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77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它为研究、教育、赏识之目的搜集、保护、研究、流传并展现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目睹物。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学的定义: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

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一样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2.张謇

近代实业家,立宪派领袖。

字季直,号啬庵。

江苏南通人。

出身农家。

十六岁中

秀才。

后在南京结纳庆军统率吴长庆,入其幕。

1880年随军至山东登州,初识袁

世凯。

1882年随庆军入朝鲜平乱。

1885年中举人,盛负才名,与文廷式、王懿荣、

曾之撰称“四大公车”。

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甲午战争时曾弹劾李鸿

章,吁请免除李北洋大臣职务。

1895年始,于南通筹建大通纱厂,1899年投产,获

利颇丰。

1895年列名强学会,但对康有为主张不尽赞成。

义和团运动期间参加策划“东南互保”。

从1900年起,鼎力创办实业、教育,先后创办垦牧、盐业、渔业、轮船等公司和榨油、面粉、铁厂等,又创立通州师院、女子师范、南通学校等多所中小学,并发奋劝导淮河。

1901年著《变法平议》,主张君主立宪。

1904

年清廷赏三品衔,任为商部优等顾问官。

1906年与郑孝胥等组织预备立宪公会,

任副会长。

1909年任江苏谘议局议长,倡始十六省谘议局代表赴京示威,要求速

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

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

武昌起义后表示拥戴共和,暗

为袁世凯篡权出谋献策。

1912年1月任南京暂时政府实业总长,不任职。

1913

年任熊希龄内阁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

1915年8月,袁世凯欲复辟

帝制,乃离职南归。

于南通持续从事教育、实业与“地方自治”。

1919年五四运

动时,严禁学生参加爱国斗争,并抵制新文化运动。

1922年任江苏运河督办、交

通银行总理。

1923年后所办公司多有损失。

曾再三号召撤消不一样等合约,停止内

战。

1925年大生一、二厂因欠债为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接收。

1926年8月24

日病卒于南通。

遗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日志》、《啬翁自订年谱》等。

3.中国博物馆协会

中国博物馆界的学术集体。

1935年4月北京成立。

倡始人有马衡、袁同礼、丁

文江、王献唐、向达、徐悲鸿、张元济等68人。

协会声称“以研究博物馆学术,

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帮为主旨”。

会长马衡,袁同礼、朱启铃、叶恭

绰、沈兼士、丁文江等15人为履行委员。

协会会员分机关会员、个人会员、永

久会员、声誉会员四种。

成即刻有个人会员120多名,机关会员有故宫博物院等

30多个。

协会下设特意委员会,分工研究博物馆学术及与博物馆有关的各项学术,

设计博物馆建筑、陈设或设施,并负责审察博物馆学书本、论文,举办学术演讲、

博览会等。

协会第一版会刊《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2月一期,傅振伦负责编写),

并对全国各博物馆作检查,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中国博物馆一览》。

第一版的书本

还有:

《博物馆学书目》、《博物馆学通论》、《地方博物馆实行法》、《博物

馆学概论》、《地方博物馆之目的与组织》等。

该会还决定以“”作为博物馆

的合体字。

其成立促使了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事业发展。

抗战迸发后,侵华日

军任意残害中国文化事业,博物馆界遭空前恶运,各馆纷繁南迁,协会活动中止。

4.中国博物馆学会

学会成立于1982年3月,是中国博物馆界的民众性学术集体。

其主旨是“团结广

大博物馆工作者,以辩证唯心主义为指导,贯彻双百目标,弘扬脚踏实地、理论联

系实质的学风,睁开学术活动,促使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为了便于睁开博物馆学

各分支学科研究与博物馆工作经验沟通,学会章程规定建立专业委员会,1985年

成立陈设艺术设计委员会,1986年景立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1987年景立藏品

保存专业委员会,1988年景立博物馆教育研究委员会。

依据博物馆学会会刊工作

的需要,1986年景立了会刊编委会。

“组织博物馆的研究与学术活动,提升博物

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是学会的主要任务。

每年,学会都要组织各样形式的学术

活动,睁开学术议论,召开会谈会,为博物馆供给咨询和技术救助,参加举办各种

专业人员的培训班。

睁开国际间博物馆学术沟通活动,增进同外国博物馆工作者

的联系是博物馆学会的又一主要任务。

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

副理事长构成的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于1983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

会(ICOM)。

此后,中国博物馆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这不单对外国博物馆学者认识中国的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研究,并且对中国博物馆工作者认识外国博物馆研究的动向和提升中国博物馆在国际上的地位,均起到了踊跃有利的作用。

学会除编写第一版月刊《中国博物馆通信》和季刊《中国博物馆》(会刊)外,还主持编写博物馆学专著、资料多种,来反响新成就动向。

5.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1980年11月成立。

倡始单位有北京自然博物馆、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北京天文

馆。

设博物馆学理论研究会和博物馆技术委员会。

第一版会刊《大自然》。

现有会

员870余人,团领会员85个。

挂靠单位是北京自然博物馆。

6.亚历山大里亚学园

前284年,托勒密王朝的索托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立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此中

有图书室,动植物园研究所还有特意珍藏文化真品的缪斯神庙,

陈设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

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

1世纪时达50

万卷)。

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

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7.古罗马万神庙∕潘提翁神庙

别名万神庙或万神殿。

古罗马有名的神庙建筑。

原因罗马大将阿格里巴于公元前27年始建,

后毁于大火。

哈德良(一译黑德里恩)皇帝执政时(117~138年)重建(详细建筑时间有几说)。

面是十六根分红排的科林斯式列柱构成的门廊,门廊后边是一穹窿顶的圆庙。

穹窿顶的直径

和高度相等,为四十三点三米(一说四十三点五米),中央有向来径约九米的采光口。

七世纪后改

为基督教堂。

这种庙宇建筑在乎大利本地和法国南部均有所见。

西方最早人物纪念馆。

8.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英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同时是

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

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

将其珍藏的钱币、徽章、武器、衣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风俗文物和

各样动植物标本所有捐赠给牛津大学,成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近代博物特色的博物馆,因为它的成立标记着博物馆开始

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

9.不列颠博物馆: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Museum),别名不列颠博物馆。

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

人珍藏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奠定人是英国医生汉司·

斯隆,其暮年珍藏的达79575

(近八万件),以及有4万件手稿的图书室。

1759年1月15日,该馆在一座17

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

最先分为印刷第一版部、手稿部(钱币、

绘画)、自然和人工制品部。

19世纪先期又先后成立古物部,绘画部,其实不停

扩大东西方文化珍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10.卢浮宫: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有名的博物馆之一。

1793年7月23日,法

国政府决定:

巴黎卢浮宫改建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构成特意委员会管理。

同年

8月10日向公众开放。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

12世纪末,这里是一座城堡。

1527年和1546年两次改建(十六世纪两次改建),按文艺中兴期间的形制修筑

成王宫,并开始珍藏艺术珍品。

路易十四期间艺术藏品总量达2000件。

卢浮宫

现有藏品四十多万件。

三大镇馆之宝为爱神维纳斯、《蒙娜丽莎》、成功女神像。

卢浮宫的开放,标记着世界博物馆的发睁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1.英国万国博览会:

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也称水晶宫展览。

为了展现工业革命成就,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身主持办博览会。

重申“展现工业革命成就,

显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将来情形”。

欧洲各国先进的织染、窑业等工业产

品和优美的工艺品都在那边展出。

此次博览会确定了英国两个博物馆的基础:

是1852年景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一是1853年景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12.史密松学院:

美国一大博物馆复合体。

该馆成立于美国国都华盛顿。

1838年由美国国会达成

接受英国化学家史密松的捐赠手续,将十万美金运到美国,1840年由美国形成

一个评论委员会来管理这笔捐钱,并以此成立史密松学院。

到现在包含13个博物

馆和17个研究中心。

其13个博物馆分别是:

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

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航天博物馆、

赫什霍恩博物馆、艺术与工业大楼、兰维克美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馆、国家动物

园、安娜考斯提亚邻居博物馆(嘿嘿,谐音是哎呀!

考试题呀!

)、国家美术

截止至2012年,史密松学院已建设19个博物馆。

13.纽约多数会博物馆:

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有名博物馆,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

一。

成立于1870年,是继史密森学会成立后美国成立的又一大型博物馆。

当前

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

布期间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品330余万件。

包含古今各个历史期间的建筑、

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

古代房子、武器、盔甲和乐器。

有19个专业部门负责各种藏品的搜集、保存和

展览。

纽约多数会艺术博物馆的成立,标记了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

14.《汤姆逊分类法》:

丹麦学者汤姆逊提出的博物馆分类法。

哥本哈根博物馆的汤姆逊按石器时代、青

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期间区分藏品,许多国家博物馆竞相采纳。

15.还原陈设法:

常用的陈设法之一。

依照文物的原来相貌给予科学的还原。

还原方法有成套文物

组合还原法。

文物与环境组合还原法、文物与模型组合还原法、文物与图像组合

还原法等,文物与实质操作组合还原法等。

在社会历史系列或自然科学类陈设中

都宽泛使用。

它使某些历史现象或自然环境再现于陈设室中,使观众感觉如同社

身临其境,有激烈的历史感和真切感。

16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Museums,简称ICOM)

国际博物馆协会,是对于博物馆学及博物馆管理和运行等的国际性非政府间组

织,于1946年11月在法国巴黎成立。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1

届会议上,将博物馆正式定义为是:

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

的公然的永远机构。

后几次改正。

17新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中的一个学派,以1984年《魁北克宣言》为出生标记。

参加宣言的博

物馆学者认为人类面对生态环境破坏和全世界化道德降落的两重危机,一定对传统

的博物馆学做出新的改正和解说。

宣言指出:

“当我们保存过去文明的遗存以及

保护今天之盼望与科技的成就时,新博物馆学(包含生态博物馆学、社区博物馆

学、以及其余形式活动的博物馆学)主要关注于社区发展,反应社会进步的旺盛

力量,并且将其与将来计划相联接。

”对我们来说,博物馆是,或许应当是社会

拥有的准备和达成社会改革的最正确工具。

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学的观点而言,新博

物馆学的中心在于关心社群和社区的需求,而不是传统博物馆所一直奉为准则的

整理、保护、研究和陈设等。

18.社区博物馆

(由社区居民自己组织成立),特色:

文物标本反应社区发展过程,工作人员为

社区居民,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

19.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观点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

于贝尔和乔治·

亨利·

维埃提出。

其“生态”的涵义既包含自然生态,也包含人文生态。

是不以实物收

藏为基础的博物馆,有时称邻居博物馆或街区博物馆.它不是将必定的藏品陈设

或珍藏于特定建筑中,而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挪动实物、居民的

传统风俗的演示等原状地、自然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中。

换言之,社

区中的全部自然和文化遗产都被当作生态博物馆的构成部分。

1995年在我国贵

州六枝特区隆戛乡的深山上也成立了一处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这在我国博物馆

的改革、发展中都拥有试验和探究的意义。

截止当前我国已有十六个。

20.虚构博物馆与数字化博物馆

是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对历史上有价值的文物进行数字化办理,以便超越地理

的限制性,在网上广为流传,借以弘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历史上形成

的绚烂文化。

特别是对于濒临消逝的珍稀的文化遗产,可依赖新的多媒体技术加

以保护。

它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静态式展现文物的服务特色,实现了立体彩色显

示、多媒体存取、远程网络传输、智能化检索、跨库无缝链接和虚构现实,创立

出超时空信息服务的新境地

【提示】笔录中还有老师没有重申,只是一带而过博物馆,下边时间创办有点冲

突,认真参照,至于考不考,谁知道呢有时间就复习下吧,仅列举部分。

21.金石学

特意研究古器物的一门学问,为史学之别支。

古器物包含殷周彝器、周秦以来钱

币、秦人石鼓、石刻、汉魏碑刻等。

这些古器物上大多铭记有文字,记录着当时

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为原始资料,可用作考订古籍和历史传说。

隋唐以来,已有

人开始对古器物及其铭记进行研究,并以它来考订古史。

宋朝始形成为一项特意

学问——金石学。

开创者当推北宋的刘敞和欧阳修。

刘敞在长安采集到大批古器

物,鉴识考订著成《先秦古器物》一书,欧阳修在此基础上,编成《集古录》。

在其影响下,宋士医生接踵博访,树帜辨论,出现了《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通志·

金石略》、《泉志》、《隶释》等著录和研究古器物铭记

的系列著作。

经过对采集到的古器物及其拓本的考订和金石文字的考释,使古器物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纠正了史册中的许多错误,促使了史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髦可用来证“经”,有利于古文字学的研究。

保存下来的部分古器物形制,

有助于古代典制的研究。

元明清三代,金石学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有新的进展。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22.考古图

北宋吕大临撰。

十卷。

成于元祐七年(1092),一说成于徽宗时。

著录当时宫廷和

个人所藏古代器物二百四十八件(此中铜器二百二十四件,玉器十三件,石器一

件)。

每器皆注名称,摹画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大小、容积、重量,并附铭文考释,

对出土地址及珍藏之可考者均加说明。

体例慎重,是中国最早而系统的古器物图

录专著,保存了许多资料,但所定器名错误亦多。

23.西清古鉴西清续鉴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

是一部著录清朝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

收商周至唐朝铜器1529件(包含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

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

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

版框29.5cm×

22.6cm。

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单鱼尾,周围双栏,无行格。

磁青书衣,黄绫书签、包角。

书前有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一道、纂修《西清古鉴》诸臣职名,分别为梁诗正、蒋溥等编修,陈孝泳、杨瑞莲摹篆,画院供奉梁观、丁观鹤等画图,励宗万等缮书。

42册,4函。

西清续鉴书名。

清王杰等编撰。

分甲编和乙编。

甲编于乾隆四十六年

(1781)始

编,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书。

本书共收彝器844件,镜100件,附录唐此后古玺印及杂器31件。

全书凡20卷,附录1卷,编撰体例与《西清古鉴》同样。

本书

习见版本是宣统二年(1910)涵芬楼以宁寿宫写本为底本的石印小本。

乙编收彝器

798件,镜100件。

全书凡20卷,体例与甲编同。

收器真伪杂糅。

习见版本为1913

年北京古物陈设所的石印小本。

24.西清研谱

西清研谱是书计二十四卷。

清乾隆四十三年

(公元

1778

年)编。

记内府所藏的古砚

石属十

五卷,共二百砚

图四百六十四幅。

附录三卷

为仿造诸品

图一百零八幅。

每砚均有正背两图

也间有侧面图。

凡题字及铭识

钩摹颇精。

25.宣和博古图

书名。

又称《博古图》。

宋徽宗赵佶敕编。

三十卷。

成于宣和五年(1123)此后。

一说始修于大观初,宣和间重建。

著录当时宣和殿所藏古代铜器。

共分二十类,八百三十九件。

每类有总

说,每器皆摹画图形、款识,记录大小、容量、重量,并附考据。

所画图形较精准,注明比率。

其考据亦精,每据实物校订《三礼图》之误。

此后刻本间有改正、漏缺。

26.宣和书谱画谱

1法书著录。

二十卷。

宋徽宗时内臣奉勅撰。

辑录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

共分八门:

历代诸帝

王书、篆、隶、正、行、草、八分

制诰。

197家,宋人止于蔡京、米芾。

每门前有叙论

品前列书家小传,议论风格源流,遗文逸闻,甚为详细,为重要的法书汇录和汇著。

2.绘画著录。

北宋佚名撰

或题“宣和”敕撰。

此书之序作于徽宗宣和庚子

(1120),

成书当在此前。

著录徽宗宫廷所藏魏晋以来名画

计历代画家二百三十一人,作品六千三百九

十六件,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川、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

每门

先作叙论,而后列画家人名,附其评传,包含籍贯、仕履、才具、学养、善于、故实等

传后附录

宫中所藏其作品名目及件数。

据蔡絛《铁围山丛谈》所说

这些藏品大多经过米芾的鉴识。

此书所收画家列传较齐,虽难当详细、正确,然数目尚可观,尤可览宋廷藏画目录,故有必定的资料价值。

可是,因为此书分门虽细,却未能兼备画家之并不是独擅一门,使很多画家不可以互见于各

画种中。

加以对名画的流传和款识均无记录,亦使后代考订困难。

在画家评传中虽可见到一些故实,但全书难见有独到的理论看法。

现存善本有元大德(1297—1307)间刻本,残余十六卷,计九册,藏国会图书室。

又有北京图书室所藏明嘉靖(1522—1566)间刻本。

还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新刊本有《中国画论丛书》本,俞剑华标点说明,人民美术第一版社1964年版。

27.集古斋钟鼎彝器样式

金文著录。

清阮元著。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成书于嘉庆初年。

共著录五百五十

件器(阮元《自序》谓五百六十器),此中商器一百七十三件,周器二百七十三件,秦器五件,汉晋

器九十九件。

书前有阮元自序和朱为弼后叙。

听说朱为弼曾是阮元幕友,此书的编定、审释实出其手,经阮元改订而成。

卷首有《商周铜器说》二篇。

上篇论古铜器铭文的重要历史价值。

认为它的重要性与九经同样。

同时介绍周朝有关彝器的记录,以及汉唐期间出土彝器的状况。

下篇论三代时鼎钟为最重要的彝器。

别的,又附《商周兵器说》一篇,阐述商周兵器发展趋向等。

对所收录的各器一一摹录文字,加以考释。

释文也能联合经史资料详细考据。

在清朝对于传世青铜器铭文的

著录和考释专著中,此书是成书较早、内容较好的一部。

可是,作者因为受当时金文研究水平的限制,对铭文的摹写不十分正确,考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