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18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

A.在树林中偶然发现一只野兔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分析

C.用录音机录下昆虫的叫声,并加以分析

D.用照相机把水稻发芽、生长、拔节和抽穗的几个过程拍摄记录下来

3.下列哪项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  )

A.生物能运动,非生物不能运动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非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

A.好雨知时节B.黄河之水天上来C.床前明月光D.春风又绿江南岸

5.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电脑病毒B.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放的礼花D.珊瑚虫

6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渠江水时,发现有一些能动的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

A.小颗粒能在水中运动B.小颗粒能在水中漂浮

C.小颗粒有细胞结构D.小颗粒呈微小球形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特有的是 (  )

①雄狮发现猎物迅速追击 ②看家狗听到陌生声音狂吠

③看家狗看到主人欢叫  ④推动小车,小车向前滑动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

8、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自疫情爆发以来,已有1.4万人被夺去了生命。

它会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该疾病传染性强,致死率极高,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下列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

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人体生病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D.由有机物组成

9.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第二节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如森林资源清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

如果调查的数量过多时,要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这叫抽样调查)。

2.科学调查的一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

(2)选择材料用具(3)实施方案做好调查记录、(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写出调查报告

3.实施调查的方法步骤:

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

调查结果的处理:

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所调查的生物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4.生物的归类方法:

①按形态结构归类: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和真菌)。

②按生活环境分:

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1、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过程中,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李华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

B.王强抓到一只不认识的鸟,他把它带回家探究后当食物

C.陈明的调查记录中有菊花,后来他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

D.张平在校园内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面去,但他同样记录下来

2、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

这种方法是 (  )

A.抽样检测B.比较法C.观察法D.实验法

3、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

要了解某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 (  )

A.观察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调查法

4.下表所示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的调查报告,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

2016年

4月20日

地点:

天坛公园

天气:

调查人

王晓玥、李梅、王强、李刚、刘帅

A

C

荷花、睡莲、水葫芦、水绵

D

杨树、柳树、槐树、月季

B

E

鲤鱼、鲫鱼、河虾、泥鳅

F

孔雀、猴子、老虎、黑猩猩

(1)5名调查人依据____________将所调查到的生物归类为A、B两类,A类为______________,B类为______________。

(2)其中C、D和E、F的归类方法相同,都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C类为____________,D类为______________;

E类为____________,F类为____________。

(3)若将C与E归为一类,则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

第二章认识生物圈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的分类:

非生物因素(如:

光、空气、适宜的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5、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这个唯一不同的条件叫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提高实验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多次重复实验。

举例: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光,明亮的一组是实

验组,阴暗的一组是对照组;

该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避免实验

的偶然性,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实验过程中对记录的数据取平均值

或求和,都是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土壤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

1、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

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夯实基层: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

2、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

A.土壤   B.水分   C.温度   D.杂草

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

4、花开花落,似水流年。

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那么,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 (  )

A.生物生存的空间B.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D.以上都是

5.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一种)时,弗莱明所进行的观察和探究过程。

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偶然见到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

在没有青霉菌的培养皿内却布满了细菌。

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培养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弗莱明等科学家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抑菌物质,分析出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

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 

,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

6、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作成的假设是。

变量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5)B号瓶和C瓶能做对照实验吗?

为什么?

(6)A号瓶和D瓶做对照实验时,探究的变量是;

提出的问题是;

作成的假设是;

7.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

请回答: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

(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

_________ 

试简述理由。

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5AACDD6-10CBCBC

第二节:

DAD4.

(1)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 动物

(2)生物的生活环境 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 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3)水生生物

第二章第一节

1B2D3B4D5.

(1)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 

(2)设置一组不加青霉菌培养液的培养基,这组为对照组 

(3)有细菌生长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

6.

(1)水分是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

水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水分的有无 

(2)A和C 

(3)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4)每组种子的数量太少

(5)不能,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

(6)空气空气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吗)空气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7.

(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①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②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促进孵化 

③ 

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3)表2 

表2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鱼儿离不开水是生物依赖环境;

2.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

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有气腔(便于水中呼吸,影响的因素是空气)、旗形树等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

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大树底下好乘凉;

树林里空气清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地衣促进土壤的形成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由1——3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4、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有气腔。

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即普遍性)。

但生物对其生活环境中的每一种生态因素具有一定的耐受范围,所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5、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什么要设置甲乙两套装置?

乙装置有什么作用?

答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起对照作用。

沙与土分界是否明显?

甲明显,乙无变化。

得出的结论:

生物能影响环境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组成包括两大部分: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包括: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按照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不同,生物成分又分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植物属于生产者。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为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成分

5.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人是消费者;

但蜣螂、蚯蚓属于分解者。

6.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是能将动植物遗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循环。

注意:

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成分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一个食物网再加上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7.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

②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网状结构。

③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结构成为营养级,

如在食物链:

草→虫→鸟→鹰中草是第一营养级,虫是第二营养级,鸟是第三营养级,鹰是第四营养级,依次类推;

在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性动物,它为初级消费者;

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为次级消费者;

如食物链:

草→虫→鸟中,虫是初级消费者,鸟是次级消费者,鹰是三级消费者,依次类推;

在食物链中一般数量最多、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都是生产者,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

草→虫→鸟中,数量最多、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都的是草

最少的是鸟。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⑴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它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

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力流动的途径:

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目的:

可以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⑵物质循环:

特点是反复循环。

物质循环的途径:

(3)注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它们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9.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自动调节:

①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生物的数量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叫做生态平衡。

其特点是是动态的和相对的稳定状态。

3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原因:

身体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即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③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当外界干扰超过此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

所以我们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夯实基础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对这条谚语中所包含的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

A.蝉→螳螂→黄雀B.蝉→螳螂→黄雀→树

C.螳螂→黄雀→蝉D.树→蝉→螳螂→黄雀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

3.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等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青蛙,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

4.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

A.藻类B.草食鱼C.肉食鱼D.鲨鱼

5.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与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关系图,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

A.甲→乙→丁→丙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6.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

是 (  )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B.减少最高级消费者的数量

C.改变光照、水、土壤D.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一幅壮美的草原风光。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应控制什么生物的数量,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壮美的风光依旧(  )

A.草B.牛和羊C.狼D.蛇

8.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

丙→甲→乙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0.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

生物体

有机汞浓度

(ppm)

0.05

7

0.51

68

0.39

A.D→B→C→E→AB.

C.

D.A→E→C→B→D

11.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中国小鲵,经华南师范大学专家鉴定:

认定三位女中学生新发现的“狗头娃娃鱼”就是中国小鲵,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她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获得了“英特尔英才奖”。

三位女中学生在考察中国小鲵生态习性时,绘制了下图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_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_者。

(2)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鹰是____________关系。

12..某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为研究污染物对湖泊中生物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探究:

他们选取湖泊中3种生物,对其体内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将数据绘制成如下表格:

生物

种类

消化道

内食物

每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毫克)

某种重金属

某种杀虫剂

水蚤

12

32

蓝藻

/

4

5

16

(1)在坐标图中,画一个比较三种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直方图。

(2)你认为污染物在鱼体内含量最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你写出一条有毒物质传递到人体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

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的。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

如果大肆捕杀鹰之后,兔群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因此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可为陆地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荒漠等)和水域生态系统(有海洋、淡水等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如沼泽)。

自然条件下,决定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雨量。

2.陆地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因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

森林生态系统作用: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

4.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

5.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的条件下形成的。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6.地球上70%的氧气来自于海洋植物(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等)。

7.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及工业用水,而且在气候调节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8.农田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们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9.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10.生态系统是开发的、动态变化的。

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所有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水陆环境

2.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3.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知道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  )A.任何地方B.大气圈C.岩石圈的表面D.水圈

4.下列生物中,不能进入大气圈的是 (  )

A.鸽子   B.秃鹫   C.深海狮子鱼   D.细菌

5.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