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498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事故实例Word下载.doc

  水泥和化学外加剂的相容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我站就地取材选用本地质量较好的立窑水泥,选掺普通泵送剂,砼出机坍落度20cm,砼运达10公里运距工地,坍落度保留值只有6cm,造成泵送困难、堵管。

外加剂厂说他供应的泵送剂是适合C3A值低于8%的水泥,是水泥不适应外加剂,经查水泥厂供应我站该批水泥C3A含量高达9138%。

在我站、外加剂厂、水泥厂的协调会议上,水泥厂承诺将C3A控制在815%以内,而且稳定,外加剂厂保证供应砼搅拌站坍落度增加值12cm以上的泵送剂其坍落度1小时损失值不超过5cm,水泥净浆扩展度≮24cm。

水泥厂供应搅拌站水泥先由搅拌站实验室取样检测,符合要求才送货。

经试用未再出现因水泥与外加剂不相容,坍落度损失快或急凝而影响泵送的现象。

例3 

 砼急凝堵管

  某工地在细雨绵绵的初春,当日室外自然温度只有14℃,砼罐车拉到施工现场约半小时,原出站时坍落度为16cm,现场检测为2cm坍落度,经加泵送剂调凝到12cm,开始泵送约30分钟罐内砼放出流动度不好,在泵车料斗成团凝状,查管线已堵塞,只好立即清理管道,罐内砼加入砼调凝剂和水,原是C35砼,降为C20砼使用。

  原因分析:

经查发现:

①水泥厂是立窑生产,磨机在加石膏时,正是下雨天,石膏料仓未分类存放。

二水石膏及半水石膏混杂,雨水多,二水石膏发粘。

工人不愿意装二水石膏,就装不粘的硬石膏、半水石膏,造成硬石膏全部代替二水石膏,②水泥供应较紧,进仓不到6小时就装入散装水泥罐车,散装水泥罐车拉到搅拌站测定还有125℃,而且水泥罐车边卸搅拌站边用其搅拌砼,砼出罐温度为67℃。

石膏起到控制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及硬化速度的作用。

与水泥中石膏的形态和用量有关,不同形态石膏的溶解度不同,会产生与外加剂的不同适应性,减水效果显著改变,有时会引起流动度损失过快甚至异常凝结。

  预防措施:

①水泥厂对原材料储存不能混堆,加强水泥磨机配料管理;

②水泥混后要按品种比例,掺量分类;

③水泥出库温度要控制在80℃以内,混凝土进罐车温度不能高于60℃,防止温度超过60℃产生急凝现象。

例4 

 罐车内积水,泵送砼离析堵管

  罐车司机在洗罐时,水不放尽,积留少量水,目的是使罐不残留砼浆。

罐体容积大,留多少水是无法掌握的,造成水灰比不准,砼离析,严重影响质量,如某工程浇筑柱C20砼,站内检测砼坍落度1615cm,运到现场强搅后,实测达到20cm,造成竖管弯头堵塞。

撤下弯管看,弯头处只见石子堆积,无水泥砂浆,石子卡得很紧。

砼离析,浆与石子分离,浆料先走,石子滞后,石子不断增多,浆料越来越少,无润滑浆料,石子越积越紧,直到卡死,从堵管现象看,有70%都属砼离析。

从管卸下来看,是前稀后干,砼无粘稠性,石子不是悬在砼体中,由于重量差异,浆脱离先滑动,石子堵在弯道或卡在接头处,造成堵管。

为防止坍度偏大,离析堵管,影响泵送效果和砼质量;

①砂石搭棚,防止砂石含水率影响W/C;

②清洗罐后,罐车罐体内的水必须倒尽,确认后才能接料;

③用外加剂调凝时,必须掌握量,根据罐内砼量,预算砼水泥用量,坍落度状况,加入原泵送剂立方量的1/5,加入次数不能超过3次,以免外加剂叠加超过215倍掺量,使砼异常缓凝。

要严禁直接向罐车内加水。

  商品砼最大危害就是W/C控制不好,供给客户的砼不达标,造成质量隐患。

商品砼W/C不稳定的原因:

  

(1)砂石含水量变化大;

  

(2)砂石级配不良,料自然堆积过高,上细下粗,不能保障合理连续级配,最好运料车在料斗仓下装料;

  (3)泵送剂质量。

特别夏季,泵送剂是一种带有缓凝组分的复合型外加剂,用泵送剂调配流动度,必然将缓凝组分带入砼中,重复调配一次次累加,调配后料未拌均匀,造成部分离析,部分延长凝固时间。

搅拌站实验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每车砼出站,应检测可泵性,不符合泵送条件的料不能出站进入泵车。

例5 

 01315mm 

砂颗粒不达标,造成反复堵管

  机制砂石粉(是指75μm以下粉料),达到3312%,碎石厂为达到颗粒级配要求,将机制砂进行水冲洗,粉料被水冲走,使细小颗粒01315mm筛通过后筛余只5%,开始我们不够重视这种状况,砂的平均粒径提高2%,但可泵性没有改善,在同条件下堵管现象增多。

通过试验石粉含量高的砂,强度未下降,反而还有提高。

  细骨料对砼可泵性的影响比粗骨料大,砼运输管中顺利流动,由于砂浆润滑管壁。

粗骨料总是悬浮在灰浆中因而要求细骨料有良好的颗粒级配,水冲洗后300μm、150μm,直到75μm和筛底的细微颗粒,即01315mm的细小微粒大部分被除掉,而砂级配变粗,除掉的不是泥土,而是细微粒群,含量过低,润滑管壁浆降低,料在经过弯管时粗骨料由悬在浆中位置变成紧贴管壁的浆后,首先在经过弯头或变管时阻塞,可泵性不佳。

可泵性中的01315mm石粉粒在细骨料中很重要。

  通过调整破碎机间隙,破碎的原河卵石经水冲洗后在进破碎机,含泥量用亚甲兰标定是1104,筛分01315颗粒余量达到2115%,堵管现象未再发生。

例6 

 水泥初凝时间不满足生产需要带来的堵塞

  锦江学院工地,距砼站35公里,单程需45分钟,6个车运输,由于工地与站间距未调整好,站连续发砼4车,前三车砼泵送花了一个半小时,在第四车砼到工地后已有一个半小时以上,第四车运到工地坍落度1715cm,到两个半小时过去,砼流动坍落度减到5cm,已接近初凝时间,坍落度偏小,泵车输送很困难。

罐车输送的砼可用调凝剂调剂到12cm,但已输入管内砼无法调凝稀缓,由于水泥初凝时间是2小时15分,外加剂未加入缓凝调凝剂,管内砼全线初凝,管线一百多米开始初凝,只有全线拆管,清除砼,洗管重新安装,这样一来就耽误了2个多小时的功效。

①信息不灵,车辆调度未根据工地浇筑情况发车;

②夏季泵送剂未采用缓凝泵送剂;

③水泥夏季初凝应保证在3小时以上。

  防止事故再度发生:

①调度与工地浇筑泵工直接联系,调好车距,以免坍落度损失大;

②夏季应挑选缓凝型泵送剂。

③泵送砼时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例7 

 外加剂PH值影响泵送

  砼坍落度在同等级、同外加剂条件下,有时泵送效果差,有时泵送效果好。

如某商品住宅楼二层楼板,1号仓3215水泥用完,转用2号仓,同一天、同一个部位、同一等级水泥标号、W/C、配合比未变,只是水泥不是同一批进厂,坍落度立即变小,造成泵送困难。

经查水泥C3A基本相同,只是外加剂PH值由偏碱变偏酸,砼温度上升215℃,我们分析是高碱性水泥遇上了酸性外加剂,酸碱中和放热反应,使砼放热加速,坍落度损失加快。

所以外加剂进厂要先检测PH值来决定外加剂掺量:

①水泥C3A在8以下,按正常推荐量掺;

②水泥C3A在8~9就增大011~015掺量③水泥C3A高于9以上,就增加013%掺量。

这使坍落度波动大大减少,在工地调配次数减少。

外加剂总量不得超过3%,超过3%以上会出现砼凝结异常。

使用标准砂砂浆流动度来控制外加剂进站质量比较符合砼实际,砂浆流动度控制170~210mm之间,净浆流动度控制在220mm以上,可泵性能较好满足要求。

例8 

 砼泵操作工未按泵送程序,造成“堵塞”

  泵送一旦正常泵送后一般不要中途停止。

能否连续泵送砼是混凝土泵送法施工的成功关键之一。

在某场馆工地,经培训的泵工请假,一个未经培训的泵工接替开泵,砼供应不足,一车送完新的一车未到,停下等料,新料运到,他没有注意泵机压力表变化,就开泵,泵送压力急速上升,砼不但没送出,反而迅速堵塞。

停泵后又开泵送时,应使泵机压力表慢慢上升,使泵恢复正常,才继续输送。

停泵时间应每隔3~5分钟进行4个行程的正转、反转的反复运行1~2次,砼在管道内离析,离析的砼未在泵内重新柔合恢复砼和易性,再压送砼,在弯管处立即堵塞。

①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②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应首先熟悉砼泵使用说明书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运转;

③混凝土在管内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例9 

 砼运输车罐体内及现场砼任意加水

  交通拥挤、路程远或现场工地浇筑慢,使砼运输搅拌车从搅拌站装运到施工现场放料结束,一车时间有时达3个多小时,造成砼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泵送,夏季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搅拌站砼坍落度控制不严,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及泵工,为达到泵送要求,经常背着工地监理加水。

不但严重影响了砼质量,时常因砼过稀,砼离析出现堵管。

①加强质量管理:

规定砼泵送条件皆由实验室到现场测定,达不到泵送坍落度,冬季12±

2cm,夏季16±

2cm,由实验室加外加剂调配。

谁随意向砼内加水,按事故记录追究责任;

②加强商品砼现场控制:

施工方建立现场砼接受制度,经测定砼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影响泵送,有权退回处理;

③在运输和等待卸料过程中,砼搅拌车罐体不得停止转动。

  采用上三条措施后砼内随意加水得到杜绝,砼质量得到保障,堵泵现象大为减少。

特别是泵送砼的设计配合比(包括用水量)有了保证,商品砼的形象大有提高,强度偏低等问题大大减少,供需方质量矛盾从而消除。

例10 

 强行输送,造成堵塞

  砼泵送过程中,要常观察压力表,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明显振动等状况表明,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

在一个体育馆场地。

泵送压力忽高忽低,油压异常升高,输送管每送一次,砼发出“咕咕”颤动,没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仍强行输送,很快在弯管和锥形管处堵塞。

这些部位比直管输送难,如果有异常现象,用木锤敲,将这些部位的砼振散,管道可以恢复正常泵送,堵管可以避免的。

由于强行泵送,弯管和锥管被堵,造成全线堵塞,致使两个多小时,才恢复泵送。

正确判断堵管也是泵工的基本技能①料口堵塞:

液压系统工作正常,泵送压力较低,无异常叫声和响动,料斗料位不下降,出口砼排出;

②分配阀出口处堵塞:

泵体本身发出振动,伴着异常噪声,反泵时油压表回到最高压力,液压系统动作突然中断,砼返回不到料斗;

③管道内堵塞:

油压冲程次数增加,升高,泵机同时振动,而且管道振动较大,反泵时能吸回部分砼,但正泵不能吸入料斗砼。

  排除措施:

1、找堵塞点:

用铁锤击管道,声音沉闷处和管内有刺耳尖叫声处,即堵塞点。

或者从泵机出口处,一节一节查看,如有砂浆在压力下滑出,直到压力下没有砂浆滑出来,则堵塞就发生在这两节之间。

2、堵塞排除措施

  ①料斗堵塞:

用反泵措施,使砼逆流使其恢复正常泵送,若大块堵死料口,反泵也无济于事,必须人工排通。

  ②排料口堵塞:

可倒入砂浆或流动度大的稀砼011~012m3,反复进行正反泵操作。

如果还不行,只好人工消除堵塞管道。

  ③砼泵送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砼泵和输送管,有利于再次使用,减少摩擦力。

总结:

  堵泵,是砼在管道运送过程中产生的故障,它包括机械和砼两种故障。

这两种故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抑制的。

堵泵故障的消除或减少,就是对泵送砼效率、质量的提高。

堵管因素最突出的是外加剂和水泥两种材料的相容性:

1、水泥中SO3与C3A含量,细度与碱量正常;

2、外加剂方面,高效减水剂复合缓凝剂的情况,能与水泥相容;

3、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距离、时间适当;

4、材料的规格符合标准。

堵泵这种故障是有减少或消除的希望的。

搅拌站安全事故案例

核心提示:

2007年1月22日15时许,北京同顺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北彩村商砼站站长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指挥,在皮带输送机运转时,指挥工人在机器附近进行清理作业,卡在传送带与下料斗之间缝隙中致死。

2007年1月22日15时许,北京同顺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北彩村商砼站站长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指挥,在皮带输送机运转时,指挥工人在机器附近进行清理作业。

工作约十分钟后,一名工人被运转的皮带输送机卷上传送带,卡在传送带与下料斗之间缝隙中致死。

商品混凝土商砼站生产事故根源分析 

由于操作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商品混凝土商砼站也会发生一些生产事故。

下面简要分析以下商品混凝土商砼站发生事故的根源。

管理控制环节包括原材料,配合方比设计与控制、生产、运输过程的控制,交货检验抽检等各个方面。

目前,许多商品商品混凝土商砼站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观念淡薄,对商品混凝土行业和商品混凝土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设备选择的专业配置不高计量器不准确,甚至根本不进行任何检验,有的甚至以体积比来计量。

对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不认识,把商品混凝土生产视同于传统的、简单的、一般的建筑材料,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认真执行规范标准,弄虚作假,以此充好,最终导致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使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解决水泥粉仓除尘器冒顶事故的几点措施.商品商品混凝土近几年在建筑业广泛的推广使用,克服了传统现场搅拌的扬尘及噪音污染,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一些大型商砼站(楼)的生产厂家,都比较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大部分都采用除尘效果较好的滤芯式仓顶除尘和搅拌楼集中除尘设备,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布袋式除尘器。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延长了除尘器的使用寿命,但水泥和粉煤灰除尘器冒顶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的污染了商砼站周边的环境,除尘器顶盖从二十米左右的高空坠下,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引起我们商砼站设计者和商砼站使用者的高度重视。

仓顶除尘器冒顶事故的发生,有设计缺陷和使用者不按操作规程使用两方面的原因,笔者就设计和实际使用两方面分析粉仓冒顶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与业内同行探讨。

1设计原因

水泥及粉煤灰粉仓的物料传输是以高压空气为动力源输送的,在输送过程中,筒仓内压力大于大气压,压缩空气通过仓顶除尘器的过滤层向外释放。

国家规范规定,粉仓顶部必须加装安全保护装置,当粉尘将滤芯堵死或通气不畅时,仓内压缩空气通过安全卸压阀卸荷,避免冒顶事故发生。

但许多厂家在设计时忽视了安全阀的作用,没有装此阀,当仓顶除尘器的振动器发生故障时,浮尘将滤芯堵死后,随着仓内空气压力的不断升高,很容易造成冒顶事故,使保证环保的仓顶除尘器损坏,压缩空气将仓内水泥或粉煤灰吹上高空,形成一个大的污染源,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更有甚者,将除尘器顶盖冲上二十几米的高空,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2实际操作原因

设备生产厂家在安装料位仪指示灯时,一般都将其安装在操作平台的某一部位,便于程控员监控粉料的多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供货方在往仓里输送粉料时,一般不知道仓中的实际储量,当料位仪指示灯亮时,才知道粉仓已注满,此时,一般仓内还有3~5T的空间,若此时停下来应是最佳时机。

但大多数时间,程控员和收料员及送料司机之间沟通较少,程控员忙于生产,难免有忽略指示灯亮的时候,所以很容易造成粉料已经满仓,但因为司机不知道而造成冲顶事故,从而污染环境并造成仓顶除尘器损坏。

据笔者亲身经历和周边

商砼站了解,此类冒顶事故时有发生。

3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情况,对几个商砼站进行了改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改装后再没发生冒顶和冲顶事故,具体做法是:

3.1安装仓顶安全阀

从结构上避免了因振动器损坏或反吹装置的故障,使除尘滤芯封死造成冒顶事故,建议生产厂家出厂时必须加装安全阀。

3.2在注料口设置仓顶振动按钮和料位指示灯或蜂鸣器

具体做法是:

将上料位仪接线柱接下一信号电源(此信号线与程控室内指示灯并联),配一仪表箱,将信号接至表箱中红色指示灯或蜂鸣器上,并将仓顶除尘器振动装置或反吹装置的控制开关接入表箱中,由送料司机或收料员直接操作。

3.3制度保障

将操作规程挂于输料口处,明确规定送料司机要按规程输送粉料,司机为第一责任人,若出现冒顶事故,要赔偿损失。

当输送过程中粉仓上料位红灯亮,必须停止送料,并在送料前和送完料后3~5分钟,让仓顶除尘器的振动器或反吹装置工作3~5分钟,以振掉或吹掉附着在滤芯上的水泥。

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责任到人的规范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来我站每年要出现几次冒顶事故,现在运行一年多,从没出现过任何此类事故,消除了安全事故隐患,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问题,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环保零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通州区梨园南路的运乔铁城商品混凝土商砼站发生水泥罐倾倒事故,一个高五六米,直径2米多的大水泥罐倾倒后,砸到一辆水泥罐车上,滚烫的水泥倾泻出来。

3人在事故中遇难,另有3人被水泥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