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61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世界文化艺术示范村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背景

第三章项目必要性与意义

第四章市场分析

第五章规划总则

第六章建设规划与布局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建设计划

第八章效益分析

第九章总结与建议

附件:

规划图例

 

序言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桂林山水甲天下。

优美的风光胜景,厚重的历史人文,天造地设出一个世界级山水旅游目的地。

每年三千万人次的游客接待规模,撑起了桂林旅游业的万里晴空。

但是,桂林市旅游产品档次还停留在初级观光旅游阶段,旅游产品亟待升级。

随着中国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旅游观念正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提升。

高端游客们已经不满足跟着旅游团走马观花,他们喜欢自驾爱车带着家人,在自己心仪的景区小住下来,自由地观赏景点,悠然地享受生活,细致地体验文化。

因此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高端国际旅游目的地,是本项目之目的。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桂林世界文化艺术村。

(二)、项目地址:

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东田村委,总面积约2000亩。

(三)、主要建设内容:

1、低碳宜居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

包括:

(1)新农村建设、改造项目;

(2)文化体育广场项目;(3)弟子规儿童学前教育中心项目。

(4)休闲养生项目

2、国际养老公寓项目。

3、名优花木科技示范园项目。

4、特色渔业养殖项目。

5、特色文化艺术旅游项目。

包括:

(1)旅游集散中心;

(2)水世界体育园项目;(3)自驾车营地项目;(4)艺术交流中心项目;(5)美术馆项目;(6)艺术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7)花溪漂流项目。

6、广西名优特农展馆项目。

(四)、投资规模:

总投资8.3亿元。

(五)、建设年限:

项目4年全部建成。

(六)、建设性质:

新建。

第二章项目背景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进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

而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能推进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的平均利润率,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

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第三章项目必要性与意义

(一)近年来,旅游发达国家和国内旅游先进城市不断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一批精品品牌和高端产品正在快速形成。

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旅游集聚区、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园区,形成了全面竞争趋势。

如广东横琴岛长隆国际旅游度假区、吉林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

尽管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名享誉国内外,桂林一直以来只是作为旅游观光城市,市场面狭窄。

拓展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教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产品,是未来桂林旅游业跨越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旅游发展日益全球化,现代化经营理念和方式引导发展趋势,新一轮竞争发展逐步形成市场新格局。

桂林旅游增长缺乏集约式组织跨进,相当部分旅游企业处于小散弱差状况,基本上采取低层次、粗放型增长方式,农业、教育、文化、商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很薄弱,缺乏战略突破能力,影响了产业迅速发展,制约旅游经济的较快增长。

本项目立足桂林大旅游战略,建设桂林国际旅游都市的城市配套,坚持高起点、大手笔、高标准、多维度的实施总体规划,以花卉种植为产业,坚持"城乡互动、农旅双链、艺术家园、画展开路、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必将有力促进桂林旅游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第四章项目市场分析

(一)桂林旅游市场情况

2013年,桂林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584万人次,同比增长8.85%(其中:

国内游客3391万人次,同比增长9.01%;入境游客194万人次,同比增长6.16%);实现旅游总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25.86%(其中:

国内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7.83%;入境旅游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6.08%)。

被2013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评为“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2014年,桂林旅游稳步发展,业绩喜人,全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870万人次,增长8%。

其中入境游客203万人次,增长5%;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21亿元,增加20.5%。

其中入境旅游收入62亿元,增加15%。

2015年,桂林旅游业发展重点是扎实推进落实《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规划发展纲要》各项目标任务,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营造优美旅游环境;改善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依法治旅体制;继续推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大旅游、大产业、大营销理念。

桂林花溪世界文化艺术村完全契合桂林市政府有关旅游业的发展决策和部署,可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支持。

(二)项目优势

1、历史名城优势:

秦汉以来历朝历代设始安县、桂林郡、靖江府治。

尧山靖江王陵是为桂林历史文物古迹。

2、大旅游区位优势:

项目位于桂林山水文化名城区内,尧山脚下、靖江王陵园旁边,桂林市东郊,极利于共享三千万客源。

3、桂林山水资源优势:

花溪,本为桂林山水之一部分,是美丽漓江之近支。

开发花溪资源是为桂林大旅游锦上添花。

4、十座大学优势:

桂林城区有国办省办市办十几所大中院校教育资源,为花溪乐园、水上世界、弟子规教育、艺术村提供生力客源、恒稳客源。

5、国际休闲之都优势:

桂林以山水观光之都提升为养生休闲之都、文化体验之都,此为大势所趋。

花溪赢在地利。

(三)定位

1、功能定位

花卉观赏,水上世界,养生养老,休闲旅游产业。

2.规划定位

花卉游乐,村街一体。

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打造艺术在田间,居住在水边的艺术家园。

打造桂林花卉农业和艺术创作两大产业基地。

3、市场定位

国际观光、休闲、养生养老、体验高端旅游目的地,争取桂林游客总量的5%-10%为本案市场策划的目标。

4、形象定位

鲜花盛开的村庄、养生养老的家园、文化艺术的天地。

(四)市场预测

据统计桂林旅游年游客量在3870万人次。

按逗留桂林两夜1000万人次的10%计算,年接待目标约100万游客机会市场。

根据潜在市场规模,预测项目市场前景如下:

1、近期预测总客源人数20-50万人次。

2、中期预测总客源人数50-80万人次。

3、远期预测总客源人数80-150万人次。

第五章规划总则

(一)总论

桂林花溪,在尧山脚下静静地流淌,经上、下阳村蜿蜒注入漓江。

如果说漓江是桂林的大家闺秀,那么花溪就是小家碧玉。

虽然相距桂林市中心只有几公里路程,却是藏在深闺无人识,默默无闻盼"情郎"。

望穿秋水縁终至,高端策划贵人来。

桂林花溪,无论地理位置还是山水风光,都足以打造集观光、休闲、养生养老、体验为一体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桂林花溪世界文化艺术村的规划建设,将为广西桂林大旅游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提升桂林旅游品位作出划时代贡献。

桂林花溪将成为桂林首个高端旅游度假区。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3年3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5.建设部《镇村规划编制办法》(2000试行)

6.《旅游规划通则》(GB/丅18971一2003)

7.《风景名胜规划规范》(CB50298一1999)

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囯家旅游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0.《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规划发展纲要》

(三)指导思想

以现代科技花卉高效农业种植,生态保护为原则,以桂林花卉观赏为休闲旅游吸引物,以休闲、养生、养老体验式旅游为目的。

(四)规划范围

项目基地位于桂林市叠彩区与灵川交界处,即灵田镇花溪为轴南北长约2.8公里,该地四面环山中为平整地块,总规划面积约2000亩。

(五)建设目标

1、建设桂林现代农展馆,高效农业推广综合示范区。

2、打造一座世界花园、水上世界、弟子规学校、农耕文化体验园、自驾车营地,将景区建设成为乡村游五星级景区。

3、打造示范性的养生养老基地和艺术家园。

合作建设艺术院校创作与交流基地。

第六章建设规划与布局

(一)规划思路

1、坚持项目投资策划与规划同步进行的原则,如同机翼缺一不可。

方案定位起点要高,具有前瞻性、先行性和特色性。

2、坚持项目因地制宜,满足市场需求,科学准确定位的原则。

产品、产业具有差异性,做大规摸、做足文化、做好服务,做出桂林花溪农业、旅游、养老、艺术组合的品牌。

3、坚持项目创新,独具特色,聚集人气的原则,将体育娱乐与旅游、养老、艺术、花木种植有机组合。

4、坚持农民土地流转,集体资源捆绑共赢发展原则。

(二)规划构想

根据区位、地块、交通、溪流、山川、田野、乡村之特色,提出以下规划构想:

以花溪为轴、以花卉为核、以养老为主、以艺术为魂、以大休闲大旅游为引擎。

规划提出:

一溪、一园、二村、三产业。

“一溪”指:

桂林花溪。

长达2.8公里的河道,水清、岸绿、林茂。

计划打造桂林水上乐园和艺术家园,汇集艺术人才于画家村,花溪两岸规划:

提出花溪"一泳,二戏,三漂的花溪水上乐园三部曲"的规划构想。

“一园”指:

名优花木科技示范园。

规划占地约1000多亩。

“二村”指:

养生养老和世界艺术村。

将本项目打造成示范性的养生养老村和艺术院校创造交流基地,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中老年人来这里养生养老,以及艺术家在花溪创办创作基地。

“三大产业”指:

1、现代农业科技,高效花木种植产业。

2、花卉观赏,体验,养生养老,艺术旅游产业。

3、艺术创作,艺术文化产业。

(三)规划用地

总规用地约2000亩。

(四)基础规划

1、功能布置及重点项目规划

2、旅游产品及交通组织线路规划

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土地利用调整规划

5、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6、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7、景观识别系统规划

(五)功能与产品布局

根据花溪艺术村定位,功能结构疏理,三维空间布局,发展平台搭建,亲水生态建筑、商业模式创新的构想,提出以下项目投资策划。

1、低碳宜居新村建设示范项目

党的十八大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加强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依据“有特色、有特殊地理环境、有特殊气候条件、思想水平有特殊差异、人文状况各异的地区”原则,建立典型示范。

由本公司牵头统筹建设。

该项目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新农村改造建设、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休闲养生项目,组合形成产村相融的现代新农村综合体,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勇探新路。

(1)新农村改造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构想是: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整合土地资源,选择交通、水源、光照、通风、安全等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域进行农村宜居型新居建设,依据“差异化创意、多元化特色”原则设计,让旧居还田,可再利用发展生产,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文化体育广场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

近年来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全民体质的整体增强将成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项目建设包括:

中心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大众体育健身场地,棋牌室、文化戏楼。

(3)儿童学前教育中心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设学前班、大、中、小班,幼儿宿舍,活动室,幼儿餐厅,办公室,幼儿科普探索体验中心、世界名人幼年故事演播室等。

(4)休闲养生项目

为政府分忧,为社会造福,为推动提高全民素质和素养,我公司特设这一养生项目为服务于全民素养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该项目将建成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性养生园地。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公寓楼、环形健身走廊。

配齐健身、医疗等综合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养生素质绿色中心园地,使全民养生全民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亮点。

2、养老公寓项目

俗话说: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

人的一生中,两个关键时期最需要得到关爱和帮助,童年时期备受父母亲朋的悉心照料,但到了老年得到的关爱和帮助与童年相比相去甚远,条件差的大多晚境凄凉。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老年社会,老人安养问题日趋严重。

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

老人家要的不只是呼吸和一口饭,他们更需要的是关心、照顾和尊严!

醉美夕阳红,成为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国际养老公寓

本项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模式,按国际标准选址建设、管理和运营。

建设:

(1)老年养生机构。

(2)医疗保健中心与疗养院。

专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如:

内院厕所的清洁程度标准要求打扫者可以在厕所用餐;老人按呼叫铃后,护理人员白天必须在1分钟内到达床边等。

3、现代名优花木科技示范园项目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按照“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利用2-3年间,将广西现代名优花木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花木标准化生产园、集约化示范园、特优品种研发园、生态旅游观光园、休闲娱乐度假园。

通过花木、生态、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民增收、土地增效、企业受益,打造广西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桂林市乃至广西花卉苗木业上档升级,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4、特色渔业养殖项目

建设内容:

充分利用花江丰富的无污染天然水资源,以地方珍稀鱼类品种开发为核心,建设珍稀鱼类繁育生产基地。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本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无污染天然水资源,采用人工繁育按核定比例实施野外放生与经济开发并重措施,实现资源保护与经济效益共赢目标。

5、特色文化艺术旅游项目

(1)音乐旱泉:

在水世界主人囗区,规划一个可满足300人的音乐迪斯科旱喷滑冰池。

满足年轻人和大学生需求,三面规划二排条式座位看台满足100人的休息需求。

正面规划一个假山瀑布舞台,配制灯光和较好的音响,为年轻人戏水提供有喝、有玩,有唱的舞台场所。

(2)自驾车营地项目

项目选址:

选择在本项目的最南端。

项目定位:

打造年轻人、大学生、汽车族、自驾游狂欢目的地。

规摸定位:

满足500辆汽车的停车场,1000人同时狂欢活动的三大场所即:

汽车营地电影广场、情侣狂欢晚会、情侣大草场。

(3)艺术交流中心项目

选址南边小山包之上,带庭院共五层建筑,座南朝北,中心为品字形依山傍水而建,规划150套客房,设有可接待20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

总建面积约15000平方米。

(4)美术馆项目

规划选址在旅游集散中心入口右则,规划建筑占地约3000平方米,一层艺术古玩市场,总建约8500平方米。

为三层仿古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大屋顶,自墙青瓦,宽畅透亮,规划有画院大厅,情趣山水小景,设有接待厅,贵宾厅,大展厅1个,小展厅3个,行政管理办等,二层建会议报告厅,每周六定期在这里举行一次名人字画推荐拍卖会。

是美术馆对外宣传的窗口。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规占地面积约2000亩(以实际红线为准)

农田占地面积约50%约1000亩。

山坡地,杂林地面积约30%约600亩。

河床水岸,山坡地面积约20%约400亩。

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道路、广场、停车场占约60亩。

规划停车约1000台位。

项目总投资8.3亿人民币。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建设计划

(一)投资估算

坚持精打细算,策划好,规划好,三大产业,项目按四年内建成,项目投资资金8.3亿人民币。

(二)资金筹措

公司自筹资金2.3亿人民币,项目融资6亿人民币。

(三)建设计划

项目在五年时间内建成。

项目立项、征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用9个月完成,全部工作在2021年10月完成。

第八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据统计桂林旅游年游客量在3000万人次的10%计算,年接待目标约100万游客机会市场。

根据潜在市场规模,预测项目市场前景如下:

近期:

预测总客源人数20-50万人次。

中期:

预测总客源人数50-80万人次。

远期:

预测总客源人数80-150万人次。

2、收入预测

根据近期市场预测,预测正常经营年度的营业收入合计13700万元/年。

3、总经营成本

合计7070万元/年。

5、投资效益

(1)年利润总额:

6549万元

(2)年净利润:

4912万元

(3)年投资收益率:

5.0%

(4)年上缴税费:

1200万元

(5)投资回收周期:

12.6年

(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开发其效益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效益。

1、帮助项目所在地的农民尽快摘掉贫困帽子

项目所在地有三个村庄,人口共2500人,为灵川县有名的贫困村。

本项目的建成将基本可以安置他们村富余的劳动力,同时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使他们在家里面也可以经商办企业,使他们早日走上致富路,尽快摘掉贫困帽子。

2、提升游客的素质与社会责任

本项目内设置了诸多有利于提升游客素质的旅游活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参与者的意志与团队协作能力,而且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与情感教育,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

3、提供社会就业岗位

本项目的发展将为本地区创造较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其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包括旅游区管理、大型服务设施、环境卫生、交通客运、景点经营等多方面的就业岗位。

间接的就业岗位,包括旅游纪念品的经营、自办餐饮、住宿接待服务等。

通过各种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经营,在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能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将有助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

4、带动经济发展、改善当地财政状况

旅游是一门综合工程,项目的开发成功将带动该地区能源、交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本项目的开发,将带动周围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当地财政状况。

5、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本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经营,促进产业转型,从而提高环境质量,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平衡,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6、满足人民生态养生旅游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

加之双休日和黄金周的施行,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于是生态养生、娱乐度假旅游成为人们广泛要求的活动需求。

旅游可以消除工作所带来的疲劳,可以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获得与其他人一起感受旅游体验的交流沟通的机会。

7、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知名度

本项目的开发将直接促进当地人和外来旅游者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

旅游者在休闲度假和游览观光中,将与当地民众有较多的接触,从而有利于双方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得以交流,于是旅游区成为对外联系的窗口。

同时,对于地方乃至桂林市改善投资环境都大有益处。

(三)环境效益分析

发展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消极的保护模式,有利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优良的景观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发展也是环境保护潜在价值的具体体现,使得生态和环境保护获得实实在在的外在利益,从而充分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价值。

因此,只有合理的发展旅游事业,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地方财政才能有充足的财力投入保护事业,环境的重要价值才能充分彰显。

项目开发后,将更加注重景区内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涵养水源让区域小气候得到了改善,周边环境更加优美,将大大改善区域的绿化环境,为游客及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态环境。

第九章结论

本项目的开发将直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同时也促进桂林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丰富桂林旅游产品,促进桂林旅游增长方式转变,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

经济分析表明,项目经济效益良好,项目是可行的,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尽快推进项目建设,以早日产生效益,造福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