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07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docx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

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

  导语:

最近有关校园贷的诈骗新闻层出不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园贷诈骗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6月24日中午,细雨绵绵,但高专食堂前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学生,撑着伞,认真阅读着海报上的文字。

校园广播里传来:

“同学们,你亲身经历过网络诈骗吗?

你知道不良校园借贷的危害吗?

同学们可以去食堂前广场参加财经商贸学院的活动,现场还将赠送精美的小礼品……”一场由我院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防范网络诈骗和不良校园借贷宣传活动正有序开展着。

  本次活动由会计152班团支书孟丽同学组织,当问起组织此次活动的原因是,她说:

“两周前,我们听闻学院有一位同学因为轻信网络刷单业务,被骗了400多元,于是我们思考是不是应该在校园开展一次宣传活动,防止更多大学生受骗。

  活动筹备期间,大学生们筛选了16个大学校园中典型的网络诈骗和不良借贷案例,精心设计了8幅海报,分别采访了学校保卫处、学生处、学院相关老师和部分受骗大学生,制作了长达30分钟的教育宣传片。

活动现场,大学生们普遍对宣传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要求活动组织者将视频上传到网络,让更多同学看到,同时,现场还收集到了35份有效的问卷调查。

  一名女生在现场逗留了半个多小时,不时用手机拍着海报,还打电话叫来同学一起观看,这位张同学是一名大一学生,她说:

“原本以为网络诈骗是一件遥远的事情,想不到这么多知识丰富的大学生也是受骗者”。

“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这句秘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表示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甄别能力,收获很大。

  活动组织者表示,活动结束后,他们将通过学生组织、利用网络渠道,将宣传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同学和在镇其他高校的大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真正对网络诈骗和不良校园借贷说“不”。

  “网络诈骗”与“校园不良借贷、网贷”事件在大学校园里频发,已给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必须加强教育,引起广大师生警惕。

  网络信贷典型模式为:

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

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以“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虚假宣传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给广大同学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痛苦

  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存在诸多风险:

  1.多为非法民间借贷组织,借贷手续不规范,不合法,周期短,利息高甚至利滚利;

  2.当学生无法支付高额利息时,便以不法手段威胁甚至勒索学生及家人、担保人;

  3.部分分期平台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主动、明确告知逾期还款后果,导致延迟还款学生的借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4.贷款协议诸多陷阱:

以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隐瞒高利息等霸王条款;

  5.部分平台要求贷款前先交押金,后却再无下文;或者收取高额“咨询费”、手续费;

  6.部分学生以个人名义为第三方贷款提供担保,当第三方不能如期偿还,借贷公司直接要求学生承担费用。

  如何防范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

  1.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合理、适度、理性消费;不追求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物质享受,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借款和购物;

  2.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切勿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借给他人借款或购物;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当有危险或者被不法分子威胁时,学会用正当手段或者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及时向家长、老师求助,不要因为害怕被批评则酿成大错;

  4.当发现其他同学有异常消费行为时,及时提醒,必要时报告辅导员或学院安保处;

  5.培养节俭自立意识,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财富,不要参以“兼职”为名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宣传活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分期贷款平台近两年悄然“走红”,并迅速进袭高校校园。

据了解,不少大学生都会选择网络贷款,分期买手机和电脑等高科技产品。

  由于网络购物的便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从网购来的。

由于生活费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来无力购买,但这两年,随着网络分期贷款平台的出现,部分大学生开始通过网贷的方式,提前消费,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形形色色的网贷平台,无需担保,只需动动手指,填写资料,就可以分期消费、贷款,对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们而言,显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学生爱攀比,这就造成非理性消费、还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贷还贷等现象时有发生。

我就有收到过一个网贷的平台发来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带的林某学生,该生把我的名字和电话作为联系人登记进去,催款时把信息发到我的手机上。

  面对“校园贷”,首先大学生要自律,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识,学会理性消费。

当然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一些金融课程,使大学生尽量远离高利贷产品特别是违约后惩罚力度特别大的网贷平台。

  “校园贷”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

随着各高校相继开学,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大校园业务力度。

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背上高利贷。

为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11月3日下午四点,由张雷书记召开了一场精彩的校园贷讲座,参加人员包括学生处赵磊老师,辅导员常莎老师和XX级全体学生。

  张雷书记首先详细的讲解了校园贷的由来,提高学生们对校园贷的认识,并举出了有关校园贷受骗的多个实例,强调了校园贷的风险:

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不严、催收方式野蛮等,在便捷、低门槛背后,校园贷款存在的问题,正日渐凸显,且开始以极端个例提醒风险所在。

他反复提醒学生们一定要有自我防范意识。

接着,为我们解释了校园贷的类型,以及了解到了学校对于校园贷安全的重视、成效及体会等。

  最后,张雷书记倡导同学们在大学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做到俭以养德。

最新评论戴文亚发表于XX-06-17  3月9号,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欠下60多万校园网贷无力偿还,在青岛跳楼自杀。

郑某XX年初沉迷网络赌球,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冒用28为同学之名在十多家校园贷款平台借贷赌球,最终欠下巨款,压垮了这个21岁的年轻生命。

选择了跳楼自杀。



  网络上对这件事议论不断,痛斥校园网贷为“夺命魔窟”。

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

我从自己出发反思得出一下四点。



  第一,永远不要碰赌博,不要成为一个赌徒。



  郑某就是沉迷于网络赌球,越陷越深,被贪婪冲昏头脑失去理智。

然后想尽办法弄钱。

赌徒身边总是围绕高利贷,赌徒也最容易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因为赌博深陷财务困境,家庭孩子都不管不顾了。

网上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除了传统的以彩票,足球,扑克,麻将为载体的赌博。

我认为一切靠运气,做事没有准则,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只能祈祷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的都是赌博。

这其中包括纠缠破裂的感情不愿意放手,企图让对方回心转意;盲目投资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不去学习。



  第二,思考我为什么要借贷

  如果你个人借债,要确保数额很小;如果你借大额债务要确保有人替你支付。

——摘自《富爸爸财富自由之路》我个人的理解借贷分为两种一种用于消费,也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消费贷款,包括信用卡,白条,花呗等。

这样的贷款金额一定要控制在最低,否则你就会被大量的账单压的喘不过气,沦为替别人打工的命运。

这里推荐《小狗钱钱》共勉;另一种大额贷款,我把它称之为投资贷款,就是这笔钱可以替你产生稳定的可靠的(而不是偶然性的,可能性的)的收益。

比如贷款买房,又把房子出租,用租金支付房贷。

不过投资有风险,借贷投资风险更大,这就需要精明的头脑和理智的分析了。



  第三,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郑某的28个同学受害的原因就有对个人信息的忽视。

所以不要轻易借出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等;不要盲目的在自己不了解的合同、文件上签字。



  第四,不要有托付心态。



  婚恋专家李中莹认为对婚姻关系最具杀伤力的心理模式就是“托付心态”。

“托付”就是把照顾自己的责任,交给另一个人。

这是注定会有悲惨结果的心态。



  其实托付心态,不仅在婚姻中,在平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把自己托付给学校,专业,专家,社会制度,政府国家等等。

每当有问题出现都是他们的不对,而自己则无能为力,开始抱怨。

网上出现的抨击网贷不规范,学校没有尽责,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都有这种心理存在。



  实际上,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颠覆许多传统模式,我们必须随外界变化做出自己的调整,而不能依靠过期的承诺。



  科技越先进,经济越发达,需要思考的东西越多。

让我们以此事为戒吧。

谭纯艳发表于XX-06-17  5月12日,媒体消息:

南昌一大学生因“校园贷”欠钱遭非法拘禁。

  5月9日,长沙火车站,一大学生手拿一叠银行流水账单陷入沉思。

过去半年间,他向20余家网络借贷平台和私人借贷公司借款10余万元,家里已无力偿还,他频繁收到威胁短信。

  3月,因为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从金融平台获得贷款因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校园贷.近期一次次成为轰动校园及社会舆论的话题之一。

  XX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

各大商业银行随后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给予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成长土壤。

随后一大批类似于爱学贷、分期乐、趣分期、人人分期、名校贷、拍拍贷、么么贷这类平台的身影。

主要以大学生客户群为主,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收取分期手续费或利息盈利。

校园贷伴随互联网金融开始成长于XX年,真正开始发展是在XX年,也就是在这一年校园里关于“校园贷”的广告铺天盖地。

  校园贷,经过疯狂成长之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原因不一而足,监管的缺失、学生的自我认知不足是客观存在的。

  但从行业内部看,互联网金融的各大平台对于这个市场也的确存在误判,对这个群体消费心理的也有不理解。

从自身去找到原因,也许可以避免一系列的负面事件发生。

  各类五花八门面向大学生的网络贷款平台以及校园分期购物平台,诱使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

然而,“免息”、“低息”、“折扣”的馅饼背后,往往藏着陷阱和“坑”。

有关专家总结了校园贷的各种“坑”。

  第一个“坑”,费率不明。

银率网分析师李先瑞认为,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会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

  第二个“坑”,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

银率网分析师表示,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来源,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三个“坑”,不文明的催收手段,给借款学生造成极大心理压力。

很多校园贷平台普遍存在不文明的催收手段,比如“关系催收”,学生借款时被要求填写数名同学、朋友或亲属的真实联系方式,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平台就会把其逾期信息告知该学生的关系圈,严重干扰和伤害了借款学生。

  第四个“坑”,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

大学生有旺盛的消费欲,但是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其还款来源往往来自于家庭。

  第五个“坑”,校园代理人无资质。

曹磊表示,校园贷的许多代理人是由在校大学生担任,其并没有金融行业方面的相关从业资格。

  在监管真空,对学生群体不了解的情况下。

各个平台在操作上明显敞开了风险窗口。

在这一切的背后,自然是有着巨大的利益驱使。

很多数据表明校园贷的市场规模巨大。

  易观智库今年1月提出,,从XX年到XX年,全国高校的总数基本保持在3600家左右。

按照XX年2600多万名在校生的基础、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

  对于市场规模的估算,这样结果是有误导性的,校园贷的市场就目前而言,也许还不会有千亿的规模。

  XX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

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

  5月3日,清华大学也发布了当代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出90后在理财产品的知晓度上,认知最高却是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其次才是更新的互联网金融。

  还曾有人分析认为:

目前校园贷的市场潜力巨大,其信旦旦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学生贷款是仅次于房屋贷款的第二大类消费者贷款,目前美国的学生助学贷款为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到2030年,美国的学生贷款将达到17万亿美元。

  这样的分析纯属误导,要知道美国学生信贷规模如此巨大有几大前提:

美国的学生自小就培养了经济独立的消费习惯,其社会环境也要求学生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其次则是金融市场也相对成熟。

  而反观国内现状,国人的财商普遍有待提高,市场的环境也需要进一步建设。

而且在消费观念上比较信贷而言,学生普遍对家庭依赖的程度较高,家长也更是倾向于为子女的消费支出。

  XX年,笔者还是在校生,某校园贷平台以地推的形式吸引学生成为其用户,因为同学之间的情面和注册账户所享受的“福利”,一位市场推广员(本人同学)轻松获得上百位学生的流量。

但是“福利”之后,几乎所有学生们马上卸载了该平台的APP。

  在校大学生群体虽然是优质的信贷消费人群,但实际上,这部分群体消费去向和解决资金困难的方式差异巨大。

要正确认识校园贷,首选必须对这个群体的消费情况有个基本的认识。

  这个群体主要消费去向有以下几种:

日常消费,求学,创业。

线上开发学生贷款的P2P网贷平台按照此主要产品类型页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助学贷款平台、学生创业贷款平台和学生消费贷款平台。

  在消费方面,大学生虽然潜在消费力巨大,但一般正当的消费都会得到家里学校的支持。

消费时缺钱,大多是要买电脑、买手机、学车、上考研班、上培训班等,家里和学校都会支持,生活费、助学贷款、奖助学金,京东白条等途径都可以解决很大部分学生资金问题。

还有校外兼职也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所以大多的正当消费需求不会引起学生的信贷消费。

  缺钱找信贷原因,更多地在于消费时攀比心理,在日常消费上,作为最青春有活力的群体,对于旅游,文化,3C电子,服饰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很大。

但是这类的学生群体占比不会很大。

而且在具体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三本和高职类院校,这部分群体,才是信贷的主力军。

  而求学和创业的支出上,求学属于正当消费,大都可以得到家庭的支持,家庭困难或者比较经济观念讲求独立的学生才会考虑信贷消费。

  而在创业上面,学生靠信贷解决资金问题的就会更少了,原因有二,一是学校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其中资金上会有很大的赞助。

二是该部分的学生更为理智和谨慎,知道学生创业的风险巨大,对于信贷更是会保持距离。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家庭困难学生面前,其实学生的信贷消费意愿会更低。

以大多农村大学生为例,其消费观念会显示出更加保守的一面,而且信贷消费的风险家庭往往难以兜底。

再加上该部分群体会得到政府和学校的很多奖助学金的支持。

所以真实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会是信贷的消费对象,相反,他们与校园贷的距离最远。

  我们国内大学生的消费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大平台的金融服务需要认识到这点,然后针对这部分的群体做出最优化的信贷服务。

  比如:

  第一,金融服务不要集中于日常消费,对求学和创业方面可以深入做一些优。

毕竟后者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在学习和创业上有很好的金融服务的支持,相信这部分群体会更加青睐校园贷。

  第二,累计用户数据,把控风险。

如蚂蚁花呗利用余额宝和支付宝用户信息的积累,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额度的信贷服务,不仅很好地把控了风险,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信贷需求。

  信贷业务要可持续增长,必须以服务大学生为基准,为他们着想。

所以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而大学生的重心最终是需要放在学习与实践上,若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心态去开展业务,相信校园贷的乱象会清净不少。

  按照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大学生群体对于消费金融的需求,在最好的青春时代花明天的钱,这样的消费观念肯定越来越深入大学生的内心。

应该说,校园贷在未来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而校园贷的平台,对此只需要克己修身,不要挖坑,对学生负责,这样才能赢得未来。

孟丹静发表于XX-06-17  近段时间,国内多发在校学生被人利用校园贷款名义诈骗案件。

为此,吉林市公安局加强宣传与防范工作,希望在校生尤其是大学生注意提高警惕。

  在吉林市某高校代理网络贷款业务的学生王某,自XX年3月初以来,以扩大自己业务和发展校园代理为由,请同学帮其做“网络贷款、手机分期”业务,承诺每单给予二三百元好处费,并保证由其负责每月分期还款。

按照王某的约定,学生们分别以个人名义办理网络分期购买手机及网络贷款业务,手机及贷款归王某处理(手机已低价卖出)。

截至XX年10月中旬,王某失联,分期还款均未还清。

  XX年12月,吉林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捕归案。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王某利用大学生个人信息办理网络贷款系列诈骗案件涉及30余名大学生被骗,涉案金额近50余万元。

XX年12月,王某因涉嫌诈骗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当前市面上有100多种校园贷平台,大致分为三大种类:

一是经银监会批准的金融公司,能为学生提供无担保的信贷,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等;二是传统电商平台,为学生提供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校园白条等分期付款金融服务;三是网络借贷公司为学生提供的信贷业务,也就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优分期等,部分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第三类借贷是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重灾区,具有较大的现实危害性:

一是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

二是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三是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四是不法人员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吉林市警方建议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在网贷之前要考量自身的偿还能力,一定要擦亮眼睛,留意合同的规范性以及详细条款。

要加强个人信息管理,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去网贷,使自己无辜负债,甚至是背负法律责任。

  另外,吉林市警方将开设法律课程和法律知识的讲授,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同时,让学生知道哪些权利是受法律保护,以及合法权益被侵害后如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也将加强对网贷公司的约束与惩罚力度。

沈琬学发表于XX-06-17  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心得体会

  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团委和各学院联合举办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安全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权广场举行,5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心得体会。

  学校各级领导对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安全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学校多部门、单位协调行动,力求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学生防骗识骗能力和不良网贷风险防范能力。

  启动仪式上,学校保卫处分发了宣传材料,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新型犯罪形式和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进行了剖析,对校园网贷风险进行了警示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网贷诱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