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58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docx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福建省泉州市2020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

纲(地理)》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做到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初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础性原则。

突出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学习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内容科学严谨,文字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初中地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五、内容目标

(一)目标要求

1•知识考核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

了解

要求对所列地理基础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理解

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事物及现象有正确的理会,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如解释或说明)问题。

应用

将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中,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冋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2•技能与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

技能与能力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方法

能够阅读和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子和绘制的图表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初步掌握所要求的地理实验、观测、调查的基本方法。

地理记忆能力

对所学地理知识能再认、再现。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能运用地图进行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指出或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阐明不同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能用判断、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等方法有逻辑地解答问题。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能发现问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核目标与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具体测试要求

认同

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的转化。

在测试中表现为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并进行价值判断等。

领悟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观念等。

在测试中表现为能结合实例运用正确的信念、价值观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且能做到举一反三地加以应用。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识记: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识记: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初步学会: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理解与简单应用: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识记与初步学会: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学会: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地图学会: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应用与学会: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应用与学会:

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学会:

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

识记: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陆地

1.海陆分布

识记与初步学会: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识记与初步学会: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海陆变迁

理解: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识记与简单应用: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气候

1.天气

理解: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学会: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理解: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学会与识记: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学会与识记: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降水的分布特点。

学会: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学会与识记: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综合应用: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综合应用: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居民

1.人口与人种

学会与理解: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理解: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识记与初步学会: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识记: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识记: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聚落

学会与识记: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理解: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理解与领悟: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四)地域发展差异

理解: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理解: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特点。

理解: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五)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

学会: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会与综合应用: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认识地区

初步学会: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学会与综合应用: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会与理解: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会与理解: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学会与识记: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初步学会与识记: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会与识记: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识记与领悟: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初步学会与识记: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学会与理解: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学会与综合应用: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理解: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识记: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会与理解: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学会与识记: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理解: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识记: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学会与识记: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识记: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识记: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学会与理解: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学会与识记: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学会与识记: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地形和地势

学会与理解: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学会与理解: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河流和湖泊

识记: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

理解: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会与识记: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识记: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自然资源

理解: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学会、识记与领悟: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学会、识记与领悟: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理解与领悟: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三)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农业

学会与识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理解与领悟: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工业

初步学会与识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识记: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交通运输业初步学会: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会与识记: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理解: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学会与理解: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四)地域差异

识记与理解: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识记与理解: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综合应用: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认识区域

1.位置与分布

学会与综合应用: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

学会与识记: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学会与理解: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学会与识记: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学会与理解: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理解: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识记: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综合应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识记: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理解: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学会与理解: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

学会与理解: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识记与领悟:

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学会与理解: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会与理解: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领悟与理解: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会与理解及领悟: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

泉州地理

学会与理解: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学会与理解: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学会与理解: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学会与识记: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识记与领悟:

了解家乡对外联系状况,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识记与领悟: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六、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卷面分数满分为100分。

七、试卷难度:

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

1:

1,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50%;综合题约50%

2.内容分值比例:

地球地图约占15%;世界地理约占30%;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共约占55%。

九、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测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

分析等地理能力及地理方法的应用等。

读图1,回答1~3题。

60

0

45

30

1

1

0

口坡

30

45

—r

60

90

45

30

8

0

120

0

15

巴西

30

45

1•关于图中城市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纽约位于东半球B.巴西利亚位于热带C.伦敦位于西半球D.新加坡位于中纬度

2.北京时间2020年1月30日20时,我国举行春节联欢晚会,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一一夜晚B.新加坡一一上午

C.伦敦一一中午D.巴西利亚一一下午

3.当我们在欢度春节时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0年5月18日,国际空间站(ISS)上的宇航员拍下了一组照片,展示了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巴甫洛夫火山爆发的景象,该火山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半岛西南的阿留申岛弧上。

读图2,完成4~5题。

 

ft谏tf

1

fa耳扎

ixt.itli

iL

士半铎■-

度D.高纬度

5.阿拉斯加半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B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地带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分离地带

4.阿拉

斯加半

岛位于

A.热带

B.温带

C.中纬图2

 

H

6

B

C

图4

1N

()

图3

为中等难度题。

2为稍难题。

5为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基本知识,为中等难度题。

A.大兴安岭千里冰封

B•黄河进入枯水期

C•北京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北风

&下列节日中,泉州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九月十日教师节

【解析】:

举例说出地球运动地理现象,考查对知识的理解。

中等难度题。

答案:

6、C7、C8、C9、D

读图5,完成10〜12题。

【解析】:

本2组题,1—4题主要考查对地球仪、经纬网、地球运动知识的记忆、掌握、应用。

1、3、4均

D.

泉州球迷上午9:

O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

O0举行的NBA篮球赛

B.月球在公转

C.地球在公转

10.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中,爬上山顶坡度

最缓的是

答案:

1、B2、C3、C4、D5、B

读图3完成6〜8题。

节发生变

7.

当地球公转到右图A点位置时,可能有的现象是

这些有规律

D.地球在自转

A.

东方迎来曙光,西方送走落日

.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

9.图4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

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A.太阳在运动

照片。

F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A地的海拔是()

A.200米B.250米C.300米D.500米

12.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

地点如图3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

图要求同学们不要沿山谷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行进。

图中表示山谷路线的为()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估算海拔高度等基本技能,识别地形部位应用于生活实际。

中等难度题。

答案:

10、A11、B12、B

读图6,回答完成13〜14题。

13.该县境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丘陵

B.高原

C.平原

D.盆地

14.①处地形部位是

A.鞍部

B.山峰

C.山谷

D.山脊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判断地形类型、地形部位。

中等难度题。

答案:

13、A14、Co

1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天气”的是()

/"S*Li_0

ABCD

【解析】:

考查对天气预报符号的识别,容易题。

答案:

B

16.日本东京与中国乌鲁木齐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解析】:

举例说明气候的影响因素。

考查对地理原理的记忆理解。

容易题。

答案:

B

读图7,完成17〜18题。

17.下图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其降水季节分配具有“夏季多雨”这一特点的是(

新加境北京伦敦罗马

廉水量(毫狀〉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

18.伦敦降水特征(

C.全年湿润降水均匀

D.夏季少雨、冬季湿润

【解析】:

考查对气候统计资料图表的阅读,判断气候特征。

稍难题。

答案:

17、B18、C

19.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

()

A.2.2%,1.7%B.2.1%,1.5%

C.1.5%,0.7%D.1.0%,0.8%

【解析】:

知道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容易题。

答案:

C

20“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户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A.炎热多雨区B.寒冷多雨雪区C.温暖干燥区D.温暖多雨雪区

【解析】:

知道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容易题。

答案:

B

21.图8为某岛屿地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①河流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D、地形以平原为主

【解析】:

考查运用有关地球、地图知识及认识区域的方法分析国家(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稍难题。

答案:

亚洲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复杂多样。

亚洲甲地(约映…….”(图9),据此回答22〜29题。

22.甲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23.甲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D.地中海沿岸

24.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东南亚

A.中亚B.南亚C.西亚D

25

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

亚洲简图9

.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量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26•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B.寒潮影响C.地形影响D.河流众多

27.暑假期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

回到学校后,他们分另蛀苗述了各自的体

会和所见所闻。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描述不真实,他是()

A•甲说:

“我不会游泳,可在死海中•即使不带游泳圈我也能随心所欲地畅游。

B•乙说:

“在去乌兰巴托的路上见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目睹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面。

C•丙说:

“我玩遍了世界上最大半岛的每一个角落,那里到处绿树成荫,鲜花飘香,各种各样的水果,我都尝了,真好吃!

D•丁说:

“在日本,经常可见穿和服的妇女。

吃饭时,几乎每餐都有鱼,真合我的口味

28•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

A.和服B.纱丽C.阿拉伯长袍D.旗袍

29.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该宗教是()

A.基督教B.天主教C.伊斯兰教D.佛教

【解析】:

考查对大洲主要环境特征的识记。

中等难度题。

答案:

22、B23、A24、B25、D26、A27、C28、B29、C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回答30〜31题。

30.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31.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考查对区域主要人文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的理解。

中等难度题。

答案:

32.以下图片显示的是四个国家的著名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0、B31、D

狮身人面像

八达岭长城

悉尼歌剧院

艾菲尔铁塔

A.四处景观分别位于其所在国家的首都

B.四个国家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四个国家从左到右依次迎接同一是的黎明

D.四处景观从左到右分别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

【解析】:

考查对区域主要人文特征的识记,容易题。

答案:

D

读图10,回答33~35题。

33•图中区域属于什么温度带()

60°

70"

4L

50"

A.热带B.北温带

C.南温带D.南寒带

34.图中数码表示()

A.①安第斯山脉②太平洋

B.①安第斯山脉②大西洋

C.①落基山脉②印度洋

D.①落基山脉②北冰洋

35.根据图示提供的哪种信息,能判断该地区的

地势是西高东低(

A.濒临海洋B.山脉走向

C.曲折的海岸线D.河流流向

【解析】:

考查读图与资料获取信息,对区域主要特征比较,稍难题。

答案:

33、C34、B35、D

我国各地区各具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如“八百里秦川如画风光;母亲河源头三江源风光;鼓楼、苗寨、

银饰等民族风情;丝绸古道与歌舞、瓜果之乡风光。

36.以上描述所对应的省区是(

A.陕西西藏贵州新疆

B.

山西

西藏

江苏

青海

C.陕西青海贵州新疆

D.

山西

青海

江苏

甘肃

【解析】:

考查说出我国区域特征与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容易题。

答案:

C

37.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解析】:

考查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特征)的记忆和理解。

容易题。

答案:

B

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显著。

据此完成38〜41题。

38.下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①地势咼②纬度咼,正午太阳咼度低③纬度咼,白昼短④距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0.我国夏季风弱的年份,容易出现()

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C.西涝东旱D.东涝西旱

41.夏秋季节,危及闽、浙、台、粤、琼沿海一带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

A.伏旱B.寒潮C.台风D.霜冻

38〜40

【解析】:

考查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理解,知道主要气象气候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