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75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docx

精编人教版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有配套答案word版

必修二第一单元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ù)袅娜(niǎo)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

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

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

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d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

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

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

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

“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

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

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受物质利益的诱惑,能像瓦尔登湖的贤者少之又少。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荷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C.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它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D.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这句话揭示了绿色的象征意义:

绿色象征着爱、幸福、猗郁的年华,表现了作者对绿色的挚爱和赞美、歌颂之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B.郁达夫,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兵、张资平等人发起了“太阳社”,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沉论》《茑萝集》等,散文《故都的秋》。

C.《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表现了作者的回忆、幻想与沉思,表达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D.《瓦尔登湖》一文描写了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抒发了作者观景时的丰富感受,表达了作者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对人类文明发展使大自然遭到破坏的痛心。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遣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

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荥阳郑伟谓侠曰:

“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侠曰:

“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

”遂从入关。

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

岁月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人歌曰: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

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鏝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

转工部中大夫。

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

“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侠闻之,许其自首。

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

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

“可向府耶。

”所苦因此而瘳②。

晋公护闻之日:

“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又司空许国公字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

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

缙绅咸以为荣。

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鏝(tī)②瘳(chōu):

病愈。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慧,有异于一般孩童。

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

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

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

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们都为此感到荣耀。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月是乡村明

月是乡村的风景。

你说。

真的,乡村的月很白很圆,就像一个醇厚的梦。

你小小的陋室如积水空明,屋外的竹枝投影入户,如随波交横的藻荇。

你我临窗望月,思接千载,心驰八荒,许多吟哦明月的诗词曲赋都涌上心头,天籁之音如风,是响在天际还是耳畔难辨分明。

悠悠时空,绵绵岁月,因为一轮明月当空,仿佛就是窗外山水的凝固和浓缩。

夜的深处,田园朦胧,村舍隐约,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一幅深幽空阔、安逸静穆的水墨画卷。

月就是戳盖在这幅画卷上的新亮印章。

多美的夜啊!

我陶醉在月营造的境界,就要融入画中了,成为一团色彩,竟忘了自己来的使命。

月华柔和清凉,沁透我的肌肤,流入我的血脉,逸我满心的芬芳。

你说:

如果没有月,夜能这么恬适?

如果没有月,夜能这么富有灵性?

月是美的,但没有寂静的水映衬,清辉就会黯然失色;没有澹远的夜空作为背景,皎洁就难凸现。

月和乡村浑然一体。

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你周身泛动月晕。

我知道都市的霓虹彩灯中难寻月的面容,都市的喧嚣嘈杂声里难觅这般诗意的夜。

我也知道月孤寂清寒不会有辉煌,因为月的光泽源自太阳的照耀。

这是常识。

但你说:

世上万物都是自然的造化,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和运行的轨道,得其所就和谐,和谐就能焕发自身蕴蓄的美;而错位了,乱序了,本色就会湮灭,就只能显露丑陋。

月何必要争辉煌,月的神韵风采就在“静”中涵纳和舒放。

选择就是放弃,有所得就有所失,月与人都如此。

你是离不开这小小的陋室了,这偏远乡村的水和空气把你滋养得明净玉洁,像月一样。

我觉悟到,我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的心被月光澄清了,就理解你了。

人重要的是认识自己。

我把月光收藏,也把对你的祝福挂在心上。

今晚,我又一次念起你:

窗外的月依旧那样皎好吗?

多少年了,你守着那方天地,耕耘播种,已是桃李满天下,常常让我心生羡慕。

普天之下,月儿无数,可莹清明洁的月就数乡村了。

月是乡村的魂魄呵。

11.下列句子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看法,请你把它们的意思直接明白地写出来。

(1)我也知道月孤寂清寒不会有辉煌。

(2)你是离不开这小小的陋室了。

 

12.阅读“我陶醉在月营造的境界..竟忘了自己来的使命”一段话,联系后文,回答“我”“来的使命”是什么?

 

13.文中用了第二人称“你”,并把“你”和“月”作比,请你回答:

(1)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

(2)“你”和“月”有哪些相似之处?

14.你是否很欣赏这篇文章?

如果是,请你联系文中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与以上题目中的提法重复);如果不欣赏,也请你联系文中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要超过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

啊,多像梦的使者。

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

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

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

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

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

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

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

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

我那时只有十岁呀。

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

哦。

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

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

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

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

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

淙淙的水,摇曳的花。

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

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

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

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

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

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

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

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

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

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

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

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北京)

15.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16.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请简要概括。

17.“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8.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诗歌鉴赏题

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下絡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A.此诗的颈联中“吊影”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寄托了什么思想情感?

B.“千里雁”“九秋蓬”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

这里的“雁”与“蓬”指什么?

答:

A.

B.

(2)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诗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四、语言运用题

21.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的序号)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22.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

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然后写出自己充分的理由,不超过100字。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24.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按下列要求分别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1)表现“喜悦”的心情。

(2)表现“忧愁”的心情。

五、写作题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

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参考答案】

1.D(A.踱duó;B.颤chàn,;C.揠yà)

2.D(A.幽僻;B.渺茫;C.嬉游)

3.C(A句“冷静”后用分号;B句“何尝有别”后用逗号;D句“一会儿说”后用逗号。

4.C(“幽僻”指幽静偏僻,用在①句中更贴切;②句用“赏玩”才能和前面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相照应;“软弱”的对象常常指人,所以③句用“柔弱”更贴切。

5.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6.B(“太阳社”应为“创造社”。

7.B(A代词,代前面所述对象。

B前一个为语气助词,“呢”;后一个为代词,“他”。

C为动词的形式,译成代词。

D动词,“做”。

8.B(B项符合题干要求,其他各项所指陈述对象和题干不搭配。

9.C(“又敦促奸吏坦白交待”原文无此意,原文是李贵听说裴侠任工部大夫一职时,自己害怕。

附:

参考译文

裴侠字嵩和,是河东解人。

七岁了,还不能说话,后来在洛城看见一群乌鸦遮蔽了天空,抬起手指着乌鸦就会说话了,于是聪慧记忆深刻,不同于平常的儿童。

十三岁,父亲去世了,他哀伤得像成年人一样。

魏正光中年间,渐渐地升到义阳郡守职位。

武卫将军向帝推荐裴侠,授予左中郎将官职。

到帝向西迁移,裴侠将要随帝西行可是妻子儿女还在东郡。

荥阳郑伟对裴侠说:

“天下正乱,不知道你们居住在哪里,还不如在东郡靠近妻子儿女,慢慢地选择好的居地呢。

”侠说:

“既然吃别人的俸禄,难道让妻子儿女困住?

”就随从帝入关。

投河北郡守,侠亲自做事,平时很节俭,吃的都是普通的饭菜罢了,下人没有不怀念他的。

这郡旧的体制,有打鱼狩猎的三十人来供养郡守,侠说:

“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

”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了。

又有士兵三十人,供郡守使用,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做私事,并收这些人做市官马。

一年多已经积累成群的马匹。

他离开职位的那天,丝毫不取。

人们歌颂他说:

“美好的食物不吃,不用士兵,裴公美好的品德,应该是世人的楷模。

”全国上下都信服他,称他是“独立使君”。

升户部大夫。

当时有一自私的吏主看守仓库,几年私藏到千万。

侠在此地做官时,振作精神想办法揭发,几月之内,奸险偷窃的人大致都尽了。

转任工部大夫。

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在府中悲伤的哭泣,有人问他原因,回答说:

“掌管的财物,很多变为自己用,裴公是有名的清正严厉之人,害怕获罪,因此哭泣。

”侠听说这件事,答应让他自首。

李贵自己说藏钱五百万。

侠曾经遇病沉迷委顿,朋友担心他。

忽然听到五声鼓响,便立即惊起,环顾左右说:

“可是回府。

”自己的病因此而痊愈。

晋公护听到这件事后说:

“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又有司空许国公守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一并来问候裴侠,居住的房屋,免不掉霜露,贵等人回去,向帝说起此事。

帝怜矜他的贫困,就建造起居的房屋,并赏赐他良田十顷,奴隶、耕种的用具粮种没有不准备充足的。

缙绅都把这作为光荣的事。

裴侠在职位上死去,谥号叫贞。

10.

(1)裴侠说:

“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

”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2)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11.

(1)“你”的清贫寂寞生活不引人注目。

(2)“你”舍不得离开乡村到都市去。

12.动员“你”离开乡村到都市去。

13.

(1)便于作者与读者“沟通”,抒发感情,显得亲切、动情。

(2)品质纯洁,孤清寒,默默奉献。

14.此为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5.

(1)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2)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6.作者感受到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但又是充满生机,充满色彩,给人带来希望的。

17.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18.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

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希望;③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盼望春天,渴望春天,呼唤真情的主旨。

19.

(1)A.吊影:

自吊自影,自我安慰。

写出了亲人不能团聚的孤独之感。

B.比喻。

喻指离散的亲人。

(2)控诉战争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抒发了厌恶战争之情。

20、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1.③①②④⑤⑥(此题为语言衔接题,做题时六个句子间内容不仅要保持话题一致,还要注意句间内容上的联系。

22.这是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名人效应的做法,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搞笑”只是他个人具备的一种特性,而对小人物的塑造又来源于他对身边生活的人的一种体悟,更多的是实践的结果。

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生活体验,所以用这样的人做教授,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意思对即可)

23.本题属开放题,两段文字分别表现“喜悦”和“忧愁”的心情,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并且有明显的情景差别。

24.[写作点拨]

江苏卷的话题“凤头、猪肚、豹尾”与去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变化。

不变的是,这又是一道有关人生审美与思考的作文题;变化之处,则在于明显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题目中的提示语,既对三个概念作了解说,又引导考生从“生活、学习”“事业、人生”等角度构思作文,把话题内涵和写作指向阐释得相当清楚。

也就是说,考生看到试题后一般都能明白,“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只是个引子,命题人是要求我们联系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阐述在起始阶段要迈好关键的第一步,在过程中要追求充实丰富,在收尾阶段要画上圆满的句号。

作文时应注意:

一、虽然题意直白,但仍须审题。

比如,“凤头”不能理解为出身好、地位高,而是指打好基础,开好头,或者指具备一种不随波逐流的操守与争取脱颖而出的抱负;“猪肚”可理解为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或者是精神积累、事业发展、快乐感悟与多彩人生,等等;“豹尾”建立在“凤头”“猪肚”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是一种收获,或者是人生晚年的响亮与高贵。

二、要善于化虚为实,化大为小。

怎样化大为小呢?

一是可以从话题中选取一个或两个方面切入进来。

比如只谈人生要追求“豹尾”,保持晚节;做事情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以免功亏一篑。

二是可以由“生活、学习”“事业、人生”这些大角度中精选小角度,只叙具体的一件事,没有必要又是谈学习,又是讲创业,同时还论及为人处事,否则,必然会造成东拉西扯,文意散乱。

本题写作思路参考:

一、把“凤头、猪肚、豹尾”视为学习、人生或事业的三部曲,由此演绎成文。

如果写议论文,不妨侧重某一阶段,简略涉及其他阶段。

比如论证“凤头”的重要性,可以强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有它就难得“猪肚”,也没有所谓的“豹尾”;又如论证“猪肚”更值得重视,可以阐明许多事情的宝贵之处并不是美好的结局。

而在于过程中的探索与体验。

也可以反向思考,论述即使缺少一个“凤头”,但仍可以追求“猪肚”和“豹尾”。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对某位成功人士的一生进行扫描,表现其三个阶段的特点;也可以写某件事的成败,以此表明“凤头、猪肚、豹尾”缺一不可;还可以反过来,从批评的角度刻画一个无所作为的形象,描写他不思进取,虚度年华,一辈子与“凤头、猪肚、豹尾”无缘。

二、对“凤头、猪肚、豹尾”进行界定,指出平凡的人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采;一切经历都是财富,即使你奋斗一生仍没有显赫的成绩,同样可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拥有相对完美的人生。

[例文]

人生三部曲

滕王高阁临江渚

正如没有达•芬奇、莎士比亚就没有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样,倘若没有王勃的杰出贡献,恐怕就没有盛大辉煌的盛唐气象,就没有生动的大唐山水。

如果我们把李、杜、白喻为一只美丽凤凰身上的三支最漂亮的羽毛的话,那么王勃———这位近体诗的先驱者———就是那高高扬起、桀骜不驯的凤头。

王勃,字子安,名列“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的文学主张是崇尚实用,他有感于当时“争构纤微,竟为雕刻”的文风,于是开始了近体诗的创作。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努力下,唐代文学竟走向了一段新的里程,掀开了中国古代诗歌崭新的一页。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依然在我们的口中传唱,“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依然在民族的记忆里回响。

这位不幸的诗人用他短暂的人生为自己书写下了一个精彩的开始。

无风雨也也无晴

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