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595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世界历史古代希腊 罗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海岸等地区。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以海洋为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独具特点:

①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②航海业、工商业发达;

③思想开放;

④政治民主;

⑤内外战争频繁。

2.古希腊文明自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338年,包括爱琴文明(前20—前12世纪)、荷马时代(前12—前8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时期(前8世纪—前338年)三个阶段。

3.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中心和典型形态是雅典城邦。

(二)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A梭伦改革1.改革背景: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表现在:

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贵族把持执政官职位和长老会议,掌握统治权;

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法律维护贵族利益;

平民不断发生武装暴动。

②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展,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工商业奴隶主(海岸派)与下层平民(山地派)的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平原派)专权。

③梅加腊攻占萨拉米斯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加剧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2.改革措施: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①颁布“解负令”。

即废除债务、债务奴隶制和“六一汉”制度。

②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制订“遗嘱法”,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③在雅典公民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置“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

⑤颁布一系列鼓励公民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扩大平民就业的法令。

⑥改革度量衡制;

倡导节约,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3.改革的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经济利益,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治和司法权的局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改善了平民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加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地位。

此后雅典走上了奴役城邦奴隶的道路。

③促进了雅典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

4.改革的局限:

①贵族保持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氏族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

②按财产资格确立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充分参政议政的权利;

③改革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B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依靠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

C克里斯梯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通过反僭主政治执政。

1.改革内容:

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③实行陶片放逐法。

2.作用:

①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②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D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担任雅典首席将军。

①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均向男性公民开放。

②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和官员选举事务。

20岁以上男性公民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五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50人一组轮流负责闭会期间日常义务。

③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最高司法与监察机构,并参与立法。

④十将军委员会由公民大会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⑤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E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体制(城邦体制)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把本城邦的公民最大限度的凝聚起来,以防范外故,保持独立和夺取异邦的财富、奴隶。

②雅典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证公民较高程度的自由,从而铸就了渴望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③奴隶劳动为雅典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古代亚非文明为雅典文明提供了丰富营养。

④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

除少数男性公民外,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不享受民主权利;

部分公民日益贪图享乐,政客图谋私利,导致城邦走向没落。

(三)古代希腊的思想文化

A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哲人学派):

1.背景:

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产生了以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为主题的智者学派。

2.主要观点: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②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社会道德不应强求一律。

3.意义:

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B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399年。

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其主要观点有:

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②提倡“知德合一”(“美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美德”)的伦理思想;

③重视教育(教化)对培养德性和完善社会的重要性;

④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对人性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347年(不考)

D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322年。

1.简要经历:

年轻时就学于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后从事科学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受聘为马其顿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回到雅典后兴办“吕克昂学园”,从事教学、著述,人称逍遥学派。

2.主要成就:

哲学领域:

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哲学思想,否定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务的感觉。

但同时他又认为精神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此外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研究的十三个问题,对西方哲学发展影响很大。

在人生哲学上,他主张中庸之道。

生物学领域:

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

物理学领域:

著《物理学》一书,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逻辑学领域:

提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三段论(简单演绎逻辑)。

二、古代罗马

(一)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规范和维护罗马国家政治统治秩序;

②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③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保障婚姻自主权)。

(二)罗马法的作用

①继承和稳定了罗马国家的统治,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为罗马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古代法律体系,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专题整合[要点归纳]

要点1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对照表

希腊民主

罗马法律

历史条件

古希腊多山多岛、城邦小国寡民、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

罗马建立帝国及独裁统治;

罗马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

 

主要内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

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组成。

历史作用

希腊的古代民主政治为辉煌的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极盛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

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认识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腊经济文化的进步,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而罗马的法律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受益于古罗马的文明,现在的许多法律制度就来源于罗马法。

要点2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认识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也是近代民主和法制的起源。

古代希腊民主制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全面繁荣。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根源。

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古希腊先哲揭示人文精神的内涵,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历程,分析它们的利弊得失,做出正确的评价,并能了解其对西方近代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西方人把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自己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

雅典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其自身的盛衰史。

在其繁盛期间,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艺术上都创造出丁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尤其是被后世称为“古典模式”的民主政治。

在雅典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对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直至现在,轮番为治、主权在民的政治观念依然为许多西方国家所借鉴。

而罗马文明的特征是其实用性,尤其是罗马的法律制度。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很多法律原则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古希腊与罗马的政治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它们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俗话讲:

古希腊的民主,古罗马的法治。

民主与法治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

西方人把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自己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它们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明显特点。

它们都是在奴隶制度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所谓“辉煌”,是指雅典的民主思想与制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罗马文明的特征是其实用性,比如它的法律制度。

两者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影响。

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它们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其繁盛期间,创造出了世界上叹为观止的成就,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艺术上。

尤其是其被后世称为“古典模式”的民主政体,对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直至现在,轮番为治、主权在民的政制特点也依然为许多西方国家所借鉴。

但就是这样一个政体,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辉煌后,迅速地、无可挽救地衰败下去,为后世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对现代的政治生活提供一些借鉴。

西方的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在海洋文明基础上,并且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完善,民主法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其他国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照搬其制度。

每个国家制度选择都有其本身的国情和民情。

要点3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认识

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实质是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

西生方广义上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智者学派等的阐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古典时期,人本思潮的兴起、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具体表现在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尺度的学说,从而第一次引导人们将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吸引着人们对人自身的高度关注。

正是有了这种对人自身的关注,苏格拉底才会将德尔斐神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变为自己的哲学主题,并以死捍卫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在公元前5世纪叶以后的希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对人的看法的不同点是:

(1)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

这一学说本质很容易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险,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

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而存在,且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以人是否感觉到它而发生变化。

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

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2)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

人应有自重;

人应该去发现自我的本质;

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3)智者学派认为“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就可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主张德性就是知识,所谓“知德合一”。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智慧”,看到了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4)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苏格拉底对“认识自己”提出了新的观点:

认识自己并不是认识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认识人的灵魂;

而认识人的灵魂,不在于认识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认识灵魂的理性部分,只有认识到了灵魂的理性部分,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

因为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

苏格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

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而道德应当是人生追求的中心目的。

希腊人文主义在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最高体现。

易混易错点警示:

易错点

1.注意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公民、奴隶和他国公民,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5.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

易混点

1.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五百人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4.《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5.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1) 

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戈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 

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6.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必然性

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罗马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与古代中国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有其必然性。

其必然性在于:

(1)古代希腊、罗马地处地中海南部沿海,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所以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

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法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古代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制体系较完善的社会。

另一方面,欧洲气候宜人,温暖多雨湿润,其麦田可以沿着山坡分布,不需要灌溉,也不需要排涝,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协调水利,修河通渠。

(2)古代中国区域广大、土地辽阔,适于农耕,逐渐形成了一种农业文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要求有强有力的政府来控制水系,协调农业生产,组织抵御自然灾害。

在同一水系,对水、土地的控制变得特别重要,一山不容两虎,在争夺中,容易形成强大的军事、政治集团,进而形成强大的皇权。

中国长期存在的分散性封建自然经济,农民随时面临天灾(旱涝蝗灾)、人祸(地主官僚欺压等),其生产、生活甚至人身安全非常脆弱,一旦失去土地,就可能沦为流民,揭竿而起,威胁封建王朝。

因此,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保护,政府也必须保持强大,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应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看到自然地理环境对风土人情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但片面的夸大是不对的。

对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亦应如此理解,是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与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共同造就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7.古希腊海洋商业文明与中国大河农业文明的地域特征及其政治影响

人类早期的历史活动,不同程度地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古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地中海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山岭、水域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了天然的彼此带有一定独立性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同时刺激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古希腊人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航海活动也有利于希腊人形成外放的民族性格和富于探索精神的民族心理。

工商业的相对活跃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

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从各方面间接影响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希腊有很大差别,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广阔内陆平原有利于政治上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肥沃的适耕土地、丰富的内陆资源。

为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天然根基。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代中国具有罕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上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这与它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索有着密切关系。

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

在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占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

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

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9.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但人文思想并不是西方独有的,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的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

“仁”的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发到“泛爱众”。

孔子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儒家思想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担当好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

占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他们的言论思辨往往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否定权威,敢于创新。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

儒学高度重视伦理纲常,“三纲五常”在儒学家看来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天理,而孔子追求礼乐社会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

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希腊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派反对城邦中存在着的明屁的阶级区分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在城邦内实现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人人平等。

斯多亚学派则认为人人生来都具有理性、人人生而平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西方人文主义核心理论,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