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804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D测试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CS

CircuitSwitched

电路交换

PS

PacketSwitched

分组交换

AMR

AdaptiveMulti-Rate

自适应多速率

1概述

测试工作贯穿于网规网优业务全流程,其肩负着基础数据采集的重要任务。

它的生命周期从网络规划开始直至网络优化结束。

网络规划阶段主要进行连续波测试,采集的数据将做为传播模型校正的“样本点”。

本文着重介绍网络优化各阶段网规网优工程师承担的所有测试任务,各章节内容要点如下:

第二章介绍基于Myway3GuuProbe的路测方法和各参数项说明。

第三章介绍单站验证、RF优化、业务优化各阶段测试任务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介绍测试各项目。

包括DT测试,CQT测试,RNA话统指标,HSDPA测试,2,3G互操作测试。

第五章总结。

2测试前准备

2.1测试工具

2.1.1硬件准备

测试前准备测试必备的工具及软件,保证后续优化测试分析能够顺利进行。

表2.1测试硬件准备

工具名称

内容

数量

备注

扫频仪

海高/烽火扫频仪

测试终端及数据线

DT8120&

8130

2/组

路测车辆

有电源

1/组

笔记本电脑

最好使用配置较高的测试电脑

坡度仪、相机和罗盘

1套

GPS

车载,手持

车载逆变器

直流转交流,300W以上

硬件狗

路测软件,扫频仪等需要

2.1.2软件准备

表2.2测试软件准备

软件名称

作用

MyWay3GUuProbe

路测软件

MyWay3GAnalyzer

路测数据分析

GenexNastar

邻区检查,性能分析

GoogleEearth

基站地理位置和环境显示,海拔高度显示

Mapinfo

地图地理化显示、路线数据、图层制作

可利用SiteSee插件

2.1.3资料准备

优化前需准备以下表格中资料。

表2.3测试硬件准备

所需资料

是否必需

工程参数总表

地图

Mapinfo或者纸件

KPI要求

网络配置参数

堪站报告

单站点验证Checklist

待测楼层平面图

室内测试用

2.2测试设备连接

测试前必须要确认测试工具是否能正常使用,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意外而耽误时间。

目前我们用得比较多的路测软件是为迈为的Myway3GuuProbe和鼎立的Pioneer。

一般一套完整的路测工具应该包括扫频仪、测试手机及配套数据线、GPS天线、测试电脑以及相应软件等。

另外,还要注意所要测试区域的站点信息,地图信息是否已经获取并安装在测试软件中。

具体参照上表。

在连接安装完成后,要确认操作是否正常,如果开机后不能正常工作,一般进行如下检查确认是否正确加电,各个开关已经打开,各指示灯已经显示接通了电源;

串口线、或网口线是否连接好了,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现象;

串口是否连接到了指定PC的正确的串口位置;

确认GPS信息是否收到,如果没有收到则确认该连接和GPS天线放置位置是否合理在操作系统里是否对该接口按要求进行了正确设置并选择相关选项;

License是否存在问题。

2.3测试中需要注意问题

在测试之前要确保手机电量充足,在进行VP业务时由于耗电量比较大,室内测试时不能接外接电源,如果电量不足可能会出现充电赶不上耗电的情况从而出现异常。

测试手机的数据线和测试电脑的连接是否牢固,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用力拉扯,否则会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测试。

测试手机必须设置在USB端口上。

测试车辆在使用前也要检查准备工作是否已经齐全,比如车载电源供电是否充足,等等。

对于测试终端较多的情况要注意汽车点烟器电源是否能满足要求,如果不行则需要对汽车电源进行改装。

2.4测试路线的选择

测试路线的选择要注意包括该测试区域的所有场景,例如,高速公路、密集城区街道等,对于双行道也要尽可能保证来回方向都能测到,避免出现遗留问题区域。

另外还要就测试路线和客户沟通,确保测试路线中包含客户的关注点。

如下图例子所示:

图2.1测试路线图

测试中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测试也要尽量保持每次测试时行走方向以及路线的先后次序一致,一般建议跑车最大速率不要超过60Km/h。

另外,在测试之前还需要就测试路线和司机充分沟通,确保司机能完全理会我们的意图,这一点对于国外的项目尤为重要,毕竟语言不通交流还是比较困难的。

2.5测试条件的确认

正式测试前需要就不同的测试目的确认相应的测试条件。

例如:

确认上下行配置是否满足测试要求,是空载还是加载,加载比例是多少?

频点是否满足要求?

例如如果同时进行两家运营对比测试则需要确认两个频点的设置是否正确。

在RNC侧,则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记录UE上行发射功率、下行BlER等,并对测试做用户跟踪。

2.6路测人员及时间安排

测试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尽量避开人流高峰期,必要时可以考虑将测试安排在晚上10点以后。

人员安排视测试任务的轻重而定,一般两个人一组比较合适。

2.7测试项目

表2.4测试项目汇总表

测试项

不加载

加载

SCANNER

3GONLY测试

AMR12.2K

3GONLY连续通话测试

Automatic连续通话测试

3GONLY连续拨打测试

Automatic连续拨打测试

PS64K

3GONLY连续下载测试

3GONLY连续上载测试

3GONLY连续PDP激活测试

PS128K

PS384K

说明:

1.测试一般从不加载开始,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后再进行加载测试,最终是以加载下的测试结果作为优化好坏的衡量标准。

一般建议上行不加载,下行加载50%。

2.拨打测试通话时长以及间隔时间一般和客户商定,建议短呼通话保持80s,间隔15s。

一般主被叫手机都放在车内互相拨打测试。

如果是和客户的正式测试则建议被叫手机固定在某处。

3.3GONLY是指将测试手机锁定在3G模式下,而不让它进行系统间重选或切换。

4.Automatic是指将测试手机设为自由模式,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系统间重选或切换。

2.8测试准备流程

2.8.1测试手机的驱动程序安装

将测试手机(如DT8130)通过USB线和电脑连接,则系统会自动要求安装USE的驱动程序。

图2.2测试驱动安装

安装后通过“设备管理器”的“Modem”和“端口”可以看出系统已经识别和安装手机的驱动程序。

图2.3测试驱动检查

测试设备硬件配置:

Myway3GuuProbe能自动识别的所有硬件,并自动寻找出能够进行测试的设备。

图2.4软件自动识别

在系统左边导航器中选择“测试设备”栏,点击“设备配置”标签将进入“添加/配置设备”界面,如图所示。

图2.5设备配置

2.8.2数据卡驱动安装和拨号方法

以华为“G3随e行”无线上网卡安装为例,简述数据卡安装和拨号方法。

将数据卡通过USB接口同笔记本连接,从“我的电脑”打开安装驱动,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如图所示:

图2.6数据卡安装1

驱动安装完成后,进入主界面,以后每次将数据卡与电脑连接时,系统都会自动弹出此界面,点击自动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图2.7数据卡安装2

2.8.3小区数据的导入

小区数据主要包括基站信息和小区信息,只有配置了小区数据,在测试或者回放时,地图上才能显示基站信息和基站连线。

系统支持三种格式(txt,xls,迈为格式)的基站配置文件。

基站配置将在保存工程时被系统保存为xml格式放在工程文件中,以便下次使用。

基站信息导入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菜单【工具】下点击【小区数据管理器】,选择【导入小区数据】,然后选择要导入的原始数据(.xls文件)。

2.设置导入格式:

在向导窗口的“步骤一”中,可设置数忽略的行数、是否保存模板、模板名、导入后生成的xml文件名。

设置的修改可以在预览中看到效果。

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步骤二。

图2.8导入小区数据1

3.配置导入字段:

首先选择一种网络类型,在这种网络类型下,为系统中的小区数据字段配置对应的原始数据字段,并可设置其缺省值。

配置后,即点击“完成”,将小区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并生成相应的文件。

图2.9导入小区数据2

室内测试的方法和路测基本相同,但室内测试不需要连GPS,通过手动打点的方式记录log数据。

2.8.4测试流程

连接好设备后,需要配置测试脚本,如图,在系统左边导航器中选择“测试设备”栏,点击“设备配置”标签将进入“添加/配置设备”界面,创建一个新的测试脚本,并保存,如图所示。

图2.10配置测试脚本

配好测试脚本后,在导航栏中对应设备上选择需要的测试脚本,如图所示:

图2.11选择测试脚本

然后,即可进行测试,在系统主界面工具条中的“记录格式”下拉框中选择您所需要的记录格式,如图所示:

图2.12选择测试方法

点击系统主工具条中的室外测试图标,系统即进入室外测试模式。

提示:

室内测试需要车载GPS配合,显示当前位置,自动记录log文件。

点击系统主工具条中的室内测试图标,系统即进入室内测试模式。

由于室内测试没有GPS配合,需要手动打点。

3网络优化阶段的测试

本章在详细介绍DT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站验证阶段、RF优化阶段、业务优化阶段网优工程师所要承担的测试任务。

3.1单站点验证阶段

单站验证用于检查设备功能是否正常,为随后的RF和业务优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测试中重点验证和解决设备功能问题与工程安装问题。

单站验证中需要与产品支持人员和工程安装人员积极配合,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单站验证的测试内容裁减和指标确定需要根据实际网络运营状况和运营商充分沟通加以决定。

在保证进度要求和有效发现问题的前提下决定测试内容。

单站验证工作流程,测试前准备工作,测试任务,请参见《TD-单站验证指导书》。

3.1.1单站验证检查项列表

表3.1单站验证检查项列表

No.

动作/过程

责任人

触发条件

空闲模式

1

频率配置

工程人员

全区域必查项

2

扰码配置

3

LAC/RAC数据配置

4

站点附件PCCPCH_RSCP>

-XXdBm

5

站点附件PCCPCH_C/I>

-XXdB

连续模式

6

语音业务主叫和被叫拨打

7

VP业务主叫和被叫拨打

8

PS业务接通情况

覆盖DT

9

通过路测确认整体业务质量和覆盖区域达到预期

网优人员

10

HSDPA接入功能正常

其他

11

天线分集检查

客户指定检查

3.1.2各检查项测试方法说明

请参见《TD-单站验证指导书》。

3.2RF优化阶段

RF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阶段,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解决邻区漏配问题,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本节详细介绍RF优化阶段的测试任务和测试数据处理,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解决方法。

请参见《TD-RF优化指导书》。

3.2.1RF优化测试项/任务列表

表3.2RF优化检查项列表

测试项/任务

说明

SCANNER+VP空载的3GONLY连续通话测试

为解决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邻区漏配问题提供数据源

SCANNER+VP加载的3GONLY连续通话测试

在空载优化完毕的基础上,再加载优化

步测

一般用在路测测不到的地方或者建筑物内部的平面信号分布的采集,进行室内测试

3.3业务优化阶段

3.3.1业务优化测试项目列表

表3.2业务优化检查项列表

测试项目

条件

目的

Scanner+VP3GONLY连续通话测试

掉话优化

Scanner+PS128K3GONLY连续下载测试

Scanner+PS384K3GONLY连续下载测试

Scanner+AMR12.2K3GONLY连续拨打测试

Scanner+VP3GONLY连续拨打测试

接通优化

Scanner+PS128K3GONLY连续PDP激活测试

Scanner+PS384K3GONLY连续PDP激活测试

1.业务优化测试一般先采用不间断通话测试解决掉话问题再采用短呼测试解决接入问题;

2.请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对上表列举的测试项取舍使用;

3.在测试前请确认以下条件:

1)TD-SCDMA系统工作正常,APN服务器工作正常;

2)上行采用模拟加载,下行采用OCNS加载(具体的加载的大小以仿真输出结果为准);

3)测试手机开户PSUL64k/DL128K(目前开户数据是上下行最大业务数据都是384K,需要用高通手机额外的初始化命令来设置其申请上行64K,下行128K业务)。

4)测试PS业务的时候,RNC后台需要记录上行业务的吞吐量。

4.若网络有话务量则不需要加载。

3.4其它数据采集

3.4.1呼叫跟踪数据采集

路测数据采集仅仅能记录UE侧的数据,对于问题分析,还需要网络设备侧的呼叫跟踪数据采集,包括:

用户信令消息跟踪,小区信令消息跟踪,标准接口信令消息跟踪,可测试性日志,传输网络层协议信令消息跟踪,实时状态监控。

如果启动所有的网络设备侧的呼叫跟踪数据采集项目,会造成大量的上报数据,增加信令传输和系统处理的开销,对系统CPU占用率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路测中通常只启动用户信令消息跟踪,上行传输信道误块率,下行码发射功率,上行无线链路载干比目标值,其他项目的启动则根据问题分析的需要来判断。

3.4.2话统数据采集

路测数据采集+呼叫跟踪数据采集的方式可以获取KPI测试路线上测试UE的信息,时间粒度很细,可以达到ms级,但是不能全面反映网络级,小区级的无线性能问题。

RAN话统来自RNC性能测量数据,主要关注无线性能。

RNC性能测量数据包含RNC整体性能测量、Iu接口测量、Iur接口测量、小区测量、GTPU测量、SCCP测量、SAAL链路测量、MTP3B链路/链路集/目的信令点测量、QAAL2测量、CPU测量、DSP测量、未定义邻近小区测量等内容。

对于网络优化,需要关注RNC整体性能测量、Iu接口测量、小区测量以及未定义邻近小区测量等测量数据。

从性能指标角度,RAN话统可以分为下述几大类:

接入类、掉话类、切换类和话务量。

3.4.3配置数据采集

网优人员常常需要知道RNC中运行的实际参数,便于分析RNC的参数配置是否与网规网优既定的参数一致,以及在分析问题时常常需要查找RNC中的相关数据。

这就需要从RNC中导出数据配置文件。

详细采集方法请参考《TD-机房操作指导书》。

3.5业务优化过程简述

在RF优化阶段主要解决了网络覆盖问题和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邻区漏配通过加载VP测试掉话或者PS384K业务比较明显,所以建议第一遍的路测以加载VP测试为主,重点解决邻区漏配问题。

业务优化阶段主要关注与网络性能相关的问题,如掉话、接通率低等。

3.5.1掉话率优化

VP掉话问题:

一般情况下,解决了邻区漏配问题之后,可以消除大部分掉话情况,这种情况下,一次KPI路线的跑车往往只有几次掉话,对于这些掉话点,首先初步分析一下这些掉话点的信号变化,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然后安排在这些掉话点对应的路线上进行专门的跑车测试,看是否还固定出现掉话。

对每一个掉话点,要至少安排3次以上的测试,以排除偶然掉话的情况。

128K软切换掉话:

对于一些按概率出现的掉话点,采用128K业务更容易重现。

采用128K业务,在加载50%情况下,进行测试,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掉话点。

根据经验,掉话点往往集中在一些固定的区域,建议根据区域统计这些掉话点的分布,以便将来建议天线调整。

3.5.2接通率优化

通过掉话率和覆盖的优化,结合天线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内簇的覆盖基本没有问题。

此时需要进一步测试接通率(主要包括RRC建立成功率和寻呼成功率),优化的手段主要通过调整工程参数,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参数或者公共信道的功率配比等操作来进行。

同时在一次跑车过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可以采取一旦呼叫建立,马上就进行释放重新呼叫的方法进行。

测试需要同时记录主叫和被叫的信令流程,以便分析呼叫失败的原因。

在优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呼叫失败的原因,然后解决呼叫建立过程中多次发送寻呼或者多次下发RRC连接请求的情况,对这些问题区域进行复测。

完成了语音接通率的第一轮优化后,需要对VP业务的接通率以及PS384K业务的激活成功率进行验证测试。

3.5.3异系统切换优化

3G2G的切换策略是在3G和2G都有覆盖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3G业务,尽可能少的驻留或者切换到2G网络;

当2G有覆盖而3G没有覆盖的地方,希望手机不掉网重选或者不掉话切换到2G,以提供连续的覆盖。

3G2G切换需要重点关注有2G室内覆盖而没有3G覆盖的切换和重选情况(重点在写字楼宾馆、生活小区、3G区边缘等),关注2G室内分布系统和3G小区的重选和切换质量,以及有2G覆盖但没有3G覆盖的小区覆盖的区域的切换和重选情况;

同时采用默认的参数上,在测试路线上观察手机是否能否稳定驻留在3G上。

4测试项目

4.1DT测试

4.1.1DT测试指标列表

表4.1DT测试指标列表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

覆盖(Coverage)

里程掉话比

覆盖率

软切换比例

导频污染比例

可接入性(Accessability)

主叫接通率

被叫接通率

PDP激活成功率

保持性(Retainability)

CS掉话率

PS掉话率

服务完整性(Serviceintegrity)

上行BLER偏高率

下行BLER偏高率

下行平均吞吐率

上行平均吞吐率

语音主观评价(MOS)

移动性能(Mobility)

同频硬切换成功率

异频硬切换成功率

系统间切换成功率

时延(Delay)

4.1.2DT测试项目和方法

表4.2DT测试项目

拨打测试

预置条件

1. 路测前台软件已运行,进入有服务的3G网络,新建一个测试工程;

正确配置并检测到一个3G手机;

2. 进行测试脚本设置,需设置拨打号码、通话时间、拨打间隔、次数等;

3. 导入地图;

4. 保存工程;

测试过程

1. 发起测试,记录LOG文件;

2. 根据地图进行路测;

检查点

1. 检查是否有地图;

2. 检查GPS是否可以正常打点;

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结论

4.2CQT测试

4.2.1CQT测试指标列表

表4.3CQT测试指标列表

掉话率

CQT(CallQualityTest)即呼叫质量测试,主要用来检验网络性能,往往在正式测试之前测试双方会对最终测试结果有个明确的要求。

CQT是指针对预先定义的重点区域分别进行拨打测试,感受实际业务情况,根据相应的验收标准对业务接通、掉话、业务质量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

与DT测试相比,CQT测试验收指标更多地依赖于验收人员的主观感受。

CQT测试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分别进行,一般采用间歇呼叫的方式,一次通话保持一定时间后断开再继续呼叫。

CQT测试的结果将作为最终网络优化的一个结果,它必须是符合客户要求的。

如果不能满足测试指标要求,需要重复进行优化,解决问题方法请参考相关专题指导书。

4.2.2CQT测试项目和方法

表4.4CQT测试项目

室内拨打测试

1.路测前台软件已运行,进入有服务的室内3G网络,新建一个测试工程;

2.进行测试脚本设置,需设置拨打号码、通话时间、拨打间隔、次数等;

3.导入室内环境结构图;

4.保存工程;

1.打开相关窗口,将室内环境结构图覆盖到地图窗口;

2.发起测试,记录LOG文件;

3.根据地图窗口上的室内环境结构图进行步测打点;

1.检查是否可以导入室内环境结构图;

2.检查地图窗口是否可以正常打Mark点;

3.检查地图窗口是否可以正常显示室内打点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