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961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监理平行检验记录文本表.docx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记录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mm)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

3

边坡

设计要求:

4

一般项目

1

基底土性

20

20

50

20

20

2

表面平整度

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人员

年 月 日

土方开挖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记录表

(GB50202-2002)表6.2.4 编号:

010101□□□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010101□□□说明



强制性条文

7.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6.2 土方开挖

6.2.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6.2.2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6.2.3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表6.2.3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6.2.4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土 的 类 别

边坡值(高:

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

1.25~1:

1.50

一般性粘土

1:

0.75~1:

1.00

硬、塑

1:

1.00~1:

1.25

1:

1.50或更缓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1:

0.50~1:

1.00

充填砂土

1:

1.00~1:

1.50

注:

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

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表6.2.4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 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 坡

设 计 要 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 计 要 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注:

①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②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记录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mm)

柱基基坑基槽

场地平整

管沟

(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人员

年 月 日

土方回填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记录表

(GB50202-2002)表6.3.4 编号:

010102□□□

010102□□□说明

6.2 土 方 回 填

6.3.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6.3.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6.3.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压 实 机 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 碾

250~300

6~8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6.3.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的规定。

表6.3.4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

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 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 计 要 求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1

回填土料

设 计 要 求

取样检查或直接鉴别

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 计 要 求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用靠尺或水准

注:

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卷材防水层监理平行检验记录表

(GB50208-2002)表4.3 编号:

010503□□□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记录

主控项目

1

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3.10条)

2

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等细部做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4.3.11条)

一般项

1

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

(4.3.12条)

2

搭接缝应粘牢,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

(4.3.13条)

3

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4.3.14条)

4

卷材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人员

年 月 日

010503□□□说明

注:

按铺贴面积100m2作为一处抽查,且不少于3处。

强制性条文

3.0.6 地下防水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主 控 项 目

4.3.10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3.11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般 项 目

4.3.12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

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3.13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3.14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3.15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注:

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

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记录

主控项目

1

上下层模板安装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

隔离剂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第4.2.2条)

1

模板安装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③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④对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第4.2.3条

2

地坪胎膜

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结构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第4.2.4条)

3

梁板起拱

对跨度不小于4m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第4.2.5条)

4

现浇结构模板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实 测 值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5m

6

>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5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0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人员

年 月 日

模板安装(含预制构件)监理平行检验记录表

(GB50204-2002)表4.2 编号:

010601

(1)/020101

(1)020106

(1)□□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010601

(1)/020101

(1)020106

(1)□□□说

强制性条文

4.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主 控 项 目

4.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4.2.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 般 项 目

4.2.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2.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2.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

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

4.2.6(表略)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

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4.2.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7(表略)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

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少于3面。

4.2.8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2.8(表略)的规定。

检查数量:

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查。

注:

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模板拆除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记录表

(GB50204-2002)表4.3 编号:

010601

(2)/020101

(2)□□□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记录

主控项目

1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4.3.1

条。

(第4.3.1条)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

预应力构件

对后张法,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第4.3.2条)

3

后浇带模板

拆除和支顶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第4.3.3条)

一般项目

1

侧模拆除

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第4.3.4条)

2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第4.3.5条)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验收人员

010601

(2)/020101

(2)□□□□说明

强制性条文

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主 控 项 目

4.3.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4.3.1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表4.3.1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3.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3.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 般 项 目

4.3.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3.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注:

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钢筋安装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记录表

(GB50204-2002)表5.5 编号:

010602(4)/020102(4)□□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记录

主控项目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绑 扎钢筋网

长、宽

±10

网眼尺寸

±20

绑扎钢筋骨架

±10

宽、高

±5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排 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柱、梁

±5

板、墙、壳

±3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水平高差

+3,0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验收人员

010602(4)/020102(4)□□□说明

主 控 项 目

5.5.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 般 项 目

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5.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5.5.2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 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

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注:

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监理单位实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