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54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教学目标:

第一课 彩色的中国

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有感情

2、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2、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

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 ?

谢谢!

师:

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

二、新授部分:

1、说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播放音乐,说说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

强弱弱

师:

嗯,很好!

3/4 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 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

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 3、学习这首歌曲,注意重音符号与休止符。

4、欣赏《歌唱祖国》。

设问讨论:

1、你听过这首歌吗?

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

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

三、拓展与延伸

分析讲解演唱形式:

在《走向复兴》下课。

教学目标:

第二课 达古拉

1、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学唱《达古拉》

2、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

3、欣赏《森吉德玛》的主题音乐,体验由于音乐速度的改变,音乐性格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3、欣赏音乐体验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性格变化教具准备:

扩音器、节奏卡片、节奏乐器、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学唱歌曲《达古拉》:

1、看图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学认识她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

2、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特色。

3、听歌曲范唱《达古拉》,提问:

通过歌曲我们听到他们都唱了什么呢?

请学生说说歌曲内容。

4、学唱歌曲,师生合作,教师弹伴奏,学生装跟唱。

5、处理歌曲的难点,重点练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和一音多词的地方

6、表演:

学蒙古舞的扭肩膀、挤奶、骑马等动作,配合歌曲音乐进行表演。

请舞蹈队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拍手唱歌。

7、游戏:

拼节奏卡片,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8、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

9、完整表现

四、听赏《森吉德玛》五、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第三课 春晓

1、能学会《春晓》,并尝试用该曲调举一反三。

2、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新唱这一音乐体裁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

3、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学会歌曲《春晓》,寻找古诗中的音乐美。

2、引导学生用声音去表现古诗中的音乐意境。

教具准备:

扩音器、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

春天一样呢。

(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

(出示古诗新唱)。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3、按节奏朗诵古诗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

(要求:

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5、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6、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给予小星星奖励

7、总结归纳:

三、演唱《杜鹃》

第四课 花蛤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花蛤蟆》,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表现歌曲《花蛤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

3、通过声音造型《荷塘欢歌》培养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是重点;声音造型是难点。

教具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时有脚没尾巴。

(青蛙) [图片演示]

二、声音造型游戏:

荷塘欢歌

1、请同学们每人创编一个蛤蟆叫的节奏,老师随意点名模仿,看谁的节奏创作得最好。

2、(如有时间)请一名同学上台像老师一样指挥,师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模仿。

三、学习歌曲《花蛤蟆》。

1、看图:

花蛤蟆

2、简介歌曲

3、复习下滑音,学习倚音

4、跟扩音器学唱这四个乐句。

5、再听歌曲,找出你已经听会的乐句教大家唱一唱。

6、师生交流:

你还有哪几句不会唱,请大家来帮帮你。

跟扩音器唱不熟悉的乐句。

7、齐唱全曲。

四、表现歌曲《花蛤蟆》。

蛤蟆是各地农村最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它能帮农民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刚才大家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如果变换一下演唱形式会更有意思,你们有什么办法(轮唱、对唱、伴唱)

(1)全体同学与录音轮唱

(2)师生或生生对唱

(3)用固定低音或长音伴唱:

(4)用身体小乐器伴奏

1、自由练习

2、集体演绎。

五、结束。

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听着音乐,学花蛤蟆的样子跳出教室吧!

教学目标:

第五课 土风舞

1.演唱歌曲《土风舞》,感受外国歌曲的舞蹈韵味,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 ,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感受到更多的愉悦。

3.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及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

1.指导学生用热情、轻快而饱满的声音演唱。

2.歌曲演唱时的咬字、吐字。

3.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寓教于乐

1.玩一玩音乐游戏 《找一找》。

2.听一听

(1)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舞蹈并且简单跳出来。

(2)初步聆听《土风舞》。

(师请一个舞伴共同跳)

(3)复听《土风舞》音乐。

a)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b)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唱一唱

(1)按节奏读歌词。

(2)跟着琴轻轻哼唱。

(学生找出难点,教师重点教唱。

(3)试唱曲谱。

(4)由学生选择自制乐器进行伴奏,以欢乐的情绪边唱边击。

4.编一编、评一评 共同为歌曲编创集体舞

5.唱一唱、跳一跳 师生共同表演

三、了解并欣赏各国的土风舞。

四、欣赏《彩云追月》

五、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教学目标:

第六课 鳟鱼

1.聆听《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4.感悟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对艺术歌曲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难点:

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歌曲的情绪和表现中,体会艺术歌曲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成就及创作环境,激发学生对作曲家的敬佩之情。

交流中师生可唱唱熟悉的《摇篮曲》,调动听觉好奇心。

2、《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2)交流体会,如情绪、感受、歌词内容等

(3)结合介绍词作者创作背景、作曲家创作的背景。

(4)对比听外文版,边听边打拍子,听到第三段时举手,体会音乐旋律有什么变化。

(5))交流两种语言版本的不同之处,说明语言的变化对歌曲风格有影响。

二、歌曲的结构:

(1))引子:

表现了潺潺流水的形象及鳟鱼在河中自由的遨游。

(2))第一段:

活泼天真的小鱼在河中嬉戏。

(3))第二段:

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

(4))第三段:

情绪暗淡,渔夫搅浑水钓到了小鳟鱼。

三、介绍《鳟鱼五重奏》,并听音乐片段。

四、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五、舒伯特艺术歌曲总结:

六、演唱《摇篮曲》。

七、小结

教学目标:

第七课 小山羊

1.以《剪羊毛》律动导入,学生能感受愉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2.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民歌《小山羊》,表现小羊活泼可爱的形象。

3.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

教学重点:

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民歌《小山羊》;二声部合作。

教学难点:

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

4.感受《酒歌》的豪迈情绪,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土家族民歌《酒歌》。

想像唱酒歌时的情景,边唱边做情景表演。

教具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与,感受音乐。

你们看过剪羊毛吗?

谁能模仿剪羊毛的动作?

播放伴奏音乐 ,生随音乐做动作二、学习新课,感受歌曲。

1.初听歌曲,请听一听歌中唱了些什么?

表现了什么?

生:

羊儿在青草地上愉快地奔跑,吃着青草,和它的主人一起玩耍。

师:

你听的可真仔细,总结得也特别好。

老师奖励你一个小羊头饰。

2.复听歌曲,生随乐自由朗读歌词,感受歌曲节奏。

3.朗读歌词,师引导生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生生合作。

4.视唱歌谱,师带领生视唱歌谱、用 U母音轻声哼唱。

5.歌词学唱,师教唱、生自学、师生合作领与合部分、难点解决。

6.二声部合作,高低声部的骨干音进行音程训练、注重声音的自由舒展。

7.加入歌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表现音乐。

和小组同学讨论编排一下,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五、演唱蒙古族《酒歌》,师生随乐参与拍手律动。

六、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第八课 知更鸟的歌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知更鸟的歌》,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知更鸟的歌》,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知更鸟的歌》。

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

合唱与重唱。

教具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感受“晨”景。

1、导入。

师: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2、听赏《晨景》

(1)感受乐曲

(2)替乐曲取名

(3)乐曲简介

3、观赏早春知更鸟活动的画面。

(1)学一学刚才听的是什么声音?

谁来模仿一下。

(2)听一听仔细听听是什么小鸟有如此美妙的歌声?

介绍知更鸟。

(3)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第一声部。

二、体验“晨”歌

1、观察知更鸟在深秋迁徙的画面。

2、讲述知更鸟迁徙的原因。

3、聆听“小鸟”歌。

下面我们听听知更鸟是怎样诉说的?

出示第一声部歌词。

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现《知更鸟的歌》1、师生合作参与

2、学生设计不同形式表现《知更鸟的歌》

方案一:

一位同学领唱第一乐段,两位同学演唱二声部(领唱与重唱)方案二:

全组同学齐唱第一乐段,合唱第二乐段(齐唱与合唱)。

方案三:

.

四、演唱《蜗牛与黄鹂鸟》五、小结。

教学目标:

第九课 歌唱二小放牛郎

1、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根据歌曲的故事情节,采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集体协作完成歌曲的表演唱。

教学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感激发,情境导入

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图展示:

五星红旗、红军帽。

三、歌曲学习

第一段:

叙述性段落 (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

1、听音乐故事 (扩音器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2、说一说师:

歌曲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是怎样来唱的呢?

3、学一学A、模仿演唱 B、学唱歌谱

4、唱一唱

第二、第三段:

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2、唱一唱,比一比

第四段:

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2、歌曲学习

3、歌曲表演

4、唱一唱

第五段音乐——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唱一唱(师指导生用悲痛、愤怒的情绪演唱歌曲)

第六段音乐——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课件播放音乐,老师朗诵旁白。

2、跟唱歌曲 3 、完整地演唱全曲四、课堂拓展

五、缅怀英烈,结束全课

教学目标:

第十课 叮铃铃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风格特征。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仔细观察这幅山水画,看看少了什么?

2、学生总结:

有山坡青草、羊儿、牧羊童、蓝天绿水,但少了层层叠叠的白云。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学生用竖笛吹奏

2、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

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

这支歌唱了些什么?

听了这支歌你有什觉?

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

“(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

(2)复听录音范唱:

听听歌曲唱了什么?

(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4)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

(6)学习齐唱部分: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①合唱(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

②竖笛吹奏:

师生合作吹奏齐唱部分,老师指挥、学生合奏后部分。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

(4)串铃、碰钟伴奏:

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总结

教学目标:

第十一课 太阳出来啦

1.能用活泼、有弹性、充满童趣地声音演唱《太阳出来啦》。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云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5.能认真听赏古筝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通过哼唱乐曲感受陕北民歌的特征。

能在听赏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活泼、有弹性、充满童趣地声音演唱《太阳出来啦》。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你们想一想,你熟悉的关于太阳的歌曲有哪些呢?

二、新授乐曲: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1)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随乐律动(扩音器播放《太阳出来啦》)

2、学习歌曲

(1))读童谣《太阳出来了》

(2))随伴奏音乐再读一遍

(3)介绍歌曲背景及内容

(4)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5)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歌曲的欢乐情绪)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

(4)生随音乐起立加入丝带或红领巾律动(配合演唱)

(5)器乐或模拟乐器伴奏:

要求在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总结

(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目标:

第十二课 音乐七巧板

1、能用纯净、甜美的声音接唱歌曲,并说出歌名

2、能较准确地分辨所听乐曲的播放顺序,说出曲名

3、能分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学重点:

1、能用纯净、流畅的声音接唱歌曲

2 、准确分辨乐曲的名称及情绪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的识记

教学准备:

扩音器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谈话导入,引进主题

师:

同学们,期末到了,这个学期的音乐课又结束了,你们都学到了一些什么乐西呢?

今天,我们就摆一个小小的舞台来进行比赛,看看哪个组学得最好!

(师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并在黑板上做出评价)

三、活动一

环节一:

接着老师的歌声唱下去,并写出歌名

(1)老师在琴上自弹自唱一句后,让同学抢唱完,并集体说出歌名,唱得最好的一组获胜。

(2)整体随师伴奏将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

(2)音乐擂台赛

播放音乐,各组学生抢答歌名,答得快、答得准的学生为胜利组,并败组要上台集体演唱这首歌曲,由胜利组和老师给予评价。

环节二:

请将老师播放音乐的顺序写在曲名的图案中。

1、写一写,唱一唱

(1)老师分别播放《鳟鱼五重奏》、《春》、《回家》、《歌唱祖国》等乐曲后,请学生上台来写出播放顺序名称,正确的一组可加分。

(2)请每组同学用母音来哼唱其中一首音乐作品的片段,唱得好的一组可加分。

2、演一演,看一看

学生选择一首乐曲用肢体动作模拟乐器演奏场景,表演好的一组可加分。

3.2、吹一吹、比一比

学生用口琴试奏印象较深的旋律 4—8小节,看哪一组吹得又对、又准、又好听。

奏的最好的一组可加分。

3、小结:

得分最好高的组暂时获胜。

四、活动二

环节一:

击拍唱唱读谱乐曲《可爱的羊群》,唱的最好的一组可加分。

环节二:

音乐表情符号的识别

师分别将本期出现的音乐表情符号出示在黑板上,让生上台来用对应的答案描述贴在黑板处,分组抽取一名队员上台,答对的一组即可加分。

活动环节三:

记一记、填一填

师出示音乐家小档案卡片(舒伯特),生抢答并填写,抢答最快的一组可加分。

活动环节四:

音乐表演擂台

结合本学期学的音乐知识与歌曲、乐曲等,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来进行表演,可以是歌舞表演、器乐演奏等等,表演得最好的一个组获胜。

五、评价奖励六、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