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40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docx

温湿度传感器原理

课程名称:

_传感器原理与应用_项目名称:

_温湿度传感器得使用_

一、实验准备:

实验目得:

了解并掌握对温湿度传感器得使用

实验环境、知识点准备:

实验环境:

一台运行Arduino软件得计算机

知识点准备:

1、传感器性能说明

参数

条件

Min

Typ

Max

单位

湿度

分辨率

1

1

1

%RH

16

Bit

重复性

±1

%RH

精度

25℃

±4

%RH

0-50℃

±5

%RH

互换性

可完全互换

量程范围

0℃

30

90

%RH

25℃

20

90

%RH

50℃

20

80

%RH

响应时间

1/e(63%)25℃,1m/s空气

6

10

15

S

迟滞

±1

%RH

长期稳定性

典型值

±1

%RH/yr

温度

分辨率

1

1

1

16

16

16

Bit

重复性

±1

精度

±1

±2

量程范围

0

50

响应时间

1/e(63%)

6

30

S

2、接口说明

建议连接线长度短于20米时用5K上拉电阻,大于20米时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得上拉电阻

3、电源引脚

DHT11得供电电压为3-5、5V。

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1s以越过不稳定状态在此期间无需发送任何指令。

电源引脚(VDD,GND)之间可增加一个100nF得电容,用以去耦滤波。

4、串行接口(单线双向)

DATA用于微处理器与DHT11之间得通讯与同步,采用单总线数据格式,一次通讯时间4ms左右,数据分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具体格式在下面说明,当前小数部分用于以后扩展,现读出为零、操作流程如下:

一次完整得数据传输为40bit,高位先出。

数据格式:

8bit湿度整数数据+8bit湿度小数数据

+8bi温度整数数据+8bit温度小数数据

+8bit校验与

数据传送正确时校验与数据等于“8bit湿度整数数据+8bit湿度小数数据+8bi温度整数数据+8bit温度小数数据”所得结果得末8位。

用户MCU发送一次开始信号后,DHT11从低功耗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等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发送响应信号,送出40bit得数据,并触发一次信号采集,用户可选择读取部分数据、从模式下,DHT11接收到开始信号触发一次温湿度采集,如果没有接收到主机发送开始信号,DHT11不会主动进行温湿度采集、采集数据后转换到低速模式。

1、通讯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总线空闲状态为高电平,主机把总线拉低等待DHT11响应,主机把总线拉低必须大于18毫秒,保证DHT11能检测到起始信号。

DHT11接收到主机得开始信号后,等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然后发送80us低电平响应信号、主机发送开始信号结束后,延时等待2040us后,读取DHT11得响应信号,主机发送开始信号后,可以切换到输入模式,或者输出高电平均可,总线由上拉电阻拉高。

图2

总线为低电平,说明DHT11发送响应信号,DHT11发送响应信号后,再把总线拉高80us,准备发送数据,每一bit数据都以50us低电平时隙开始,高电平得长短定了数据位就是0还就是1、格式见下面图示、如果读取响应信号为高电平,则DHT11没有响应,请检查线路就是否连接正常、当最后一bit数据传送完毕后,DHT11拉低总线50us,随后总线由上拉电阻拉高进入空闲状态。

数字0信号表示方法如图4所示

图4

数字1信号表示方法、如图5所示

图5

5、测量分辨率

测量分辨率分别为8bit(温度)、8bit(湿度)。

6、电气特性

VDD=5V,T=25℃,除非特殊标注

参数

条件

min

typ

max

单位

供电

DC

3

5

5、5

V

供电电流

 

测量

0、5

2、5

mA

平均

0、2

1

mA

待机

100

150

uA

采样周期

1

注:

采样周期间隔不得低于1秒钟。

7、应用信息

7、1工作与贮存条件

超出建议得工作范围可能导致高达3%RH得临时性漂移信号。

返回正常工作条后,传感器会缓慢地向校准状态恢复。

要加速恢复进程/可参阅7、3小节得“恢复处理”。

在非正常工作条件下长时间使用会加速产品得老化过程。

7、2暴露在化学物质中

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得感应层会受到化学蒸汽得干扰,化学物质在感应层中得扩散可能导致测量值漂移与灵敏度下降。

在一个纯净得环境中,污染物质会缓慢地释放出去。

下文所述得恢复处理将加速实现这一过程。

高浓度得化学污染会导致传感器感应层得彻底损坏。

7、3恢复处理

置于极限工作条件下或化学蒸汽中得传感器,通过如下处理程序,可使其恢复到校准时得状态。

在5060℃与<10%RH得湿度条件下保持2小时(烘干);随后在2030℃与>70%RH得湿度条件下保持5小时以上。

7、4温度影响

气体得相对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温度。

因此在测量湿度时,应尽可能保证湿度传感器在同一温度下工作。

如果与释放热量得电子元件共用一个印刷线路板,在安装时应尽可能将DHT11远离电子元件,并安装在热源下方,同时保持外壳得良好通风。

为降低热传导,DHT11与印刷电路板其它部分得铜镀层应尽可能最小,并在两者之间留出一道缝隙。

7、5光线

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或强烈得紫外线辐射中,会使性能降低。

7、6配线注意事项

DATA信号线材质量会影响通讯距离与通讯质量,推荐使用高质量屏蔽线。

8、封装信息

1234

9、DHT11引脚说明

Pin

名称

注释

1

VDD

供电3-5、5VDC

2

DATA

串行数据,单总线

3

NC

空脚,请悬空

4

GND

接地,电源负极

10、焊接信息

手动焊接,在最高260℃得温度条件下接触时间须少于10秒。

11、注意事项

(1)避免结露情况下使用。

(2)长期保存条件:

温度10-40℃,湿度60%以下。

2、实验过程记录:

Arduino源程序

#defineDHT11_PIN0//ADC0接到模拟口0

byteread_dht11_dat

{

bytei=0;

byteresult=0;

for(i=0;i<8;i++){

while(!

(PINC&_BV(DHT11_PIN)));//waitfor50us

delayMicroseconds(30);

if(PINC&_BV(DHT11_PIN))

result|=(1<<(7i));

while((PINC&_BV(DHT11_PIN)));//wait'1'finish

}

returnresult;

}

voidsetup

{

DDRC|=_BV(DHT11_PIN);

PORTC|=_BV(DHT11_PIN);

Serial、begin(19200);

Serial、println("Ready");

}

voidloop

{

bytedht11_dat[5];

bytedht11_in;

bytei;

//startcondition

//1、pulldowni/opinfrom18ms

PORTC&=~_BV(DHT11_PIN);

delay(18);

PORTC|=_BV(DHT11_PIN);

delayMicroseconds(40);

DDRC&=~_BV(DHT11_PIN);

delayMicroseconds(40);

dht11_in=PINC&_BV(DHT11_PIN);

if(dht11_in){

Serial、println("dht11startcondition1notmet");

return;

}

delayMicroseconds(80);

dht11_in=PINC&_BV(DHT11_PIN);

if(!

dht11_in){

Serial、println("dht11startcondition2notmet");

return;

}

delayMicroseconds(80);

//nowreadyfordatareception

for(i=0;i<5;i++)

dht11_dat[i]=read_dht11_dat;

DDRC|=_BV(DHT11_PIN);

PORTC|=_BV(DHT11_PIN);

bytedht11_check_sum=dht11_dat[0]+dht11_dat[1]+dht11_dat[2]+dht11_dat[3];

//checkcheck_sum

if(dht11_dat[4]!

=dht11_check_sum)

{

Serial、println("DHT11checksumerror");

}

Serial、print("Currenthumdity=");

Serial、print(dht11_dat[0],DEC);

Serial、print("、");

Serial、print(dht11_dat[1],DEC);

Serial、print("%");

Serial、print("temperature=");

Serial、print(dht11_dat[2],DEC);

Serial、print("、");

Serial、print(dht11_dat[3],DEC);

Serial、println("C");

delay(2000);

}

实验操作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实验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

3、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实验报告,我对于温湿度传感器得原理及运行有了更深一层

得了解。

一边自己动手操作,一边解决问题实验过程中遇到得问题,这让我

得理解更透彻,更能接受。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在实践中去获取真理。

在实

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得理解与掌握。

、 

实验报告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实验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