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9101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溪初中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创建学校特色,必须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强化各级职能,为学校特色的创建保驾护航。

我们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讨解决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并在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以保证学校特色创建的顺利实施。

同时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创设学校特色的质量考评机制、管理保障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在教育管理中,改革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创建学校特色的积极性,设立相应奖励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教育工作的主体意识,并逐步完善,保证学校特色建设的正常运转。

使学校特色创建具备科学规范的运行体系。

上溪初中创建学校特色领导小组及分工

成员

姓名

职责

组长

陈志勤

特色创建规划决策;

副组长

钱弘瑾、吴彩星

各项特色工作的督促检查;

组员

吴彩兵

负责制定学校特色创建的各项制度;

陈清伟

负责师资队伍建设;

翁天勇

负责科技体艺特色创建;

张根成

负责创建学校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

金文滨

负责特色课程开发和实践管理;

叶瑞松

负责社区服务活动课程管理;

陈邦造

负责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吴坚

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徐会琴

负责校本课程建设;

(2)明确办学目标和制定工作计划

活动课程办学目标明确,学校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充分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开展活动,活动既有大型的集体活动,又有小团体活动。

注重课程建设的实效性。

(3)打造系列化活动课程,

学校倾力打造一系列活动课程:

“名园、名居、名人”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航模、电子制作、无线电测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课程、“桃花坞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和“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社区服务活动课程为主的活动课程体系。

(4)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榜样领路;

教师是建设学校特色的依靠力量,是创办特色学校最重要的条件。

我们将采用互动型的培训模式,根据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特长和学校课程安排,选择特色项目,对教师进行系列化的培训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实践操作模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特色教学的能力。

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把其他教师带动起来,使全体教师都能参与特色项目的教学,实现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5)完善活动基地建设

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了“百草园”、“黄山八面厅”、“吴晗故居”、“吴山民故居”、“上溪老街”、“大草坪”、“十里桃花坞”、“岩口湖旅游度假区”等多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6)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信息技能比赛、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比赛、科技创新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搭建活动平台

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吸引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主题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狭小的学校圈子和书本中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上溪初中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周;

义乌市中小学体育运动会、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诸多师生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了新的学习和进步。

(8)聘请专家学者,实现专业引领

学校在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尹红、金华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康伟平、义乌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斯文辉老师等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活动基地为课程建设的主线,开展系列活动课程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全国先进实验单位,《综合实践活动与师生发展》研究项目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进一步形成课题研究服务于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建设、深化课程建设的新格局。

六、创建步骤

(一)学校特色创建近期目标

1.扎实有效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课程,详细制定计划,分层面、分时段组织实施各项活动与竞赛,力争体现全员参与,生动有趣,展现师生成长的快乐;

2.通过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

3.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倡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究、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

4.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学生参与面广,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

(二)学校特色创建中期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每年举办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活动舞台,提供展示平台,做到全员参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系列活动,由综合组协同年级组结合学校特色活动项目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展示学生自信、健康的良好形象,学生实践活动水平明显提高。

3.科学规范一系列活动课程,继续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充满活力的青春校园。

4.继续改进学生评价制度,多元评价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

(三)学校特色创建远期目标

1.优化一系列活动课程,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进一步完善优化一系列传统项目活动与竞赛,各年级组重点开展“人、自然与社会”的汇报展示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2.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通过外出学习、专家引领、科研论坛建设等形式,帮助教师拓宽研究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夯实研究基础。

3.每年举办学校活动课程实施成果展评竞赛,实现全员参与;

积极参加每年一届的义乌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现场展评、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展演等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与竞赛中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成长的快乐与成功。

4.建立“学校+基地”推进模式,加快活动课程的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基地在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基地”推进模式。

5.多元评价立足以促进每个学生成长发展为本,体现过程性、多元性。

学生能全面地展示自己。

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6.经历开发、建设与积累,学校一系列活动课程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形成有上溪初中特色的课程,并在市级以上推广。

七、评价标准:

如何评价?

第一个操作步骤应该是评价标准。

研究表明:

“评价标准是一个体系,它是自觉标准和非自觉标准、理性标准和非理性标准的统一,其基础就在于主体需要的有机系统性。

”这就是说,评价标准的确定,必需依据评价主体需要的主次、强弱和价值的大小,选择若干标准作为评价活动的反映对象,组成一个有机即有序的评价标准体系。

因此,为了鉴别是否有特色,“特色”的程度,以便促进特色的形成,同时考虑到实施,即把评价从理论的可能性转化成现实的操作性,特制定学校特色评估表。

上溪初中学校特色评估标准(讨论稿)

A级

指标B级

指标C级指标

A1

办学

思想

B1办学理念

C1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清晰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办学策略,牢固树立“特色立校”观念。

B2校长思想

C2校长注重学习,牢牢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逐步形成独特鲜明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育人观。

B3教师观念

C3学校以特色建设为指向,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C4学校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确立与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A2

特色

规划

B4特色内容

C5选定的特色建设项目从自身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周边自然人文资源等各种因素,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C6选定的特色建设项目适宜于绝大多数师生参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C7选定的特色建设项目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C8选定的特色建设项目能提炼出某种教育思想或精神特质,并能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B5目标设计

C9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并逐年落实特色建设工作计划。

C10有清晰、合理的特色建设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并积极分阶段组织实施。

A3

实施

过程

B6管理机制

C11切实加强对特色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特色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C12特色建设工作分解到学校各部门,建立并落实推进特色建设的激励、保障机制。

B7运作过程

C13把特色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辐射到学校的各个领域,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C14能按照业已制定的特色建设目标和规划,全面系统、积极扎实地开展特色建设。

C15学校特色建设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关于特色教育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

B8普及程度

C16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知晓率高,参与面广,主动性强。

B9教育科研

C17将特色建设列为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确定特色建设研究课题。

C18课题实施规范扎实,能结合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体现特色教育的课题成果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B10学校文化

C19学校围绕特色建设目标,创设校园环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初步形成独特鲜明的、与特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

A4建设

成效

B11学生发展

C20学校特色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大批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

C21一批学生(20%以上)开始显露自己的个性特长,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

B12教师发展

C22学校特色建设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

部分教师特色教育方面在市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B13学校发展

C23学校特色建设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形成了独特的“校风、教风、学风”。

B14社会评价

C24学校特色建设成效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被各种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C25学校特色建设成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市内外交流和推广,在市内外已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