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505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Word文件下载.docx

③是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

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

2、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不论从制度的安排还是投入的方向以及开发活动的微观管理方面都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中国的实际。

其主要依据是:

第一,中国农村实用技术供给的短缺局面已持续20余年,这一局面至今未有实质性的改善。

政府从80年代已认识到了实用技术不足而造成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口号。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小农户型节水、节肥等农作技术一直未有所突破。

第二,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突破未能有效地引发农业生产的变革,这是由于研发的科技目标与用户的经济社会条件相背离所致。

第三,非正式(不是由国家支持的,或不是由大学、研究所所执行)研发活动开始不断涌现。

这应该是对主流研究与开发效益低下的一种不满。

农业研究主要在横向两个系统和纵向二个层次来进行。

大学研究机构贯穿于从中央到地方两个层次。

虽然对这一系统的评价应遵循系统,科学的评估,但至少可以说这一系统的效率是值得讨论的。

在我国广泛运用的杂交水稻、掖单系列的玉米均不是来自于这一系统的研发,而且在初始还受到这一系统的抵制。

对研究系统低效益问题的注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

主要的问题是决策的政治需要与追求经济理性之间的冲突。

大学研究机构中的激励评价体系的非机构化,专业利益驱动化,严重影响学科向应用领域的接近,并进而排斥综合性、运用性的研究与开发。

首先,近年来农业科研中高技术化倾向十分严重,激励导向几乎完全趋同于“高、精、尖”,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

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优先获得大量的资金及荣誉,从而极大地伤害了从事应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这就便得在许多国家级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中已经没有多少人研究农民所需要的技术。

其次,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及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指标,从而严重影响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人员的个人发展。

可以说,大学的研究机构这种非用户、非市场型的制度配置是造成农业应用技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在科技奖励方面的改革正朝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

袁隆平先生获奖一事将会鼓励更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调整研究方向,转向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应用性研究。

民间技术开发与推广的崛起是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

这对农村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估计,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技术的创新活动都主要来源于这种民间性的开发与推广。

保护地栽培技术在省际间、县、乡间的迅速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适应与改良显示了我国民间科技力量的巨大潜力。

同时大批科技人员通过受聘于民间从而引发了人才的良性流动。

在许多地区技术人员使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几倍。

3、农业科技发展问题的对策

逐步建立以诱导型制度变迁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技术政策体系,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能够获得良好发育的环境。

意味着农业技术政策将更趋向于制度化政策激励而非物质化的项目激励。

农业研发项目的制定应始终围绕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节约。

农业技术变革的方向将遵循劳动力价格,土地的价格与资本价格之间的有机互动。

就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对土地及资本的替代型技术将会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的技术选择方案。

消除岐视性政策激励,对涉及国家未来发展实力的研发活动的重视,如生物工程等不应成为“高水平研究”的标志。

研发活动的阶层化已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一方面引发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而且诱发了研发活动在微观水平上的配置失衡。

发育并建立以用户参与为核心的农业研究优先序列选择的体系。

彻底打破由专家垄断农业研究规划的局面。

农业研究的规划,大中型研究项目的执行要实行公开招标的公司监督管理制,将项目的制定、执行、监测评估的利益主体分离,逐步建立以效率、效益为主要指标的农业研究管理体系。

鼓励发育基层性的研究与开发机制,包括建立地区性的,由中央、省与县共同投资的县级研究基金以及地方性的开发型与运用型的研究机构,从而适应农业地域性强的特点。

同时应将地方性的研究视同于任何一项国家级的研究计划,从而使过剩的农业研究力量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上集中。

这就如同把工业性的研究机构挂靠企业一样,可以促进农业研究机构的改革。

4、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第二篇: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延寿瑶族乡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发展情况

延寿瑶族乡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8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0.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4公顷。

xx年降雨量1680毫米,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0℃,年末总人口16512人,其中

农业人口15106,少数民族人口13802人,占总人口的83.5%,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

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元,比上年增长5%,养殖业产值620万元,出栏生猪xx6头,出售家禽51748羽。

粮食产量11045吨,瓜果产量168吨,境内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产值560万元,形成了5000亩楠竹,2万亩小水果、3000亩订单蔬菜三大主导农业产业基地。

xx年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27余人,新建沼气科技示范户240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9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67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化经营水平欠佳。

一是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二是产品优势不优。

尖辣椒、楠竹等基地虽具规模,但受技术创新等影响,产品开发慢,竞争力弱。

(二)生产要素支撑力欠强。

一是素质不高。

全乡农业科技人才格局是以初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

老、少、妇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上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务工、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二是投入不足。

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数量虽增长,但与农业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远不够。

三是农用物资有价高质差现象,直接增加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三)抗御风险能力欠强。

一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受石灰岩地质结构影响,我乡是灾害多发、水源缺乏的农业乡,而标准良田比例不高、水利设施少而老化、基层疾病防疫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还客观存在。

在去年的“7.15”、“7.26”洪灾中我乡遭受严重损失,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2600万元,今年的“8.19”洪灾,我乡又是全县灾情最严重的乡之一,民房倒塌19间,道路冲毁3.62公里,渠道冲垮860米,输电线路冲毁2.5公里,淹没稻田1650亩,全乡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

二是应对市场风险机制缺乏。

沟通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对千变万化市场应变能力匮乏。

(四)发展环境总体欠优。

一是生态环境欠优。

延寿河和新坡江的污染,导致沿河两岸河堤损毁,渠道淤塞,6个村6000多亩耕地灌溉缺水,严重制约着我乡农业的发展。

二是体制制约。

部分相关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存在“卡”、“拿”、“要”等违规收费现象,阻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五)服务管理功能欠缺。

一是管理在弱化。

农业体制运转不顺依然存在。

二是服务在退化。

由于体制原因,大多乡农技站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本职),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非农工作。

三、建议对策

(一)实施“三业并举”的产业工程,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联动力。

积极推行“企业+基地+竹农”、“公司+基地+农户”及“协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三产业并举”的联动工程。

1、扩展基地。

实践证明,加快基地建设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一要调优农业内部结构。

做强尖辣椒,做大劳务,做精松脂、做特楠竹和做活果蔬等,切实解决我乡引进的以加工松脂为主的“汝城县福民化工有限公司”加工原料缺少问题。

二是调整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种养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

今年,全乡新建规范化商品蔬菜生产基地4000亩;

力争到xx年,发展商品蔬菜生产基地8000亩。

2、舞活龙头。

加工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加工农业要靠龙头企业来完成。

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明确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定位和重点产品,重点扶优扶强加工松脂的富民化工有限公司和加工楠竹的锦鑫楠竹制品厂,重点培育竹材加工、木材深加工、尖辣子加工等更多更好、潜质优、潜力大的加工企业,重点发展集研发制、产加销、农工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集团,力争到xx年,新发展龙头企业2家,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卖原货、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3、繁荣农贸。

现代农业更需要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群簇效应,共同参与市场,抵御市场风险。

认真贯彻即将实

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育农村经纪人,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农户,兴办合办专合组织。

重点扶持、规范、壮大现有个乡级示范农村专合组织,大力发展一批新专合组织。

建立以建设尖辣椒、楠竹等特色市场为细胞、以建设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发展专合组织为介质的农村流通网络,推行网上交易。

同时,完善农产品生产

标准体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创建绿色食品、名牌产品等。

(二)实施“三新并提”的素质工程,激活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

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科技的过程,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

1、培育新农民。

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也是助推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所以说,没有新农民,难有新农村,难有现代农业。

一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三下乡”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延寿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融入农民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贯穿新农村建设始末,帮助群众树立诚信包容、理解宽容的思想,引导群众辩证地对待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和开展的工作。

二是加强农民法律知识教育。

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干部和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的局面,使其利益诉求途径依法、诉求内容合法。

同时,加强科普教育,努力提高全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2、推广新科技。

把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心环节和首要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行动,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一抓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对我乡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尤其是尖辣子多种加工技术、竹制品深加工技术等。

二抓引进推广,继续引进适合延寿气候和土壤的新品种,加大淘劣扩优力度,提高品种优质率。

抓好适合我乡地理特点的收割机、耕整机、栽插机等小微型使用农机具的推广。

加快现代实用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3、培养新民工。

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自务工收入,加强民工培训,提升民工素质,提高务工效益。

积极整合县职业技术学校、农科所、就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深入实施各项培训工程,力争全乡农民及农民工掌握1—2门实用技术。

真正使我乡农民能洗脚出田间,洗脑回田间(当土专家或田秀才)、下车间(当技工或管理)、跑空间(当经纪人或做生意)。

加大外输,加强回引,加速内转,充分扩大农民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施“三驾并驱”的基础工程,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力。

1、改善生产环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尤其对作为一个灾害多发、水源贫乏的农业大乡来说,地位显得举足轻重。

继续实延寿河、新坡江污染综合治理,重点解决延河两岸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

向上立项彻底治理病险水库(中洞水库、大丫头水库和松西水库),改造中低产田,抓好千亩以下渠道配套工程、机电提灌设施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建设,推进农田水利化、耕地良壤化,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2、优化生活环境。

从解决农民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以村道通达、通畅工程为突破,加快实施通村水泥工程,建设乡镇客运站,建设村级候车站,突出解决群众农产品运输难、搭车难等行路难;

以建设沼气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清洁环保能源,配套实施“一池带六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沟、改仓),切实解决用能难,积极发展福祉民生的社会事业,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3、建设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生态公益林资源保护成果,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面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综合整治村容村貌。

充分挖瑶族文化、长征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充分发挥李涛将军故居、青石寨阻击战遗址、红军借据、红军墓等长征文物的带动作用,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农家乐”、“爱国教育基地”等乡村红色旅游产业。

(四)实施“三网并撒”的覆盖工程,增添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力

1、建立投入网络。

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以实施公共财政为契机,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坚持“一资带两资”,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现代农业。

引导和推动信用联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对农业信贷投放。

实行以奖代补支持“一事一议”。

逐步健全“农民自主加大投入、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稳定投入机制。

2、完善工作网络。

一是充实领导机构。

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建立涉农项目和财政支农投入议事制度等,专题研究“三农”工作重大问题和农业重点项目,研究制定对农业项目和农业资金进行整合的办法措施,增强统领农村工作和整合农村项目的能力。

二是创新考核机制。

继续实行乡级主要领导干部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包挂重点项目责任制和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继续将“三农”工作纳入乡干部职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督查。

三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选齐配强村级班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3、健全服务网络。

现代农业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切入点。

一是农资连锁。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发展标准农家店,培育连锁经营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新体系;

二是技术服务。

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以专业性服务组织和各类农民中介组织为补充的社会化农技、农机服务体系;

三是信息服务。

实施好村村通电话通手机信息工程,整合网络资源,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信息服务。

第三篇:

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小明

近年来,佳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历史原因、特殊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缺乏能人带动。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有一定文化科技素养的农民和大多数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先进农业新技术,不能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

二是品牌培育不够,市场竞争力弱。

缺乏具有支撑地位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种植比较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很低。

因此,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低,无法承接批量订单。

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靠出售原始产品维持生产经营,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三是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龙头企业总数少,全县只有2家省级龙头企业。

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大多数企业远达不到省级扶持标准,无法享受省级扶持资金。

经营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处于维利保本状态,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

四是资金政策制约明显,产业启动速度缓慢。

每年投入到农业产业的农发资金只有100万元,农业扶持力度亟待加大。

同时,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农民没有真正掌握。

农民了解的有些惠农政策、因达标的门槛过高、配套困难,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产业化生产。

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间组织之间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支撑,经常盲目生产、易受损失。

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引导与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

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对粮食、生猪、红枣等生产的各项惠农扶持政策。

研究和制定扶持农业发展信贷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扶持力度。

健全机制,分类考核,对农业乡镇重点实行农业绩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乡镇予以重奖。

二、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积极培育名牌产品。

要加强农业投入的监管,抓好农业污染源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继续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农业合作社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

加快建设农产品定量检测实验室,依法开展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杜绝不合格农产品销售。

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健全营销服务体系,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要重视农产品营销,抓好农副产品直销市场建设,改善流通服务体系与设施,增强农产品就地销售能力。

积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开拓外部销售市场。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研究,准确、及时、完整地向企业和农户发布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大力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主导产业。

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求发展,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红枣、小杂粮、羊子、生猪等作为主导产业,制定规划,明确扶持措施,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农业最初于20世纪30~40年代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以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到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省陆续成为开发热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开发。

在中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迄今虽仅仅只有20~30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省针对长期困扰农业的劳动力外流、成本提高和外国农产品倾销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其中包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内容。

xx年,台湾农政部门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休闲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

xx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定下了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些基本条件,如面积至少要大于50hm2,而且必须连在一起;

有较多农民参加且受益;

有当地产品可供销售;

有美丽景观可资观赏;

有丰富农业活动可让人体验,并且要能维持农业本质以区别于一般游乐区等。

近十余年来,台湾继开辟大湖草莓园、木栅观光茶园、北投观光桔园、阳明山观光花园、士林观光农园、昆仑森林草药园和内湖观光草莓园等观光场所以后,又建立了有较大面积的苗栗县南庄乡三角湖休闲中心和台北县双溪乡慈晖休闲农场。

到xx年,“农委会”又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积极辅导各地建立示范性之生活体验型市民农园。

此后,市民农园在台湾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台湾农政部门及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在经营管理上予以辅导,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成长。

在,xx年,《北京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观光农业”概念。

xx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观光农业”。

xx年6月正式出台《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同年8月成立了观光农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订了观光农业发展计划并建立了《郊区民俗网》。

据北京市观光农业办公室调查,xx年京郊拥有119个观光农业景区(点),共接待近300万人次的旅客,获得经营性收入3.2亿元。

到xx年,观光农业项目已累计达2246项,全年接待游客3618.1万人次,为xx年的12.1倍,观光农业总收入22.75亿元,为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