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574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复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被毛泽东同志正式称为“大法宝”的有三个: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

如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称作“一大法宝”,充分说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中心内容(即主要内容)是什么?

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内容;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

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1926年到1927年),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土地革命战争(即10年内战19279月到1937全面抗战,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遵义会议等)。

抗日战争(1937七月七日到19458月15日)。

人民解放战争(1945到1949.有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7、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纲领是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

耕者有其田"

,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区别

(1)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2)中国革命最终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的原因。

(3)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总路线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E、恢复国民经济。

分配方式;

第一步和第二部是“四马分肥”:

企业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第三部是定息”:

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开始决定付息7年,后来又延长3年,共计10年。

9、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关系1、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2、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改革对象、目的、原则);

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

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10、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共同富裕

1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综述

(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2、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

13、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

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4、把改革说成是一场革命是因为改革的作用跟暴力革命一样都是在解放生产力。

15、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6、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7、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一、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外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二、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联系实际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答:

在文化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以社会效益为主,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要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

是否正确,为什么?

21、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3、改善民生,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之措施。

2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什么?

一国统一

25、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祖国大陆的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大陆领导人要致力与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2.大陆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策略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7、“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创造吗?

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8、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及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质是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9、国有经济如何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理解。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按劳分配

30、我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

走什么发展道路?

(要求复习的概念有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及综述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2.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4.、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31、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

(为什么说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怎样才能改变农村,农业,农民的面貌)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只有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了,才能让社会更和谐.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三倍还多,许多不利于农民的因素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的贫困,使得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现在党中央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农民能更好的增收.只有农民富裕了,三农问题更好的解决了,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否则,只有城镇人口富裕的社会,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部分人的小康,大部分人的贫穷。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安则天下安。

二是富农政策要落实到位,实行城乡统筹,“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工农、贫富差距。

三是既要“输血”、也要让农民学会“造血”:

要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农民、农业、农村的资金不足问题;

同时通过“农民知识化”工程等,提高农民素质。

四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如推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使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32、32、何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循环经济三原则?

十七大报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3、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包括哪些?

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

34、什么是依法治国?

何时确定为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

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管理国家1997年中共十五大

35、判断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

目的是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合,为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服务,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6、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哪些,新时期的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计划经济条件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