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706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艺术概述概述 成稿Word文档格式.docx

1919年在德国小镇魏玛成立的包豪斯学校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诞生的标志,包豪斯从一开始就将艺术因素纳入整个设计教育结构体系中,将艺术与设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包豪斯有名的现代设计大师莫霍里纳吉(MoholyNagy)曾指出:

设计并不是对制品表面的装饰,而是以某一目的为基础,将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能纳入工业生产的轨道,对制品的这种构思和计划技术即设计。

可见设计不局限于对物象外形的美化,而是有明确的功能目的的,设计的过程正是把这种功能目的转化到具体对象上去。

上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潮流、新观念和新思想的传播,现代设计的观念也开始传入我国。

我国根据日译把design译为图案,而日本后来觉得这种译法欠妥,改用片假名,把design音译为デザイン即迪扎因。

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美术工艺、实用艺术、工业艺术、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的过程。

因此,事实上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西方从包豪斯开始已发展了近100年,而在我国真正接近西方现代设计概念的历史却只有20年的时间。

目前我国在《高级汉语大辞典》上是这样解释设计的:

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图案。

故张道一先生说:

如果从字面训诂,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

柳冠中先生认为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

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一种创造性的人为事物,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柳冠中语),它是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造物活动(李砚祖语)。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据统计,截止2009年9月我国现有设计专业院校总数1,412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714所,其它为高职、高专院校。

这就意味着,近年来每年有30万左右的新生进入学校学习设计专业,在校生数字估计超过100万人。

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诸多专业中一直备受青睐,几乎每个有设计专业的院校都会设置环境艺术专业。

回顾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史,也只有几十年的历程。

时间虽短,但是发展迅速,经历了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学体系。

20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校时,曾参照国外高等美术院校专业设置的惯例,建立了室内装饰系。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曾数易其名为:

建筑装饰系、工业美术系和室内(环境)设计系1。

如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在建筑类工科院校和文科的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以及各种应用学院、独立学院等环境中,发展出多样的教育模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探讨环境艺术这个概念之前,理应先从环境这个概念的词源谈起。

1.环境1.1环境的概念环境一词在我国很早就有,有环绕全境和被围绕包围的境域的意思,后来又有个体的整个外界的解释。

那么在现代《辞海》中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周围的境况,另一种是环绕所辖的区域,而建筑师富勒基于人的主体性来看他认为:

Allthatexceptme解释后的意思是:

我以外所有的东西,即服装、家具、家庭、近邻、城市乃至地球等都称为环境。

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从设计的角度理解环境,那么依据设计的本质,也就是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环境的概念应该是:

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也就是说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组成的,并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是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生存的环境。

从广义上讲,环境是指围绕和影响着人们周边一切外在的状态。

通过人与自然间长期的磨合,我们可以把环境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环境的物质因素和环境的精神因素。

环境的物质因素:

在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四届会议召开,人建筑环境曾是这届会议的主题。

会议把环境分为两类:

①归属于自然的环境因素,包括:

阳光、风雨、山脉、河流、田野、植被等等。

②人为促成的环境因素,包括:

桥梁、楼寓、园林、家俱、雕塑、地铁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为促成的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舒适2。

环境的精神因素:

一般来说,精神因素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文化活动使环境形成的特有的风格特征。

从古至今,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变化,无不渗透着各个时期人的思想观念,有帝王高大的殿堂、有贤士们的世外桃源、有雄伟的长城、有现代化的都市即使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使得人们在环境建设中显现诸多不同。

另外,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必然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

环境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人的因素来考虑与人有关的一切活动,并为这个活动提供一切最好的条件。

人,既然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人类的环境需要,就决定了1李砚祖著《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p32郝卫国著《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环境设计的方向。

当代人对周围环境的需求,大致表现为:

回归自然、尊崇文化、体现个性和各种实用美等等倾向,当代环境设计,理应以当代人的环境需求来进行创意设计,为人类创造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理想生活空间。

1.2环境的种类:

人类生活的环境,其概念的涵盖范围非常大。

行为学上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3。

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界中原有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植被及一切生物所构成的地域空间;

而人工环境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人为的地域空间,像城市、乡村、建筑、道路、桥梁等。

保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外部条件。

随着对自然环境改造极限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视保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平衡性和适宜性,呼吁回归自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涵义范畴越发广泛,有生态意义、景观意义上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

从建筑学领域研究环境,一般都是指城市景观环境。

所谓城市景观环境一般也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诸如山川、河流、树木、建筑、小品,等等,是城市内比较固定的物质存在物,是人们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的,身心能够进行体验的的室外空间。

例如建筑环境,人们每天都在建筑内进行各种活动,时时刻刻都在与建筑空间接触,对建筑的内外空间、功能、形象都有了概念上的认识,并对建筑所控制的空间范围有较清晰的界面,整个建筑环境也在脑中留下形象的记忆,人们知道它在城市中的位置,知道它的高度和控制范围,知道它和周围建筑的关系。

城市景观环境正是由建筑、街道、广场、树木、小品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城市形态是通过这些物质构成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城市形象就是这些部分形象外化的有机构成,并且综合了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的完整的城市景观环境4。

系统2.环境艺术环境艺术与环境是两个联系密切却又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需要从其概念与属性两方面去理解它。

2.1环境艺术环境艺术(EnvironmentArt)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它有着宽广的内涵,可以说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

单从字面上理解,环境艺术是名词,其侧重点是艺术二字,它是诸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

它不仅不同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纯欣赏意义上的艺术,而且也不等同于环境的点缀和美化,它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环境的构成来满足人们功能(生理)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而创造的一种空间艺术。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艺术除了包括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外,还包括偶发艺术、地景艺术以及建筑界所称的景观艺术等。

也就是说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艺术构成的要素。

如:

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人工创造的家具、陈设、建筑空间、市政设施、招贴广告,甚至人们自身的日常行为,如服饰、购物、休闲、运动等都是环境中的景致,是整个环境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环境艺术是以原来的自然环境为立足点,以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并协调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人提供一个舒适合理的生存生活时空环境。

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的艺术家、建筑师们率先提出了环境与艺术的融合问题。

他们认为,应该创造寓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与生活的联系要你以往任何一种传统的、单一的艺术形式更加密切。

因此,优秀的环境艺术应该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3李砚祖著《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4刘文军韩寂著《建筑小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月第1版p1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

其涉及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环境艺术也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

这里先引用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的环境艺术定义。

多伯说:

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多伯的环境艺术定义,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

他虽然声言这只是从艺术角度讲的,是作为艺术的环境艺术定义,但是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门类艺术的陈腐观念。

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

因此在多伯定义的基础上,将环境艺术的定义概括为:

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

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

2.2环境艺术的属性地球上只有人类与环境才能产生这种高层次的关系,因为环境艺术的存在和形成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提供生存和生活的场所。

人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人与环境艺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相对立、相依存的统一关系5。

环境艺术是人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媒介,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物化的空间环境上,更体现在物化环境所蕴含的文化当中。

环境艺术至少具有三种属性:

(1)生态属性;

(2)历史属性;

6。

(3)时代属性环境艺术具有生态的属性,人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自然的人,同其他环境的要素一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与这一系统同发展。

人同时具有环境因素中其他任何一种因素所不具备的意识的能动力量,人的心理行为、生理行为和社会行为都可以改变环境,而环境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行为、生理行为和社会行为。

正如丘吉尔曾说;

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又塑造了人。

环境艺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永远处于发展的状态之中,是动态中平衡的系统。

其次,环境艺术具有历史的属性。

环境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表征。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特征,总要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那个时代的环境艺术中。

继承是历史的属性之一,人类总是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延续,在新陈代谢中成长。

每个城市空间总是处于一定地域和时代的文化空间,各个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必定会存在不同的原则。

虽然在功能性、合理性方面,各地区是会有共同点,但是在历史、传统和地区文化方面,必须承认其多样性。

最后,环境艺术具有时代的特征。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化和艺术,目前的共识是积极发展多元文化与地域文化,构建新时代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空间,这种时代精神支配着当代环境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那么,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也就很明了了,它是指设计师对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在内的所有与我们人类发生关系的环境,以原在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用科学与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最佳状态的技术与艺术5李砚祖著《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6李砚祖著《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1p12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课题是达到人与环境的最适合化,人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由上文对各个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它具有多学科与整体性的艺术属性,同时也可以从狭义的专业设计角度去理解。

1.广义环境设计是以人的生活环境合理、舒适和具有审美价值为目的的设计,它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功利目的的规定性、物质条件的规定性以及审美的规定性等许多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给人的活动空间以艺术效果的综合设计7。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既边缘又综合的学科,它涉及物理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艺术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广泛学科。

正是由于其多学科属性决定了目前整体性的设计方法论中在环境系统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个体与整体的协调以及各个专业学科之间的协调成为环境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环境艺术,大至建筑与城市、建筑与邻近区域的有机融合的整体客观层次,小至建筑本身的室内空间,光、色、质、绿化、陈设、湿度等微观层次,都明显地体现出整体设计、统一筹划、彼此渗透的指导思想。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对整体环境、文化特征及功能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使得每一部分和每一阶段的设计都成为环境设计系列中的一环。

整体设计注重能量的可循环、低能耗高信息、开放系统、封闭循环、材料恢复率高、自调节性强、多用途、多样性、复杂性、生态形式美等。

整体化和立体化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观点。

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就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也是生态的环境和生态活动的场所,这是一个整体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室内外空间扩展到整个城市空间,把构成空间和环境的各个要素,有机地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使之整体协调地发展。

8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环境艺术设计又是什么呢?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有着密切联系的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理解为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段对建筑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活动。

环境的要素包括宏观的自然山水、地理、气候、动物以至微观的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提供一个合情、合理、舒适、美观、有效的空间场所,总之,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人性化的空间场所。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技术与材料等等。

即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范畴要涉及城市设计、景观和园林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所以对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者来讲应该是个通才。

2.狭义从狭义的专业设计角度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新学科,是一门实用艺术。

环境艺术不是纯欣赏的艺术,是人创造的、人类生活的艺术化的生存环境空间,它始终与使用联系在一起,并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它是广义建筑学的一部分。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将建筑学定义为。

建筑学是一门创造人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

这条定7诸葛铠著《图案设计原理》(修订版)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p258黄艳著《环境艺术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p9义也完全适合于环境艺术,即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

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形成、变化及历史变迁常与建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极为类似,但它们还有很大的差异。

建筑是整个环境空间的主体,是环境艺术的载体,9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手段,通过它对室内外环境环境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建筑。

进行规划、设计以达到美化和优化环境的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和范畴很广,包括设计者在某一环境场所兴建之前,根据人们在物质功能(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审美功能三个层次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建造计划、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全盘考虑,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并使用图纸、模型、文件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创作过程。

10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方面。

目前对这个专业的通识主要是指以建筑和室内为代表的空间设计。

其中以建筑、雕塑、绿化等诸要素进行的空间艺术设计,称之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

以室内、家具、陈设等诸要素进行的空间艺术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

前者也可称为景观设计;

后者也可称为室内设计。

这成为当代设计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两翼11。

目前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看,主要有5个分支:

①城市规划设计:

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布置,创造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全面发展需要的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的城市物质条件与场所的设计。

城市规划的内容是研究和计划城市发展的性质、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拟定各类建设的规模、标准和用地要求,制订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规划和布局,以及城市的形态和风貌等。

②园林景观设计: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古老的风景园林设计与现代城市、工程技术相结合演化出来的。

景观规划设计又包括宏观环境规划/场地规划/各类施工图、方案文本的制作/施工协调与运营管理四个方面。

单指园林这个范畴,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等一系列的专业规划,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土地、水体、植物、建筑等。

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其主要追求是再现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自然和人工巧妙结合;

而西方园林强调形式规则对称,一切表现为人工创造,追求人工美。

③室内设计:

指对建筑物内部的设计。

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

室内设计的内容主要为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四个方面。

室内环境类别有住宅室内设计、集体性公共空间设计(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开放性公共室内设计(宾馆、饭店、影剧院、商场、车站等)、专门性室内设计(汽车、飞机和船舶体内设计)等。

④建筑设计:

是环境设计中最古老的的门类,指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

建筑又分为住宅建筑、教育科研建筑、商业建筑、文化观演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运动场馆建筑。

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是指供人在其中生产、生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则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等。

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功能实用、结构安全、成本经济、形象美观。

当代建筑设计,既要注重单体建筑的比例样式,更要注重群体空间的组合构成;

既要注重建筑实体本身,更要注重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虚的空间;

既要注重建筑本身的外观美,更要注重建筑与周遍环境的协调配合。

9李砚祖著《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p110郝卫国编著《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3111黄艳著《环境艺术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⑤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的类型主要有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

其核心内容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从住宅公共部分一直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间和大自然;

社会环境从个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精神环境则从外部延伸到个人情感。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包括功能上的动线、美学上的统一、变化、尺度与比例以及人文方面的时代精神、社会现象、风土人情、设计师独特的个性与见解等。

人类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的多途径,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空间性质的多重性。

任何公共空间的创造要以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