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00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docx

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17页

试验检测员考试复习题(附答案)三(2009-08-2910:

57:

41)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标签:

试验员考试 教育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

一、填空题

1.无几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整个养生期间试验规定温度为,在北方地区应保持(20±2℃),在南方地区应保持(25±2℃);水份变化不超过(1g)(小试件)

2.二灰碎石无侧限抗压试件制备时,试件直径和高均为15cm,二灰碎石最大干密度1.97g/cm3,最佳含水量8.3%,压实度标准95%,则制备1个二灰碎石试件需称湿混合料 5372.6    (取1位小数)

3.EDTA滴定法测定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石灰土试样是以含水量为16%,湿质量300g建立的,现工地上石灰土含水量10%,应取湿试样         g。

1、影响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P115

答:

(1)含水量对整个压实过程的影响;

(2)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3)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4)土粒级配的影响。

2、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

3.击实试验中,应制备不同含水量试件的数量

答:

大于等于5个

4.击实试验数据处理,如有超粒径颗粒的处理方法?

P113

答:

5.在击实功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土工粗粒料含量的增多,土的最佳含水量变化(小)和最大干密度的变化(大 )

6.击实试验中,至少制备不同含水量的试样为(不少于5个  )

7.半刚性基层设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作为设计指标。

(F)

8.石灰稳定土砂砾强度试验,南方地区养护温度(25±2℃ )

9.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劈裂强度养生方法

10.不宜用二灰稳定土的土为:

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选用。

11、简述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

答:

《路基路面检测技术》教材P195-196

12、简述水泥稳定类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

答:

《路基路面检测技术》教材P218-220

13、击实试验结果处理时采用的含水量是( 对应的或曲线峰值点对应的横坐标 )含水量,若在粘性土参加砂土,则其最大干密度(变大 )、最佳含水量(变小  )。

二、判断题

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制件所用的试模内径两端尺寸有所不同。

(√)

2.  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石灰剂量试验中,钙红指示剂加入石灰土和氯化铵反应,溶液呈纯蓝色。

(×)

(1)击实试验的原理与压缩试验的原理一样都是土体受到压密。

(F)

(2)影响击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含水量。

(F)

(3)做击实试验,击实筒可以放在任何地基上(F)

三、计算题

1.一组二灰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

0.77、0.78、0.67、0.64、0.73、0.81MPa,设计强度Rd=0.60MPa,取保证率系数Za=1.645,判断该组二灰土强度是否合格(取小数2位)。

解:

强度平均值Rc=0.74MPa,

标准差S=0.067

Rc0.95=0.74-1.645×0.067=0.62(MPa)>Rd=0.60MPa,

偏差系数Cv=0.067/0.74=9.05%<10%,故该组二灰土强度合格。

四、选择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对试件施压速度是   C        。

   A.50mm/min      B.10mm/min        C.1mm/min           D.0.5mm/min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试件在养护期间,中试件水分损失不应超过  A   。

   A.4g           B.3g              C.2g                D.1g

3.二灰碎石无侧限抗压试件高与直径相同,尺寸为     B       。

  A、175mm         B.150mm          C.100mm             D.125mm

4.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当偏差系数Cv=(10%-15%)(B  )试件。

A、6个     B、9个     C、13个

5.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以比设计时确定

的剂量   A   

A、增加0.5%    B、减小0.5%     C、增加1%

14.击实试验结果整理时,若有超粒径的土颗粒,则(2 )

(1)均可按照规范的公式修正

(2)超粒径百分含量小于30%可以按规范公式修正(3)不需进行修正(4)修正不修正都可以

15.击实试验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两种制样所得击实结果应该(4 )

(1)相同

(2)干法最大干密度大于湿法最大干密度(3)干法最大干密度小于湿法最大干密度(4)不一定

多项选择

1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按干密度用(1 )或(  3)

(1)静压法

(2)自然沉降(3)锤击法(4)三种都不是

简答题

(1)简述击实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并说击实试验的注意事项

答:

见《路基路面检测技术》P111

计算题

(1)将土以不同含水量制成试样,用标准的夯击能使土样击实,测定其含水量及密度如下表所示,试绘出击实曲线,求出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含水量

17.2

15.2

12.2

10.0

8.8

7.4

密度

2.06

2.10

2.16

2.13

2.03

1.89

沥青类

(一)

一、 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由(目标配合比    )、( 生产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验证           )

3.我国现行采用(空隙率       )、(饱和度       )、和(残留稳定度    )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4.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可分为   粗粒式   、中粒式        、 细粒式       、 砂粒式         等类。

5.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与(内摩擦角)

6.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的操作步骤

7.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 变小,延度  减小 ,软化点 升高   ,绝对粘度增加   ,脆点    减小     等。

8.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软化点  )、( 延度   ),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粘)性、(热稳定)性和( 塑)性。

9.石油沥青老化后的指标的变化(同上面第七道题目)

10.下列溶剂中能将沥青裂解蒸馏出的由分完全溶解的溶剂是(三氯乙烯  )

11.与老化粒组相比较,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是(变小 )

12.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都是表示沥青粘滞性的条件粘度     √

13.含蜡量、软化点等试验是否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        √

14.当超过重复性精密度要求,用回归法确定沥青含蜡量时,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直线的斜率(方向系数)应为(正值 )

15.沥青针入度PI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

16.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高度变化不影响所测流值,仅对稳定度的试验结果有影响(× )

17.通过采用(添加矿料    )的方式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18.在马歇尔试验中,沥青含量增大,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P321  )

19.用于评定沥青混合料强度与稳定性的参数(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施工各易性)

20.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流值

21.进行矿料配合比设计时,应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22.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发现稳定度偏低。

应采取的措施

23.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

24.现场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抽检项目:

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

25.沥青混合料加入矿粉的作用

答:

减小混合料空隙率

26.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

饱和度、空隙率、残留稳定度

27.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四种方法适用范围

28.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不小于3%的原因:

(1)不能太小是考虑行车安全的问题

(2)温度的影响

29.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也相应提高;(F)

30.关于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描述;P311

31.某地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且雨量充沛,则该地气候分区可划分为(1-4-1 )

32.某地夏季较热,冬季严寒且干旱少雨,则该地气候分区可能是(2-1-4  )

33.表干法、水中重法、蜡封发、体积法是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4中方法,其表干法适用范围(  )

答:

用表干法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34.沥青混合料施工检测项目主要有(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  )

35.蜡封法如何定义:

36.为提高高温稳定性,南方地区选用的沥青标号通常要比北方地区适当低一些(T )

37.考虑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粒径要大一些,考虑耐久性粗集料的粒径要小一些(  )

答:

3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候、应遵循(  )原则

答:

见《资料汇编》P324

二、判断题

1.沥路面施工时,若混合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泛油.。

(×)

2.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等。

(√)

3.SMA沥青用量较高,为防止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偏离,应向混合料中夹入纤维等稳定剂。

(√)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筛分应用“干筛分”。

(×)

6.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应向水中加入酒精。

(√)

7.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

8、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

9.沥青针入度指数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依据(F)

10.沥青延度测试选择不同试验温度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拉伸速度(F )

11.针入度数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校大,路用性能较优。

 (√)

12.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

13.对于AH-70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

(×)

14.对于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应做3次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许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个平行试验检验。

 (×)

15.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

A、沥青C560=50S,B、沥青C560=100S,则A的粘结力大于B。

(×)

16.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25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

(√)

17.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

18.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19.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

20.表干法适用于AC-II型、ATPB型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

21.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22、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三、选择题

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2.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A )阶段

A.施工准备  B、沥青混合料摊铺  C、沥青混合料压实 D、沥青混合料运输

3.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     A                       。

 A.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 B.矿粉用量不同 C.集料最大粒径不同 D.油石比不同

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  B      。

 A.1.18mm       B.2.36mm          C.4.75mm            D.5mm

5.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      D  性能。

 A.变形          B.抗裂           C.抗疲劳           D.热稳定

6.对密级配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 D     。

 A.100次        B.125次          C.50次             D.75次

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率(A  )

A、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B、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

8.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  )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

A、13.2-19mm;9.5-13.2mm   B、9.5-13.2mm;13.2-19mm      

C、13.2-16mm;9.5-13.2mm   D、9.5-13.2mm;13.2-16mm

9.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BC)。

A、实际曲线B、理论曲线C、理想曲线D、理论直线。

10、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A、越大B、越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

11、可用(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A、闪点B、软化点C、脆点D、燃点

12.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13.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A)

A.大     B、小      C.相同

13.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 C)。

A、抗压能力   B、抗拉能力  C、抗水剥离能力   D吸附性

14.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A )内完成

A.72h    B、90h   C、63h   D、3d

15.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   A   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针入度        B.软化点          C.延度              D.密度

16.针入度的试验条件有    ABC     。

A.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100g   B.试验温度25℃   C.针入度试样时间5S   D.针入试样深度

17.软化点的试验条件有     AC           。

 A.加热温升速度5℃/min  B.试件直径C.加热起始温度5℃    D.软化温度

18.延度试验条件有   BC          。

 A.拉断长度     B.拉伸速度        C.试验温度          D.试件大小

19.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 C      。

 A.10℃          B.25℃           C.15℃            D.20℃

20.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1.4℃,试验结果应记为   B     。

A.81.5℃          B.81℃           C.82℃    

21、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A)

A、越大B、越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

22.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A、 车辙试验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C、残留稳定度试验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3.SMA的主要优点有( B   )

A、抗滑耐磨B、空隙率小C、抗疲劳D、高温抗车辙E、低温抗开裂

24.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A  )

A、冻融劈裂试验  B、车辙试验  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D、饱水率试验

25.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ABCD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26.我国现行规范采用(A )、(  )和(  )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 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针入度

27.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   D    。

 A.10mm/min      B.0.5mm/min     C.1mm/min        D.50mm/min

28.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     B            。

 A.50℃          B.60℃         C.65℃            D.80℃

2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    B    。

 A.保持不变      B.出现峰值       C.减少             D.增大

30.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    D    。

 A.保持不变      B.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减少             D.增大

31.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C      。

 A.增加          B.出现谷值       C.减少             D.保持不变

检测类

(一)

一、填空题

1.弯沉测值左右,是否单独计算(是的)

2.半刚性基层设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作为设计指标

3.对摩擦系数的标定中摆有何要求

答:

标定长度为126mm。

4.三级沥青路面的设计标准不可用几级路面的标准

5.车颠式减振性小,测得VBI小

6.回弹仪的要求

7.路肩是否为分项工程

答:

8.挡土墙是否为分项工程

9.影响弯沉结果的因素

答:

10.弯沉测得可以直接使用与设计指标

11.不得用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水泥

12.工程质量得分是否与工程总投资额有关

1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密度各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

14.渗水试验使用何种沥青路面

15.测路面摩擦系数的方法有

16.不适宜用钻芯法测定路面结构层是什么

17.摆式摩擦仪的橡胶片、滑块长度、有效年限

18.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20.贝克曼梁法测试步骤

21.灌砂法筒内砂的质量标定过程

22.压实度计算

23.EDTA实验步骤

24.路面板厚度检测数据进行评定

25.环刀试验测定现场密度

26.AM-20混合料的实际密度采用(   )确定的

27.贝克曼梁回弹弯沉结果的评定

28.二灰碎石组成设计工作包括内容

29.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路面平整度的操作描述

30.工程质量登记评定工作包括

31.挖坑法测定结构层厚度的试验工作包括

32.路面构造深度测试

33.路面渗水系数

34.压实度代表值计算

35.路面混凝土是(  )龄期评定强度

36.某大型挡土墙应作为(  )进行评定

37.石灰稳定土砂砾强度试验,南方地区养护温度(  )

38.平整度指数的标准测定速度(  )

39.路面栏水带应纳入(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40.不能采用灌砂法测定施工压实度的是(  )

41.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劈裂强度(   )养生方法

42.沥青路面纹理深度(   )方法检测

43.影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因素

44.弯沉测试车(  )回影响结果

45.挡土墙和路基必须设台阶

46.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方可成为独立工程

47.不宜用二灰稳定土的(  )

48.落锤式测定土基力的是什么

49.哪些材料属于刚性基层材料

50.挡土墙和路基必须设台阶

51.不宜采用二灰稳定土的土

52.桩身完整性常见的缺陷有夹泥、断裂、(缩颈)、(扩颈 )、(离析)、(桩顶混凝土密实性)较差等

53.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  灌砂法     、  环刀法       、 核子密度仪法      、   钻芯取样      四种。

54.压实度试验测含水量时样品的数量应为:

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 )克;对于中粒土不少于(500)克;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 200 )克;对于中粒土不少于(1000)克。

55.弯沉检测时,某测点的百分表读数为62.5(0.01mm)。

终读数为29.0(0.01mm),则该测点弯沉值有(    3     )个有效数字

56.在测试路面摩擦系数试验中,滑块的校准长度是 126     mm,每一点测  5 次。

二、判断题

1.在CBR测试时,先在贯入杆施加55KN的力。

(×)

3.被测试的结构混凝土与测强曲线混凝土的条件接近,回弹法所测的混凝土强度误差就越小。

4.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载试验,另一种是动载试验。

5.用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