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556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备课四年级下册科学文档格式.docx

03

课题

杯子变热了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热传导的特征,并通过实验探索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

培养学生装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固体热传递的方式——传导。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空学习的能力。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研究热传递的方式作好准备。

 ①师:

(出示一杯热水)你们说能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用什么方法使这杯热水很快凉下来吗?

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多种方法,此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②师:

关于这件事,大家还能提出什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吗?

③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后,教师把问题集中:

每节课我们只能研究2—3个问题,其它问题我们课下继续研究,我们首先要研究杯子里的热跑到哪里去了?

二、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并把假想写一写或画一画。

(可以让每个学生谈一下自己现在的想法。

以便理好与实验结果记录进行对照,一步步,直至形成正确的概念。

①师:

(出示盛有冷水的大烧杯)要求:

以“放在冷水冰一冰的方法为例,你认为杯子里的热会往哪里传?

②学生边思考边写或画,后利用实物投影把自己的假想设计与同学交流。

三、教师引导学生验证猜想

(一)(出示学生猜想杯子里的热跑到哪里去的动画)

①这是你们大部分同学的猜想,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请你们思考一下行动计划。

此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猜想为实验做准备

②学生介绍自己的实验设计并验证。

为保证实验效果明显,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大小烧杯的温度变化?

测量一次行吗?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2)要求每测一次温度变化要做好记录。

直至两杯温度相等。

 ③学生实验操作,教师组间巡视提醒学生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并及时填写实验记录

 ④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现象总结“杯子里的热往哪里传了。

(二)小结: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热的这种传递方式叫做传导。

四、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出示一只有木柄的铁锅,一只没有木柄的相同的铁锅或图片)这里有二只炒菜用的铁锅。

观察他们什么地方不同?

如果你用其中一个炒菜,你喜欢用哪只?

为什么?

 ②师:

你们的回答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认为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是这样吗?

你们对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有什么想法

③学生对于问题的假想答案大致为:

金属物体传导热的能力强,非金属物体传导热的能力弱。

 

科学实验时间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学生小结,提高归纳能力,也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总结

热在固体中主要是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热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本节课中,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

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注重了动手之后的动脑活动。

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的逐步完善,都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

像设计实验探究物体传热本领的大小时,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完善就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

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2011年2月25日教案总序号:

04

水变热了

会做热对流的实验;

能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都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

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会做热对流的实验

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观察法实验法

一、导入,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瓶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颜色不同)

是的,一瓶加了红墨水,一瓶加了蓝墨水。

如果老师将这两个瓶口相对,猜猜看,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到底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

想不想看看?

师演示(为了防止水流出,用塑料板把瓶口盖住)

生观察现象

有刚才大家猜测的现象吗?

生回答。

如果把它们倒过来,又会怎样呢?

(边说边做)仔细看,(稍停)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红色的水上升,蓝色的水下降,逐渐变成紫色的了)

二、猜想假设: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稍停)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测。

看来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并且是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三、探究活动:

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

1.制定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都拿到实验用品了?

你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生回答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用问题导入能引起学生思考

让学生体验猜想的过程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实验现象的推测

二、先观察木屑、纸屑或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现象,再观察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把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听明白了?

3.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汇报交流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

老师就让这条金鱼在开水中游泳,你们信不信?

咱们试试看?

水开了吗?

鱼怎样?

为什么在瓶口加热小金鱼还在游来游去,谁再来说一说?

回过头来想想开头的实验,哪瓶是热水?

究竟是不是这样?

我们再来试一次?

为了节约时间,我提前在瓶子里放上了颜色和冷水,仔细看。

你们看到了什么?

看来,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发生对流现象?

这种情况呢?

小结: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

水属于液体,也就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卖个关子,引起学生好奇心

学生自主小结,发挥自我评价能力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

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一节课在轻松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回顾这节课,我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了科学结论,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概括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了课标中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不足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个别同学不服从组长安排,实验操作不够规范,个别学生偷偷对着酒精灯吹气,这些现象需要在以后的实验前做出强调,防患于未然。

2011年2月28日教案总序号:

05

谁热的快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通过学习,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

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一、 

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

(生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谁热的快"

师板书:

3、谁热得快

二、新授:

(一)、我们从这些生活现象中能发现什么

1、通过书中提供的两张夏冬季穿浅色和深色衣服人群的图片,,

提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事实,进而产生问题:

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的人多;

而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

2、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思路和方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3、让学生说说设计的方案。

4、师总结方案(①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包上黑色的纸,一个包上白色的纸。

燃后倒上水,放到太阳下晒。

十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两罐里水的温度。

②用两只大小一样的毛线手套,其中一只是白色的,一只是黑色的。

分别戴在两只手上,同时暴晒在太阳光下,过一会,两只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③……

从生活实际入手,学生容易接受

在讨论中确定实验方案

(二)、我们到室外去试一试

1、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实验活动,获得实事证据和数据.

2、以"

我们的猜想得到证实了吗"

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对实事

依据进行初步的整理,通过表达与交流获得认知:

①包黑色纸的易拉罐温度高,包白色纸的易拉罐温度低;

②带黑色手套的手热,带白色手套的手不太热。

3、师生总结,得出结论:

黑(深)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强,白(浅)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弱.师并随机板书:

深颜色——吸热强 

浅颜色——吸热弱

三、回归生活,了解应用。

自由活动:

利用本节课的研究收获,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应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如: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妈妈带的遮阳伞是银色的;

冬季路面撒煤渣促进雪融化等。

四、拓展活动、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研究一下。

增强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拓展能激发学生课下科学探索的兴趣。

黑(深)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本课的教学,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问题,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对比实验的要求不是太清楚,学生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比如温度计的放入没有同时等。

现在的科学课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然后进行猜想,设计方案,自主探究。

2011年3月1日教案总序号:

06

它们会生热吗

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会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棉被、棉衣是否生热,并用科学的观点加以解释。

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他人合作,

了解保温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知道某些材料保温、散热的原因。

了解保温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知道某些材料保温、散热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冬天,穿上棉衣就会感觉暖和,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

但是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它们会生热吗》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为什么穿棉衣、盖棉被就暖和?

2、猜想假设:

根据你的经验猜想一下,他们会生热吗?

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

怎样验证他们是否会生热?

教室巡视指导(用不同的材料、保温度计的位置、手持温度计的位置)

4、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① 

记录初始温度计的度数

② 

分别用毛皮、海绵、棉花包住温度计的液泡,包的时候不要用手触摸温度计的液泡。

用皮筋捆好。

③ 

包捆好的温度计挂起来。

④分别在3、6分钟时记录读数。

5、汇报实验结果:

温度计的读数没有变化,说明他们不会生热,但能保暖。

6、师生小结:

他不能生热,但是能保温。

三、自由活动

1、各种材料的保温2、学生猜想3、设计实验验证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实验材料:

塑料杯、纸杯、玻璃杯、金属杯等,把热水分别倒入这些杯子中,过同样的时间后,再记录水温。

验证这些物品的保温性能。

小组合作能取长补短。

在猜想的基础上出示实验材料,使学生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4、交流实验结果。

5、回报总结:

材料不同、保温性能就不同。

四、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哪个实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你自己又有哪些收获呢?

五、拓展研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保温,有时候更需要散热,观察人们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评价能使学生加重印象。

它不能生热,但是能保温

材料不同、保温性能就不同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棉衣棉被等不会生热只能保温,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以及分析观察实验的结果的能力。

冬天,穿棉衣、盖棉被为什么会暖和,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很少有孩子关注。

所以我就从这个问题作导入,引出学生的思考,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棉衣、棉被会生热”,于是我进一步引导 

“棉衣棉被是否会生热?

大家的看法对不对呢?

还是大家自己用实验来验证吧!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学生会通过温度计的读数是不变的,也就是说通过实验说明,棉衣、棉被只是保暖,不能生热,矛盾产生是我没有预计到的,

2011年3月2日教案总序号:

07

温度计的秘密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使液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

并作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和阻力的解释;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初步运用热胀冷缩”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

指导学生设计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

(出示一杯温水)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这杯水的温度?

  (出示不同温度的水)分组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

(二)学习新课:

  1.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水的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

  

(1)提问:

在测量中你会发现哪些问题?

  

(2)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可以随时变化?

  (3)由学生提出假设

  (4)怎样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

  (5)组织讨论:

你准备用哪些材料?

怎样进行探究?

(填写观察记录)

  

学生看到实物会有很大的兴趣。

对材料的选择进行讨论,增强应用能力

(6)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出示探究提示卡。

  (7)各组设计实验方案。

  (8)组织交流。

(9)各组开始实验。

  (10)各组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论。

  ①提示学生思考:

水、酒精等在受热的时候增多了吗?

金少了吗?

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指导学生填写问题的结论。

  (11)教师小结:

水、酱油、酒精都会在受热的条件下膨胀,受冷的条件下收缩。

 (板书:

水、酱油在受热的条件下膨胀,受冷的条件下收缩。

    

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研究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

希望使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发现—运用”的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提高和发展。

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温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真切的体会使用温度计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1年3月3日教案总序号:

08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使液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

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和阻力的解释;

指导学生初步运用热胀冷缩”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二课时

3、自制温度计学习测量物体的温度

  制作过程:

 

(1)提问:

你准备怎样标上刻度?

 

(2)小组讨论

 (3)各组汇报制作方法。

 (4)合组制作

 (5)测量不同温度的水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扩展知识:

 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七、布置作业:

观察周围还有那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自己制作温度计有一定的困难。

2011年3月8日教案总序号:

09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1、教学重点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

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动画,引发思考

教师播放动画:

烈日炎炎,一男生起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忽然听到“嘭”的一声,回头一看,车胎爆了。

出示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

二、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刚才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气体能热胀冷缩,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从资料书上查阅到的信息。

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你们的猜想呢?

2.全班交流各种实验方案

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的设计方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3.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

下面各小组根据你们的实验方案,来领取你们需要的实验器材。

在同学们实验前,请同学们注意几点问题:

A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B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课本上。

C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D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实验是否达到了你希望的结果?

(不同方案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结论,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气体跟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播放动画,引发思考。

交流分享最佳。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器材,设计方案验证

老师这儿有一套实验器材,是专门验证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器材。

3.学生分组实验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熄灭酒精灯的时候,直接用酒精灯的盖盖上即可。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和塑料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圈了。

说明铜和塑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其他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四、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只要你仔细看、用心想,大胆做就能解开他们的奥妙。

实验前让学生交流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增强学生操作能力

设计实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