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97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时间:

20年8月1日——20年8月15日

调查内容:

农村社会发展现状

调查形式:

调查研究及交流

调查人:

丁伟尧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

我对沭阳村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民增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期间包括与同行的大学生及村领导干部之间交流,将其写成社会实践报告如下:

一、农村现况调查

30多年前起步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但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村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村的面貌仍然较落后。

这些都是落后的农村经济表现出的现状。

农村经济落后,形成城乡差距扩大存在的问题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养老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覆盖率亟待提高。

2、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3、失业保险覆盖面较小,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得不到失业保险的救助。

(2)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1、在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收入持较快增长确实堪忧。

2、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里,能否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问题和事件对农村产业的冲击.

3、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之时,能否统筹推进农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确实堪忧。

(3)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2、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3、农村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亟待提高。

二、思考和建议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工作、生活环境,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作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总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应当全面把握。

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建设社会保障制度,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为扬长避短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农村发展步伐,进而提高农村经济

1、进一步巩固城乡社会保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一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保群众切实受益;另一方面建立连弱缴费参保的激励机制,通过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居民社保基金的支出能力,达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

2、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减轻居民养老保险。

农民渴望解决的养老、医疗问题,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关注农民工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下一个目标,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统筹考虑,特别是要设计一套衔接城乡的符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2)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个人经济实力,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1、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3、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

4、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要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没有广大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要深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理解。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共同发展也不是同步发展。

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创造更多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而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也有利于为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面稳定的基础。

3、要善于统筹,找准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人口向收入更高的非农业转移,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村土地产权改革,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三、实践心得

通过本次“农村行”社会实践活动,我感到获益匪浅。

一方面通过前期准备我对调查的农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在考察实践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和交流,掌握了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在与村领导干部交流的过程中,汲取了作为“带头人”的宝贵思想思维结晶;最后后期形成报告过程中,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回顾思考,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同时自身的不足得以暴露为自己认识,具体的包括对社会,农村的认识时间较短,深入不够,思考问题缺乏前瞻性和全局性等,综上,我以为这是一个较为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坚定了我参加实践活动的决心——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和培养起来的,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加实践,更多的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多的去思考、学习、并将其应用,使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提升。

篇二:

关于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

在近些年,为缩短城市农村的贫富差距,加大了农村建设的力度。

2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家住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碑垭村。

巴南区本就是重庆主城区中农村占比最大的一个区,所以巴南区也就成了重庆缩短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对象。

在寒假这个月里,针对农村现状这一问题,我深入了解了我们村及周边的现状。

分别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方面

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为推动经济的增长,政府鼓励大家在当地建立厂子。

在这期间,我去了我们当地的一家豆干厂,整个生产厂两层楼,不到一百平方米的面积。

从原料——黄豆,加热水经过机器碾磨去渣成为豆浆,再用一条运输管道将它运到制作间,再加入凝固剂将其凝固成豆腐花,再将其舀入一个个模块,里面,放到千斤顶下压,压倒水流干了,再取出来放到大风扇下进行风干,等水分消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其切成小块,放到卤水锅里煮一会儿,捞起来就是可以出售的豆干了。

整条生产线上只有不到二十人。

厂的规模太小,不能招收很多当地的农民,但是,它却为当地农民种的黄豆开出了一条销路,不愁黄豆无处卖了。

前两天天气好,我和妈妈出去闲逛的时候,留意了一下我们这儿的一个烟花爆竹公司,它的厂舍很多,规模挺大的,吸收了很多当地农民就业。

农民除了种庄稼,在家乡工作有了更多出路。

以上均是投资建厂惠及当地农民的实例,接下来我来说说农民自己为了增加收益,自己挖出的一条致富之路。

以前那种什么菜都种的时代已经开始走远了。

现在我们这儿的农民都是找准一种经济作物,充分研究它的种植技术,然后大规模地种植,等到了作物丰收的时候,将这些作物转卖给菜贩子。

这既省去了在菜市场买菜的辛苦,又有了更丰厚的收益,一举两得。

有一次,我跟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妈妈走到卖西红柿的摊主面前问:

“你的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摊主回答说:

“2块5”。

妈妈拿过塑料袋就开始挑选起来。

这时候,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几年前妈妈买菜的场景,我记得妈妈总爱讨价还价,但现在慢慢的连还价的习惯都没有了。

可能是农民近几年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愿为

这几毛几块多说什么了。

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国家政策的帮扶下,还有农民们自己的探索下,农村的经济日益繁荣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鼓起了腰包。

但是,我却觉得这还是不够。

因为现在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有很多,真的是他们觉得种庄稼的收入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还是他们对种庄稼致富没信心。

农民的本行就是种庄稼,但是,如今他们已经对耕田致富失去信心了,随处可见荒田废土。

这是农民的悲哀还是国家的悲哀?

现在很多农民都是拿着国家发的粮食直补,家里的田土却是杂草丛生。

根据政府部门的数据显示,巴南区6个贫困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7051元,贫困人口也从2021年底的1551人减少到2021年的318人。

数据显示脱贫成效是相当明显的,但是,这到底是建设新农村的明显成效还是有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的原因呢?

二、交通方面

俗话说:

“要致富,先修路。

”只有先把路修好,才有了致富的途径。

因为我家住在半山腰上,小时候上学每当遇到下大雨就得判断一下走哪条路,因为有些路会被大雨冲垮掉。

走到公路上,只有一种感觉,就是脚越走越重,因为公路使用泥土和石子混合铺在上面的,所以每走一步,鞋上沾的泥土就又多一层,并且那个路非常滑,我就经常摔跤。

在202年,一声炮响差点儿没让我们掉下激动的泪水来,这段公路开挖了,从重庆到南川的二级路开始施工了。

历时将近4年,二级路终于竣工了,连以前经常夺人命的“三大拐”也再也没有出过事,当地人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啊。

不过二级路还是有个缺点,那就是车辆过往灰尘大。

去年年初,一台压路机“压”过来,瞬间将二级路变成了草油路,现在的路平坦舒适,车辆过往一点儿灰都不会起。

巴南区已纳入全市农村通畅工程首批试点区,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公路“双百”(通达率100,畅通率100)的目标不再遥远。

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将脱贫致富的路子铺到了农民家门口。

在前年,我们村搞起了试点,家家户户按人头算,每人500元,政府再补贴剩下的,这条“致富路”没几个月就挖通了。

接下来就是铺石块,铺泥,再铺上小石子。

虽然那路很陡,一下雨就根本上不去,但是,这让农民们心里暖和。

去年过年,家里有车的就把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

这条“致富路”也让菜农们省了不少力,以前菜农都是自己担菜下山,现在只要叫个车直接上山拉就行了。

交通建设不仅让农民们出行方便,更让他们致富方便。

三、教育方面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农业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是,目前全市农村常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文盲占

7.4;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8.3;初中文化程度占37.5;高中文化程度占6.2;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0.5。

当前重庆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偏远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这意味着每年仍有许多的新文盲在出现,所以,从20年起,全市的农村初中、农村小学,已经全部免除学生的学杂费,再逐步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

我所在的碑垭村有一所学校叫光彩学校。

虽然建校不过十几年,但是,他却担负起了教育农民儿女的重担。

我小学初中都在这儿读的书。

虽然学生少,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没有让其他学校将他合并。

在读五年级的时候,教学楼实在是太破旧了,天一下雨,就开始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

后来就不得不从那被判为危房的教学楼里出来了。

那时候每个年级也就五六十个人,本来是分为两个班的,但是在教室紧缺的情况下,不得不合并成一个班上课,将小学教室搬到了初中部,开始了新小学的建设。

如今,气派的小学新教学楼建成了,教室里也有了“班班通”,学生们也不用怕没处可以学知识,但是初中部没能继续办下去,在去年六月份最后一批学生毕业。

近几年,学校不断有新的老师来学校教书,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还为学校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学校在这个寒假铺了塑胶操场,为学生铺出了成长之路。

孩子们的教育是一方面,农民的教育是另一方面,每天早上七点,山坡上的高音喇叭准时响起,开始播报早间新闻。

自2021年重庆市“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的攻略行动实施以来,巴南区投入1300余万元,仅用74天就率先完成“村村通”,“社社响”工程。

“还是广播好,在坡上挖土老远都听得到”我爷爷总是笑着跟我这样说。

每天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5点半,山头的喇叭都会响起,农民们从里面可以了解怎么办养老保险,种什么作物可以有补贴,太实用了!

前段时间我们村许多村民还在反映说喇叭离得太远听不清楚,要求村里再多置几个。

呵呵,看来村民们还挺喜欢这个广播的。

有时候广播里会播放一些经典红歌,听得这些老头老太太们那叫一个激动啊,一边耕土一边哼着歌儿,弄得耕地也这么惬意!

农民们从广播里不仅能收获农业信息,还能收获快乐,这确实是件大好事!

我们这里的场镇叫太平,就一条街,而且不长,最多的门面不是餐馆,不是五金店,不是百货店,而是麻将馆,这些麻将馆的数量竟然用双手的手指数不过来。

都说“越穷的地方越喜欢赌”,虽然

这句话说得是挺绝对的,但是我倒觉得这在我们这儿却是事实现状!

家里的大人到麻将馆去打麻将的话,孩子放了学就会呆在麻将馆里写作业,或者受不了那么嘈杂的声音根本就不写。

大多数农村父母都会对自己孩子说:

“我们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所以现在就只有下苦力,我们没有什么文化,只希望你能好好读书,以后有好的出息。

”但是,在麻将馆里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吗?

赌博能催人心智,赌的诱惑太大,抵不住诱惑在加上运气稍差一点就有可能输得家破人亡。

沦为赌棍的父母还能挺起腰杆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吗?

自己都没有做到的坚持和毅力,自己有资格去引导孩子吗?

农民的本性应是朴实的,如今的他们把这份朴实也一起输掉了。

教育必须以身作则,自己都做不到的就没有资格去教育下一代。

这次的社会实践报告并不是刻意去实践而成,而是平时就在经历,只是比平时多留意了一些,看问题深了一些。

据此看农村的现状确也是在发展中,但在有些方面也有偏离轨道之处,相信在以后的探索道路上我们会更清楚农村究竟该如何去建设发展。

篇三:

社会实践报告(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行动纲领。

自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问题。

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1.文化设施建设整体推进。

目前,河北省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15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了国家“十二五”建设总体规划,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262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968万元。

2.重点项目统筹发展。

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河北省积极谋划启动并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太行山革命老区宣传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

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有影响的文化项目,形成了点、线、面相互协调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3.群众文化蓬勃开展。

自1995年以来,河北省坚持组织开展的全省假日文化工程暨彩色周末活动已逐渐发展成为全省性群众文化盛事,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河北省依托文化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工程创办的“网上跟我唱”活动,受到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同时,群众自娱自乐的自办文化活动遍地开花,既丰富了新农村文化内容,又创新了表演形式。

4.“非遗”传承展新颜。

各级文化部门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成为活跃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省级“非遗”名录已达400项,其中,国家级117项,11个设区市和大部分县、市、区都已公布了本级目录;评选命名了l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2个省级“非遗”传播基地、5个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L1j。

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以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为代表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和论坛活动,“非遗”项目成为各个节庆日、重大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

5.农村文化队伍逐步形成。

河北省在群众基础广泛、文化特色鲜明的农村组织开展了群众文艺辅导基地创建活动,并把它建设成为文化部门最贴近农村基层的联系点和工作站。

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各级文化专业队伍的指导与培训下,农村涌现

出一批业余文艺骨干,创新繁荣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表演内容和形式,形成了一大批活跃在广大农村的民间花会、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和民间工艺家队伍。

6。

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壮大。

河北省针对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实际,通过开展“农村文化之星”创建活动、组织召开农村文化工作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措施,引导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成规模的各类农民自办文化机构1万多家,其中包括农民自办图书室2400多个,民办剧团1000多个,农民电影队2400多个,农民书画院20多个,农民博物馆70多个,农民文化大院3000多个。

二、河北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

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部门认识不到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弱化(转载自:

www.iaocaOfaNW小草范文网:

关于现代农村现状的社会实践报告)的思想原因。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还未真正从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

在思想观念中,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发展提供的新动力、新条件认识不足,束缚了文化改革的信心和。

如有的往往只把文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忽视其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面;有的在实际没有将文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的总盘子和干部的考核指标,对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不多,现有政策法规的执行和落实亦不到位,等等。

2.社会转型和对农村文化建设规律研究不够是弱化的社会原因。

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很多传统的、落后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全面发展起来,所以,在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河北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形条件复杂,农、林、牧、副、渔等各种农业生产村落都有大量存在,且同城镇相比,农村地域大都有其特殊性,人口密度小,文化程度低,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浓,生活节奏慢,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农村群众文化有其独有特征,再加上历史文化痕迹和民族民间遗风的长久流传形成了农村文化独有的景观。

农村文化由于有与农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物质生活的客观存在,也就决定了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具有向耕作收获时那样的季节性。

目前对农村文化的建设研究还远远不够,亦需深入研究河北省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律。

3.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其负面效应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经济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从价值观念、思想行为上严重影响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如拜金拜物、低俗庸俗媚俗降低了新农村文化的品味和教育意义。

文化建设的直接效益低、显现不明显,影响打工挣钱,等等,也直接导致农村文化建

设者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不同地区文化从业人员在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河北省农村各类人才短缺的现象相当严重。

基层文化人才流失、队伍不稳定问题比较突出。

4.一些落后文化影响仍在加深,一些封建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自身原因。

近几年来,涌入农村的种种社会思潮使他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贫富差距的拉大及城乡差别的强烈刺激,直接冲击着其旧有生活方式,从而导致农民在文化心态上失衡,以及在思想上陷入价值观错乱的迷茫和困惑。

这就为农村社会消极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铺设好了生存的温床。

据一位乡镇领导反映,在农村,信教已经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有些教徒不断串联,发展新的教徒;有的家庭成员信教,同时让自己的未成年子女也信教;农村教堂在周末做礼拜时,甚至有不少小学生出现。

而且,传统的祭祖和婚丧嫁娶活动规模日益扩大、规格不断攀升,雇请的一些农民演艺队节目庸俗,传达的价值观念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抵触,等等。

5.改革滞后不适应新形势是农村文化建设弱化的动力原因。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文化干部兼职现象十分普遍,甚至一人身兼数职,存在着虽有文化专干的编制而人员并非专职专用的现象,由此带来文化工作人力资源隐性不足。

据调研显示,河北省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县区级各机构相对比较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