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76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5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5页
亲,该文档总共1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1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7套语文版精品收藏Word格式.docx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齐诵诗歌,说说这首诗歌紧扣“土地”,作了哪些形象性的描述?

【交流点拨】点出土地情结。

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

“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作者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让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升华土地情结。

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

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

“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适应的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着沉重的省略号。

省略号中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二)文本探究

朗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鸟儿歌唱了哪些事物?

它们各象征什么?

【交流点拨】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

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些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人虚拟“我是一只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自已;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这种寓情于物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4.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主旨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喊出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三)语言赏析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加一个“也”字?

“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

为什么?

【交流点拨】“也”字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

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

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2.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交流点拨】象征着诗人的鸟儿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

“鸟”的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比较这首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和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交流】内容上:

相同点都是写中国的土地

不同点:

《我爱这土地》主要是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现状;

而《中国的土地》主要是写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感情上:

相同点都是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爱这土地》中除了表达爱国之情外,还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对革命者的赞扬等情感;

而《中国的土地》中更侧重于对祖国和人民的赞美。

现代诗二首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角,也难以割舍。

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

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

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一课时 长城谣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但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

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长城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

说起长城,谁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1.作者链接

《长城谣》的作者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

蒙古名字是穆伦·

席连勃。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2.字词形音(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焉之(yān)    隘口(à

i)    歌谣(yá

o)

蹲踞(dūnjù

)山巅(diān)焚起(fé

n)

敕勒川(chì

)荒莽(mǎng)

3词语释义

隘口:

狭窄的山口。

冷眼:

指冷静客观的态度。

躯体:

身躯;

身体。

1.理清诗歌结构,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全诗共三节:

第一节:

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显长城的沧桑之感;

第二节:

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三节:

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了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书写了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3.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把长城看作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易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4.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交流点拨】“敕勒”“阴山”是诗人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虽身居他乡,但心系故园。

诗人希望有梦,借梦境回到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眠!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

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

6.怎样理解第一节中“无情”“蹲踞”“冷眼”这几个词的作用?

无情:

指面对战争,长城屹然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

蹲踞:

突出了长城的伟岸身姿。

指冷静客观的态度,写出了长城对人世的恩怨、成败和荣辱冷静对待。

7.《长城谣》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交流点拨】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的佳作。

(四)写法探究

8.说说本诗的精巧构思。

本诗首节扣着一个“谣”字铺演长城沧桑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意蕴,故国乡情悲欢沧桑之叹,感情极为复杂;

第二节由客观转入主观,以“烈火”写强烈的故国之情;

第三节由历史引入月夜之思,“黄河人梦”的形象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爱国之情。

全诗意象宏大,情感沉雄郁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积淀。

抒情已超出个人情感的范畴,而含有全民族的情思。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比较这首诗与《长城谣》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交流】

(1)本诗用第一人称来述说感情,而《长城谣》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

(2)本诗是借用四个意象来分别表达对亲人及祖国的感情,而《长城谣》主要是选取长城这个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第二课时 一片槐树叶

有一种情感,总是流淌在古今诗人的笔端,就像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这种情感是什么?

是乡愁,是乡思。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依恋故土,只要有背井离乡,就会有乡愁。

乡愁如血液一般,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儿女的体内,而被海峡阻隔的台湾同胞,心中更是涌动着刻骨的思乡情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情愫。

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一片槐树叶》的作者纪弦,原名路逾,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与覃子毫、钟鼎文并称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

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

《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远离故土6年,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捡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最敏感的一根弦。

诗人的心灵战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的怀乡之情。

1.概括诗歌的主旨:

【交流点拨】本诗以发现槐树叶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节而收尾,借故乡的“一片槐树叶”心情抒发了游子的怀乡之情。

2.全诗以什么为意象?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一片槐树叶;

思乡盼归。

3.“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交流点拨】因为它捡自故土,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

4.诗的第二节中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何特殊意义?

【交流点拨】槐树叶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

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

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

5.为什么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交流点拨】这片槐树叶是故土的槐树叶。

它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它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探究写法

6.诗的第一节写“一片槐树叶”用了哪些修饰语,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全世界”指出范围;

“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

“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

这些修饰语用以表现这片槐树叶对诗人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表现诗人对这片槐树叶的珍视,从而表现思乡之情。

7.最后一节中的“槐花香”能否换为“桃花香”等花香呢?

【交流点拨】不能,是为了呼应标题,写其他就不合文意了。

本文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8.诗的第三节写什么内容?

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诗的第三节写了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由槐树叶联想到故乡的泥土,进而联想到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9.说说本诗的精巧构思。

【交流点拨】本诗首节有设悬性质,在对比中引发读者思考,激起读者探究其中原因,自然引入下文;

第二节的“江南、江北”既写了作者过去的经历,又虚写出无论江南还是江北,总之可以肯定这是故土的槐树叶,表现出对故土故国鲜亮完整的记忆;

第三节诗以“槐树——泥土——回乡”为联想线抒情,企盼未来,表达了游子的思归之情。

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

“现在——过去——将来”;

另一条是感情线:

“伤感——回忆——企盼”,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谈谈《长城谣》与《一片槐树叶》这两首诗的写作特点。

【交流】1.善选意象,咏物抒怀。

《长城谣》选长城、黄河等可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事物作为寄情的意象,将情感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

《一片槐树叶》则以偶然发现书里的一片发黄的槐树叶为意象,尽情抒发了游子的怀乡之情。

2.语言清新,浅显易懂。

这两首诗均使用了我们平时所用的语言,给读者理解诗歌以极大方便。

《长城谣》富有民歌谣曲风味,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

《一片槐树叶》似在独白,又似在与读者对话,语言明白易懂,然又寄以深情。

星星变奏曲

诗意来自热爱,来自激情,来自思考,来自敏感。

在一个静谧的深夜,诗人江河遥望星空,闪烁的星星勾起了他“柔软”的温情与朦胧的憧憬。

是啊,谁不愿意生活得像诗一样浪漫,心灵像飞一样自由。

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拜读朦胧派诗人江河带给我们的《星星变奏曲》。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一、新课导入

欣赏是一种心情,一种体验。

同学们欣赏过深邃静谧的夜空中那一闪一闪的繁星吗?

它勾起你怎样的联想和心境呢?

文中诗人对星星反复咏叹,目的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吧!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静谧(mì

)     闪烁(shuò

)   朦胧(mé

ngló

ng)

憧憬(chōngjǐng)劫难(jié

)凝望(ní

颤动(chà

n)覆盖(fù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弥足珍贵:

更加觉得珍贵。

颤动: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静谧:

安静。

憧憬:

向往。

浪漫:

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劫难:

灾难,灾祸。

朦胧:

不清楚,模糊。

3.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

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

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4.文体链接

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发起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

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

5.背景链接

文化大革命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信仰有着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知识分子,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后的八十年代,文学作品几乎不可避免的带上那种创伤。

阅读这首诗,要体会经历了心灵劫难的人对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1.诵读指导

范读全诗(或放朗诵录音),让学生想象诗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第一小节的朗读处理得轻柔甜美,第二小节的朗读要处理得相对沉重悲愤。

)学生根据老师刚刚的范读提示再自由朗读诗歌,看看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交流点拨】因为第一小节写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有诗、星星、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睡莲、春天、白丁香等;

而第二小节写的却是冰冷没有生机的事物,比如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被风吹落的瘦小的星星。

2.把握形象

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

【交流点拨】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3.内容领悟

诗的两个小节中分别有这样两句对夜晚的比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和“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同时形容夜晚,诗人却用了两个不同的喻体,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喻体,前者用“湖”来形容夜晚带给人的平静、柔和、温馨和安宁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恬静如梦的诗意感觉,而后者用“土地”来形容孤寂夜晚的那种冰冷、贫瘠,“僵硬”的又何止是土地和夜晚,更是心灵劫难者所面临的内心世界。

4.结构分析

(先让学生找出两节诗中的类似句式,再分析。

(1)两小节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开头;

从第五行看,有变化,分别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2)诗人选择这样的结构表达有什么用意呢?

【交流点拨】这和诗歌的题目“变奏曲”正好是相呼应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句式、修辞、用语也相近或相似,但两小节的诗歌意境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符合“变奏曲”的基本模式。

同时,这种模式所造成的强烈对比,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深深体会到一个经历过心灵劫难的敏感诗人对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呼唤和珍视。

可见,诗歌的结构并不是一种形式,更承载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二)深层探究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

【交流点拨】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寓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悖离,显示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

氛围的对照,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诗人愿意在天上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2.多层次的意象叠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一,请找出诗中其他生动的意象,并简要分析其内涵。

【交流点拨】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三)思想主旨

小组讨论:

1.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如何把握诗歌的主旨?

【交流点拨】这首诗歌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但不失坚定的希望的志向。

请你积累几句有关星星的诗句,最少两句。

【交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樵夫,别砍那棵树

前面我们学习了纪弦的诗歌《一片槐树叶》,这片槐树叶触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祖国的思念)其实,在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事物触动我们的思绪,比如搁置在箱底的一个布娃娃,一辆玩具车,甚至一本书,一支笔,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对往事的回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感受一棵老橡树给作者的触动。

1.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

2.学会体会诗歌的内涵及外国诗歌的特色。

3.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

珀金斯·

莫里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