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46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docx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

(2018―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豫政办[2017]109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9.18

【实施日期】2017.09.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豫政办〔2017〕109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9月18日

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

7/7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优越区位交通条件、雄厚产业基础、广阔市场空间、良好政策环境和重大战略平台支撑,特别是随着产业转型、消费升级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成为我省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精神,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为突破口,加快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着力推进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行业物流,全省现代物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6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0.1万亿元,增长8.8%;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130亿元,增长9.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

冷链、快递、电商和航空物流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冷链产品消费量达到710万吨;快递业务量达到8.4亿件,增长63%;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45.7万吨,居全国第7位;电子商务交易额超万亿元,增长30%,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业务规模居全国前列。

2.节点建设成效显著。

郑州成为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民航、铁路、公路“三网融合”和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国际陆港)“四港联动”的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基本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中欧班列(郑州)综合运营指标全国领先,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建设深入推进,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3.平台载体日益完善。

物流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郑州国际航空物流园、河南保税

物流中心、双汇物流园、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国家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鲜易冷链马甲、买卖全球网等一批物流综合信息平台不断涌现,一批功能性口岸和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建成投用,成为物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4.市场主体逐步壮大。

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有4A级以上物流企业46家,5A级物流企业6家。

郑州交运集团、漯河双汇物流2家企业入选全国物流企业百强,鲜易供应

链、大用运通、郑州国际陆港等8家企业入选全国冷链物流百强,敦豪、京东、传化、菜鸟、顺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河南,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和供应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5.业态模式不断创新。

“互联网+高效物流”“物流+金融”“物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迅速,多业联动、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日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郑州市成为国家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洛阳市成为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总体上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服务供给水平不高,企业多以运输和仓储粗放经营为主,高层次、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供应不足;二是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规模小、层次低、实力弱的问题突出;三是设施网络不健全,多式联运配套衔接不畅,末端配送设施等建设亟待加强;四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自动化装备应用程度较低;五是物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高端人才缺乏。

(二)面临形势。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分工持续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居民消费加快升级,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发展,物流业呈现出网络化、国际化、融合化、专业化的发展竞争态势。

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

战,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物流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

现代物流业贯穿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既是生产环节的供给侧,又是消费环节的需求侧,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现代物流业必须按照需求导向、市场导向转型升级,着力扩大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等中高端服务供给,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2.“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快物流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两体系一枢纽”特殊使命。

我省作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枢纽通道地位更加凸显,与沿线国家和相邻省份的互联互通效应持续提升,国际供应链物流和中转联运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为我省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3.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物流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

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方式创新和多式联运加快发展,为现代物流业融入产业链、优化供应链、重塑价值链,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提供了强劲支撑。

4.居民消费升级为物流需求拓展广阔新空间。

现代物流业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便利化、高品质、安全性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为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等新兴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我省综合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以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际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为重点,着力优化空间网络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技术业态模式,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促进融合联动发展,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和全产业链现代物流强省,为我省全面推进“三区一群”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力支撑。

(二)战略定位。

--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依托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中欧班列(郑州)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拓展物流网络通道,完善物流设施,集聚国内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与国际接轨、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全产业链现代物流强省。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协同发展,拓展延伸物流服务功能,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形成连接产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三)空间布局。

按照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战略定位,优化区域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构建以郑州为中心、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城乡分拨配送网络为基础的“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体系。

“一中心”。

即郑州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加快建设立足河南、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国际快递物流枢纽、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提升郑州在全球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

“多节点”。

即区域物流节点城市。

推动其他省辖市和位于省际交界的省直管县(市),发挥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比较优势,完善物流通道、园区、口岸等基础设施,强化区域集散分拨和物流配送功能,发展成为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郑州国际物流中心与各物流节点城市分工合理、配合紧密、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物流节点城市网络。

“全覆盖”。

即覆

盖全省城乡的分拨配送物流网络,主要建设市县分拨配送中心和城乡末端设施网络。

市县分拨配送中心。

因地制宜在市县城区近郊、产业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等区域,规划建设城市低温配送中心、快件处理中心等,引导市区内物流企业、物流设施集聚,承担市域内物流集散配送功能。

城乡末端设施网络。

完善城乡末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具备配送、零售和便民服务等多功能的物流配送终端,打通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微循环”,实现所有县(市、区)和乡镇冷链、快递、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全覆盖。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覆盖全省的物流空间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大幅提高,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竞争优势显著提升,培育形成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支柱性、地标性产业。

重点领域目标如下:

--冷链物流发展目标。

基本形成“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成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果蔬、肉类、奶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30%、50%和60%以上,冷库总库容达到1000万立方米以上,冷藏运输车达到13000辆以上,建成50个大型冷链物流加工分拨配送基地,培育形成20家以上全国性冷链服务标杆企业,新增3-5家冷链物流上市企业。

--快递物流发展目标。

建成郑州国际航空快递物流枢纽,形成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绿色智慧、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快递物流业务收入超过310亿元,业务量超过35亿件,培育7家以上年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快递企业,行业新增从

业人员10万人以上,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省内县级以上城市24小时投递、全国重点城市48小时投递。

--电商物流发展目标。

建成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引领性企业,“买全球、卖全球”能力和水平全国领先。

培育建设1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

电商综合物流平台、30个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万亿元以上。

电商物流与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现代农业集群等领域融合合作更加深入,工业品、消费品、农产品流通更加便捷高效,供应链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冷链物流转型发展重点任务。

1.优化冷链物流空间网络布局。

(1)建设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

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国际陆港,开通加密国际冷链航线,拓展中欧班列(郑州)冷藏集装箱铁路线网和腹地范围,提升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等口岸功能,完善多功能、标准化、国际化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国际航空和铁路冷链物流枢纽。

发挥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优势,重点在惠济区建设以速冻食品、水产品为主的冷链物流集中区,在经开区建设以肉类、医药为主的冷链物流集中区,在二七区建设以低温乳制品为主的冷链物流集中区,在中牟等周边县区建设以果蔬及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冷链物流集中区,支持龙头企业构建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仓储+干支线运输+城市配送”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形成全国重要的冷链加工交易和集散分拨中心。

(2)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基地。

支持漯河、许昌、焦作、鹤壁、平顶山等地,依托食品加工生产龙头企业,推进低温肉制品、乳制品等冷链加工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一批食品冷链物流基地。

支持开封、新乡、濮阳、三门峡、周口、驻马店、济源等地,依托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批发市场,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