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447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6次月考02Word文件下载.docx

形容贫穷。

B项,师心自用:

以己心为师,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指以自己的心意为标准,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C项,“春意阑珊”:

阑珊,将尽、衰落。

春天即将过去。

与语境自相矛盾。

D项,口惠而实不至:

惠,实惠,指给人好处;

至,到。

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但没有兑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在65.5%被调查的读者中,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举办各种阅读活动来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

B.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主人公杜拉拉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依靠个人的艰苦奋斗最后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

它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是观众备受喜爱的。

C.一些发达国家“言大于行”的现实告诉我们:

真正的“低碳之路”才刚刚起步,很多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理清,绿色生活的消费模式和低碳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D.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环境一号”C卫星,主要用于对环境和灾害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能为环境保护、紧急救援、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答案:

D(A项,介词结构掩盖了主语,去掉“在……中”,可改为“在被调查的读者中,65.5%的人”;

B项语序不当,应将“观众备受喜爱”改为“备受观众喜爱”;

C项,“低碳理念”与“完善”搭配不当)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

简答题3分;

翻译题10分)

戆子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

佣仆三:

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

“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

”黠者应声曰:

“有。

”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

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

“胡为来哉?

”黠者曰:

“奉主命。

”戆者厉声曰:

“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

”挥拳逐去。

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

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

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

”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

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

黠者顿足曰:

“不吉!

”主人怒,命朴者行杖。

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

“尔欲沽直邪?

市恩邪?

”应曰:

“恩自主出,仆何有焉!

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

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乎?

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

”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

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

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

“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仆愿往。

”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于是主人喟然叹曰:

“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

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

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辈兴阑矣       阑:

残尽

B.黠者眴朴者再沽 眴:

使眼色

C.有益无损也损:

损害

D.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伺:

窥察

5.C.损:

减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安得歌者侑一觞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以他故遣之出及其所之既倦

C.诧曰:

”蛟何为兮水裔

D.恩自主出,仆何有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6.C.均表目的,为了。

/A.表疑问,呢;

表反问,吗。

B.代词,代“戆者”;

动词,到。

D.表反问,呢;

兼词,在这里。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B.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C.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D.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7.B(戆者止之,谏曰:

“仆尝闻主言:

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

8.请简要概括戆子的性格特点。

(3分)

答:

8.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直言进谏,忠心耿耿。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

(4分)

译文:

(2)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3)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9.

(1)(主人)燃烛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色没有发红。

(采分点:

然、罄、颜、酡)

(2)丢掉官位(官印与绶带)好像是丢弃鞋子一般,甘心降职贬谪如同是回家一样。

印绶、屣、归)

(3)他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

市,穹庐,粱糗)

【译文】

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

他有三个奴仆:

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傻愣。

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

“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陪酒助兴呢?

”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

”接着他又担心傻子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

歌伎还没有来,傻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

“为什么到这里来?

”聪明人说:

“这是奉主人的命令。

”傻人厉声说道:

“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

”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

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

一天夜里,主人燃烛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色没有发红。

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

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傻人,傻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

“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

”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

不久,主人改任御史。

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人跺着脚说:

“不吉利!

”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傻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直言劝谏说:

“我曾经听您说:

古人有羹汤弄脏了朝衣、蜡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您能说却不能做吗?

”主人把怒气转到傻人身上,说:

“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

还是想用恩惠来讨好别人呢?

”傻人回答道:

“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

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是赚取直言的名声!

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有朝一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丢掉官位好像是丢弃鞋子一般,甘心降职贬谪就如同是回家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

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

”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表示感谢,但心里却很记恨傻人。

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傻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傻人。

正逢主人获罪坐牢,没有成功。

没多久,主人接受命令戍守边疆,出了牢房整理行装。

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傻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

“这是我们主人报效国家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

我愿意去!

”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

于是主人叹息着说:

“我一向认为聪明人有用,老实人可用。

如今才明白聪明人有用却不可用,傻人倒是可以任用啊;

老实人可用却实在无用,倒是傻人有用啊。

主人把傻人收养为儿子,取名叫“戆子”。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双调】大德歌夏

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

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1)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1)小令刻画了一位独守闺中而思念情人,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形象(2分)。

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独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思而心生猜疑抱怨,以致身体瘦弱。

(2分)。

(2)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

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燎沉香,。

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2),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答案:

⑴消溽暑侵晓窥檐语⑵岩扉松径长寂寥⑶皆白衣冠以送之为变徵之声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联合国8月25日公布的一份有关“全球发展不均”的报告称,尽管许多地区,特别是亚洲正享有空前的经济增长,但80%的世界财富是由世界20%的人口控制,今天的世界要比十年前更加不平等。

具体而言,世界8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发达国家的10亿人口掌控;

其余的20%由发展中国家的50亿人口分享。

 可以说,财富由少数国家的少数人攫取从而导致世界比十年前更加不平等,是过去十几年来国际垄断资本蓄意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政策结果。

  所谓“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以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指导拉美、东欧、东南亚等国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包括汇率、价格、外贸、利率等一系列价格的全面自由化,解除工资、金融、外资、产业等一系列的政府管制,建立和强化私有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等。

其中心思想是,尽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让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宰作用。

  这个以新自由主义为精神宗旨,服务于国际垄断资本利益的“华盛顿共识”,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行的后果,便是使这些国家发生了一连串的经济和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

  比如,在实行“华盛顿共识”的拉美国家,9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比80年代下降了一半。

而在推行以“华盛顿共识”为基本依据的“休克疗法”的前苏联、东欧等转型国家,其经济到现在还未能恢复到1989~1990年的生产水平。

更为严重的是,经济的停滞甚至后退导致这些国家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联合国的上述报告就指出,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年轻人失业的机率增加了两三倍,占全球1.86亿失业人口的47%。

此外,由于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不平等问题,全球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就业人口所赚的薪金无法使他们或家人脱离以每天一美元为准的贫困阶级。

  在新自由主义占据全球主流经济思想的背景下,1988年中国发起的价格闯关就与其代表人物货币主义大师佛里得曼的建议直接相关,而这次价格改革因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只维持了半年就宣告失败。

类似的情形在其他方面也有表现。

反思“华盛顿共识”为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等转型国家开出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药方”,其华丽的外表包装下窝藏着四个“陷阱”,必须引起警惕:

第一,极大地“解放”了跨国公司的生产力,为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自由纵横驰骋铺平了道路。

第二,建立了严重依赖外资的外向型经济,使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受到国外资本的重大影响乃至控制,从而为外国资本进入其市场创造一切必要条件。

第三,保障这些国家根本利益的有效制度被废弃和突破,导致外国资本成为其财富的“抽水机”。

第四,窒息了这些国家生产结构的活力。

  

12.下列围绕“华盛顿共识”,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华盛顿共识”是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指导处理拉美、东南亚等国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

B.“华盛顿共识”意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危机,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它在客观上“解放”了跨国公司的生产力。

C.“华盛顿共识”不可能解决业已存在的“全球发展不均”的问题,相反,它只会加剧这种不平等,少数人掌握世界多数财富的现象更加严重。

D.“华盛顿共识”主张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解除工资、金融等一系列的政府管制,经济活动全面自由化,让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宰作用。

12.答案:

B/曲解文意。

“帮助”和“客观”不对,原文有“服务于国际垄断资本利益的‘华盛顿共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因经济结构单一,易受国外资本的重大影响和控制,从而为外国资本进入其国内市场创造一切必要条件。

B.实行“华盛顿共识”的国家,国内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年轻人失业的几率增加了两三倍,占全球1.86亿失业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七。

C.推行了“华盛顿共识”,才造成了全球的贫富不均,使得世界8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发达国家掌控;

其余的20%由发展中国家分享。

D.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转型国家,如果照搬“华盛顿共识”,势必难以抵御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进攻”,出现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

13.答案:

D/A.“外向型经济”不能一概而论,原文否定的是“严重依赖外资的外向型经济”。

B.范围扩大。

对失业率的统计,并不是指针对实行“华盛顿共识”的国家。

C.“全球贫富不均”现象在“华盛顿共识”出现前就已经存在。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崇尚市场的力量,认为只有取消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让市场说话,经济才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

B.如果接受并实践了“华盛顿共识”的一整套经济政策,社会改革将会是灾难性的,前苏联、东欧、拉美等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C.中国经济改革出现的一些问题,虽不是推行“华盛顿共识”的产物,但可看出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D.亚洲经济空前增长,而前苏联、东欧一些转型国家却陷入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全球发展不均主要体现在洲际之间。

14.答案:

C/A.原文“尽可能减少”不等于“取消”,程度不同。

B.“灾难性”不好界定,且改革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从“经济领域”角度考量。

D.“洲际之间”不对。

原文主要是在富国与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比较。

选项不合文意,推断无据。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懒惰哲学趣话

伯尔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伧的人正躺在船里打盹儿。

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

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

“咔嚓”再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嘛,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

这清脆的、几乎怀着敌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儿的渔夫弄醒了,他慢吞吞地支支腰,慢吞吞地伸手去摸香烟盒;

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没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真是客气之至,殷勤之极。

这一连串过分殷勤客气的举动,真有点儿莫名其妙,使人颇感困窘,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这位游客精通该国语言,于是便试着通过谈话来克服这尴尬的场面。

“您今天一定会打到很多鱼的。

渔夫摇摇头。

“听说今天天气很好呀。

渔夫点点头。

“您不出海捕鱼?

渔夫摇摇头,这时游客心里则感到有点悒郁了。

毫无疑问,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他是颇为关注的,并为渔夫耽误了这次出海捕鱼的机会感到十分惋惜。

“噢,您觉得不太舒服?

这时渔夫终于不再打哑语,而开始真正说话了。

“我身体特棒,”他说。

“我还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精神过。

”他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他的体格多么像运动员。

“我的身体捧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越来越迷惑不解,他再也抑制不住那个像要炸开他心脏的问题了:

“那么您为什么不出去打鱼呢?

回答是不假思索的,简短的。

“因为今天一早已经出去打过鱼了。

“打得多吗?

“收获大极了,所以用不着再出去了。

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二十几条青花鱼……”

渔夫这时完全醒了,变得随和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并且宽慰地拍拍游客的肩膀。

他觉得,游客脸上忧心忡忡的神情虽然有点儿不合时宜,但却说明他是在为自己担忧呀。

“我甚至连明天和后天的鱼都打够了。

”他用这句话来宽慰这位外国人的心。

“您抽支我的烟吗?

“好,谢谢。

两人嘴里都叼着烟卷,随即响起了第五次“咔嚓”声。

外国人摇着头,往船沿上坐下,放下手里的照相机,因为他现在要腾出两只手来强调他说的话。

“当然,我并不想干预您的私事,”他说,“但请您想一想,要是您今天出海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那您就可以捕到三十几条,四十多条,五六十条,甚至一百多条青花鱼……请您想一想。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不只是今天,”游客继续说,“而且明天、后天、每个好天气都出去捕二三次,或许四次——您知道,那情况将会是怎么样?

“不出一年您就可以买辆摩托,两年就可再买一条船,三四年说不定就有了渔轮;

有了两条船或者那条渔轮,您当然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会拥有两条渔轮,您就可以……”他兴奋得一时间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您就可以建一座小冷库,也许可以盖一座熏鱼厂,随后再开一个生产各种渍汁鱼罐头厂,您可以坐着直升飞机飞来飞去找鱼群,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渔轮作业。

您可以取得大马哈鱼的捕捞权,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需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外国人兴奋得又说不出话了。

他摇摇头,内心感到无比忧虑,度假的乐趣几乎已经无影无踪。

他凝视着滚滚而来的排浪,浪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

“然后,”他说,但是由于激动他又语塞了。

渔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着一个吃呛了的孩子。

“然后怎么样?

”他轻声地问。

“然后嘛,”外国人以默默的兴奋心情说,“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里的港口,在太阳下打盹儿——还可以眺览美丽的大海。

“我现在就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悠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这位旅游者受到这番开导,便从那里走开了,心里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因为从前他也曾以为,他只要好好干一阵,有朝一日就可以不用再干活了;

对于这位衣衫寒伧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

选自《外国散文名篇赏析》

15.本文开头多次描写照相机的“咔嚓”声有何作用?

15.

(1)通过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游客照相对正在打盹的渔夫的打扰,暗示两种生活哲学之间的冲突。

(2)引出下文游客与渔夫的对话。

16.游客在与渔夫的对话中,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

16.惋惜迷惑——忧心忡忡——极力劝说——一丝羡慕(意思相近即可,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7.本文题为“懒惰哲学趣话”,意在阐明一种人生哲学。

请赏析本文的说理艺术。

(6分)

17.

(1)形象说理。

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以游客和渔夫在海边的对话,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诠释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

启发读者自己品味故事蕴含的哲理。

(2)寓庄于谐。

表面上写得轻松随意,诙谐幽默,实质上阐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活泼的形式和凝重的主题相映成趣。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寓理于乐。

(3)对比鲜明。

游客和渔夫的衣着、神情、语言、人生态度等形成鲜明对比,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营造喜剧效果,凸显不同的人生哲学。

(一点3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18.渔夫和游客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哲学?

请简要概括。

你欣赏哪种人生哲学?

(8分)

18.游客目标明确,致力于世俗的成就,想先通过辛勤劳动,追求大量的物质财富,然后享受生活的乐趣。

(2分)渔夫安于现状,悠闲自得,抛弃世俗的杂念,在生活中随时享受自然、享受人生。

(2分)

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4分)

示例一:

欣赏渔夫的人生哲学

人对物质的欲望是永无止境,人一旦成了物欲的奴隶,在对财富孜孜以求的过程中会失去精神的自由,忽略身边的幸福。

如果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劳动的最终目的是使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这种劳动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只能导致精神的贫困。

我们应淡泊从容,享受生活。

示例二:

欣赏游客的人生哲学

人生应积极进取,物质追求也是人生追求的一部分,怎能把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人为分开?

要有人生规划,现在为将来准备,年轻为年老存储,实现人生规划后也有幸福感。

从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来看,游客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更多,他的社会价值比渔夫大。

我们应勤奋努力,勇于创造。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

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