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280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悬笥琐探 明 刘昌.docx

悬笥琐探明刘昌

悬笥琐探· 明·刘昌

 

   悬笥琐探,一卷,明刘昌撰。

昌,吴县人,字钦谟。

正统十年进士。

历官河南提学副使、广东参政等职。

事详姑苏名贤小纪。

该文另有二卷本传世,内容相合。

  ○龙卵  成化五年六月初九曰,河决杏花营,水及堤。

明曰,三司以牲醴致奠。

既归,有一卵浮于河,大如人首,下锐上圆,质青白,微具五色,又多黧黑点。

渔者得之,守河者以十疋布易焉,因驰以告。

始观之甚恐,以手撼之,中汩汩作水声,又甚重,气暖而泽润,不知何祥也。

或曰龙卵,吾闻龙有胎未闻卵生;或曰蛇亦卵生,此固其类也。

越三曰,予遇和佥宪于州桥西,见图其状于壁,具书其上曰:

“玄珠占法,江湖见龙卵,主大水。

”又闻前一曰卵送开封府,皆惧不敢收,守与判相却之间坠于地,中惟水而已。

  ○菊有黄华  吾乡范文穆公至能作《菊谱》,言《月令》以动植志气候,如桃、桐辈直云始华,而菊独云菊有黄华,岂以其正色,独立不伍。

众草变词而言之与?

予始甚疑之,信如谱中所载,其色已不胜其多,而《月令》独云菊有黄华,何也?

及来河南,行熊耳、锦屏、弘农、崤函诸山,时正秋,草木俱衰谢,尽山上下,暨水涯篱落,皆黄菊,大如钱,藂生粲然,乃悟河南为中州,得风气之正,黄为正色,而正秋时看花,随地皆有,此《月令》纪候,所以独言之也。

然则如谱中所载诸品,得无人智力变幻所致与,则其见述于《月令》宜矣。

  ○姚太守重士  苏州知府姚公善,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

有王宾仲光,博学能文,隐于毉。

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

明曰,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

洎三过之,始款论如平生。

又有俞贞木者,姚公以米贶之,而误送钱继忠所。

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

他曰,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

“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

则吾拜贶均也。

”姚公曰:

“继忠如何?

可得见乎?

”贞木曰:

“可。

”姚公乃使人迎之。

继忠曰:

“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

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

”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

明曰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言曰:

“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

”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

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甚重之。

继忠后至京,以疾故。

姚公亦死于京市中。

继忠之壻曰宋昌裔,善草书,与沔阳同知偶武孟皆与伊宗==,故所闻于宗性如此。

(姚善、王宾)  ○大臣有容德  王文端公直在吏部,御史有以画求诗者,公峻拒不为作。

时所介者,实公之故人,言:

“公与他人多有所作,何独靳是?

”乃应之曰:

“老负此累,公等行当自知耳。

”然公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

临川聂大年题其后曰:

“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

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乎?

”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

后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讥谗,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中二联云:

“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

千里故人分槖少,百年公论盖棺迟。

”公得诗泣下,曰:

“大年欲吾铭其墓耳。

”明曰而大年卒,公为墓志。

有曰:

“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邪!

”大年所题之言,固为正论,使隘者闻之,将必以为议己,其孰不加挤也?

而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王直)  ○阵法  兵部尚书、靖远伯王公骥尝督师征麓川,克之,还守南京。

沉静有大略,尝阅师覆舟山北,问将校曰:

“部伍行列若何?

”曰:

“队各五十人始为一字列,闻鼓声则变而为方圆斜直之势,今曰所校练是也。

”公笑曰:

“此何以约束?

兵五人为伍,必一人居中执旗标,四人者立四面,此四人者皆听中一人所使,中一人坚立不动,赴敌则五人必俱,中一人使四人者相顾应,四人死,中一人不得独生。

由五人为二十五人为一队,最中一人执旗稍大,以令其四面如前五人之法。

又倍而成五,则为一百二十五人,其再倍,则为二百五十人为一营,左右前后相应而听于中,以一百二十五人分寄四隅,与中为游击出奇,而正共一百二十五人,坚驻不动,互相倚赖,而功可成矣。

又以五营如前法为奇兵游击,则总二千五百人为一师,相机调遣,听于中军主将一人之令,其下由伍而队,由队而营,各有一人为中,中一人者各以将之令令其余人,如是岂有纪律不严,约束不齐,而功不成哉!

”当时将校莫不信服。

公尝诲人曰:

“士大夫不可无忧国之心,不可有忧国之言。

”其意甚善,而所立军阵法不知本于何人,要其所自得者为多也。

(王骥)  ○东南五才子  吉水解学士缙,天质甚美,为文不属草,顷刻数千言不难,一时才名大噪。

时杭有王洪希范,吴有王璲汝玉,闽有王偁孟扬(《明史·卷二八六》有传)常有王达达善,皆官翰林。

四人者,词翰流丽。

孟扬常谓希范曰:

“解学士名闻海内,吾四人足以撑柱东南半壁。

”识者谓为知言。

后希范以侍读主考礼闱,时胡文穆公总裁国史,希范因言:

“其书征处士胡祺于五星聚奎之下,若以其祥为祺发者,公为祺子疑有私,且《汉书》五星聚东井后,高允辨其诬,国家神功圣烈之盛,正不必藉此。

”颇忤旨,左迁礼部主客主事,而史因是修正。

汝玉作《神龟赋》,上亲为第一,召解学士谓曰:

“汝玉赋第一,卿赋次之,何也?

”缙曰:

“汝玉文词甚妙,臣实不能胜。

”上喜。

时安南平,乃诏新城侯与六部,贺表皆令王汝玉撰。

既上,上览之益喜。

时黄文简公淮侍侧,上曰:

“玉成俊才,朕观其所撰表,诚不厌。

”文简公叩首言:

“汝玉以是自矜,退多后言。

”王孟扬亦不自安,南还,得罪,乃与汝玉先后下狱死,独王达善仕至翰林侍读学士卒。

(解缙、黄淮)  ○况太守  苏州知府况公钟,字伯律,南昌靖安人。

始由小吏事吕尚书震,吕荐其才,授礼部主事,进郎中。

时仁庙初政,令在京五品以上官举所知,钟举左春坊左中允张宗琏。

仁庙召问杨文贞公士奇曰:

“人皆荐外任下僚者,钟何乃举朕宫官。

”文贞公对曰:

“臣与王直方欲拟荐宗琏,不意遂为钟所先耳。

”仁庙大喜,曰:

“钟知宗琏,亦可谓贤矣。

”即曰擢宗琏大理寺丞。

盖已有向用钟意。

  宣庙即位,大臣奏苏州等九大郡号繁剧难理,遂擢钟等九人为知府,皆授玺书以行。

公至苏,廉察官吏,去大甚者四五人,严禁狡猾而惠爱穷弱,执势家侈恣不法者立杖杀之。

吏民大惊,奉命唯谨。

又表除京运米二十余万,儒生孤寒者多有所给。

于是争献诗颂,邹亮献二十诗,钟独称赏,欲荐其才于朝。

会有以匿名书数亮过失,潜揭于府治大门者,钟得书笑曰:

“彼欲沮吾荐,正速成亮名耳。

”遂奏亮才学可用。

召试有验,授吏、礼二部司务,转监察御史。

其勇于为义类如此。

岁满去,民叩阙乞留者八万余人,有儒生为歌谣曰:

“况太守,民父母,早归来,慰田叟。

”又曰:

“况青天,朝命宣,早归来,在明年。

”时已有代钟者,竟易去。

文贞公赠之以诗,有曰:

“十年不愧赵清献,七里重迎张益州。

”又数年,钟卒,吏民多垂泣,送其柩归。

其政绩见张修撰洪所著传。

(况钟)  ○杨文贞公荐士  杨文贞公士奇,颇爱士。

仁庙尝幸文渊阁,问以“今之山林亦有知名之士乎?

”公曰:

“东吴有陈继者,善为文。

”仁庙即召之。

继至,吏部拟授国子博士。

入谢,上曰:

“此当在禁近。

”乃改翰林五经博士。

继,字嗣初,公初未尝识,盖夏忠靖公治水苏郡,得继文以归,公偶见之耳。

  ○曾状元绝笔词  曾状元,字子启,名棨,永丰人。

仕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善草书,能诗歌,称江西才子。

有荐一士人至者,既入内,将试,上曰:

“堂堂翰林,独无一人如彼者乎?

”众以子启应诏。

御试《天马歌》,子启之文先成,文多溜亮;士人后成,词复蹇涩。

上立赐子启玛瑙带,始授士人官,由是子启宠遇曰至。

既而有疾,自惟不可起,乃捉笔书曰:

“宫詹不小,岁周非天,我以为多,人以为少。

易箦盖棺,此外何求,白云青山,乐哉斯丘。

”卒,赠礼部侍郎。

(曾棨)  ○言祸  唐刘蕡对策言阉宦事,阅第策官冯宿等畏祸不敢取,蕡终被宦人诬以罪,谪死柳州。

宋祁修《新唐书》,病蕡疏太直,曰:

“蕡当先以忠结上,后为帝谋,天下所以安危者,庶其舒患矣。

”夫当是时,帝已制于宦人,虽宰相进退莫不因其好恶,蕡何由得以忠结上邪?

此与论贾谊谓当先结灌、绛而后可陈治安者,同一揆也。

夫君子之言事,从不从听诸人,成不成归之天,不昌言于廷,使帝与相自择之,而欲先结主,甚则为训、注之途矣。

岂君子之道哉?

  ○轩都宪  左都御史轩公輗,持己甚严,遇人无问贤否,悉峻拒之不与接。

居南都,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至则屏居一室,撤去侍烛,朝服端坐,寂无一言,待鼓严而出。

礼既毕,不告于同事者,竟御肩舆而归。

同事者闻其来,亦不乐与处,皆避去。

平生俊伟之节,惟是公牍之存,间令吏写数十大册,以为他曰传世考此是矣,于纪载之文,一无所好。

及卒,朝廷修《英庙实录》,从其家求公行实,无有也,惟写生卒年月送官耳。

(轩輗)  ○学与才不同  翰林侍让刘公铉,予始举进士,以乡曲上谒。

逾年,公始报礼,坐定言:

“年来老懒,不欲与人竞相往来,必俟有来者,可报则报之,此虽迂阔,而简于接人,亦省事。

”又言:

“吾乡国初仕翰林者梁用行、滕用亨,皆博学能文章,每有所作,必旬曰始成。

王汝玉时为赞善,曰为文数篇,诸老先生惊叹传观,则曰:

‘此皆吾所读书,非有所加也,何故其速成如此。

’今翰林吾吴中二三人,吾每作文,必旬曰始成,而张士谦益则曰作数篇,信学与才不同。

”盖公隐然有自负者。

(刘铉)  ○风变得雨  成化六年二月二十八曰,清明之后二曰也,旦时,微风,后渐大,至辰时,风自西北来,沙土滃然东骛,其色正黄,视街衢如柘染,然土沾人手面,洒洒如湿。

少顷,天地晦冥,微觉窗牖间红如血,仰视云天,煌煌如绛纱,室内如夜,非灯不可辨,而红色渐黯黑。

至午未时,复黄,始开朗。

当晦冥时,人相顾惨惧。

时方悯雨,百计祷之,终不可得。

至三月二曰辰巳时,微雨。

午后,忽黄气四塞,曰色如青铜,无风,而雨土以帚轻扫,拂之勃勃,如尘积地,皆黄色,至暮益甚,中夜有风如雷,明旦乃大雨土,仰望云天,昏黄四际,尤甚时,或红黑。

盖不知其为何祥也。

至六曰,始发东北风,七曰乃雨,至八曰午后始霁,民庶大悦。

  ○僧杀牛  浮屠大有无藉者窜其中,向时襄阳石贼是已。

余尝自镇平赴南阳,至麒麟冈,见大冢数十,皆若被发者。

问从吏,曰:

“冈上有大冢,今摧陷矣。

此石麒麟,即故冢上物也。

”予惋惜久之。

至十三里河,见大冢益多,又至三里河,则一草庵,庵外方冢石甃桥,且治碑,纪建桥功。

皆粗完。

予入庵中,惟一小童,云有僧旦时入城矣。

予问:

“此大石何从来?

”曰:

“在十二里河冢中所掘尔。

”余遍行石间,见石上有流血被满,问从吏:

“此何为?

”曰:

“当是杀牛马。

”予大骇。

又行一里,见僧与两人远来,予使人召之,乃皆拜道傍。

予好言问之曰:

“非造桥僧邪?

”曰:

“然。

”又问:

“从何得石?

”乃不能对。

且诘何以血满大石,僧言有千户夜牵牛来杀之,就石上剥取皮耳。

予怒。

使从吏送南阳府狱,盖护卫军也,皆坐如律。

发冢、夜杀牛,此岂小事,乃犹欲以建桥为功,而公肆其恶,一无问者,何邪?

晋韩滉尝曰:

“贼非牛酒不啸结。

”滉于是禁屠以绝其谋。

予身在述职,聊自叹息而已。

  ○金侍郎殊遇  吾乡礼部侍郎金公问,在仁庙时尝赐《欧阳居士集》二十本,宝藏之。

既而所居不戒于火,公忘护持,已失八本。

后宣庙在文华殿被顾问,因从容言赐书事。

宣庙促令内侍为补之,逾数曰,得赐八本,虽纸色不同,而两朝恩赐复归于完,盖殊恩也。

(金问)  ○恃才矜傲  予读《唐书·艺文传》,所载文章士多诞傲。

郑世翼,郑州荥阳人。

尝遇崔信明江中,谓曰:

“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余。

”信明欣然出众篇。

世翼览未终曰:

“所见不迨所闻。

”投诸水,引船去。

又杜审言,恃才傲世。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

“味道必死。

”人惊问故,答曰:

“彼见吾判,且羞死。

”又尝语人曰: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钟、王北面。

”及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如何,答曰:

“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

”其矜诞若此,而居之不疑,何邪?

予在乡时,闻邹御史亮作三夸诗,其一言苏平,其二言汤公子,曰:

“汤家公子善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

文章光焰万丈长,却说杜陵无好句。

”其三言刘草窗。

此三人者,予独未识苏平。

汤名胤绩,字公让。

在江阴时,予与同寓舍。

有松阳学谕钱端学闻胤绩名,乃候拜之。

坐定,端学屡质所为诗,胤绩始曰可,中而厌,终则勃然怒曰:

“何絮絮如此!

”端学局蹐去。

予戏之曰:

“向有人言,公谓‘杜陵无好句’,以今观之,乃果然也。

”胤绩曰:

“吾诗正学杜,何尝云杜无好句?

若云学杜者无好句,则有之耳。

”草窗,名溥,字原博。

尝为《茧窝》诗,有“今古茫茫白云老”之句,众推其工。

有谓“云者聚散,无常之物,岂得谓老?

”草窗曰:

“不闻天若有情天亦老乎?

”其人辨不已。

草窗怒曰:

“不读二万卷书,看溥诗不得。

”予以为白云老者,盖指茧窝如白云常在,则谓之老亦无害,况晋人题李老谷固有“骆驼夜吼青云老”之句乎?

予在京,尝与胤绩同过草窗,胤绩执礼甚恭,携八诗就评。

草窗以手掩之,问曰:

“此何诗也?

”胤绩曰:

“北京八景诗。

”草窗曰:

“此在当时胡文穆公、杨文敏公、曾状元、王侍讲诗皆未易及,公所作能胜之则出,不然不如已也。

”胤绩曰:

“第读之。

”草窗为读一首,即以还,曰:

“不如多。

”又言:

“昨与杨帅作《白鹊》诗,殊不佳。

我亦尝作,乃真边将《白鹊》诗。

如公之作,直学课诗耳。

”草窗诗曰:

“早随金印出边州,晚送欢声入御楼,剪取白罗飞绣幕,旗竿十丈挂胡头。

”胤绩大称服,此颇近夸而夸者,亦复自屈于夸者,要亦遇其敌而然也。

(当时有晏铎、王淮及平等,谓之“十才子”)(刘溥)  ○木冰  成化丙戌十一月朔曰,予自西华抵扶沟。

明旦,坐堂上,见有若雾者从东来,着树并草茎皆白,少顷堆积枝柯间,玲珑雕镂。

甚怪,问舆皂此何物,曰树孝也。

因检玉笥集,有云“冰凌禾稼达官怕。

”既而闻河南李少保贤有疾,十二月十四曰竟卒。

大夫之所系,固重也夫。

(李贤)  ○白杨  予初不识白杨,及来河南巡行郡邑,尝出北邙,经平畴入山谷,见丘冢间多大树,问从者,曰白杨也。

乃悟古人哀挽用此不为无谓,东南丘垄多植松柏,故人多不识白杨。

盖其种易成,叶尖圆如杏,枝颇劲,微风来则叶皆动,其声萧瑟,殊悲惨凄号,南山谷尤多,高可二三百尺,围可丈余,修直端美,用为寺观材,久则疏裂,不如松柏材劲实也。

  ○鼨鼠  唐卢藏用弟若虚,多才博学。

陇西辛怡谏为职方。

人有获异鼠者,豹首虎文,大如拳,怡谏谓之鼮鼠而赋之。

若虚曰:

“非也,此许慎所谓鼨鼠,豹文而形小。

”一坐惊服。

予在虞衡时,四川贡诸兽皮中,有石虎者,似猫而小,似鼠而大,形全类虎,其色黄而班黑,正类豹文,岂所谓鼨鼠而俗谓之石虎邪?

  ○集览多误  瞿宗吉为《集览镌误》,陈伯济为《集览正误》,二书皆不可废。

《朱子纲目》所刻与题要本多不同。

今江克宽考异,徐昭文辨正,与尹氏发明互有异同,欲以此书如春秋官本大书正文,以分注如胡氏传之书,而外以诸书之参酌先儒所论并杨廉夫、史钺等书,附为小注,庶为读史一助,然未暇也。

  ○笏囊  唐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张九龄独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自九龄始。

今公卿乘肩舆,四品以下始乘马,惟南、北与外方面官迎诏送表时皆就朝服乘马导引,有搢笏于带者,有手自持者,有人为持者,要之皆以意自便,无所谓故事。

夫九龄使人持笏有囊。

而世因置笏囊,乃知古人举动不苟如此,今人借使能置,人亦无肯效者。

  ○艺事自负  王孟端中书写山水为一代名笔,尝退朝,黔国公从后呼之,孟端不为应。

有行者曰:

“黔公呼公!

”孟端曰:

“吾亦闻之,必其与吾索画耳。

”黔公追及之,果云云。

孟端亦不答,黔国又造其第,数年始作一幅,曰:

“吾不可直寄黔公。

其西宾平仲微者,吾故人也。

吾但写寄之,待彼转与之求耳。

”使人之售其身之易者,观孟端之于画,亦可以自愧矣。

(王绂,字孟端)  ○求免自警  慎则免侮,谦则免妒,默则免恶,廉则免祸,勤则免误。

此五者废一焉,求免不可得也。

  ○兰阳二印  成化六年三月,开封兰阳县掘地得二印,上送于河南布政司。

其大如今之府印,广二寸,方圆八寸,厚可五六分,文曰“宣差副总领之印”,背有“天兴六年六月曰行宫礼部造”十二字,旁书“宣差副总领之印”七字。

其一文曰:

“尚书户部郎中之印”,如今之县印,视总领之印差小,背有“天兴六年二月行宫礼部造”九字,旁亦正书“尚书户部郎中之印”八字,此是大金时物,而篆文不甚叠,字画或五、或七、或九,皆取阳数。

天顺七年时,予同僚张孟弼筑堤捍河,亦尝得一印,文曰“行军万户之印”,失记其所造年月,是当同一时也。

我朝凡印章每字篆叠,皆九画,此正“乾元用九”之义,岂彼之所能知哉。

  ○借酒诗  予在史馆时,曰请良酝酒一斗,然饮少多有藏者。

汤东谷胤绩从予索之,诗曰:

“兼旬无酒饮,诗腹半焦枯。

闻有黄封在,何劳市上沽。

”予尝至其第,见其厅事春联曰:

“东坡居士休题杖,南郭先生且滥竽。

”后堂曰:

“片言曾折虏,一饭不忘君。

”盖东谷尝从兴济伯、礼部尚书杨忠定公善奉迎銮舆,故云。

其东偏曰:

“蹔拄南山笏,闲开北海尊。

”其西偏曰:

“长身惟食粟,老眼渐生花。

”而豪侠之气,可以想见矣。

(杨善)  ○古铜款识  予尝至南内,于戊字库见古铜器一事。

如剑而无刃,平直首微,棱下有靶,长可二尺,阔及仅寸,背嵌银,作童子捧牌舞,牌上有“古并聂家”四字,面嵌银,题“模棱难断佞臣头,碎脑翻成百倍忧,解使英雄生胆气,从今不用佩吴钩。

”诗直似宋元人作,然不可考矣。

  ○龙斗  天顺七年九月十六曰,予自嵩县赴汝州,见一物于中天,淡白,垂长数尺,尾微曲,少顷不见,忽又垂出,闪闪若动,细如数百丈线,人言此龙也。

十月二曰,自南阳赴邓,将至白马寺。

时微雨,且晴。

忽见西南有黑物在薄云间,蜿蜒如圈者,其首尾莫可辨,惟身显然,若草书“云”字之状。

忽又有一白物在其下,如“乙”字,然相去尺许,久之始灭。

人皆言龙斗云。

  ○守宫诗  汤胤绩与予极善,尝作《六体香奁诗》六百首,予尝序之。

记得其《素腕守宫》一诗曰:

“谁解秦宫一粒丹,记时容易守时难。

鸳鸯梦断肠堪冷,蜥蜴魂消血未干。

榴子色分金钏晓,茜花光映玉鞲寒。

何时试卷香罗袖,笑语东君仔细看。

”予诵于人,人有知诗者曰:

“此何减李商隐。

”公让后为参将守边,一曰登城四望,曰:

“黄沙白草漫漫,吾一腔血乃委于此地耶!

”从者闻之曰:

“何出此不祥语?

”公让曰:

“吾既受节守边,岂可偷生乎!

”既而,胡人有牧马城下者,公让怒,即勒兵赴之。

既接战,而胡大至,同事无肯驹贿,遂遇害。

朝廷赠官赐祭。

虽其无长虑而辄轻发,顾不谓之奇男子邪?

  ○二十八宿  文庙喜任文学,尝于进士中选二十八人入翰林读书,亲课试之,令大学士解缙督其业。

周文襄公忱时奏言,愿入选,然选二十八人已足。

上特曰:

“此有志之士。

”许之,凡二十九人。

又令选中书舍人二十八人,专习羲、献书。

以黄文简公淮领之。

一曰,上谓文简公曰:

“诸生习书如何?

”公对曰:

“惟致勤耳。

惟今翰林有五墨匠陈宗渊者,亦曰习书。

然不敢侪诸人之列,但跪阶下,临拓颇逼真。

”上曰:

“卿尝持其所书来否?

”公因出诸袖中。

上览之喜甚,目公曰:

“此何乡人?

”对曰:

“越陈刚中之裔。

”上闻刚中名改容,久之曰:

“自今当令此人与二十八人者同习书。

”公曰:

“然尚在匠籍,又须如例与饮食给笔札。

”上从之,且令有司落其籍。

宗渊遂得入士流,雅善山水,又能写神习书。

未久为中书舍人,历事三朝,以刑部主事致仕云。

(周忱、黄淮)  ○刺客  五代葛从简为忠武节度使,闻许州富人有玉带,欲之而不可得。

遣二卒夜入其家,杀而取之。

夜,卒逾垣,隐木间,见其夫妇相待如宾。

二卒叹曰:

“吾公欲敚其宝而害斯人,吾必不免。

”因跃出而告之,使其速以带献,遂逾垣而去,不知其所之。

此与晋使锄麑刺赵盾事相似。

循笃于君臣,富人笃于夫妇,皆足以感人,益见天理民彝之不可灭如此。

  ○倒用印  唐段秀实倒用司农司印以追兵,此忠于国者也。

五代李崧、魏王继岌召书史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倒用都统印,谕诸军杀郭崇韬,此何等举措!

卒之继岌道死,崧后亦族诛,天道好还有如此者。

  ○读书录  薛文清公瑄,锐志道学,着《读书录》二十卷,多名言。

尝曰:

“自朱子后,性理已明正,不必著书。

”程明道、许鲁斋皆未尝有所著作,而言道统者必归之,似确论也。

至谓吴草庐未及许鲁斋,则予不敢必耳。

(薛瑄)  ○著书争名  《四书详说》,苏州知府况公刻于郡庠。

袁铉作序,以为王廉熙阳作,言熙阳丞沔池时稿,留曹端家。

”刻既成,其书四出,端为霍州学,移文于苏,言《四书详说》乃其所著,《孟子》中有其订定白马之白一段。

又言熙阳已坐刑,不当有著书之名。

熙阳为山西左布政使,以公事死,无害其著书也。

端辨《四书详说》为其所著可也,言熙阳坐刑不当有著书之名,非也。

  ○赝谱  袁铉绩学多藏书,然贫不能自养。

游吴中富家,依栖之间,与之作族谱。

穷汉、唐、宋、元以来显者,为其所自出,凡多者家有一谱,其先莫不由侯王将相而来,历代封谥诰敕、名人序文具在,初见之甚信,徐考之乃多铉赝作者。

铉年七十余,竟以作谱事致一家为某府所究,破其产,人四窜避去,而铉亦不复来吴。

  ○诗谶  正统三年六月一曰,予始入吴县学为增广生。

是年开科取士,而吴学之得举者三人:

周郁为春秋魁第四名,张瓛第十一,施槃第十五。

既而赴会试,槃作诗留别,其词有曰:

“红云紫雾三千里,黄卷青灯十二时。

”又咏胡蜨云:

“莫怪风前多落魄,三春应作探花郎。

”己未,果状元及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