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47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龙源期刊网

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李成昕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08期

        摘要从当前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手,阐述发展家庭农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经营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农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8-0287-01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谁来种地问题日益凸显,周口市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将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的主要措施,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新增农业补贴、土地流转、奖励补助、扶持培训等方面给予家庭农场倾斜性政策,通过1年多的培育指导,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已经达到539家,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

通过调研,发现家庭农场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经济效益不高

        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不断升高,雇工的价格较高,家庭农场的经营状况较差。

        1.2土地流转困难

        大多数农户对未来土地预期收益不确定,导致其不愿长期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所以家庭农场的承包期普遍较短,承包没有连续性,还有大部分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出的农户之间仅仅达成口头协议,没有签订土地流转书面合同的较多,生产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纠纷。

        1.3融资方面困难

        多数家庭农场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投入较大,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农户往往需要资金借贷。

目前,农村资金借贷的资金数目较小,多数在3万元以下,不能够满足家庭农场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农场缺乏抵押物,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意为家庭农场发放这方面的质押贷款。

        1.4社会化服务组织缺少

        和传统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已经较大,已经逐渐开始规模化生产,尤其是在耕作、播种的阶段,已经初步具有规模效应。

但在育苗、病虫害防治等产前、产后环节的规模较小,与其他市场主体谈判地位不对等。

但是在周口市,目前专业化服务组织较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少、业务能力不高、覆盖面积不大,需要大力促进周口市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条件。

        1.5扶持政策不完善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如农机具补贴、种粮直补、综合直补等,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这些政策在实行的过程中,要么是根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一家一户的补贴;要么是对大型的农场进行补贴,而家庭农场从事适度规模经营一般3.3~13.3hm2的较多,对家庭农场缺乏奖补的政策支持[3]。

        1.6经营风险大

        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农场流转的土地大多是地形地貌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缺失的耕地,经营的风险较大。

二是由于土地流转期过短,导致家庭农场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事关持续发展的项目不愿也不敢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未得到全面的改善。

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整个农业生产都是投资回报时间较长,回报率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弱势产业,病虫暴发、洪涝干旱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等情况时有发生,如遇大的灾难,家庭农场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2对策

        2.1提高经营基础设施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会催生更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促进部门协调及相互配合,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捆绑利用农村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

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提高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部分农机具累加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等扶持措施,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有效机制。

        2.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加强培育发展植保、农机等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和公司,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家庭农场和农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家庭农场生产中提供机耕、机种、机收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户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服务项目,如新品种引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生产技术服务等。

        2.3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

        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要相得益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有序流转才能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是基础,要切实承担起指导流转合同、调节土地承包矛盾纠纷、搜集发布流转信息等职能。

县市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是关键,必须做好土地承包矛盾纠纷调解仲裁,县乡土地流转信息互通、土地流转服务指导督促等工作。

        2.4加强人才培养

        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一是培养大中专生,充实到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二是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促进家庭农场生产发展[4-8]。

        2.5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家庭农场的发展从政府层面看,应该有所作为,适当引导、适度规模、积极扶持、循序渐进。

一方面,要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将农业项目重点倾斜家庭农场,把国家项目资金用活、用好;各级财政要建立融资担保,为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信贷担保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尽快出台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具体可操作的金融、科技、人才、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对家庭农场注册商标、产地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等免收费用,给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参考文献

        [1]朱海涛.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2012.

        [2]王嘉康.浅谈家庭农场的发展[J].上海农村经济,2011(6):

37-40.

        [3]何好生.汝城县家庭农场发展的调研报告[J].中国乡村发现,2013

(1):

51-54.

        [4]张照新,张海阳.家庭农场发展对策[J].农村经营管理,2013(4):

19-21.

        [5]徐会苹.德国家庭农场发展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70-73.

        [6]颜崇刚,刘跃,宋博,等.南京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3(8):

36-37.

        [7]蒋辉.苏南地区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的探讨[D].苏州:

苏州大学,2008.

        [8]邱永富.家庭农场问题探究[J].福建农业科技,2013(8):

85-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