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55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文档格式.docx

因此,职业噪声危害的控制往往总是与听力保护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关噪声标准法规,自70年代以来,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已趋于完善并得到严格执行。

当前有些国家规定职业噪声暴露标准为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90dB,但多数国家规定为85dB(A),总的趋势是要过渡到85dB(A)。

但不管是规定90dB(A)或85dB(A)对嗓声超过85dB的生产场所都要求对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发给工人护耳器,告诉工人所在工作场所的噪声级和工人听力检查结果,对工人定期进行教育培训等,以予防职业噪声造成的危害。

由于在噪声方面有法规标准要求,对职业性耳聋的赔偿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方面,护耳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面很广。

即使在业余活动的场合,只要有强噪声存在。

护耳器也可大派用场。

使用护耳器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

国外有关噪声的法规标准一般都明文规定:

在噪声达到或超过90dB(A)的场合,工人必须使用护耳器;

任何人(包括工厂的上司、来厂参观的贵宾)只要进入该场所,也都必须佩带上护耳器;

对那些对噪声较敏感的工人,即使在85dB(A)至90dB(A)的环境下工作,也必须使用护耳器。

  护耳器主要包括耳塞与耳罩。

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使用的是一种慢回弹泡沫塑料耳塞。

这种耳塞具有隔声值高、佩带舒适简便等优点。

  护耳器的使用在我国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许许多多的地方早就应当使用护耳器,但至今仍没有采用。

因此,应当提高对使用护耳器意义的认识。

二、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

 

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

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二、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科学饮食减少职业危害

在一些劳动强度大、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金属的工种中,职业危害性较大。

但是,职工在做好劳动保护的同时,如能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可有效地预防、减轻职业病的危害。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员,应该要保证有足够水的摄入量,用以稀释毒物在机体组织和体液内的浓度,促进毒物及其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人体外,以减轻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1、接触铅物质人员的饮食

接触铅物质的一般是采铅、冶炼、印刷铸字、搪瓷、油漆人员等。

他们最好每天喝上2~3杯牛奶,并且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2、接触苯物质人员的饮食

接触苯物质的有香料制造、药物、橡胶、染料、油漆及鞋类制造等行业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适应高蛋白、高糖、低脂肪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鱼、乳类、动物肝脏、兔肉、糖类、豆制品、西红柿、橘子等。

3、接触汞物质人员的饮食

从事矿业中的汞矿开采以及油量计、气压表、荧光灯、整流器、温度计、石英灯等产品的生产人员,因为他们经常接触汞物质,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

4、接触锰物质人员的饮食

对于从事陶瓷、电焊条、干电池等作业的有关人员,由于他们经常接触锰、应该多吃些含铁元素丰富的食品,例如瘦肉、动物肝脏、红薯、芹菜、黄豆及豆类制品等。

5、其他作业的饮食

粉尘作业人员常吃些猪血,接触砷等有毒物质者,可在平时的膳食中多安排些砂糖;

接触磷物质的人员应该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瓜果、蔬菜,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含较多钙质的食品;

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应该多吃些蛋类、豆类及其制品、奶类等含蛋白质高的食品。

四、清洁生产是预防职业危害的重要对策

随着“科技兴国”方针的制订,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多种企业形式、陈旧落后的生产工艺,职业危害的新旧交替等职业危害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

清洁生产是在清洁工艺、无废、少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目的是提高职业危害污染防治效果,降低污染防治费用,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过程对职工和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包括的主要内容:

(1)选择无污染的替代产品和生产工艺;

(2)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替代原材料和能源;

(3)强化工艺、设备、原材料储运和生产组织过程的管理,减少或消除跑、冒、滴、漏事故;

(4)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将原材料循环套用和回收利用;

(5)结合技术改造,更新落后的、原材料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

(6)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实行“三废”综合利用;

(7)对必排的少量污染物进行高效率、低费用的处理。

  推行清洁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是预防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建设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措施。

其意义在于:

(1)清洁生产包括生产过程,是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既有技术问题,又有管理问题,因而要求企业整体素质提高;

(2)节能、降耗、减污,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全过程控制使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大大减少,改变职工在有毒有害原材料、有污染的生产环境中工作和操作,从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4)消除末端处理产生“三废”所造成的能源、原料消耗。

有关部门应将清洁生产纳入经济和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将职工健康放在首位,坚定为保护职工健康服务的信心。

五、室内装修材料的卫生问题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的工艺材料要求越高,而新型的装修材料却极易造成室内污染而危害身体健康,其主要原因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

甲醛:

装修材料中人造板材、合成地板、胶粘剂、墙壁纸等均含有甲醛。

甲醛是世界公认的潜在致癌物;

苯:

装修材料中胶粘剂、油漆、涂料及黏合剂是苯的主要来源,人吸收苯后,易引起急性苯中毒,轻者头痛、恶心;

重者引起造血功能障碍或出现昏迷以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长期接触苯,易引起职业性肿瘤,是一种慢性致癌物;

氨:

主要来源是由于冬季施工,混凝土中含有尿素成分的防冻剂,是一种易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氡:

是一种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砖体、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

氡是无色无味气体,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也是一种致癌物。

目前,国家卫生部针对室内装修现状的卫生问题特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木质板材中甲醛的卫生规范》、《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等相应的卫生规范,以提高装饰材料的卫生质量,提高住宅的卫生安全质量,确保人群的身体健康。

六、苯及其化合物职业危害和预防

苯及其化合物包括:

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

常见的作业环境有:

1.在生产中,苯存在于生产苯酚、硝基苯、苯胺、橡胶、塑料、农药等行业中。

2.在销售使用过程中,喷漆、刷漆、涂漆、刷胶、粘胶、印刷、制革、制鞋、玩具、家俱制造等作业都能接触。

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能引起以下职业危害: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苯及其化合物易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疲劳乏力、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等。

长期接触超过一定浓度的苯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造血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等,严重导致白血病。

皮肤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皲裂,敏感者容易出现皮疹、湿疹、毛囊炎及脱脂性皮炎。

3、预防苯及其化合物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使用新材料、改进新工艺。

2.采用自动化和密闭化作业。

3.加强通风排气。

4.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口罩等。

5.加强作业场所环境浓度监测。

6.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制度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使职工有充足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起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的紧张和疲劳,提供职工一个卫生而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制定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制度。

现场医务人员应以出黑板报的形式经常性的对职工进行卫生防病宣传教育,保证每个职工懂得一般性的卫生保健措施,认识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组织人员每月定期对职工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如:

中暑的预防和抢救措施;

触电急救措施等一系列的应急措施,提高职工的应变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记录表

工程名称:

序号

时间

宣传内容

宣传人

接受教育班组长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