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24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docx

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8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专题八 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1.偶考点:

文化市场现象与措施

文化强国的措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2.常考点:

中华民族的内涵和时代性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3.必考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

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向1 灿烂的中华文化

1.(2013·课标全国卷Ⅱ,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A [本题的题眼是“《台湾风物图卷》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台湾风物图卷》描绘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①说法正确。

它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说明两岸文化有共同的根源,②说法正确。

《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艺术风格相似,但文化价值各异,③说法错误。

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④说法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错误。

]

2.[2013·课标全国卷Ⅰ,39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 本题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西文字母词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要抓住“是赞成还是反对”“文化生活”“阐明理由”等题眼信息,回答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本题具有开放性,可灵活选择赞成或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①观点一:

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②观点二:

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

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

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

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

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把握是非论证类题目特点

解答本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将其作为以往的辨析题或评析题来对待。

辨析题或评析题要求对观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合理与不合理之处都要分析原因;而本题这样的是非论证类题目,只需选择一个方面、只需分析一个方面的原因。

考向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2016·全国Ⅲ卷,21)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导学号:

23192096】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C [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一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二是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②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①夸大了“工匠精神”的作用,排除;“工匠精神”不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③排除。

]

4.[2016·全国Ⅰ卷,39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

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

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

“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

”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知识”,试题类型为措施类。

我们可以从“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以及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

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

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防止“坐井观天”

本题解答过程中,考生往往局限于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小圈子里分析问题,从而造成要点缺失。

解答类似题目时,要明确这样一个思路:

分析任何文化的措施,只要范围允许,都可以调动《文化生活》其它单元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考向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2016·全国Ⅲ卷,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请列举两条理由。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增强文化软实力及在文化交流中应坚持的原则来说明;还可以联系时政知识“文化自信有利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谈意义。

[答案] 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向4 加强道德建设

6.(2015·全国卷Ⅰ,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

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

【导学号:

23192097】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A [本题的题眼是“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

由题意可知,《校训的故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主要是因为“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从而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①②符合题意。

校训不可能“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③排除;④夸大了校训宣传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

[考情考向] 

1.从考查的知识看,集中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和原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文化强国措施、思想道德建设等,其他内容考查较少。

从考查的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以主观题为辅。

从考查的方式上看,各种题目往往紧扣时政热点和生活焦点,选择题突出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主观题突出知识的全面调动。

2.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

(1)整合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体系,并注意各个特征与其他知识的融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体系;全面梳理各种措施类知识,构建发展先进文化的知识体系。

(2)注意分析下列文化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大众文化、经典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便准确调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准确对题目观点作出正误判断。

(3)密切关注传承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热点时政,多角度加强分析研究和对应训练。

提炼1

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的表现

独特性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不同的文化内容与形式

区域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民族性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侧重

意义

求同存异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强调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在静止的状态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蓄

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一种内在、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提炼2

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意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角度

措施

内容

依据

指导思想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文化交流与继承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源泉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主体

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炼3

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背景

措施

文化生活喜忧参半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文化生活形式多样,落后、腐朽文化危害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①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提炼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措施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立足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创新。

(6)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7)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主要内容:

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学(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和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如何建设: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国家:

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推动学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个人: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提炼5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措施

原因

推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个人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探究一 灵活选择素材,从不同角度切入,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2016·常德模拟)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的特点表明(  )

【导学号:

23192098】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④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B [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数百年的历史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①③正确。

题干中没有涉及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也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故②④与题意不符。

]

【易混辨析】 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角度

是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说的

是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点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

见证或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联系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

[创新预测1] (2016·济南期末)大型歌舞诗《丝路情歌》,将中国元素、西部民俗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机融合,艺术地再现了800年前大唐盛世、与西亚贸易交往繁荣、中西方文明交融的盛景,以华美的表演效果给人触及心灵的艺术享受。

这表明(  )

①文化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②文化交融能够消除民族差异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D [只有优秀、先进的文化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故①错误;②中“消除民族差异”说法错误,故排除;给人触及心灵的艺术享受体现了优秀文化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方面的作用,故③正确;歌舞诗《丝路情歌》将中国元素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机融合,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④正确。

]

探究二 结合引言、实例、时政等素材,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经典高考题)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

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导学号:

23192099】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

C [本题以古语为背景,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难度适中,较易得分。

A项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前后一致;B项体现了加强自我修养,有所作为的自强不息精神,C项体现了奉献社会、利他的思想,D项体现了执政应顺应民心的规律,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

【易混辨析】 区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含义

特点

作用

常用的历史事实、名言警句

团结统一

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强调人与人之间、民族之间要团结,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

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爱好和平

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的精神

强调以和为贵,和平相处,从国家层面上则体现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勤劳勇敢

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

强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天道酬勤;③不畏强御;④勇者不惧

自强不息

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强调生生不息、奋发有为、追求上进等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不怨天,不尤人;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创新预测2] (2016·汕头质检)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这体现了(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始终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D [刚健自强、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进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③④说法正确;①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指向史书典籍;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

]

探究三 紧贴生活,灵活切入,考查我国当前的文化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6·泉州联考)面对网络音乐发展良莠不齐的现状,国家文化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网络音乐经营单位要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优先,切实履行内容审核主体责任。

在进行网络音乐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导学号:

23192100】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发挥网络音乐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③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