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453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2芦叶船教案文档格式.docx

#1048588;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③“我们”为什么要采芦叶做小船?

  部分:

这部分交代了“我”的家乡河道多、芦苇多。

因此,“我们”常常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1048589;

从我家到学校有一里多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

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

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

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

[④为什么作者要列举出各种船?

]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放,保险翻不了船。

说明“我们”很聪明。

][⑤从哪些词中看出他们放船很有经验?

]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

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⑥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先写做船,再写放船。

#1048590;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❶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

从“几乎天天”可以看出“我们”对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游戏十分喜欢,简直是乐此不疲。

]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⑦“手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

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❷了。

[⑧“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联想?

这段写在竖河里放芦叶船的联想。

#1048591;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跟着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

从我家出发,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

表哥比我大六七岁,他更会做芦叶船。

他说:

“我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

”[⑨表哥为什么这样说?

本段写星期天,“我”跟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

“我”听表哥说,他做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

#1048592;

我不信。

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❸,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江浪之大与芦叶船之小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的担忧,又化用了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

#1048593;

“不信就试试!

”表哥说着,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

[⑩找出表哥做船时的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顺着风,顶着浪”不仅交代了芦叶船开走时的自然和天气条件,还使人想到“我”确定表哥做的芦叶船不会翻。

]我又惊又喜。

#1048594;

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

长江是通向东海❹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第二部分:

“我们”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放到长江里,“我们”对小船产生了很多联想。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感受芦叶船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芦叶船的图片;

课文第1、5自然段句子的投影。

  一 导入

  你见过什么样的船?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

  学生甲:

我见过渔船,渔民乘着它出海捕鱼。

  学生乙:

我见过客轮,很大,人们可以乘坐它去旅行。

  学生丙:

我见过大货轮,能运送很多货物,像汽车、小型飞机都能运送。

  同学们见过的船真不少。

有一种船,它没有客轮那么豪华,也不像货轮、渔船那样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它更吸引孩子们,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快乐。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芦叶船》。

  二 初读

  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小组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反馈学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横 竖 蜘 蛛 窄 喇 叭 航 浩 荡

  多种形式认读:

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蜘蛛网——蜘、蛛

  你见过蜘蛛网吗?

什么样?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对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句好?

为什么?

  老师总结:

用蜘蛛网形容河道特别多,打比方的表现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你能用“像”说一句话吗?

  喇叭

  出示喇叭图片,请学生描绘出“喇叭”的形状。

  小窄叶——窄

  你知道“窄”的反义词吗?

会用动作表示“窄”吗?

  浩浩荡荡——浩荡

  读这个词时,你有什么感受?

这个词可以形容什么?

  从我家出发,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

  朗读这句话。

  书写指导。

  ①竖:

注意右上部的“又”,第二画是“捺”。

 ②喇:

注意右半部分,要与“刺”区分开。

  ③荡:

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三 自读

  自己读课文,注意字音。

有哪些内容不懂,可以用问号做出标记,边读边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

可以让学生回答,老师要留意学生提到的有价值的问题。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给本小组同学听。

  四 小结

  读过课文,芦叶船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这篇课文意境很美,是一种自然地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所以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让学生在精美的语言中体会童年的愉快。

  当讲到表哥的看法时,教师让学生对漂游的芦叶船进行畅想。

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会提出不同的异议,比如,有人认为芦叶船一定会随着水流漂走,并且会给人以惊喜。

这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都有发生的可能,只要努力奇迹就会在我们的身边出现。

孩子们的思想真是难以琢磨,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他们的想法,教师要为他们的奇想感到高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课文,感受芦叶船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课文第3、4、7、8自然段的投影。

  生活在崇明岛上的孩子们用芦叶做小船,他们把放芦叶船当成生活中的乐趣,玩儿得是那么高兴。

让我们读课文,和他们一起做小船、放小船,感受童年的快乐吧。

  二 细读

  自己读课文,留意上节课自己画出的最感兴趣的句子。

  读句子,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

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放,保险翻不了船。

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

  ①读自己画的句子。

  ②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看着远航的芦叶船,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

  ③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这一部分。

  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

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如果你就是在河边找船的孩子,你会说些什么?

  ③带着兴奋的心情朗读这一部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我又惊又喜。

  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③再读这句话。

  看着小船远去,“我”想到了什么呢?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因为孩子们都希望小船能开到特别远的地方去。

因为孩子们特别喜欢小船,他们觉得芦叶船好像是真的船。

因为芦叶船代表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当时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孩子们的联想代表了他们美好的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课文第1、2自然段并没有写做小船、放小船,是不是可以去掉?

去掉后不是更简洁了吗?

  三 总结全

  童年的生活多么快乐!

希望同学们也用心去感受生活,迎接快乐的每一天。

1.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情境,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同学们最喜欢玩儿什么?

你们是怎么玩儿的?

”在学生充分谈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描述小伙伴们玩儿芦叶船的情景。

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彼此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芦叶让孩子们更富有创造力,也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当学生谈到“我和表哥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时,要引导学生勾画出描写表哥语言、动作的句子,从中体会他的自信与聪明。

小小的芦叶船顺风而去,也将作者的思绪牵得好远好远。

教师应相机引导学生想象小船可能会漂向哪里,并指导带感情朗读最后两句,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无限遐想。

  最后,总结作者的描写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层次。

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再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最后讲了“我”和表哥到长江边玩儿芦叶船,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

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大胆想象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1.把句子补充完整。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

  。

  他跑得很快,像

  雨下得很大,像

  ,像

  “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浪很大,芦叶船会翻

  ②浪很大,但是芦叶船不会翻

  围绕芦叶船写了哪些事情?

  围绕“芦叶船”写了三件事:

一是“我们”常在家乡的竖河边做芦叶船,并且把它放在河中央,看着它远航。

二是“我们”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并且展开美好的联想。

三是在一个星期天,“我”陪表哥到长江边上放芦叶船,他做的芦叶船顺风顶浪,扬帆远航,“我”惊喜万分。

  “我们”的芦叶船漂到哪里去了呢?

试着续编一番。

崇明岛

  崇明岛,由长江的泥沙堆积而成,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

它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

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千米。

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