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835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校必备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能有丝分裂

解析:

蓝藻不是真核生物,无叶绿体和有丝分裂,所以答案:

C

(北京理综)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目的基因的表达是指在爱体细胞中产生了目的基因所控制的蛋白质。

所以答案:

D

(北京理综)3.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从图中可以看出A中在a点时曲线II和III的外界条件只有一个不同,那就是CO2浓度,所以正确;

同理B也正确,在光照强度为a~b时,图中曲线部的趋势是上升的,所以C正确;

光照强度为a~c,曲线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而曲线III是基本不变的。

答案:

(北京理综)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中年青的个体较多,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中各年龄组成的个体数基本相当,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B

(北京理综)29.(12分)

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米左右。

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1)由II1和II2生的小孩中有患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由于在其后代中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最可能为伴性遗传,不可能是伴Y遗传,因为I2没有患病,而其后代中有患者,是位于X染色体;

(2)II1的基因型是XAXa和II2的基因型为XAY,所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

IV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概率分别为1/4、3/4,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

XAY,所以后中男性身材矮小的概率为1/4×

1/2=1/8;

(3)要满足这样的要求“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那么只有当该女性为显性纯合子。

(1)隐XI1

(2)1/41/8(3)(显性)纯合子

(北京理综)30.(18分)

发酵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4.3)含有大量有机物,可用于培养、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

培养、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

(1)实验过程中培养白地霉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定量分装前,先调节____________,分装后用棉塞封瓶口,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从甲到丁的培养过程是为了____________。

白地霉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菌体干重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只需学生了解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就能准确地答题。

(2)要求学生了接种的具体过程,就能很好的回答。

(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滤纸的质量。

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恒重(质量基本不变)。

所得菌体干重等于恒重时的质量与滤纸质量之差。

(1)废液上清液pH灭菌

(2)接种扩大培养异养需氧型

(3)滤纸恒重(质量基本不变)恒重时的质量与滤纸质量之差(合理答案均给分)

(北京理综)31.(18分)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

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

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

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

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

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

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免疫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培养病毒应该要在活细胞中培养,因为病毒是寄生生活的。

病毒灭活是为了减小它的毒性,但做为疫苗需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心其抗原决定簇不应被破坏;

(2)①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而效应B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二次免疫的前提上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两种即: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根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学生不难补充实验过程。

根据“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学生会很轻松地想到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的疫苗浓度不同。

③因为有抗体的存在,所以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生存能力要强,所以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低_,存活率高。

(1)活细胞抗原决定簇

(2)①抗体同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接种病毒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不同浓度

③低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