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452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200道基础测试扫清你的知识死角高分必做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因突变只是突变中一种类型,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是会形成不同的基因型。

染色体变异也不会产生新的基因,只是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往往对生物是有害的。

75.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产生 

2n 

种配子,自交后代产生的基因型种类可以达到 

3n 

种之多,如果再考虑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类型就更多了,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子女之间表现型不同主要就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变异的根本来源是产生新的性状,新的性状的产生必须通过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76.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由配子发育而来,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的个体,所以都是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几(奇数/偶数)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含一个染色体组个体就只可能是单倍体。

77.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

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

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通常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对于同源多倍体来说,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

而对于异源多倍体,就不一定正确。

举一个二倍体作为例子(多倍体同理):

白菜与甘蓝的配子融合得到二倍体(一个染色体组来自白菜配子,一个来自甘蓝配子),由于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联会会紊乱,就不能产生配子,所以不可育。

7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时如果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则是基因重组。

如果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则是染色变异(易位)。

79.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并且具有一定的样本容量从而才有代表性。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调查患者家庭的系谱图。

通常调查单基因遗传病,不调查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等)

80.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遗传病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所以往往表现为家族性,出生时遗传物质就改变,往往表现为先天性。

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例如一种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孕期母体感染了风疹病毒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所以不属于遗传病。

家族性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就是表现出家族性,是因为缺碘引起的,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81.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为隐性。

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这种性状为显性。

测交无法判断显隐性,主要是用来测显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或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82.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杆抗病品种。

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aaB-)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

植物杂交育种为了获得纯合子就用连续自交育种最方便,以上育种步骤是对的。

但对于动物来说,就说不是 

F2 

中满足性状的进行自由交配,而只要选雄性的作为父本进行测交看后代就可以判断是否是纯种。

(想一想为什么选雄性的来检测是否纯种好呢?

如果要测母本是纯种的,该种动物应该繁殖速度快),如果动物按照以上育种,通过后代还是无法判断亲本哪一个是纯种。

83.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84.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 

均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是 

9:

7。

据此推测,两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的。

由 

代可以知道花色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如以 

A、a 

和 

B、b 

表示),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显性(A_B_)表现为紫花,非双显(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花。

双亲只要分别含 

基因的白花杂交后代A_B_就会有 

A_B_的紫花。

85.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

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

现将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2:

1。

由此可推知,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该题可以采用假说演绎法解答。

假设 

染色体缺失用 

X—表示,染色体缺失的纯合子就只有两种 

X—X—和 

X—Y。

X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Y, 

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 

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则产生的精子 

X:

Y=1:

1,与正常雌果蝇(XX)的卵细胞 

结合得到 

F1XX—和 

XY,F1 

相互杂交得到的 

理论上就为 

XX:

XX—:

XY:

X—Y=1:

1:

1,假如①X 

染色体缺失的纯合子不致死,则 

雌雄之比为 

1;

②X 

染色体缺失的纯合子完全致死,则 

2:

③X 

染色体缺失的纯合子部分致死,,则 

雌雄之比为在 

1~2:

之间。

题干得到实际结果与假设②一致,假说②成立,即:

染色体的缺失的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8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观点:

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特性,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会产生各种变异。

而大量的后代为了食物、配偶以及栖息地等就会发生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就生存下来(或者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不适应环境的就被淘汰掉,适应环境的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因为生物环境的多样性,自然选择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而这些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适应性)。

但是自然选择学说受当时认识的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很好的解释,甚至是错误的,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同时达尔文的解释也仅仅是局限于个体水平。

所以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的,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并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自然环境对这些适应环境表现型的原材料进行定向的选择,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最终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环境导致生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最终出现生殖隔离,也就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87.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繁殖是在同一地区的同种生物直接才能进行(即种群中的个体直接)。

88.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89.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90.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物种的形成通常是经过地理隔离再出现生殖隔离实现的,这是渐变式的形成物种。

但爆发式的形成物种就不需要地理隔离就出现生殖隔离(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

的三倍体,已经和二倍体西瓜产生生殖隔离,说明形成了新的物种,但这种物种的形成就不需要地理隔离)所以生殖隔离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要经过亿万年后种群基因库存在明显差异才会出现生殖隔离。

91.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

92.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主要是:

自然选择、基因突变、遗传漂变(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基因重组本身不改变基因频率,只是通过自然选择为基因频率的改变提供可能(重组的一些新类型不适应环境)。

93.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生物进化是先变异后选择。

细菌等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细菌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定向的变异(包括抗药性的变异),在施药的过程中就对抗药性的个体进行定向的选择,使细菌等由不抗药向抗药性的方向进化。

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个体。

94.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假设该校有x 

个学生,则男女各x/2 

个,则基因库有总的基因x/2·

2+x/2·

1=2x/2个,色盲基因有3.5%x+5%x·

1=8.5%x,所以色盲基因频率为 

(8.5%/x) 

≈5.67%

95.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变异是不定向的,绝大多数是有害的,有利有害是相对的,为各种环境的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96.一对黑毛豚鼠,生了 

只小豚鼠,其中3 

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由题可以判断白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

假设是常染色遗传,则亲本黑色豚鼠均为 

Bb,根据分离定律,后代样本容量越大所生的黑色:

白色越接近 

3:

1,后代少就会偏离 

97.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面进行了证明。

对自交做了合理的假说,并对测交进行了演绎,通过测交进行了证明。

98.把培养在轻氮( 

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 

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1/2放回 

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大肠杆菌细胞中的 

DNA 

是 

1/2 

轻氮型,1/2 

中间型。

由半保留复制可知:

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 

个 

均为一条链 

14N,一条链 

15N,再在 

14N 

的培养基培养,新合成的链都是14N,那么就相当于只有两条链是 

15N(分布在两个 

中),其他的都是 

14N。

所以复制 

次形成 

DNA,有 

为 

15N-14N(中带)个 

14N-14N(轻带),2。

99.真核细胞中 

的复制与 

RNA 

的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真核细胞的 

分为核 

和质 

DNA,均能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的 

均能进行 

DNA的复制和RNA 

的转录。

原核细胞的 

分为拟核 

和质粒 

DNA。

100.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

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大肠100杆菌细胞中,既有 

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

在一个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 

的复制过程。

中心法则为:

是揭示所有生物(包括病毒)遗传信息信息的流动过程。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 

的复制,同时在分裂的过程中既有转录和翻译,为分裂提供所需要的酶。

真核细胞在分裂间期的 

G1 

G2 

期都有 

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为 

期和 

期做准备。

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所以没有 

的复制。

但无论分化与否,细胞中都有转录和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