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873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法

院(系):

 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入学时间:

二○○六年 九 月

导师:

 李某某   职称学位:

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

 数学科学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提交时间:

二○一○年 五 月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法

摘要

本文将探讨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迭代的实际应用。

主要介绍几种常见问题的迭代方法如:

求解非线性方程f(x)=0的不动点迭代、二分法、牛顿迭代法,还有求解线性方程组及非线性方程组的各种迭代法。

并对各种迭代法的收敛性进行讨论和比较,讨论各种迭代法的优缺点。

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迭代法的实际应用性很强,对于计算机上的应用尤为突出。

研究结果告诉我们:

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一样的迭代法,也可以将几种方法结合来运用。

关键词

迭代;收敛性;牛顿法;雅克比迭代;塞德尔迭代;非线性方程;(非)线性方程组。

AnimportantMathematicsthoughtfromthecomputerscience----IterationMethod

Abstract

Inthispaper,wewilldiscussanimportantmathematicsthoughtofiterationmethodanddiscussitsrealisticapplicationFirst,Iwillintroducealotofiterationmethodfromsomenaturalquestion,forexample:

theFixed-pointiteration,theBisectionMethod,Newtonmethod,andsomeiterationmethodofsolvinglinearequationsetornotlinearequationset。

Second,wewilldiscussandcomparetheastringencyofthosemethods。

Wewillfindout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severalmethodsforiteration。

Fromanalysistheresultofiterationmethod,wecanfinditinreality,particularlyincomputerscience。

Accordingtotheanalysisresult,wegetthatweuseiterationmethodmustbaseonreality,andalsowecancombinedifferentmethodtodealwithsomeproblemaroundus。

Keywords:

astringency;NewtonMethod;Jacobiiteration;Gauss-Seideliteration;nonlinearequation;linearornonlinearequationset。

目  录

第一章迭代法·····································4

1.1迭代法简介··································4

1.2运用迭代法的前提准备························4

第二章不动点迭代法·······························5

2.1不动点的寻找································5

2.2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6

第三章二分法·····································8

3.1波尔查诺二分法······························8

3.2试值法的收敛性······························9

第四章牛顿-拉夫森法与割线法······················11

4.1求根的斜率法································11

4.2收敛速度与缺陷······························13

4.3割线法与加速收敛····························16

第五章求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19

5.1雅克比迭代··································19

5.2高斯-塞德尔迭代与收敛性·····················20

第六章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24

6.1理论与广义微分······························24

6.2接近不动点处的收敛性························25

6.3赛德尔迭代法与牛顿法························26

结束语·············································29

主要参考文献·······································30

致谢···············································31

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数学思想—迭代法

第一章迭代法

1.1迭代法简介

迭代法也称辗转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新值的过程,跟迭代法相对应的是直接法(或者称为一次解法),即一次性解决问题。

迭代法又分为精确迭代和近似迭代。

“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属于近似迭代法。

迭代法常用于求方程或方程组的近似根。

1.2运用迭代法的前提准备

一、确定迭代变量。

在可以用迭代算法解决的问题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这个变量就是迭代变量。

  二、建立迭代关系式。

所谓迭代关系式,指如何从变量的前一个值推出其下一个值的公式(或关系)。

迭代关系式的建立是解决迭代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使用递推或倒推的方法来完成。

  三、迭代过程进行控制。

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

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

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无法确定。

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来实现对迭代过程的控制;对于后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出用来结束迭代过程的条件

第二章不动点迭代法

2.1不动点的寻找

我们先探讨不动点的存在性和介绍不动点迭代的方法。

定义2.1函数g(x)的一个不动点是指一个实数P,满足P=g(P)。

定义2.2迭代Pn+1=g(Pn),其中n=0,1,…称为不动点迭代

定理2.1g(x)为连续函数且[a,b]我们有

①g(x)[a,b]任意x[a,b]则g(x)一定有不动点

②则g(x)不动点唯一

证明:

①如果g(a)=a或g(b)=b,则为真;否则g(a)必须满足g(a),g(b)的值必须满足g(b)。

f(x)有如下特性:

对应用中值定理,而且由于常量L=0,可推断出存在数P。

因此,P=g(P),且P为不动点。

②我们可以采用反证法。

设存在两个不动点P1与P2.根据均值定理,可推断出存在数d

根据假设,有,对前式子简化得。

但这与题意矛盾,故得证P点唯一。

下面我们给定一个定理来判断,迭代所产生的序列是收敛的还是发散的。

定理2.2设有

如果对于所有

将收敛到唯一的不动点P.在这种情况下,P称为吸引不动点。

如果对于所有,有>1,则迭代将不会收敛到P,此时P点称为排斥不动点。

我们可以证明定理中的吸引不动点。

证:

首先要证明Pn都位于(a,b)内。

从P0开始,可推导出存在一个值C满足满足

因此,P1比P0更接近于P。

同上可以归纳出Pn比Pn-1更接近于P点。

所以所有的点都在中。

接下来证明。

首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可建立下面的不等式。

因此

,的极限压缩在左右2边的0之间,故=0,这样就有=p,,所以得证迭代Pn=g(Pn-1)收敛到不动点P

例题:

设=,且P0=4,找去函数的不动点。

解:

设迭代,由P0=4得P1=3.5P2=3.25P3=3.125…………

由此序列,不难得出P=3

2.2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在迭代运算中,迭代结果与真实值间总存在误差,我们算误差方法分为: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其中为真实的结果,为迭代计算的结果)

第三章二分法

3.1波尔查诺二分法

先介绍连续函数的零点

定义3.1设是连续函数。

满足的任意r成为方程的一个根。

也称r为函数的零点

二分法是将连续函数的区间进行对分取舍,从而逐步逼近到零点,直到一个任意小的包含零点的间隔

定理3.1设,且存在实数满足。

如果与的符号相反,且表示二分法生成的中点序列,则其中n=0,1…

这样,序列收敛到零点即可表示为

证明:

由于零点r和中点都位于区间内,与r之间的距离不会比这个区间的一半宽度范围大。

这样,对于所有的n,

,观察连续的区间宽度范围,可得到

b1-a1=(b0-a0)2b2-a2=(b0-a0)4,使用数学归纳法很容易得证,结合上面的式子,我们有

综上可得证收敛到r,定理得证。

例题:

利用二分法寻找函数的零点,区间为[0,2].

解:

起始值=0,=2.计算f(0)=-1f

(2)=0.818595

所以f(x)的一个根位于[0,2]内在中点C0=1,可发现f

(1)=-0.158529,因此区间改变为[C0,b0]=[1,2],接下来从左边压缩,使得a1=c0b1=b0.中点为c1=1.5………………

3.2试值法的收敛性

下面探讨试值法又叫试位法。

试值法是对二分法的改造,使收敛速度变快。

与上述条件一样,假设和符号相反,如果找到经过点和的割线L与x轴的交点(c,0),则可得到一个更好的近似值。

为了寻找值x,定义了线L的斜率m的的两种表示方法,一种为:

另一种方法为:

于是我们有=所以,这样

如果f(a)和f(c)符号相反,则在[a,c]内有一个零点

如果f(b)和f(c)符号相反,则在[c,b]内有一个零点

如果f(c)=0,则c是零点

结合上述过程可构造{[]}区间序列,其中每个序列包涵零点。

在每一步中,零点r的近似值为,

而且可以证明序列将收敛到r

下面我们来用试值法求解,在区间[0,2]中,并观察它是否比二分法收敛得快

在区间中有一个根。

利用试值法,可得到:

函数在区间内改变符号,因此从左边压缩,设,

下一个判定从右边压缩,设……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到试值法比二分法收敛速度快.

第四章牛顿-拉夫森法与割线法

4.1求根的斜率法

如果在根p附近连续,则可将它作为的特性,用于开发产生收敛到根p的序列的算法。

而且这种算法比二分法和试值法产生的序列的速度快,牛顿—拉夫森法是这类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之一

设初始值在根P附近。

则函数y=f(x)的图形与x轴相交于点(p,0),而且点位于靠近点(p,0)的曲线上,将定义为曲线在点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通过下图的显示可以看出比更靠近于p,写出切线L的两种表达式,则可得到与的相关方程,如下所示:

解出。

重复上述过程可得到序列收敛到p

O

定理4.1设,且存在数,满足。

如果,则存在一个数。

对任意初始近似值,使得由如下迭代定义的序列收敛到p:

其中k=1,2……

注:

函数由如下公式定义,并称为牛顿-拉夫森迭代函数。

由于,这样寻找函数的不动点,可以实现寻找方程根的牛顿-拉夫森迭代

证明:

我们从1阶泰勒多项式和它的余项开始分析

这里,位于与x之间。

用x=p代入上式,并利用,可得0=

如果足够逼近p,上式右边的最后一项比前两项的和小。

因此最后一项可以被忽略,而且可以利用如下近似表达式:

,推出

这可以用来定义下一个根的近似值,当用在上式的时候,就可以建立一般规律,即可得证!

推论4.1求平方根的牛顿迭代:

设A为实数,且A>0,而且令>0为的初始近似值,使用下列递推规则,k=1,2……

定义序列,则序列收敛到,也可表示为。

证明:

从函数开始,方程-A=0的根为。

现在利用牛顿-拉夫森函数中的和,可写出牛顿-拉夫森迭代公式

简化为,用此式中的来定义牛顿-拉夫森定理中的递归迭代时,结果得证。

例题:

①用牛顿平方根算法求的近似值。

从开始。

运用公式计算得:

②设,从开始,求

,所以=2.

都是无限接近与2。

4.2收敛速度与缺陷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显著的性质:

如果p是f(x)=0的单根,则牛顿法收敛很快,如果p是重根,每个连续的近似值误差是前一个误差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定义收敛阶来测量序列的收敛速度

定义4.1设序列收敛到p,并令,。

如果两个常量存在,而且

,则该序列称为以收敛阶R收敛到p,数A称为渐进误差常数。

R=1,2的情况为特殊情况

如果R=1,称序列的收敛性为线性收敛

如果R=2,称序列的收敛性为二次收敛。

如果R很大,则序列很快收敛到p;这意味着,关系式中对于大的值n,有近似值。

例如R=2且,则

下面我们用2个例题给出比较

(单根的二次收敛)从=-2.4开始,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求多项式的根p=-2.计算的迭代公式是:

解:

用R=2并利用收敛阶检查二次收敛,可得到下表中的值

0

-2.4

0.4

1

2

3

4

-2

0

0

通过分析上面的收敛速度,可发现每个连续迭代的误差是前一个迭代误差的一小部分,即,其中,为了检查上式,利用

和而且很容易看出

(在二重根处线性收敛)从开始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求多项式的二重根p=1.用收敛阶公式检查线性收敛,可得到下表中的值

0

1.2

-0.2

1

2

3

4

5

……

……

……

……

可以看出,牛顿-拉夫森法收敛到二重根,但收敛速度很慢。

的值趋近于0更快,因此当时,有定义。

序列线性收敛,而且在每次迭代后,误差以12的比例下降。

我们总结下牛顿法在单根和二重根上的性能。

定理4.2(牛顿-拉夫森迭代的收敛速度)设牛顿-拉夫森产生的序列,收敛到函数的根p,如果p是单根,则是二次收敛,而且对于足够大的n有

如果p是M阶多重根,则是线性收敛的,而且对于足够大的n有

值得注意的是:

有时序列并不一定收敛,因为并不可能在N此迭代后总能找到结果,我们可以尽量的通过画图等各种方法来选择P0.

例如:

设,而且,则,,……

而且缓慢发散到无穷大。

4.3割线法与加速收敛

割线法是对牛顿-拉夫森法的改进,它采用了试值法一样的思想。

我们需要2个靠近点的初始点和。

定义为经过两个初始点的直线与x轴相交的横坐标,由图可以看出P2比P0或P1更靠近于P。

p2,p1,p0相关的表示斜率方程为:

所以

,根据两点迭代公式可得到一般项为

单根上的割线法:

从=-2.6和=-2.4开始,利用割线法求多项式函数的根p=-2.

解:

根据迭代公式我们得

我们得如下的迭代序列

0

-2.6

0.2

0.6

1

-2.4

0.4

2

3

4

5

6

7

-2

0

0

其中收敛阶为R=()2=1.618;

当P是一个M阶根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牛顿法改进,使得其在多重根的情况下的收敛阶为2

定理4.3(牛顿-拉夫森迭代的加速收敛)设牛顿-拉夫森算法产生的序列线性收敛到根x=p,其中M>1,则牛顿-拉夫森迭代公式

将产生一个收敛序列二次收敛到p。

(二重根情况下的加速收敛)从p0=1.2开始,使用加速牛顿-拉夫森迭代求函数的二重根p=1

解:

由于M=2,加速公式变为

可得到下表中的值

K

0

1.2

-0.2

1

2

3

很容易看出收敛速度变快。

第五章求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下面来探讨将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扩展到更高维数中,有什么规律与方法?

5.1雅克比迭代

首先我们考虑线性方程组的不动点迭代的扩展

考虑如下方程组:

4x-y+z=7

4x-8y+z=-21

-2x+y+5z=15上述方程可表示成如下形式:

x=

y=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出下列雅克比迭代过程:

z=

如果从p0=(x0,y0,z0)=(1,2,2)开始,则上式中的迭代将收敛

到解(2,4,3)

上述迭代过程将会产生序列,并收敛于原方程组的解。

我们称这个过程为雅克比迭代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线性方程组经常多达10000个变量。

这些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是稀疏矩阵,这时用迭代过程是求解这些大型方程组的有效方法。

定理5.1设有维矩阵A,如果其中k=1,2,……,N,

则称A具有严格对角优势。

这表示在矩阵的每一行中,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的绝对值大于其他元素的绝对值的和。

现在使雅克比迭代过程一般化。

设有如下线性方程组:

设第k点为

则下一点为

坐标的上标(k)可用来标识属于这一点的坐标。

迭代公式根据前面的值

,使用上面的线性方程组中的第j行求解式。

雅克比迭代:

=

其中j=1,2,…,N。

雅克比迭代使用所有旧坐标来生成新坐标,而我们下面介绍的高斯-赛德尔迭代尽可能使用新坐标得到更新的坐标。

定理5.2(雅克比迭代)设矩阵A具有严格对角优势,则AX=B有唯一解X=P。

迭代式②可产生一个向量序列,而且对于任意初始向量,向量序列都将收敛到

5.2高斯-塞德尔迭代与收敛性

有时通过其他方法可以使收敛速度加快。

我们观察雅克比迭代。

由于比更加接近于x,所以在计算时用来替换是合理的,同理,可以用和计算,这种迭代方法就是高斯-赛德尔迭代

我们运用①式中给定的一般线性方程组有:

其中j=1,2,…N。

例题:

利用上面给的线性方程组用高斯-赛德尔迭代过程求解

 

如果从P0=(x0,y0,z0)=(1,2,2)开始,用上式中的迭代可收敛到解(2,4,3)

我们把计算结果列表得:

K

Xk

Yk

Zk

0

1.0

2.0

2.0

1

1.75

3.75

2.95

2

1.95

3.96875

2.98625

3

1.995625

8

9

10

下面我们来探讨收敛性:

比较向量之间的距离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收敛到P。

P=(x1,x2,…,xn)和Q(y1,y2,……,yn)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为

它的缺点是需要相当大的计算量,因此引入另一种范数,:

下面的结论保证了上述范数具有度量的数学结构,因此适合作为一个一般化的距离公式。

根据线性代数的理论可知,如果两个向量的范数接近,则它们的欧几里得范数也接近

定理5.3设X和Y是N维向量,c是一个标量。

则函数有如下性质:

;=0,当且仅当X=0;

;。

上面很容易证明,我们证一下最后一个。

证明:

对于每个j,实数的三角不等式表示为。

根据这些不等式可以得证上述不等式

可以用③中的定义的范数来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

定义5.1设X和Y是N维空间中的中点。

可定义X和Y的距离为范数,表示为

例题:

计算点P=(2,4,3)和Q=(1.75,3.75,2.95)的欧几里得距离和距离

解:

欧几里得距离为

=0.3570

距离为

=0.55

更容易计算,常用来确定N维空间的收敛性

第六章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6.1理论与广义微分

定义6.1(雅克比矩阵)设和是包含自变量x和y的函数,则它们的雅克比矩阵J(x,y)表示为同理如果,,是包含自变量x,y,z的函数,则雅克比矩阵J(x,y,z)定义为

例题:

对下列函数求解在点(1,3,2)处的维雅克比矩阵J(x,y,z)

解:

雅克比矩阵为

这样在点(1,3,2)处的雅克比矩阵为矩阵

下面介绍广义微分

对于含多个变量的函数,微分用来表示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如何影响因变量。

设有如下表达式

,,①

设已知表达式①中函数在点处的值,现在希望可以预测在临近点(x,y,z)处的值。

如果使用向量表示,则关系式②可通过雅克比矩阵进行简化。

函数的变化用表示,变量的变化用表示。

6.2接近不动点处的收敛性

定义6.2包含2个方程,③的方程组的不动点是点(p,q),满足。

在三维情况下,方程组

,,④的不动点是点(p,q,r)满足

定义6.3对于方程组③中的函数,不动点迭代为

,⑤

对于方程组④中的函数,不动点迭代为

,,⑥

其中k=0,1……

定理6.1(不动点迭代)设方程组③④中的函数和它们的一阶偏导数分别在包含(p,q)或(p,q,r)的区域内连续。

如果初始点值足够接近不动点,则有下面2种情况

(二维)如果足够接近(p,q)而且

则迭代⑤收敛到不动点(p,q)

(三维)如果足够接近(p,q,r),而且

则迭代⑥将收敛到不动点(p,q,r)

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则迭代可能发散

6.3赛德尔迭代法与牛顿法

现在可以构造一个与高斯-赛德尔法类似的改进型不动点迭代法,设用计算(在三维情况下,用和,计算),并将这些改进融入公式⑤和⑥中时,这个方法称为赛德尔迭代

以及

下面我们把牛顿法扩展到二维空间

设有方程组

它意味着从xy平面到w平面的转换。

这里只关心在点处的变换行为,即点。

如果两个函数有连续的偏导,则在点处用微分表示下列线性近似方程组是合法的

方程组⑧是一个局部线性变换,它将自变量的微小变化联系起来。

当使用雅克比矩阵时,这个关系可更容易地表示为:

如果方程组⑦用向量函数V=F(X)表示,这个雅克比矩阵是导数的二维近似,因为关系式⑨可表示为⑩

现在可以利用上式推导二维情况下的牛顿法。

设方程⑦中u和v为0:

设(p,q)为上述方程组的解,即Ⅱ

为利用牛顿法求解Ⅰ,需要考虑函数在点的微小变化:

设方程组⑦中(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