜欢过年的哪些活动?

4.阅读“知识窗”。

回答问题:

“年夜饭”有什么意义?

播放视频歌曲,激发学生的“团圆”情愫,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年夜饭里“家”爱浓。

1.播放“年夜饭”上菜片段。

学生看视频,小组讨论:

年夜饭的桌上有什么好吃的?

为什么吃这些?

为什么叫这样的菜名?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

自己曾经在年夜饭吃过的菜品中,有没有哪道菜也是这样富有寓意?

3.引导学生再次通过观看视频和联系生活想一想:

家里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

为什么?

4.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思考。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

5.小组合作,拓展运用——设计今年年夜饭计划。

(1)地点。

(2)人员。

(3)菜品。

1.看视频,小组讨论。

2.联系生活思考:

3.通过观看视频和联系生活想一想:

4.阅读故事,思考。

5.设计今年年夜饭计划。

年夜饭计划

项目类型

具体内容

地点安排

参加人员

菜品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堂安排学生进行设计今年年夜饭计划,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传统节日关联“家”

1.小组交流,合作补充。

同学们,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

课前请大家进行了相关资料调查。

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再进行合作补充。

2.小组代表展示。

3.谈谈调查后的感受。

1.小组交流,合作补充传统节日单。

并推选小组代表。

节日名称

时间

主要活动

意义

农历正月十五

纪念逝去的亲人。

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3.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受。

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所以设计了课前调查和课堂补充。

让儿童作为主体参与探究活动,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这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家情感”。

传统文化传承“家”。

1.闯关游戏。

(1)谈话引入。

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智慧闯关”游戏。

(2).第一关:

谜语猜猜猜。

(根据谜面,猜谜底。

(3).第二关:

成语选选选。

(从每组三个成语中选出一个是表达祝福家庭的成语。

(4).第三关:

名句我来解。

(谈谈对“家”相关联的谚语、名言的理解。

(5)第四关:

古诗我来背。

(按照接龙的方式,轮流背诵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重复不得分。

(6)比赛小结:

恭喜各个小组,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我想知道,透过这些成语、谚语等传统文化,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2.制作简报。

(1)引导:

为了这次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准备了许多关于“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句或者故事,我们就利用这些资源,小组合作制作一份简报,布置在学校的橱窗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家”的文化。

(2)小组合作制作简报。

1.小组合作,完成闯关游戏。

2.思考提升:

透过这些成语、谚语等传统文化,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3.小组合作制作简报。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加的主题活动。

闯关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大容量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感受“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家情感。

布置橱窗延续“家”。

教师:

今天我们不仅从传统节日中感受到“家”热闹温馨,还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家”源远流长。

课后请把制作好的简报布置到橱窗里,让我们“家”的文化牢记在每个人的心间。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项目

星级

1.能独立阅读材料,进行理性辨析思考。

☆☆☆☆☆

2.能举手发言,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

4.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能与同学进行有效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务。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9.家庭的记忆

家中的人家中的事

节日中的“家” 文化中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