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7812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1Word下载.docx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7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10

普通混凝土用砂

JGJ52-1992

11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

JGJ53-1992

12

普通混凝土拌和用水

JGJ65-1989

1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及设计规程

JGJ/T55-2000

1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

1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1987

1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1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1993

1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1991

1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2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2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999

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第一节:

施工工艺流程

1、程序

进场准备→技术准备→材料采购→人员组织→机具调配→施工设施临建→材料设备验收→下达施工任务→施工实施→交工验收→质保服务。

2、工程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内外装饰→地面散水→道路、地坪。

3、施工工艺流程图(附录7)

第二节: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2.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控制点均可布置在原有混凝土地坪或道路上。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建筑物或道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内。

3、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控制。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构筑物进行网状控制,兼顾±

0.000以上施工,将角向轴线作为控制轴线。

5、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向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距离基坑至少5m。

6、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7、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8、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2.2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测设

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验无误后方可使用。

2、基础施工(即±

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基坑壁,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

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

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

0.000以上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2、地下结构工程

3、地上结构工程

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50控制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混凝土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2.4施工时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1/7000(相对误差)

≤20m±

3对于轴线小于±

3mm

(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

(3)标高小于±

5mm

(4)垂直度层高≤8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

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视。

(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锤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中。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1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施工程序:

熟悉图纸及规范→钢筋翻样配料→提钢筋施工计划→钢筋外观检查、取样做试验→合格后,按钢筋翻样配料单下料、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钢筋绑扎→检查→浇混凝土时钢筋保护

2、钢筋翻样配料

a、配筋前必须熟悉设计图纸、会审记要、施工规范的要求,并对现场运输、绑扎安装全盘考虑。

b、墙、梁、板、柱的配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特别注意下列部位的构造:

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接头位置;

保护层厚度;

框架梁、柱的接头;

梁、柱的箍筋构造;

构造柱、填充墙抗震构造、填充墙墙柱连接、框架插筋、圈过梁、女儿墙抗震构造;

拉墙筋的设置等均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配制。

c、配料同时配出施工措施使用钢筋,如钢筋撑铁、止水带夹筋、拉结筋。

d、配料时,除计算图纸尺寸外,要计算钢筋弯曲调整长度

3、钢筋制作

a、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

用于工程上的所有钢筋必须是经过检验达到合格的钢筋。

b、钢筋加工成型必须按配筋单上的钢筋规格、形状、长度进行下料成型,下料和成型力求准确。

c、钢筋下料和成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d、加工好的钢筋必须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

e、因钢筋种类、规格较多,成型钢筋应用料牌写上钢筋编号、直径、钢号、下料长度及合计根数等。

4、钢筋绑扎

a、钢筋绑扎前需先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b、钢筋绑扎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c、钢筋绑扎应牢固,不能有松动变形现象。

d、钢筋保护层应事先预制与砼同标号的砂浆块,其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柱、梁侧、墙等到的砂浆垫块上应加插绑扎铅丝,以便将其绑扎在相应位置的钢筋上。

垫块面积40×

40。

梁、柱垫块应垫于箍筋处,其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

钢筋绑扎完后应通过自检、互检、专检后,再报请建设单位代表及监理单位检查,检查验收合格后即时办理好隐蔽验收记录后,填写浇灌令,申批后方可浇筑混凝土,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成品保护

A、钢筋绑完后禁止踩踏。

B、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C、安装电管、水管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钢筋和碰动钢筋。

D、浇灌砼时应设专人修整钢筋。

3.2模板工程

1、模板的设计

顶板模板支撑采用φ48×

3.5钢管,楼板双向均为1000mm,组成排架撑,支撑立杆离地30mm处设纵横水平杆,以上每隔1.8m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保证整个排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2、模板施工

A、模板支承架的施工

梁、板模板支承架采用钢管架作为支承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板架和梁架采用同一支撑体系。

梁架钢管立杆间距为1050×

1050。

B、模板材料选择

模板有采用厚度为18mm的层板。

木枋选用50×

70×

2100、50×

100×

2500等规格,用作柱、梁、板等模板的背枋。

C、模板制作安装施工要点

c-1、柱、梁、板模板必须设计模板加工图。

c-2、柱、梁、板模板必须按加工图进行加工制作。

c-3、制作模板时,板边要刨平刨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表面平整,不得漏浆。

c-4、配制完成后,不同部位模板必须进行编号、写明用途、分别堆放。

c-5、支模时必须使轴线的尺寸位置准确,拼缝严密,支撑可靠。

c-6、分层分段支模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通过计算,本项目楼面设计荷载最大小于施工时所要承受的荷载,所以在第一层模板拆除后,尚应在主梁下加设适当的支撑,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c-7、柱模板及支架安装过程中,应多人作业,并有防止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c-8、模板用隔离剂:

模板采用对成品无污染的隔离剂,不允许使用如废机油等作为模板隔离剂。

3、模板拆除的技术措施

A、严格掌握拆模时间

a、柱侧模:

在砼终凝之后,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b、梁板底模:

拆除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底模板及支架时,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表要求: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悬臂构件

>2

B、折模时,应共同作业,严禁高抛模板及木枋等材料,保护好模板及成品,人不能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和下方,注意防止模板掉下伤人,搬运模板要互相配合,动作协调。

C、拆下来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按规定地方堆放整齐。

3.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的供应: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2)、施工工艺

在梁、板筋上焊板面标高控制钢筋→混凝土运输→人员、机具、混凝土安排就位→浇灌混凝土、振捣密实→按标高用铝合金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初步刮平→滚筒滚平、提浆(或提浆机提浆)→刮尺刮平→初凝后人工抹面→混凝土抹光机抹面→浇水养护→成品保护

(3)、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a、在浇筑前,应安排人工清除垫层上的垃圾,并用高压水泵冲洗积泥等杂物。

b、在梁、板筋上焊板面标高控制钢筋:

为保证板的厚度、平整度采用在梁、板的钢筋上焊板面标高控制钢筋,在标高控制钢筋上用水平仪抄出高出板面100㎜的控制标高,并用红油漆作出标记。

在施工过程中拉线控制板面标高,并用水平仪随时检测板面标高。

在混凝土表面初步刮平后将板面标高控制钢筋打弯埋入梁、板内。

同时也可利用墙、柱插筋做好板面标高控制点(比板面标高高500mm)用油漆做好标记,形成标高控制网,作为标高控制依据。

c、现场木工要对所有模板、预埋件、预留孔洞及泵管支架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d、施工人员应向施工班组认真交底技术质量安全措施,签发混凝土浇灌令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捣。

(5)、取样与试件留置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重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混凝土浇筑方法:

采用分块、分段施工,连续浇捣进行。

(7)、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A、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收听天气预报,应避开暴风雪,严寒或大雨天气;

B、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一次浇到板面标高,振动时快插慢拔,浇上层混凝土时,需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使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

前排振动器振捣灌点混凝土,后两排振动器振捣斜坡流淌部分混凝土,插点移动间距400mm左右,均匀振捣,严禁漏振。

在每个浇灌边缘斜坡处,设专人负责振捣,以保证斜坡混凝土密实。

凡后浇混凝土在振捣时,振动棒均应插入先浇混凝土内50~100mm。

振捣时派固定人员负责,严禁漏振、少振和振动钢筋。

为防止爆模和钢筋位移,每台班均安排专人监管,以确保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泌水及时排出。

C、混凝土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浇筑顺序和方向浇到一定长度、振捣密实后,按标高用铝合金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初步刮平

E、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脚踩无坑时),用滚筒滚平、提浆(或混凝土提浆机提浆),滚动过程中发现有较低处时即时用混凝土填平,反复来回滚压,直至整个表面平整。

F、滚平过程中应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尽量排出后再用刮尺刮平,把少量的混凝土面石子拍打下去,并使表面气孔等全部均匀消除。

刮平过程中将混凝土表面泌水清除。

在刮平过程中尽量控制好不产生刮痕。

同时局部柱角、墙边等部位用人工精心收平。

G、混凝土初凝后(脚踩有轻痕时),用人工进行初抹,经过初抹后,面层已经平整,但表面光洁度差,抹痕较重,混凝土终凝前(用手按无痕时),用混凝土抹光机抹面,在混凝土抹光机刀片压力及快速转速之下,混凝土表面变得越来越密实,光滑平整且有光泽。

H、压抹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及时洒水养护。

(8)、混凝土表面处理及养护

混凝土抹光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9)、其它部位混凝土的浇捣

A、混凝土浇捣采用机械振捣密实,剪力墙、柱砼的浇捣必须分层循环进行,每次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浇捣第一层时,须使用减半石砼,以保证不出现柱脚烂根,无砼浆的现象。

B、板面混凝土必须用铝合金刮尺刮平,板面标高采用在板筋上焊钢筋进行控制,施工同时另派专人用水平仪负责控制板面标高,钢筋高度由楼板厚度减去板底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下垫保护层垫块,楼面砼施工时,必须保证砼表面的平整,用木砂板将砼表面抹平,非原浆地面使其板面达到平而不光的效果;

原浆楼地面砼施工时,在混凝土初凝后就进行第一次压面抹光,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抹光,以达到设计要求。

C、砼振捣人员必须分部位明确责任范围,防止漏振,施工时试验人员按规定取样。

浇砼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前后台定人定岗,交接班时必须到现场交接清楚。

(10)、混凝土工程注意事项

A、浇捣前认真对模板检查包括轴线标高,对支撑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B、对钢筋、管线预埋、避雷应隐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C、在浇筑过程中对钢筋应注意保护,特别是负弯矩钢筋应有“铁板凳”进行支护。

D、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洒水、湿润。

E、混凝土浇筑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情况,发现有变形和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

F、浇筑柱、梁、板节点处混凝土时,由于钢筋较密集,有必要对钢筋间距做适当调整,以利于浇灌混凝土和进行振捣。

G、加强混凝土的级配管理和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坍落度控制控制120±

20mm,确保混凝土可泵性。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每隔2~4小时检查一次,发现有偏差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加以调整。

第四节: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1、砌筑工程施工时须认真按图纸、砂浆配合比要求进行砂浆配制。

配制好的砂浆应在拌和后一小时内用完,保证砂浆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砌筑用红砖须选用烧制良好,形状整齐,棱角方正,颜色均匀,无裂痕且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之红砖。

轻质砌块应先择形状整齐、棱角方正、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

2、砌筑时砂浆应饱满,且严格按《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认真组织施工。

3、砌筑前一天应将红砖、轻质砌块充分浇水湿润,不准干砖上墙。

4、施工时,拉墙筋应按规定埋入砖砌体内,同时水电等专业应配合施工,将线、管按要求埋入砌体内,以免造成事后剔槽打洞。

5、砌体砌至梁板底时,应待砌体沉实七天后,以斗砖顶紧砌实,保证砂浆饱满。

斗砖的施工应对靠近柱边、门窗洞口边的作特殊处理,将此两处的顶砖利用现场的可回收材料,根据墙厚和实际所留顶砖高度,现场制作成定型砌块,以解决这两处的顶砖不能顶实的问题。

6、砖、灰等材料严禁倒放于地面,地面应有板面保护材料。

7、砌体水平灰缝砂浆厚度和竖向灰缝砂浆宽度的标准要求为10mm,其最大值不得超过12mm,最小值不得小于8mm,墙体与框架柱之间按规范设置拉结筋。

8、砌体的组砌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其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砖长度的1/4,紧接楼地面的三线墙体,使用实心砖砌筑。

9、砌体与构造柱

1、应按下列顺序施工:

绑扎构造柱钢筋→砌砖墙→支模板→浇捣混凝土

2、砖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500mm设置2根φ6.5的水平拉结钢筋,两边身入墙内长度不小于1000mm。

3、砖墙与构造柱相接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每个马牙槎退进应大于60mm。

每个楼层面开始,马牙槎应先退槎后进槎。

第五节:

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1、抹灰重点控制措施

抹灰工程中,表面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以及抹灰与基层粘接是否牢固(是否空鼓)是影响抹灰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特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控制。

(1)加强基层处理:

抹灰前,将基层上灰层,残余砂浆等清除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充分润湿,对于砼基层应刷素水泥浆一道,确保糙灰与基层的粘接牢固。

(2)对各种孔洞、缝隙,应选用砖头堵塞,然后用1:

3水泥砂浆分层嵌密实。

(3)严格吊线、兜方,同时在墙上间隔1.5m贴上一灰饼,并冲筋,确保表面平整、阴阳角方正。

5.3.2操作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浇水湿润基层→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层、中层灰→抹面层灰→喷涂面层→清理

2、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

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及缝隙、孔洞经堵塞后用1:

3水泥砂浆或1:

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表面凸出部位剔平,表面凹进部位使用1:

3水泥砂浆分层找补。

(2)浇水湿润基层:

在抹灰前一天将墙面自上而下浇水润湿。

(3)找垂面、做灰饼

按照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

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

操作时先贴上灰饼再贴下灰饼,用靠尺找好垂直与平整。

灰饼宜用1:

3水泥砂浆做成50mm见方的形状。

(4)抹标筋

灰饼做好稍干后,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冲筋,冲筋的间距为1.2m~1.5m,筋宽与厚同灰饼。

(5)做护角

门窗洞口墙体阳角处应做护角。

护角用1:

2.5水泥砂浆,砂浆收水稍干后用捋角器抹成小圆角。

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6)抹底层、中层灰

砖墙:

清除表面的尘土,将表面的毛刺的松散颗粒清扫干净,砌块的立绝和缺楞角及个别砂浆不饱满的水平灰缝,用1:

3水泥砂浆(稍干)堵抹密实。

另外,不同砌体界面(包括砌体与砼柱相联部位)要钉钢板网,并要求牢固,平顺,搭接宽度为300mm。

冲完筋约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不要过早或过迟。

先薄抹一层底子灰,接头分层分遍与冲筋抹平,用木靠尺刮平找直,木抹子搓平、搓毛(底、中层灰平均厚度控制在13~15mm之内)。

抹灰基体为砼时,清除表面的尘土、灰砂、油污、铲出松石子,然后使用水泥砂浆填补蜂窝麻面,剔平凸出墙面过多的砼,并清除隔离剂,钢模拆换后残留在砼表面的油脂用10%碱溶液刷洗并将砼表面凿毛,在抹灰前一天,浇水将基体表面充分润湿的情况下先刷108胶素水泥浆一道或在素水泥浆中加JCTA-400砼界面剂刷一道,随刷随打底。

其余同砖墙体底灰、中层灰(平均厚度控制在13mm以内,顶棚控制在10mm以内),砼柱不冲筋而采用木条夹具控制抹灰厚度及平整度、垂直度。

(7)抹水泥砂浆罩面灰

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先将墙面润湿后即可抹1:

2.5水泥砂浆罩面灰,厚度控制在5mm之内。

抹时先薄刮一道,使其与底灰结合牢固,紧跟抹第二遍,用大杠刮平找直,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8)不同砌体界面(包括砌体与砼柱界面)钉300mm宽钢板网以防止抹灰在该部位产生裂缝。

3、施工及质量要求

(1)抹灰工程中所用水泥、砂、外加剂等材料按设计要求选用,并符合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

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要抽样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2)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等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使用完。

(3)砂浆中掺入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4)不同基层交接处应先铺设金属网,并绷紧钉牢。

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5)抹灰前,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润湿,加气砼表面抹灰前,应清扫干净,并应做基层表面处理,随即分层抹面,防止表面空鼓开裂。

(6)无论是水泥砂浆还是混合砂浆抹灰前,均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7)罩面石膏灰应掺入缓凝剂,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宜控制在15~20min内凝结,涂抹分两遍连续进行,第一遍涂抹在干燥的中层上。

罩面石膏灰不得直接涂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8)抹灰工程的面层不得有爆灰、裂缝,各抹灰层间不得有脱层、空鼓现象产生,表面应达到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第六节: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屋面防水使用的是APP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1、施工准备

1.1材料:

APP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密封胶

1.2机具:

扫把、喷枪、燃具、高压吹风机、滚筒

2、作业条件

2.1找平层施工前应将屋面结构层清理干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找平层的施工。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的养护。

2.2基层处理施工采用刷冷底子油,以增强卷材与找平层之间的粘结性。

2.3等基层处理剂干透后,(干燥程度的简易方法:

将1平方米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小时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方可进行卷材的施工。

2.4所用的水泥、砂、APP卷材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所用材料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等。

3、操作工艺

3.1施工工序

基层检查、清扫→节点密封处理→附加层铺设→定位、弹基准线、试铺→加热底熔胶滚铺→辊压、排气压牢→加热烧去搭接缝面薄膜→加热搭接缝卷材热熔胶→粘合、辊压、排气→密封胶封搭接缝口→收头固定、密封→清理、检查、修理

3.2卷材铺贴程序

3.2.1高低跨屋面相连的建筑物按先铺高跨屋面,后铺低跨屋面。

3.2.2相同高度的大面积屋面铺贴卷材时,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还应注意从檐口处向屋脊处铺贴。

3.3卷材铺贴顺序

3.3.1特殊部位的附加层卷材,均应在大面积屋面卷材施工之前铺贴完毕。

3.3.2铺贴顺序如图。

21

34

65

3.4为保证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顺直,铺贴卷材时应弹出标线,卷材的长向与流水坡向垂直。

长边搭接不小于70mm,短边连接不应小于100mm,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上下两层卷材应错开1/3或1/2幅卷材宽。

3.5卷材的铺设与粘贴方法(采用热熔法)

3.5.1根据弹好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