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63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生物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虎克

C.巴斯德

D.孟德尔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水域和生物

D.人和生物

3.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4.将经过黑暗条件处理的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光下照射,然后经过处理再滴加碘液,所看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见光部分变蓝②未见光部分也变蓝③产生了淀粉④未产生淀粉⑤需光⑥不需光⑦场所是叶绿体⑧不需要叶绿体

A.①③⑤⑦

B.②③⑤⑦

C.①④⑥⑦

D.①④⑤⑧

5.校园里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A.食物链

B.生态平衡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6.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A.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太麻烦

B.只需要一组实验就可以了

C.对照实验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可有可无

D.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7.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

其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A.1和3

B.2和3

C.1和2

D.5和6

8.对光时,应选择()

A.小光圈

B.较大光圈

C.高倍物镜

D.最小焦距

9.以下哪种情形是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

A.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

C.野鸭的趾间长有蹼

D.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

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A.我国每五年清查一次森林资源

B.老师带着同学们去超市调查物价情况

C.一班一个小组详细观察、记录了小红家周围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D.小李同学详细观察并记录了家里养的小兔子的生长情况

11.下列关于探究得到的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结论一定与假设相符

B.结论与假设不符时一定是错的

C.结论一定与假设不符

D.结论与假设不符时可能是对的

12.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沧海桑田”是指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较大

B.“瑞雪兆丰年”说明低温影响害虫的生存

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适者生存”的生物,将永远都能适应环境

13.在盐碱地里栽种植物不易成活的原因是()

A.土壤中的水分过多

B.土壤溶液浓度过大

C.土壤中的水分过少

D.土壤溶液浓度过小

14.如图,蘑菇长在朽木上,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5.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角度看,蚂蚁之间是什么关系()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16.下图是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结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菜豆种子的胚由图甲中的1、2和3组成

B.图甲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2

C.图乙中的A是由图甲中的1发育成的

D.图丙中的a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17.小强每个假期都到奶奶家陪爷爷下地干活,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A.播种前要翻耕土地,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播种前要放一些鸡粪等农家肥,是为了给植物提供有机营养

C.播种后要轻踩,防止土壤中水分过度散失

D.早春播种后覆盖地膜,能提高温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

18.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

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海边滩涂水量过高

B.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

C.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

D.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

19.在生态系统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是()

A.动物

B.蘑菇

C.细菌

D.绿色植物

20.下列物质都含有能量,其中不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是()

A.淀粉

B.煤炭

C.酒精

D.柴草

21.在一块玉米地旁建立一个养蜂场,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蜜蜂会吃掉大量花粉,因而会减产

B.由于玉米依靠昆虫传粉,养蜂场的建成有利于传粉,故这块地将增产

C.由于玉米依靠风力传粉,养蜂场的建成对传粉没有影响,故产量不会改变

D.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不好判断

22.如图所示,如果视野从甲图变成乙图,需要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向左移动载玻片,再转动转换器

B.向右移动载玻片,再转动转换器

C.转动转换器,再向左移动载玻片

D.转动转换器,再向右移动载玻片

23.下面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苗带土移栽可降低蒸腾作用

B.合理密植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D.地窖保存农作物是抑制呼吸作用

24.下列有关气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

C.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

D.气孔通常是白天关闭,晚上开放

25.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的影响”实验设计,但不完善。

下列修改意见中,合理的是()

A.纸盒的左右两侧应该分别铺上湿土和干土

B.纸盒左右两侧的温度应该同为20℃

C.纸盒的左右两侧应同为阴暗环境

D.纸盒左右两侧鼠妇初始数量可以不同

26.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7.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的产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适当升温目的是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夜晚适当降温目的是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

28.关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2~3天

B.用不透光纸将一健壮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

C.去除不透光纸片并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D.叶片加热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29.放在黑暗处大小相同的4个密闭鱼缸,里面的水高度相同,鱼的大小也相同,进行如下处理.那么,哪个鱼缸中的鱼先死?

()

A.1缸清水、1条鱼

B.1缸清水、5条鱼

C.1缸清水、10条鱼和一部分水草

D.1缸清水、10条鱼

30.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在有机物中储存能量,请问这些能量的最初来源是()

A.来源于植物根部吸收的营养

B.来源于水和二氧化碳

C.来源于太阳

D.来源于叶绿体的作用

二、填空题

3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__________ 、_________ 、繁殖、____________。

32.被子植物由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____、____属于营养器官,____、____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33.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34.如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_____,一手托住[    ]_____.

(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_____和[    ]_____.

(3)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_____和[    ]_____.

(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入通光孔的结构是[    ]_____.

(5)可以调节通光孔进光量的是[    ]_____.

(6)按照图中显微镜当前的状况(目镜为10×,物镜为10×,40×),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

(7)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_____

A、平面镜、大光圈   B、平面镜、小光圈   C、凹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

35.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24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非绿色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部分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向叶片A、B滴加碘液,冲洗后观察实验现象。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色,非绿色部分不变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

1、

2、

3、

三、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