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430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4 大小:1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4页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4页
亲,该文档总共1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1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x

经济严重衰退或大幅度货币贬值时,易引发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分为四大类:

(1)货币危机

(2)银行危机

(3)外债危机

(4)系统性金融危机:

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危机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经济结构

(一)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

第三产业:

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具体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二)消费投资结构

从指出角度看,GDP由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部分构成。

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

投资也称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其中含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私人购房纳入投资范畴。

净出口:

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

第二节行业经济发展分析(新增)

一、我国行业分类

2011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我国行业分类如下: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二、行业分析基本内容

(一)行业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1、完全竞争行业

由许多企业生产同质产品的市场情形,是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特点:

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

产品同质、无差别;

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企业的盈利基本上由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决定;

市场信息通畅,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情况非常了解,并且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例子:

初级产品的市场如农产品市场

2、垄断竞争行业

指一个市场中许多生产者生产同种但不同质产品的市场情形。

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流动;

生产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异;

生产者对自己经营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

制成品市场如纺织、食品零售等行业都属于这种类型。

3、寡头垄断行业

指相对少量的生产者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的情形。

生产者产量非常大,因此对市场的价格和交易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

只有少量的生产者生产同一种产品,市场集中度高;

每个企业的产量在全行业中占有的份额都比较大,进出壁垒比较高。

汽车制造、钢铁行业等

4、完全垄断行业

指独家企业生产某种特质产品从而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所控制之下的情形。

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的控制中,产品被独占,产品又缺乏合适的替代品,对自己的产品价格有很强的控制力,能够获得最大利润。

(二)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1、增长型行业

增长型行业的运行状态与周期关联不大。

这些行业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新产品的推出和更优质的服务使其经常呈现出增长形态。

这类行业在经济高涨使其发展速度通常高于社会发展速度,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其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能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

例如:

生物技术、4D技术等新生的成长型行业。

2、周期型行业

周期型行业的运行状态直接与经济周期相关。

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这些行业随其扩张,当经济衰退时,这些行业也会相应低迷。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繁荣时期会增加对这些行业产品的购买,而经济衰退时就会将其产品的购买延迟到经济改善之后。

耐用品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均属于典型的周期型行业。

3、防守型行业

防守型行业所提供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不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无论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由于稳定的需求和价格,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会呈现基本稳定的态势。

食品业和公用事业属于防守型行业。

(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1、初创期

初创期是一个行业的起步阶段。

由于新行业刚刚诞生,创业投资和产品研发费用较高,产品质量较低且不太稳定,而大众对其产品尚缺乏全面了解,致使其产品市场上需求较小,销售收入较低,因此,这时的创业公司可能不但没有利润反而会出现较大亏损。

2、成长期

成长期是一个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行业利润迅猛增加。

在这个阶段,新产品得到市场充分认可,需求量大幅增加,价格稳步提高,逐渐显露出高收益的特征。

随着利润的增长,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出现新旧企业之间和新旧产品之间激烈竞争的局面。

因此,这一时期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巨大。

3、成熟期

成熟期是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

经过成长期的激烈竞争,生存下来的少数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几乎垄断了整个行业市场,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获取的利润比较稳定。

同时,各企业之间实力相当,市场份额不会出现较大改变,所以,成熟期也是行业发展的稳定阶段。

4、衰退期

衰退期是行业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行业经济新陈代谢的表现。

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稳定期之后,由于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原有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削弱,市场需求量开始逐步减少,致使新产品的销售量也随之下滑。

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将资金从原有行业转移到其他有利可图的行业中。

随着原有行业市场规模不断萎缩,利润下降,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正常利润都无法维持时,整个行业便进入衰退期。

(四)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1、技术进步

2、政府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行业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综合。

政府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3、行业组织创新

行业组织是指同一行业内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企业间的关系,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内容。

行业组织创新是使行业组织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

一些组织创新活跃的行业,随着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型组织关系的不断涌现,往往能获得超额利润。

4、社会变化

5、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新增)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对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析,应明确其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

2、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会影像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区域人口的素质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应重点分析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其与资源数量和分布及生产布局的适应性或协调性,区域适度人口的规模等问题。

3、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提供了区域发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技术革新会带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科学技术条件的分析主要应评价区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引进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技术引进的有利条件和阻力,适用技术的选择等。

4、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分析应重点评价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分析

主要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建立经济发展水平量度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和横向比较,名曲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抉择提供依据。

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计量方法分析比较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性,为区域产业结构和牢问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

三、区域发展分析

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分析判断的标准。

在区域发展中,经济发展仍然是核心。

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节货币基础知识(新增)

一、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其他具有相同价值的表现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四个阶段,并最终产生货币。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出现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

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不断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包括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和不兑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变现在: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特殊性变现在:

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与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商品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

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2、流通手段

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

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3、贮藏手段

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而保存起来时,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

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第二,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4、支付手段

货币在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偿还欠款、上交税款、银行借贷、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

积极作用表现在:

一是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二是借助于货币的支付手段,一部分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相互抵消,可以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消极作用表现在:

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存在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的可能性。

二、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一)货币需求及影响因素

1、货币需求的和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2、影像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2)利率水平和汇率

利息率与货币需求呈反比

这是因为:

利息收入可以看做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息率提高,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利息收入),会带来货币持有的减少,因此,货币需求趋于减少。

相反利息率下降,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减少,货币需求趋于增加。

(3)社会商品可供量、无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若以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可供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则根据货币流通规律有如下公式:

M=PQ/V。

可见,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铜货币需求成正比;

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4)信用制度发达程度

信用货币制度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

信用制度发达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支付结算减少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数量,从而使货币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市场完善,增加可供人们选择的资产形式,人民的资产配置就有更多的选择,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就会减少。

(5)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时,会减少货币持有,则货币需求减少。

人们偏好货币,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则货币需求减少。

(6)其他因素

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通讯等技术状况。

(二)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

一般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构成。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社会各部门的现金需求、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财政收支等因素,都会影响货币供给总量。

2、货币供给量层次划分

MO=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通常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是一般所指的货币供应量)。

(M2-M1)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三)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1、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存款准备金(rd):

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派生存款:

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刻创造的存款。

货币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是在它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通过创造派生存款形成的。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2、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影像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rd)(反比)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可用于放款的资金越少,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则越少,反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额则越大。

因此,许多国家都把调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2)现金漏损率(c)(反比)

在存款派生过程中,客户提取现金,则现金就会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派生倍数也必然缩小,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下降。

(3)超额准备金率(e)(反比)

超额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

留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用于贷款的部分就越少,使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削弱。

(4)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rt)(反比)

货币创造乘数K=1/(rd+c+e+rt*t)

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多少存款货币,要收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1、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引起了物价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根源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变化,在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价上涨。

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往往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

(4)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整个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而引起。

2、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

第二,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2)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第二,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第三,通货膨胀降低消费规模。

(3)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值时,常常会引起居民挤提存款,用于抢购商品。

而企业争相贷款,将贷款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赚取暴利。

导致银行资金紧张,扰乱了金融领域的正常秩序。

第二,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不愿接受和使用纸币,甚至会出现排斥货币的现象,导致一国的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第三,由于通货膨胀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生产性投资的预期收益普遍低落,而流通领域则存在过度的投机,导致经济紊乱。

第四,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的混乱,会直接波及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紧缩的货币政策

第一,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或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第二,提高利率(如再贴现利率)。

(2)紧缩的财政政策

主要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

增收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税赋。

节支的措施主要是压缩政府机构费用开支,抑制公共事业投资,减少各种补贴和救济等福利性支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紧缩的收入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以及货币改革等措施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二)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货币供给减少

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投资和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有效供给。

(2)有效需求不足

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跌;

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物价下跌;

制度变迁和转型等体制因素,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即期支出大量地转化为远期支出,也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

(3)供需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加剧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

(4)国际市场的冲击

对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减少消费需求

在通货紧缩过程中,物价下跌使货币实际购买力不断提高,人们尽可能地推迟支付,导致消费支出的延迟和消费规模的减小。

(3)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通货紧缩会使政府的收入向企业和个人转移,主要是通过降低所得税实现的;

会使企业在价格下降中受到损失;

会使工人的实际工资增加;

会形成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资金再分配。

3、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1)扩大有效需求

扩大投资需求的对策:

扩大政府公共支出,以促进经济增长;

刺激企业及民间投资;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消费需求的对策:

消除各种不利于增加消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约束,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组合,引导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提高公众收入水平,增加其购买能力以提高消费需求;

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事业补助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扩大财政开支,兴建公共工程,增加财政赤字,减免税收。

扩张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买入有价证券等手段,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乘数,增加社会货币供给总量;

降低基准利率,以减少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市场利率,刺激总需求。

(3)引导公众预期

通过公开宣传等措施对公众进行政策性引导,调整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的逾期,可以对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加消费需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房振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二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

最终目标、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1、操作目标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

它介于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直接,是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的传到桥梁。

通常被采用的操作目标主要有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2、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在于:

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

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追踪观测的指标;

便于中央银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