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77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设计题目: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

系别:

专业:

组别:

起止日期:

2012年12月26日~2013年1月5日

指导教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二○一二年制

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互连

组长

学号

班级

系别

专业

组员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子网划分,路由原理等网络基本知识。

(2)掌握OSPF协议的基本配置。

(3)掌握基本的组网方法,利用OSPF协议互联5个独立的局域网。

课程设计所需环境

CiscoPacketTracer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利用OSPF协议互连5个独立的局域网,基于PacketTracer实现网络功能

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分工情况

1

12.26-12.28

商讨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初步实施方案。

2

12.29-12.30

划分子网和画出初步拓扑图。

3

12.30-01.02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

4

01.03-01.04

进一步完善拓扑图

5

01.03-01.05

完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并作出分析。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引言 1

1.1课程设计目的 1

1.2课程设计背景 1

1.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

2需求分析 1

2.1实验环境 1

2.2设计思路 1

2.3设计要求 2

3概要设计 2

3.1设计的流程图 2

3.2OSPF路由协议的原理与配置 3

3.2.1OSPF路由协议的原理 3

3.2.2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 4

4详细设计 5

4.1子网的划分 5

4.2网络拓扑图的设计 5

4.3路由器的配置信息 6

4.4交换机的配置 11

5调试与操作说明 11

5.1查看路由 11

5.2使用CiscoPacketTracer调试与模拟 13

6结束语 20

参考文献 20

滁州学院本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引言

1.1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路由器接口IP地址配置以及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

培养我们在网络实践中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2课程设计背景

网络的发展离不开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

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在这个自治系统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自治系统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State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OSPF路由协议支持路由验证,只有互相通过路由验证的路由器之间才能交换路由信息。

并且OSPF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定义不同的验证方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因此,OSPF路由协议应用非常广泛。

1.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路由选择协议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连接成一个较大的网络。

利用OSPF协议互连5个独立的局域网,且每个局域网的计算机数量分别为10台、7台、25台、31台、62台,将每个局域网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网;整个网络可用私有地址段为192.168.0.0/24,利用VLSM技术划分子网;每个子网分别连接一个路由器,5个路由器依次连接成环状,路由器间使用OSPF路由协议选择路径,并基于PacketTracer实现网络功能。

2需求分析

2.1实验环境

安装了模拟软件CiscoPacketTracer的计算机

2.2设计思路

利用OSPF协议互连5个单独成立的局域网,将每个局域网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子网。

然后将5个路由器连成环状,由于拓扑为环形,没有层次之分,依次配置每一个路由器,拓扑主干如2-1所示:

图2-1拓扑主干图

2.3设计要求

利用OSPF协议互连6个独立的局域网,其中有4个局域网属于区域0,2个局域网属于区域1,区域0的计算机数量分别为10台、7台、25台、62台,将每个局域网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网,网络可用私有地址段为192.168.0.0/24,区域1的计算机数量为31台、62台,网络可用私有地址段为192.168.1.0/24。

利用VLSM技术划分子网;每个子网分别连接一个路由器,区域0有5个路由器依次连接成环状,区域1和区域0的一个路由器相连,3个路由器连成环,路由间使用OSPF路由协议选择路径。

3概要设计

3.1设计的流程图

设计流程:

(1)根据需求划分子网;

(2)构造网络图谱图;

(3)配置路由器;

(4)查看路由;

(5)设计测试;

3.2OSPF路由协议的原理与配置

3.2.1OSPF路由协议的原理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有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我们通过图3.2来概括网络互联主要的四种抽象模型。

图中,抽象模型Model1表示路由器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不连接其他路由器,只连接了一个以太网段。

此时,对于运行OSPF的路由器R1,只能识别本身,无法识别该网段上的设备(主机等);抽象模型Model2表示路由器R1通过点对点链路(如PPP、HDLC等)连接一台路由器R2;抽象模型Model3表示路由器R1通过点对多点(如FrameRelay、X.25等)链路连接多台路由器R3、R4等,此时路由器R5、R6之间不进行互联;抽象模型Model4表示路由器R1通过点对多点(如FrameRelay、X.25等)链路连接多台路由器R5、R6等,此时路由器R5、R6之间互联。

以上抽象模型着重于各类链路层协议的特点,而不涉及具体的链路层协议细节。

该模型基本表达了当前网络链路的连接种类。

对于抽象模型Model1(以太网链路),使用LinkID(连接的网段)、Data(掩码)、Type(类型)和Metric(代价)来描述。

此时的LinkID即为路由器R1接口所在网段,Data为所用掩码,Type为3,Metric为代价值。

对于抽象模型Model2(点对点链路),先使用LinkID(连接的网段)、Data(掩码)、Type(类型)和Metric(代价)来描述接口路由,以上各参数与Model1相似。

接下来描述对端路由器R2,四个参数名不变,但其含义有所不同。

此时LinkID为路由器R2的RouterID,Data为路由器R2的接口地址,Type为1(Router),Metric仍为代价值。

对于抽象模型Model3(点对多点链路,不全连通),先使用LinkID(连接的网段)、Data(掩码)、Type(类型)和Metric(代价)来描述接口路由,以上各参数与Model1相似。

接下来分别描述对端路由器R3、R4的方法,与在Model2中描述R2类似。

对于抽象模型Model4(点对多点链路,全连通),先使用LinkID(网段中DR的接口地址)、Data(本接口的地址)、Type(类型)和Metric(代价)来描述接口路由。

此时Type值为2(Transnet),然后是本网段中DR(指定路由器)描述的连接通告。

路由器在通报其获知的链路状态(即上面所述的参数)前,加上LSA头(LinkStateAdvertisementHead),从而生成LSA(链路状态广播)。

到此,路由器通过LSA完成周边网络的拓扑结构描述,并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

图3-2路由协议原理图

3.2.2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

OSPF路由协议配置中的全局设置的有关命令如表3-3:

表3-3全局设置的命令表

任务

命令

指定使用OSPF协议

routerospfprocess-id1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addresswildcard-maskareaarea-id2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ip-address

OSPF路由进程process-id必须指定范围在1-65535,多个OSPF进程可以在同一个路由器上配置,但最好不这样做。

多个OSPF进程需要多个OSPF数据库的副本,必须运行多个最短路径算法的副本。

process-id只在路由器内部起作用,不同路由器的process-id可以不同。

wildcard-mask是子网掩码的反码,网络区域IDarea-id在0-4294967295内的十进制数,也可以是带有IP地址格式的x.x.x.x。

当网络区域ID为0或0.0.0.0时为主干域。

不同网络区域的路由器通过主干域学习路由信息。

4详细设计

4.1子网的划分

利用OSPF协议互连6个独立的局域网,由于每个局域网的计算机数量分别为10台、7台、25台、62台、31台、62台,将每个局域网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网,区域0的网络用私有地址段为192.168.0.0/24,区域1网络用私有地址段为192.168.1.0/24;利用VLSM技术划分子网,划分结果如表:

表4-1区域0的子网划分

子网名

主机数

划分子网IP地址

子网IP地址范围

LAN0

10台计算机

192.168.0.0/28

192.168.0.1—192.168.0.14

LAN1

7台计算机

192.168.0.16/28

192.168.0.17—192.168.0.30

LAN2

25台计算机

192.168.0.32/27

192.168.0.33—192.168.0.62

LAN3

62台计算机

192.168.0.128/26

192.168.0.129—192.168.0.190

表4-2区域1的子网划分

子网名

主机数

划分子网IP地址

子网IP地址范围

LAN4

31台计算机

192.168.0.64/26

192.168.0.65—192.168.0.126

LAN5

62台计算机

192.168.0.128/26

192.168.0.129—192.168.0.190

4.2网络拓扑图的设计

区域0:

5个路由器R0、R1、R2、R3、R4连接成一个环,区域1:

3个路由器互联成环,

每一个路由器的接口IP如表4-2所示:

表4-3区域0的路由器的接口IP

路由器名

F0/0接口IP

S0/0接口IP

S0/1接口IP

R0

F0/0:

192.168.0.14/28

S0/0:

192.168.0.193/30

S0/1:

192.168.0.210/30

R1

F0/0:

192.168.0.30/28

S0/0:

192.168.0.197/30

S0/1:

192.168.0.194/30

R2

F0/0:

192.168.0.62/27

S0/0:

192.168.0.201/30

S0/1:

192.168.0.198/30

R3

S0/0:

192.168.0.205/30

S0/1:

192.168.0.202/30

R4

F0/0:

192.168.0.190/26

S0/0:

192.168.0.209/30

S0/1:

192.168.0.206/30

区域1的路由表:

表4-4区域1的路由器的接口IP

路由器名

F0/0接口IP

F0/1接口IP

S0/0接口IP

R3

F0/0:

192.168.1.1/28

F0/1:

192.168.1.17/28

R5

F0/0:

192.168.1.2/28

F0/1:

192.168.1.65/26

S0/0:

192.168.1.33/27

R6

F0/0:

192.168.1.129/26

F0/1:

192.168.1.18/28

S0/0:

192.168.1.34/27

利用DNS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进而访问web服务器;

网络拓扑图如图4-3:

图4-1网络拓扑图

4.3路由器的配置信息

⑴路由器R0的配置信息:

hostnameR0//将路由器命名为R0

interfaceFastEthernet0/0

ipaddress192.168.0.14255.255.255.240//对接口F0/0分配IP地址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interfaceFastEthernet0/1//对接口F0/1分配IP地址

noipaddress//删除接口F0/1分配IP地址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shutdown//激活接口

interfaceSerial0/0//对接口S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193255.255.255.252

clockrate64000//设置时钟频率

interfaceSerial0/1//对接口S0/1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210255.255.255.252

clockrate64000//设置时钟频率

routerospf1//启动ospf进程

log-adjacency-changes

//宣告192.168.0.0网段,反码为0.0.0.15ospf区域为骨干区域area0

network192.168.0.00.0.0.15area0

network192.168.0.1920.0.0.3area0

network192.168.0.2080.0.0.3area0

ipclassless

linecon0

linevty04

login

⑵路由器R1的配置信息:

hostnameR1//将路由器命名为R1

interfaceFastEthernet0/0//对接口F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30255.255.255.240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interfaceFastEthernet0/1//对接口F0/1分配IP地址

noipaddress//删除接口F0/1分配IP地址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shutdown//激活接口

interfaceSerial0/0//对接口S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205255.255.255.252

clockrate64000

interfaceSerial0/1//对接口S0/1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210255.255.255.252

routerospf1//启动ospf进程

log-adjacency-changes

network192.168.0.2080.0.0.3area0

network192.168.0.2040.0.0.3area0

network192.168.0.160.0.0.15area0

linecon0

linevty04

login

⑶路由器R2的配置信息:

hostnameR2//将路由器命名为R2

interfaceFastEthernet0/0//对接口F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62255.255.255.224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interfaceFastEthernet0/1//对接口F0/1分配IP地址

noipaddress//删除接口F0/1分配IP地址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shutdown

interfaceSerial0/0//对接口S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206255.255.255.252

clockrate64000//设置时钟频率

interfaceSerial0/1//对接口S0/1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201255.255.255.252

routerospf1//启动ospf进程

log-adjacency-changes

network192.168.0.2040.0.0.3area0

network192.168.0.2080.0.0.3area0

network192.168.0.320.0.0.31area0

linecon0

linevty04

login

⑷路由器R3的配置信息:

hostnameR3//对路由器R3进行命名

interfaceFastEthernet0/0//对接口F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1.1255.255.255.240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interfaceFastEthernet0/1//对接口F0/1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1.17255.255.255.240

duplexauto//双工的协商模式为自动

speedauto//速率为协商模式为自动

interfaceSerial0/0//对接口S0/0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197255.255.255.252

interfaceSerial0/1//对接口S0/1分配IP地址

ipaddress192.168.0.202255.255.255.252

clockrate64000//设置时钟频率

interfaceSerial0/1//对接口S0/1分配IP地址

log-adjacency-changes

network192.168.0.2000.0.0.3area0

network192.168.0.1960.0.0.3area0

network192.168.1.00.0.0.15area1

network192.168.1.160.0.0.15area1

ipclassless

linecon0

linevty04

login

⑸路由器R4的配置信息:

hostnameR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