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60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docx

精选ESMO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

最新研究结果集中揭晓

ESMO;研究

  10月11日10时30分,意大利米兰博览会中心金色大厅,最新研究结果(LBA)专场报告会集中发布并讨论了4项最新临床研究结果。

 

  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双靶向联合治疗改善PFS 

  意大利学者斯卡廖蒂(Scagliotti)报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一线铂类化疗失败后,随机接受舒尼替尼+厄洛替尼或安慰剂+厄洛替尼治疗,双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未改善总生存(OS),但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PFS,3.6个月对2.0个月,P=0.0023),并提高了客观有效率(ORR,10.6%对6.9%,P=0.0471)(摘要号LBA6)。

 

  意大利学者格里代利(Gridelli)点评:

用针对不同靶点的不同靶向药物联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目前已有多项相关研究,包括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BeTA LUNG)、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维持治疗(ATLAS)以及本研究。

这些研究的结果相似:

PFS获改善,而OS未获改善。

本研究并无组间交叉设计,其OS结果阴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PFS获益太小而不足以转化成OS获益。

有荟萃分析表明,对于样本量超过750例的肺癌临床研究,PFS改善须达到1.7个月才能成为可预测OS获益的替代终点。

本研究样本量为960例,其PFS改善幅度1.6个月恰恰未达到这一阈值。

 

  成胶质细胞瘤Cediranib未达研究终点 

  美国学者巴彻勒(Batchelor)报告,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患者随机接受一种VEGF信号传导抑制剂(cediranib)单药、cediranib+洛莫司汀、洛莫司汀+安慰剂治疗,两个cediranib组的主要研究终点PFS及次要终点OS、6个月时PFS率、有效率等与洛莫司汀组相比均无显著改善,不过前者类固醇使用量显著降低(摘要号LBA7)。

 

  瑞士洛桑大学斯塔普(Stupp)点评:

对于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除替莫唑胺、放疗之外还没有其他标准治疗。

本研究中抗VEGF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例如靶点未表达、多信号传导途径上调、用药时间太短、单一药物疗效有限、肿瘤存在异质性等。

我们需要考虑,最佳治疗靶点有哪些?

药物应如何作用于靶点?

对于临床实践,本研究的启示意义是VEGF作为成胶质细胞瘤的治疗靶点依然具有吸引力,但单一抑制VEGF或其受体的策略须进行修改,应该考虑联合抑制。

另外,在临床试验以外,VEGF抑制剂应慎用。

 

  神经内分泌肿瘤依维莫司延缓疾病进展 

  德国学者帕维尔(Pavel)报告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RADIANT-2)的结果:

对于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患者,依维莫司+长效奥曲肽(奥曲肽LAR)治疗与安慰剂+奥曲肽LAR相比可以延长PFS期(16.4个月对11.3个月),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但5.1个月的延长幅度有临床意义(摘要号LBA8)。

 

  美国学者姚(Yao)则报告了RADIANT-3研究的结果:

晚期胰腺NET患者随机接受依维莫司+最佳支持治疗(BSC)或安慰剂+BSC,依维莫司组疾病进展危险降低65%,PFS期显著延长(11.0个月对4.6个月,P<0.0001),18个月PFS率显著增加(34%对9%)(摘要号LBA9)。

 

  法国古斯塔夫·鲁西(Gustave Roussy)研究所迪克勒(Ducreux)点评:

NET为一组异质性很大的肿瘤,分化较好的NET可被分成胰腺NET和非胰腺NET两类。

RADIANT-3研究说明,对于分化较好的胰腺NET,治疗方法已发生改变,在代谢放疗(MTR)、化疗、动脉栓塞化疗(TACE)、免疫治疗(干扰素)、靶向治疗(舒尼替尼)、生长抑素类似物等治疗之外,现在又多了依维莫司可供选择。

RADIANT-2研究则表明,对于分化较好的非胰腺NET,治疗并未改变,可选择的只有生长抑素类似物、干扰素和MTR。

这也说明,多种治疗手段对胰腺NET的疗效优于非胰腺NET,胰腺NET尽管侵袭性更强但更易于治疗。

 

关注:

肿瘤患者的“异同”

ESMO;肿瘤;CSCO

秦叔逵教授

  ——ESMO-CSCO联合研讨会速记 

  □本报记者张小边发自意大利米兰

  10月9日上午9时,意大利米兰博览会中心(Fieramilanocity)红色大厅,ESMO-CSCO(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联合研讨会现场几乎座无虚席。

听众席中,中国肿瘤学专家们熟悉的面孔四处可见,但更多的是不同肤色的世界各国的参会代表。

 

  研讨会由ESMO大会主席克尔(Kerr)教授和CSCO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共同主持,4位中外学者围绕主题——“个体化医学:

人种差异重要吗?

”,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秦叔逵教授介绍了国际多中心随机Ⅲ期研究(EACH)的更新结果。

该研究比较了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与多柔比星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秦教授曾报告了该研究截至2009年5月31日的中期分析结果(266例事件),此次公布的是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随访结果(305例事件)。

 

  研究数据显示,在意向治疗(ITT)人群中,FOLFOX4组的主要终点总生存(OS)期显著长于多柔比星组(6.47个月对4.90个月,P=0.0425),次要终点无进展生存(PFS)期(2.97个月对1.80个月,P=0.0003)、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也显著改善。

对于中国患者(占入组病例总数70%)亚组,FOLFOX4方案显著延长了OS期(5.9个月对4.3个月,P=0.0281)和PFS期(2.7个月对1.7个月,P=0.0003)、显著提高了RR(48.6%对28.1%,P=0.0004)和DCR(9.3%对1.4%,P=0.0037)。

 

  秦教授指出,EACH研究是第一项证实化疗可以带来生存益处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这对于肝癌负担较重的中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也激励了中国学者开展进一步研究,例如将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与分子靶向治疗联合。

 

  Kerr教授也作了报告,着重介绍了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患者选择。

他说,多种分子学技术已被应用于创建选择患者的工具。

例如,QUASAR研究创建了18基因模型,可预测患者复发危险及治疗疗效。

当然,该方法需要在亚洲人群中验证,以保证其普遍适用性。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莫树锦教授介绍了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他援引了IPASS等研究数据,指出人种差异只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发生率,而不会影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治疗转归。

在EGFR之外,EML-ALK融合基因等变异有可能成为个体化治疗靶点。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麦克列德(McLeod)教授在报告中说,药物基因组学使个体化治疗选择的前景看好,我们现在有机会去界定,对于肿瘤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人种差异,有哪些是由基因变异所引起,并对产生差异的非遗传学基础进行探索,这将促使个体化治疗进一步优化。

中国肿瘤学界的集体亮相

——秦叔逵教授谈ESMO-CSCO联合研讨会

 ESMO;CSCO;研讨会

  参加联合研讨会的中外专家们 

  《论坛报》:

此次联合研讨会如此成功,原因有哪些?

 

  秦叔逵教授:

此次ESMO-CSCO联合研讨会是双方在ESMO大会上首次合作,成功举办首先要感谢ESMO的支持。

其次,这是CSCO第一次正式以学会合作的方式参与国际学术大会,可以说作了成功的尝试,而以往我国多以代表团方式参加。

 

  另一重要原因是,通过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议题吸引参会者,如肺癌是双方都比较常见的肿瘤;肝癌为中国高发、欧洲少见的疾病,两者背景、病因及治疗理念都存在差异,值得探讨。

大会主席Kerr教授也很重视此次联合研讨会,他在大会期间唯一的1场学术报告就设在我们的联合研讨会上。

 

  CSCO与ESMO一直非常友好,双方很早就缔结了姊妹学会关系。

今年年初,ESMO与我们讨论加强合作,重点涉及继续教育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临床研究等方面。

我们还希望引进ESMO的临床实践指南,作为我们在形成肿瘤治疗专家共识时的重要参考,最终制定我们自己的指南。

相对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欧洲的指南更适合我国,因为欧洲各国之间经济水平差距较大,也存在卫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论坛报》:

您今天报告了EACH研究结果,这与您今年在ASCO年会上报告的结果相比,有哪些更新?

 

  秦叔逵教授:

此前只有靶向治疗在晚期肝癌内科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但由于费用等原因,在我国推广较困难。

我国以往都采用化疗,但没有取得生存获益证据,这主要和研究设计、水平相关。

为此,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分层,Ⅰ/Ⅱ期研究的数据表明,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很有前景,因此进行了这项Ⅲ期研究。

 

  此次报告的结果有了很大的更新。

今年ASCO年会上我报告的是截至2009年5月31日的中期分析结果(266例事件),而此后我们一直在随访,此次报告的数据更新更详细,并着重对中国患者亚组与非中国患者亚组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这也是为了使大家更多地关注东西方人种差异的影响。

 

  《论坛报》:

将来我国的临床研究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

 

  秦叔逵教授:

多年来,在我国政府卫生部门的支持及老一辈肿瘤学者的指导下,我国肿瘤学者的临床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并开始在国际大会上进行学术报告。

此次联合研讨会是我们首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举行专题报告会,不同于以往单一论文的小型报告。

这是一个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肿瘤学界整体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大中型城市、大型肿瘤中心的临床研究水平与国际上相比已无太大差距。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是早期研究。

现在我们的研究大多是Ⅱ期以后的临床研究,将来我们应更多地开展、引进Ⅰ期甚至零期探索性研究,因为只有早期介入研究,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我们的患者才能更早获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部门观念的革新,早期临床研究在我国将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令人高兴的是,我国SFDA、美国FDA、欧盟EMEA等药政管理机构以及CSCO、ESMO、ASCO等学术团体将联合推动临床研究。

这对于各方均具有深远意义,因为我国人口占全世界1/4, 具有独特的疾病谱,我国患者需要国际先进治疗技术,世界也需要我国临床医生的治疗经验和高水平临床研究证据,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学者联袂报告肺癌LBA

肺癌;LBA;胸部肿瘤

  □本报记者张小边发自意大利米兰

  吴一龙教授大会发言 

  周彩存教授大会发言  

  10月9日上午11点,银色大厅举行的胸部肿瘤论文报告专场人满为患,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分别作了最新研究结果(LBA)报告。

 

  周彩存教授报告了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的随机Ⅲ期临床研究(OPTIMAL)的有效性更新结果。

165例入组患者随机接受厄洛替尼治疗或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结果显示,厄洛替尼组和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13.1个月和4.6个月(P<0.0001),前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获显著改善(摘要号LBA13)。

 

  吴一龙教授报告了OPTIMAL研究的首次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

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DNA测序、实时PCR等方法,分析了治疗前肿瘤样本的多种基因突变状态及c-MET扩增状态。

结果显示,EGFR突变类型(第19外显子缺失、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对两组PFS均无显著影响,c-MET扩增状态也不影响PFS。

 

  专场报告结束后,记者就该研究的一些相关话题对两位中国学者进行了采访。

 

  《论坛报》:

中国等亚洲国家NSCLC患者的EGFR突变率较高,而其他地区则较低,OPTIMAL研究入组患者为EGFR突变型患者,该研究对于亚洲以外地区有何意义?

 

  吴一龙教授:

本研究首次将厄洛替尼与化疗在NSCLC一线治疗中进行了头对头比较,以往的研究多采用吉非替尼,因此该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东西方人群尽管存在人种差异,但EGFR突变只存在发生率的不同。

中国由于突变率较高,所以我们能够在短短1年时间内就完成研究。

欧洲的类似研究(EURTAC)自2007年就已启动,其尚未公布的数据证实,所有的EGFR突变本身没有本质差异。

因此,OPTIMAL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所有EGFR-TKI及全球所有EGFR突变患者人群。

 

  《论坛报》:

目前对于EGFR-TKI已有很多研究,将来的研究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吴一龙教授:

尽管有了不少研究,但对于TKI还不能说认识得很透彻。

首先,EGFR突变者毕竟只占少数,在亚洲人群占30%,在白种人占10%,那么TKI对其余人群是否毫无作用?

要探讨这一问题,就需要考虑TKI如何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另外,目前只证实TKI一线治疗疗效较好,而对于患者而言,究竟何时用药(一线、维持、二三线)是保证最大获益的最佳时机?

这些都需要更加充分的研究。

 

  今天的专场还报告了2项针对c-MET的靶向治疗研究,这 2项研究入组的都是未经选择的患者,结果也未能改善总体人群的生存率。

但其中1项关于c-MET单克隆抗体(MAb)的研究表明,该抗体在c-MET高表达亚组中具有生存优势。

这也再次说明,现在的分子靶向治疗,包括TKI,再也不能对所有患者不加选择地应用,而这涉及到如何选择患者,包括检测方法学问题。

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周彩存教授:

EGFR突变不仅仅存在于晚期患者,在局部晚期、早期患者中也存在,TKI对这些患者的疗效如何?

TKI在新辅助、辅助治疗中以及与放化疗联合应用的地位如何?

目前都还不明确。

可喜的是,我们中国的学者正在进行相关探索,可能会在将来得到很好的数据,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方向。

消化系统肿瘤研究速递

ESMO;消化系统肿瘤

  初秋的米兰迎来了第35届ESMO年会,笔者有幸亲临现场感受了其浓厚的学术气氛。

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非结直肠癌领域,虽然缺乏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公布带来的“强烈震撼”,但仍有许多探索性研究展示了一定前景。

 ——张小田 

  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放化疗+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引起关注 

  肿瘤学家一直寄希望于新辅助放化疗能够提高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

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首次报告了探讨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FFCD9901研究结果。

虽然该研究最终并未得到阳性结果,但其所纳入病例为Ⅰ、Ⅱ期患者,所用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5-FU)/顺铂]也有待商榷,因此并不能就此否定新辅助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意义。

在本届ESMO年会上报告的TTD-06-02/GICOR研究虽仅为Ⅱ期单组开放研究,但由于其纳入人群合理,并在放化疗的同时联合了靶向药物,从而成为今年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方面的亮点。

 

  该研究由西班牙临床研究协作小组在10家研究中心内进行,纳入50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Ⅱ、Ⅲ、ⅣA期(分别有6、29、15例),腺癌和鳞癌分别占78%和22%。

全部患者先接受3周期诱导治疗(IT),无进展者继续接受同步放化疗(C-CRT),后未进展的腺癌患者与未达完全缓解(CR)的鳞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IT方案为DCF(多西他赛+顺铂+5-FU)联合西妥昔单抗,同时给予预防性支持治疗。

C-CRT期间每周给予顺铂40 mg/m2及西妥昔单抗原量维持治疗,同时进行放疗(总量达50.4 Gy)。

经过11.9个月的中位随访期,92%的患者完成IT,82%完成C-CRT,54%接受了根治性手术。

安全性数据显示,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56%,其他多为非血液学毒性,基本可控制。

诱导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8%和86%,而经过同步放化疗后,二者分别为54%和88%。

但有15例患者获得病理学CR,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总生存(OS)期分别达12.2、22.9个月。

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

 

  该研究初步结果提示,DCF+西妥昔单抗诱导化疗序贯顺铂联合西妥昔单抗的同步放化疗安全有效,有望成为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选择,但目前得出 

  明确结论仍为时尚早。

首先,该研究设计中未含术后辅助化疗,对于部分未达降期者是否合理?

而且,治疗后降期情况、远期生存数据等均有待随访。

尤其须引起关注的是,该研究采用的化疗方案为未经改良的DCF方案,虽经积极的预防性对症治疗,但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仍有10%,且有1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死亡。

安全性仍为最主要的问题,在后续随访中须谨慎确认。

同时,西妥昔单抗在上消化系统腺癌中的疗效尚未得到确认,其对疗效的贡献及效价比也须进一步探讨。

 

  进展期胃癌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能否成为新希望?

 

  迄今为止,仅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在进展期HER2阳性胃癌中获得了明确疗效。

因此,在本届ESMO年会上,同时作用于VEGFR1-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KIT基因的多靶点TKI telatinib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该小样本Ⅱ期研究探讨了telatinib与卡培他滨/顺铂联合一线治疗转移性胃或胃食管接合部腺癌的情况。

34例患者中目前仅28例患者可接受首次疗效评估,但ORR高达64%,DCR达93%,目前中位随访期仅3个月,尚无法评价主要终点PFS的数据。

 3级高血压的发生率<5%,但有6例患者发生肺栓塞、4例无症状,还有1例患者死亡。

 

  研究者认为,该方案可在短期内实现有效的疾病控制,患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可以持续抵抗血管生成。

但由于该研究仅为小样本Ⅱ期研究,且尚在进行中,主要研究终点亦不成熟,许多数据也有待验证,尤其是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数据还有待补充,因此须谨慎观察以得出合理结论。

 

  除上述两项研究之外,会议还有关于胃癌姑息化疗和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因子、胰腺癌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等众多热点。

随着ESMO会议继续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精彩。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化疗初显效

ESMO;结直肠癌

  虽然既往研究未能证实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但在此次ESMO大会上首次报告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个受体的小分子TKI(cediranib)则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李洁 

  研究1 HORIZON Ⅱ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cediranib(20 mg/d)+以奥沙利铂为基础化疗方案(FOLFOX/XELOX)或安慰剂+FOLFOX/XELOX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

 该研究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入组了860例患者,最终分析日期为2010年3月。

结果显示,cediranib组与安慰剂组的PFS期分别为8.6、8.2个月(P=0.0121),OS分别为19.7、18.9个月(P=0.5707)。

两组ORR及肝转移灶切除率相似。

Cediranib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纳差、口腔炎、高血压、呕吐等。

 

  研究2 HORIZON Ⅲ试验为随机、双盲Ⅱ/Ⅲ期非劣效性临床试验,比较了mFOLFOX6+cediranib(20 mg/d)与mFOLFOX6+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mCRC的疗效。

 

  研究于2006-2009年共入组1422例患者, 2009年11月的数据分析发现,两组中位PFS分别为9.9、10.3个月(P=0.119),初步中位OS与ORR均无显著差异。

 

  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20%且cediranib组较贝伐珠单抗组高出比例>5%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粒细胞减少、口腔炎、高血压、腹痛。

另外,两组的中位治疗周期数有差别,cediranib组少2个周期(10个对12个),且化疗剂量强度较小。

虽然该研究显示,cediranib组与贝伐珠单抗组相比在PFS、OS及ORR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尚未达到主要临床终点PFS非劣效性事先界定的边界。

 

  以上两项研究说明,cediranib联合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可延长PFS期,不良反应可耐受,但在与抗VEGF单抗的对比研究中并未显著占优。

此外,HORIZONⅡ研究中OS未获得显著改善,因此须明确二线治疗对OS有无影响。

另外,这两项研究的ORR均无显著提高,提示我们对联合化疗方案须继续进行研究,或探索新的与单抗类药物联合的模式。

此外,尚须寻找相关疗效预测标志物,以改善疗效。

 

乳腺癌教育专题

本次会议的教育专题重点介绍了对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评估的基因水平预测

病理学对最佳治疗选择的贡献 

  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病理科医生的作用包括:

确定转移性乳腺癌特征、确定转移灶与原发灶的相关性、重新评价肿瘤的生物特征。

这里重申了转移性乳腺癌再次活检的重要性。

 

  不明原发灶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淋巴结(42%),其次是肝(33%),再次是骨(29%),检测方法包括细针、粗针和手术。

乳腺癌因有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可帮助判断原发与继发,但也会发生变化,如3%~28%的转移性乳腺癌失去雌激素受体(ER)表达,3%~25%失去HER2表达。

可能的原因为:

① 取材部位不同,可重新同时检测原发和转移部位或选择新方法如HER2的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检测;② 肿瘤本身的生物特征发生了变化,如肿瘤异质性;③ 治疗引起改变,如内分泌治疗下调了ER表达,而曲妥珠单抗治疗上调了ER表达。

总之,转移性乳腺癌的再次活检是我们常规要进行的,但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可行的方法。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大会总结了对三阴性乳腺癌有效的药物,包括卡培他滨、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重点介绍了与DNA修复、血管生成、EGFR、PI3K/AKT/mTOR及PARP通路相关的靶向治疗,提出了数种重要概念或有意义的发现及治疗策略:

① BRCA1基因突变乳腺癌对顺铂敏感,一项关于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伴有BRCA1突变患者对顺铂的反应率是83%,而对其他药物是7%~20%,指出没有证据表明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有益,但BRCA1突变者对顺铂则高度敏感;② PARP抑制剂不仅是一种靶向药物,同时可以增加化疗敏感性;③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尤其是染色体位点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增加,故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舒尼替尼等在三阴性乳腺癌中也有较好疗效。

 

  HER2 过表达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随着对HER2的认识和检测方法的改进,HER2过表达患者的比例可能比以往低,占20%。

现在有很多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拉帕替尼、HBP-90抑制剂等。

 

  这里提出了几个重点:

① 持续的曲妥珠单抗治疗对转移性乳腺癌仍然有效,与针对ER的内分泌治疗不同,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改善了生存;②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作用于HER2的不同位点,两者联合更加有效;③ 转移性乳腺癌抗HER2 治疗流程为——确定HER2状态,若有抗HER2的临床试验则加入试验,若无则继续以抗HER2为基础的治疗,例如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长春瑞滨或贝伐珠单抗、拉帕替尼或拉帕替尼+卡培他滨;若有任何HER2耐药的线索,如p95 HER2阳性则用拉帕替尼,如PI3K突变则用mTOR/PI3K抑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