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678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教学文档格式.docx

10.仪器上所有光学透镜或反光镜严禁用手摸或用手帕、粗布及一般纸张擦拭。

如有灰尘或其他赃物,应选用柔软洁净的毛刷弹去,或用镜头纸擦拭。

11.各制动螺旋切勿旋拧过紧,以免制动失效。

各微动螺旋及基座安平螺旋应置于中间位置使用,切勿拧至尽头,以免失灵或损坏。

严禁剧烈、快速、过力和粗暴的动作。

12.多数仪器上都有一个基座轴套固定螺旋或扳钮,此螺旋或扳钮仅供修理之用,实习中绝对不许松动这个螺旋或扳钮,以免摔坏仪器。

13.操作仪器时,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适中。

操作中不要用力压仪器及架腿,以免影响仪器对中和水平。

需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否则易损坏仪器轴系。

14.对仪器上某些部件性能尚未了解时,必须向老师请教后方可操作,不得擅自乱动。

15.仪器搬站时,若距离较远或地段难行,应将仪器装箱后搬站;

如果距离较近且地势平坦,可以不卸下仪器搬站,但应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牢固,然后放松制动螺旋,收拢脚架,一手握仪器支架(或基座)放在胸前,另一手抱架腿于腋下,使其与地面成60°

~75°

角缓缓前行。

严禁横扛仪器于肩上进行搬站。

16.当仪器某个部件呆滞难动或发生故障时,切勿强力拧动,应立即报告老师或仪器管理人员。

学生不准擅自拆卸仪器。

17.仪器装箱时,应先放松各制动螺旋。

装箱后先试关一次箱盖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制螺旋,最后关箱上锁。

对电子类仪器,实习结束或搬站时均应先关闭电源。

清点仪器附件和工具,防止遗失。

18.平板仪在对点、整平时,不得将照准仪放在平板上,以免摔坏照准仪。

四、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钢尺应防压、防扭、防潮湿,防止行人踩踏和车辆碾压,用毕及时揩净上油,卷起。

2.皮尺严防潮湿,万一弄湿应凉干后再卷入盒内。

3.钢尺、皮尺使用时均不准在地面上拖行,以免磨掉刻划。

4.扶持水准尺时应爱护尺面刻划,勿用手或其他东西摩擦尺子刻划(特别是1.3米上下部分),以保持刻划清晰易读。

5.水准尺、标杆严禁横向受力,以免弯曲影响使用,作业时应由专人认真扶直,不准靠于树、墙或电杆上。

不用时应平放于地面上。

6.不准用水准尺或标杆抬、担物品,不准投掷标杆、钢尺、锤球、斧头等。

7.注意保护锤球尖,严禁用锤球尖撞击硬物,以保证使用锤球对中的精度。

8.锤球线上不准打死结,如需调节其长短,可用调节板或打活结。

9.测伞应当牢固插入地下,不能插入地下时应由专人扶持,以免大风吹倒损坏测伞和仪器。

10.严禁用测量仪器、工具等进行打逗玩耍。

凡属此种损坏者,必须加倍赔偿,并写出书面检查。

五、测量记录、计算要求及注意事项

1.野外观测结果是计算各级平面、高程点位置的原始数据,是测量工作长期保存、使用的重要资料。

因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整饰清洁美观,格式统一。

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严禁凭记忆补记。

3.外业手簿中的每一页都须编号。

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撕毁手簿中的任何一页。

4.外业手簿中的记录和计算,严禁用橡皮擦拭、涂改或刮补,对需修改和淘汰的观测结果,应以斜线划去,而将正确数据写在其上方,对因超限划去的成果,还须注明原因及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5.原始观测值尾部读数、记录如果有错,不许修改,(尾部前面的读数也不许连环修改,而应将该部分观测结果废去重测)。

6.外业工作中的记录和计算工作是测绘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它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迅速。

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严格的记录习惯和计算技巧。

决不能认为是实习就马马虎虎或了草从事。

7.外业观测成果均需用1~3H铅笔,按稍大于记录格高一半的字体大小压底线填写,留出上部空隙作为修改之用。

8.观测者读出数字之后,记录者在记录的同时,应将所记录的数字向观测者复诵一遍,以防听错或记错。

以防听错或记错。

9.记录数字位数要全,零位不能省。

例如度盘读数:

132°

11′06″,164°

00′00″;

水准尺读数:

1.600米,1.080米和距离记录:

35.000米,28.030米等中的“0”均应记录。

10.无论是测角或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计算工作必须经过检核,确认无误后才能搬站。

11.平均读数的末位按四舍六入和5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位。

例如:

1.5475和1.5485均取1.548。

12.记录中各项平均值和计算中的取位,均取至观测值的最末位,不必多取小数。

六、实习目的、意义

矿山测量教学实习是《矿山测量》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在学完《矿山测量》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实习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独立工作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形测图的实践方法、工作组织、操作技能以及资料分析和整理方法,在测、算、绘方面得到全面训练;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矿山测量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实习内容

1、实习动员0.5天

2、选点与埋点0.5天

3、图根平面控制测量(20秒导线)1天

4、图根高程控制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1天

5、计算、绘坐标方格网、展绘控制点0.5天

6、罗盘仪导线测量0.5天

7、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1天

8、编写实习报告

八、实习纪律、注意事项

野外实习同课堂上课一样都是正常的教学活动,但考虑到野外作业有它的特殊性,在实习期间全体学生除了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一切纪律外,还应遵守以下纪律:

1.一切行动听指揮,不准旷课、迟到和早退,工作期间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地点;

2.有事必须请假,请假半天由族长批准,请假一天以上有指导教师批准,请假三天以上由系领导批准。

3.注意安全(人身安全、仪器安全)。

野外作业期间,不准闲谈、游玩,更不准争吵、打架,如有问题,找领导和老师解决。

4.测量仪器是学校的宝贵财产,是进行测量工作的重要工具。

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每位同学均应对所用仪器加倍爱护。

凡损坏或丢失仪器者,按规定照价赔偿,故意损坏仪器者要严肃处理。

5.为了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要求各位同学在实习以前及进行每项工作以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规范、图式及其他有关书籍,对实习的每个环节的方法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积极主动作业。

6.在作业过程中各位同学要严肃认真,对前述各项实习内容要保质保量完成。

7.测量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工作,要求各组成员相互协作。

因此,在实习中,同学之间要加强团结,互相合作,为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共同努力。

8.爱护树木花草和农作物,不允许偷摘各种瓜果,不允许毁坏农作物,一经发现,按学校纪律论处。

九、实习成绩评定办法

实践活动同理论学习一样,都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因此,实习成绩也是衡量学生实习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习成绩以下几个原则确定:

1、考查学生的实习态度及遵守记律情况。

2、考查学生的业务能力情况,即:

A、仪器观测的熟练性和准确性;

B、记录、计算的准确性与整洁性;

C、内业计算的准确性与整洁性;

D、地形图数字绘制的准确性、整洁性与美观性;

E、跑尺的准确性与速度;

F、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H、实习内容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G、实习报告编写的质量,其中包括:

内容是否齐全,各种计算是否正确,阐述的观点是否恰当,对存在的问题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各种表格、图是否正确规范,语言是否流畅,词序是否合理,书写是否整洁美观。

根据以上原则,由指导教师给初步成绩,最后由任课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定出成绩。

八、其他

(一)、编写实习报告的要求

1、编写实习报告是实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各位学生应认真进行编写。

2、实习报告应按一定的格式书写。

1)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2)表格一般化在中间,插图应符合实际情况,所有图表应统一编号。

3)应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语言应通顺、流畅,用词应准确、恰当,在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语言应尽量简洁、精练。

4、文字书写要工整,图标应整洁、美观。

 

采矿工程系

2006.11.1

矿山测量实习指导书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

测量教研室

矿山测量教学实习指导

采矿专业学生在学完矿山测量课程之后,应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教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地面及井下主要测量工作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各种测量成果产生过程及质量标准等;

3.掌握矿山测量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工具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

2.井下碎步测量与挂罗盘测量

3.井下水准测量

4.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5.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6.巷道腰线的标定与延伸

要求:

①各实习小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实习内容。

②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各项限差均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的要求。

③坚持写工作日记,记录实习过程。

④实习结束时,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实习资料编入实习报告中。

三、实习基地

选择一实习矿井或地道(防空洞、救护队演习场所)作为实习基地。

四、方法和步骤

(一)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实习的方法和步骤

1.选点和设点

井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

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矿灯或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或粉笔写出编号。

在巷道交叉口和转弯处必须设点。

如图附1—8所示。

导线边长一般为30~70m为宜。

导线点设置在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

点位设置应牢固。

2.测角

采用J6级光学经纬仪用测回法按30"

导线的规格即一个测回进行施测。

(1)将经纬仪安置在起始点(如B点)进行点下对中和整平,然后对好水平度盘的零位置。

(2)分别在A号、1号点上挂上垂球线,并在1号点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一标志。

(3)分别用盘左和盘右位置测出方向读数,记入手薄。

盘左和盘右角值之差应小于60"

,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4)瞄准1点上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的标志,测出倾角(用正倒镜观测,取其中数)

(5)量取仪器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仪器横轴中心)和覘标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大头针标志处)。

3.量边

用经过检验的钢尺从仪器横轴中心悬空丈量至前视点大头针标志处,移动钢尺连续三

附1—8井下导线测量

次读数,往返丈量。

以上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施测工作。

同样方法,依次测出全部角度和边长。

井下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在表格中进行。

4.注意事项

(1)井下选点时一定要确保通视,避免仪器安置后观测困难。

(2)对中时,一定要将望远镜放水平(盘左时,竖盘读数应为90°

,盘右为270°

(3)测角瞄准时,照明者最好用一张透明纸蒙在矿灯或电筒上,使其发出的光能均匀

柔和地照明垂球线,便于瞄准观测。

(4)量边时,要注意钢尺悬空,拉力均匀,避免碰及其他物体。

(二)井下碎部测量与挂罗盘测量

1.实习目的

(1)掌握井下巷道、硐室、采区工作面的施测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观测资料绘制出图纸。

(2)了解罗盘仪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

练习用罗盘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要领。

2.内容及要求

(1)用支距法和极坐标法对一巷道、硐室进行碎部测量,并绘制出大比例尺的巷道平面图和硐室平面图。

(2)在一条次要巷道内进行罗盘测量。

具体要求为:

用半圆仪正、反两个位置测出倾角后取平均值作为该边倾角;

同一测绳两端测出的磁方位角互差不应超过2°

用皮尺往、返量边之互差不得超过边长的1/200。

3.碎部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1)用支距法进行巷道碎部测量

巷道碎部测量一般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当量边结束后,钢尺暂时拉着不动,如图附1-9中,丈量14—A点的边长时,零端对准14点,沿钢尺方向于巷道两帮的特征点处,用皮尺量出特征点距钢尺的距离(支距),并读出垂点处的钢尺刻划数,然后绘出草图。

对于测站点、导线点还应量出仪器中心距顶板、底板和左右两帮的距离(俗称量上、量下、量左、量右)。

附1—9碎部测量

(2)用极坐标法测量硐室

附1—10硐室测量

如图附1—10所示,在硐室的顶板上凿一小孔,再打进木桩,并在桩面钉一铁钉作为导线点B,然后挂上垂球线。

将经纬仪安置在导线点13上,后视12点测出

角,量出平距

然后在B点安置经纬仪,以零方向对准13点,转动照准部逐一瞄准硐室各轮廓点,读出水平角值

,用钢尺(或皮尺)量出水平距离

,并绘出草图。

4.挂罗盘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1)选点

如图附1—11所示,从下平巷的经纬仪导线点C开始沿着次要巷道一号上山选定临时点1、2、3、4点并附合在上平巷的D点上,在各点打上铁钉,用红漆编号并作出标志。

图附1—11。

(2)挂测绳

从C点开始,依次在相邻两个铁钉上挂测绳,形成C1、12、23、34、4D等边。

(3)测倾角附1—11

将两点间的测绳拉紧,拉直,在测绳两端的1/3和

2/3处挂半圆仪,分别测出两端倾角,取其平均值为该边的倾角记入表附1—7中。

(4)测磁方位角

在测绳C1的两端先后悬挂上罗盘,罗盘零刻划指向前进方向,即向着1点。

松开磁针,

待其稳定后,根据磁针北端读数,即为测线C1的磁方位角,记入手薄。

如果在测绳两端所

测该边的磁方位角的较差未超限,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边的磁方位角,并记入表附1-7中。

(5)量边用皮尺往、返丈量边长,当较差不超过规定时,取其平均数作为该边长度,并记入表附1-7中。

(6)在进行挂罗盘测量时,同时完成巷道的碎部测量,其方法与前面碎部测量相同。

外业完成后,可用图解法或解析法确定巷道或工作面的位置。

5.绘图

首先将控制点(经纬仪导线点)展于图纸上,然后用极坐标法展绘罗盘点。

按所需比例尺,沿导线边将支距法测量成果展绘在图上便得巷道两帮的实测图。

硐室展绘可以极坐标法进行。

以导线边为起始边,以量角器绘出各观测角,用比例尺量取导线点到各碎部点的距离便得出硐室的实测图形。

附1—12

6.注意事项

(1)进行挂罗盘测量时,要特别注意避开磁性物质,以免影响观测成果质量。

当无法避开时,则需将测磁方位角改为测量测线间夹角,如图附1-12所示。

(2)点可选在两帮的棚子上,边长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20m。

(3)各矿区应使用本地区的磁偏角进行磁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的换算。

表附1-7井下挂罗盘测量手薄

工作地点:

观测者:

记录者:

日期:

仪器:

磁偏角:

起至点

斜长

m

倾角

平均

磁方

位角

平均磁

方位角

水平

边长

高差

高程

备注和草图

(三)井下水准测量

1.实习目的

(1)掌握井下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和要领

(2)适应井下工作环境,锻炼动手能力。

2.内容及要求

应用井下Ⅰ、Ⅱ级水准测量方法实测巷道各点的标高。

Ⅰ级水准要用双仪高法往、返观测。

Ⅱ级闭合或符合水准可采用双仪高法单程观测。

Ⅱ级水准支线可采用一次仪器高往返观测。

各测站的高差互差对于Ⅰ级水准不应大于±

4mm,Ⅱ级水准不应大于±

5mm.

3.方法和步骤

(1)选点水准点可设在巷道顶板、底板或两帮上,如图附1—13,也可用导线点代替水准点。

附1—13井下水准测量

(2)观测井下水准测量与地面水准测量相比,其原理、实测方法和计算公式均完全相同,但井下水准测量时,因点设在顶板上,出现水准尺倒立现象,所以记录时应用符号注明,计算时在其读数前冠以-号。

记录与计算格式见表附1—8

4.注意事项

(1)在顶板上立尺时,一定要将尺的零端紧抵水准点,不能悬空。

(2)读数时,无论水准尺是正像还是倒像,其读数均应由小到大读数。

(3)使用矿用水准尺。

表附1—8井下水准测量手薄

工作地点观测仪器

日期记录扶尺

水准尺读数

m

测点

位置

备注与草图

后视

mm

前视

(四)、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1.实习任务和要求

(1)通过倾斜巷道传递高程,如图附1—14所示,将下平巷A点高程传递到上平巷之B点;

(2)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3)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容及计算方法。

附1—14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2.方法和步骤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是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1)先由A点求出1点高程,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1点,量出1点桩面至仪器横轴的距离(仪器高

)。

在2点挂锤球线上适当位置作一标志,量出2点桩面至标志的距离(覘标高

(2)用正镜瞄准2点锤球线上标志,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当气泡居中后读出竖

盘读数L。

(3)倒镜再瞄准2点锤球线上标志,当气泡居中后,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在竖盘上读取读数R。

取正、倒镜测出的倾角之平均值。

(4)用钢尺从锤球线标志量至仪器中心的斜距L,一般L即是导线边斜长。

(5)计算出B点高程。

以上测量结果记入表附1-9,计算在表附1-10中进行。

3.注意事项

(1)必须在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盘读数。

记录员应注意提醒观测员,以免忽视此项操作而前功尽弃。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水准测量一样,当点在顶板上时,仪器高和觇标高数字前面加负号,则计算公式仍然不变

表附1—9竖直角观测记录

工作地点观测记录

测站

觇标高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

)(′)(″)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角值

照准目标位置

表附1—10三角高程计算

日期:

计算:

观测:

校核:

测站

目标

竖直角δ

倾斜距L

Lsinδ

仪器高

高差h

平均高差

起算点高程H0

待定点高程H

(五)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1.内容与要求

(1)标定直线巷道的方向并延伸中线;

(2)在井下巷道内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标定新开巷道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