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005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业设施设备人防系统承接查验办法1Word文档格式.doc

<1、结构工程

<2、防水工程

<3、安全疏散

<4、建筑装修工程

<5、给水排水工程

<6、防烟、排烟、通风

<7、人防电气

<8、常规人防工程设施设备使用与保养规范(参考例子)

查验依据是《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

4.4.1结构工程

4.4.1.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钢瓶室、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小时)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4.1.2人防工程的出入口地面建筑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4.1.3有采光窗井、排烟竖井的人防工程与相邻地面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中规定。

防火地面建筑类别和耐

间距(m)火等级

 

人防工程类别

民用建筑

丙、丁、戊类厂房、库房

高层民用建筑

甲、乙类厂房、库房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主体

附属

丙、丁、戊类生产车间、物品库房

10

12

14

13

6

25

其他人防工程

7

9

4.4.1.4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耐火极限不低于4h的承重构件上。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甲级防火门窗。

4.4.2防水工程

4.4.2.1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后浇缝、施工缝、穿墙管、埋设件、孔口、坑池等处是整个工程防水的薄弱环节。

地下工程的渗漏水,除结构本身缺陷外,大多是由于这些部位处理不当引起的,因此必须做好细部构造的设计与施工。

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一般采用柔性(橡胶条)接缝.件,抵御变形、参与防水,后浇缝、施工缝一般采用预埋止水金属板。

4.4.2.2一堵二防,前者主要采用注浆技术封堵集束高压力漏水,后者指处理分散低压力渗水。

分散低压力渗水是以慢漏形式出现的微量渗水,是人防工程常见的“水害”,且不易根治,一般需根据具体渗漏情况,综合采用注浆、喷

涂、抹面等措施。

4.4.2.3沉井防水主要应抓好沉井的施工缝和封底。

沉井的施工缝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在井壁外侧接缝处上下和200mm内宜设置附加防水层。

沉井封底是影响防水效果的关键一环。

干封底能确保封底砼的强度和抗渗性,并能节约砼,加快工程进度。

所以应在地质条件许可时,采用干封底。

水下封底应在达到养护期后方可排水清淤。

4.4.3安全疏散

4.4.3.1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并宜有一个直通地上的安全出口。

与相邻防火分区连通的防火门可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竖井爬梯出口不得作为安全出口

4.4.3.2安全出口门,楼梯和疏散走道的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净宽计算。

每樘门的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安全出口门、楼梯、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工程名称

安全出口、楼梯的净宽(m)

疏散走道净宽(m)

单面布置房间

双面布置房间

电影院、礼堂、商场、展览厅、旱冰场、体育场、舞厅、电子游艺场等

1.50

1.30

医院

1.80

旅馆、餐厅

1.00

1.20

车间、库房及其他工程

4.4.3.3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4.4.3.4人防地下室楼梯间通向地面建筑的底层出口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

4.4.4建筑装修工程

4.4.4.1疏散走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人员疏散的部位,其墙和顶部的装修应采用非燃材料。

其他部位的装修不应采用可燃材料。

4.4.4.2管道穿越防火墙、楼板及设有防火门的隔墙时,应用非燃材料将管道周围的空隙紧密填塞。

4.4.4.3通过防火墙或设有防火门的隔墙下的地沟,应将防火墙或隔墙伸至地沟底板。

当风道通过防火墙或设有甲级防火门的隔墙时,应采取阻火措施。

4.4.4.4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的表面装饰层不应采用可燃材料。

4.4.5给水排水工程

4.4.5.1人防工程的进水管宜设两条,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应仍能供给全部消防用水量。

4.4.5.2人防设备上的阀门应有明显的开闭标志。

4.4.5.3应设消防排水设备或设施,消防排水设施宜与生活污水排水设施合并设置。

4.4.6防烟、排烟、通风

4.4.6.1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米3/小时)计算。

但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小于7200m3/h。

4.4.6.2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不小于120m3/h计算。

走道或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时,其排烟口总面积(当利用采光窗井排烟时为窗口排烟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防烟分区面积的2%。

4.4.6.3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宜采用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

4.4.6.4每个防烟分区内必须设置排烟口,并应设在顶棚或墙面上部的排烟有效部位,且与该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4.4.6.5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可采用手动或自动开启方式。

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应便于操作。

4.4.6.6排烟风机宜采用离心式风机,并应在烟气温度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分钟)。

4.4.6.7排烟风机与排烟口应设有联动装置,当任何一个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自动起动。

4.4.6.8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5m/s。

4.4.6.9排烟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设置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

4.4.6.10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水平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4.4.6.11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

4.4.6.12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材料;

消声、过滤材料及粘结剂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4.4.7人防电气

4.4.7.1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的要求供电。

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4.7.2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

4.4.7.3人防工程内的消防配电设备及其电缆、电线等宜选用防潮防霉型产品,电缆电线应选用铜芯线;

蓄电池应采用封闭型产品。

4.4.7.4人防工程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

(a、疏散走道及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

(b、值班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火栓外、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室、通信机房、通风空调及排烟机房等;

(c、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变处、安全出口等处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

4.4.7.5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应不大于10m,距地面高度应为1~1.2m。

标志灯正前方0.5m处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1lx。

4.4.7.6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应采用玻璃或其他非燃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4.8常规人防工程设施设备使用与保养规范(参考例子)

4.4.8.1LWP—X(D)型油网除尘器

(1)用途:

a、LWP型滤尘器是清洁式、滤毒式通风管路上的一种必用的粗滤器。

战时能过滤粗颗粒状的爆炸残余物,平时能过滤空气中较大颗粒的灰尘。

b、滤尘器适用于净化含尘浓度平均低于0.5(毫克/米3)的含尘空气。

(2)使用说明:

a、滤尘器使用前,先在清洗槽内清洗,晾干后浸以矿物油(20º

机油为宜),放置在晾干架上流去多余的油,然后使用。

b、LWP型滤尘器可以水平、垂直或人字式安装,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过滤器的框架。

c、安装时应将孔眼大的网层置于空气进入端。

d、在设计和安装时均要求在滤尘器前后设有测压管,并连接在微压计上,当阻力升到终阻力时,滤尘器必须进行洗污,然后浸油后再用。

e、滤网洗污时,应在含碱(苏打等)100%、水温60℃——70℃的水溶液中清洗,晒干重新浸油。

f、滤尘器安装要求平整、管子与管子间均采用焊接,要求绝对密闭。

4.4.8.2密闭阀门

D40J—0.5型密闭阀主要规格性能表

V=6M∕S

V=8M∕S

DN300

1526

8139

DN400

2713

3617

DN600

6104

本阀门适用于公称压力Pn≤0.05Mpa,,工作温度—30~40℃,相对湿度30~90%,介质为空气的管路上,作为单向闭路机构。

(2)密闭阀门的作用、原理、结构特点:

a、本阀门主要由阀体、阀瓣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靠旋转手柄,通过齿轮带动阀杆以转动杠杆而松紧弹簧使阀门达到启闭目的。

b、需关闭时,手柄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c、当阀门关闭后,必须旋转锁紧装置手柄以锁紧阀瓣,保证密封面不漏气。

反之,阀瓣开启时,必先解除锁紧状态,确保灵活开启。

d、阀门传动装置可以两面更换,以便于安装使用,其位置由使用单位决定。

e、阀门采用p形橡胶密封圈。

f、本阀系单向密闭阀门,不适用于介质逆流的管路,并且不宜作调节用。

(3)安装与维护使用:

a、阀门安装在水平或垂直的管路上(于进风机前、排风机后,由2毫米以上厚度的钢板焊接成的密闭管路上),并便于操作、维修、更换。

b、阀门安装时,应保证阀门标志的箭头方向与所受冲击波方向一致;

应调整“开”;

“关”指示针,使所指“开”、“关”与实际“开”、“关”位置相符合;

应清洁内腔清洁面,未清洁前不能启闭阀门板;

在紧固阀门与风管法兰的连接螺栓时,应均匀受力,以免法兰变形而漏气;

应检查填料是否压紧。

c、阀门在使用中要求阀门全“开”、或全“关”。

不能作调节风量用。

d、阀门在使用中旋转不灵活,一般是由于轴承和变速箱内缺少润滑油,或填料压得过紧,这时应及时清洗加注润滑油或稍松动填料压盖上螺母。

e、阀门开启应灵活、关闭应严密。

手动开关阀门时,严禁加长套管硬板,以防损伤另部件。

f、阀门安装前,应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阀瓣应处于关闭状态,橡胶密封面上不允许有油脂、平时金属件上刷油漆时也不允许沾污橡胶密封面,可涂些滑石粉,以防老化。

安装后应定期检查维修。

4.4.8.3SR型过滤吸收器

*常用SR78—1000型:

额定风量1000M3∕H

(1)设备安装前,应作如下检查:

a、检查外壳有无损伤、碰伤或穿孔,主要部位碰伤疤达5—10毫米时,不得安装使用。

b、检查设备所有连接部位是否有橡皮垫圈、螺帽是否有松动现象。

c、检查设备外壳有否指示气流方向的标记和出厂年、月、日。

d、用“774—13”型医用血压计检查设备的气密性,要求充气压力80毫米水柱5分钟内压力不允许下降。

(2)安装设备时应注意气流方向和外壳上的箭头方向一致。

(3)安装在通风系统上的过滤吸收器,平时不使用时必须关闭前后的密闭阀门和管道堵头(板)。

平时不与通风系统相连,以防受潮失效。

(4)过滤吸收器前后管道上应留有测压管孔或堵头,空气通过设备的阻力超过规定数据时,需考虑拆换。

(5)通过过滤吸收器的空气量必须严格符合设备额定量,否则易造成设备效率和防毒时间降低,甚至设备失效。

(6)通过过滤吸收器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90%。

(7)过滤吸收器平时应严格管理,宜处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位置,不得与酸、碱、易燃、易燃、易挥发的溶剂和燃料等同处在一起。

(8)存放3—5年以上的过滤器吸收器,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再次允许安装使用。

(9)过滤吸收器使用失效后,应及时更换,操作人员应穿防毒衣,戴防毒面具、皮手套,更换后滤毒室要进行换气。

4.4.8.4进风机

一般选用SR-900型或DJF-1型电动、脚踏两用风机,主要性能:

电动、脚踏两用风机主要性能

SR-900型

DJF-1型

风量

900m3∕h

1278m3∕h

风压

1250pa

1430pa

(1)安装与使用:

a、安装前应仔细检查通风机各连接部分,叶片与机壳是否有碰擦现象,按图校正风口与叶轮之间间隙尺寸,而保持为水平位置。

b、如机架为散装件装箱,则应先将散装件按DJF-1型风机外形尺寸图整装成机架后,按图示地脚螺栓尺寸,(共11处)分别将机架及增速箱固定到位,尽量使两轴线同心并在其连接处“铰链联轴器”上装圆锥销,然后按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一节进行电动、脚踏交换工作状况(工作状况变换手把设在增速箱一侧)试运转。

(2)维修保养;

脚踏电动两用风机的主要工作方式是电动。

只有战时停电才使用脚踏。

使用时,要确保能可靠地运转,所以,平时要加强维护保养特别是各活动部分。

a、检查齿轮箱有无因漏油和渗油等原因引起的失油现象,必要时更换密封垫圈。

b、对链条、牙盘、和飞轮均要定期加润滑油,不使锈蚀。

c、检查支架部分结构,有否锈蚀损坏或失落紧固件。

d、齿轮箱维护:

打开齿轮箱盖检查润滑油,若已变质,则倒尽后加新的20号机油,若油量不足,则加添到油平面与轴的下表面齐平或看油是否到油标线,盖紧箱盖。

然后由一人慢速运转,检查有否卡阻或撞击声。

若无故障,则四个人同时运转5分钟。

若有故障,进行修理或更换零件。

e、风机长期不用,将皮带卸下,或将电机底板调松,使皮带松弛。

上述保养工作,每季进行一次,湿热天每月一次。

4.4.8.5YF型自动排气活门

用于公称压力0.001mpa,工作温度0℃≤T≤35℃,工作湿度Φ≤95%,解质空气的条件下,作为超压排气用。

室内超压消失时,阀门起自动关闭作用。

(2)排气活门的作用、原理、结构、特点

a、阀门主要构件由阀门处套、杠杆、阀盘、偏心重锤轮和绊闩等组成。

b、超压气体压力作用在阀盘上,使阀门达到自动开启目的,此时由重锤起调节作用,当超压消失时阀盘由杠杆平衡原理,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即达到自动开闭之目的。

c、调节偏心重锤轮在杠杆的位置,使阀盘与外套紧闭。

d、重锤轮可使起动压力设置于最重和最轻位置来达到调控超压大小的目的。

阀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a、阀门外套与墙面或管道连接处应衬垫5毫米厚的橡胶板以保证密封不漏气。

b、安装在侧墙,门及管道上的通风口径应与阀门的通风口径一致。

c、阀门安装时应清洁阀门外套和密封面,不允许有污物附入,未清洁前不得安装。

d、阀门安装时所有螺栓应均匀旋紧,防止泄漏。

(3)安装与维修:

a、阀门安装在侧墙上,门上或管道上。

b、阀门安装时应保证工作、维护、检修和拆换方便。

c、阀门的偏心重锤轮的位置必须置于超压部分,并保证阀门外套、杠杆与水平面垂直。

d、阀门在使用中应定期在螺钉、偏心重锤轮部分涂上工业凡士林,以防氧化,在旋转部分注入润滑油,以保证阀门动作灵敏,无卡阻现象。

e、阀门安装前,应存放在室内干燥的地方,阀门处于关闭位置,橡胶密封圈面上不允许染有任何油质物质,以防腐蚀,外套密封面上不允许染有任何油脂物质,以防腐蚀,外套密封面上必须涂防锈剂。

4.4.8.6GH—Q型防爆波阀门的维护

(1)正常使用过程中,每隔2—3个月必须向消波袋充气,保持消波袋内相对压力为1KG∕CM2。

(2)使用过程中,每半年需将阀门保养一次,防止阀门内混入杂物或者因阀板、阀座表面水垢严重,影响阀板关闭,检查消波装置内是否存水,如有存水应及时泄掉,以免影响战时消波率。

(3)消防喷淋管道上严禁安装、使用。

4.4.8.7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

(1)型号识别

①防护密闭门(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进入的门)

例1:

(活置式)钢筋混凝土单扇防密门

(H)HFM0920(6)

(H)—活置式门槛

H—钢筋混凝土09—门孔净宽

FM—防护密闭门20—门孔净高

6—6级人民防空用

例2:

(活置式)钢质单扇防密门

(H)GFM1220(6)

G—钢质材料12—门孔净宽

②密闭门(阻挡毒剂的门)

(活置式)钢筋混凝土密闭门

(H)HM0920(6)

M—密闭门20—门孔净高

③防爆波活门

HK800(1000)悬板活门

KJH800(1000)胶管活门

(2)平时维护保养

①扇、门框

a、金属门扇表面和钢筋混凝土门扇包括边钢框应保持良好的油漆层,如局部漆层剥落,应补涂油漆。

一般2-3年应重新涂防锈漆和面漆。

受光辐射的金属门扇的表面应涂白漆。

b、密闭门和防护密闭门立转式门扇长期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宜用楔形硬木垫托门扇下部,避免门扇下垂变形,如发现下垂应及时调整。

门后宜设置一卡,以防开门时将手柄、门扇碰坏。

②铰页、闭锁

a、铰页、闭锁及其传动机构的活动部位,添注黄油,防止锈蚀,保持灵活。

b、采用蜗轮蜗杆、齿轮齿条、杠杆联动的闭锁,每月至少起闭一次,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c、闭锁是定位位置和锁紧螺母应调整适宜,不得过松、过紧。

闭锁轴上的密封圈若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③密闭胶条

a、密闭胶条应保持清洁,不得沾油、涂漆。

为延迟老化宜涂滑石粉。

b、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平时不宜长期关闭,平时维护管理时,宜每月轮换开、关一次,以避免密闭胶条失效和门扇变形。

c、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上的密闭胶条,如有局部脱落,应及时粘贴;

若老化或损坏,就应及时更换。

更换的密闭门胶条需要剪接时,须采用斜接头,接头处宜平整无明显凹凸。

d、密闭胶条的固定位置应均匀、平整、不得拉长和扭曲。

固定方法可先用胶粘贴,尔后加压条用螺钉固定或尼龙铆钉固定。

④防爆波活门

a、防爆波活门每年应检修二次(即在潮湿季节前、后);

排烟口部的防爆波活门每季度应检修一次;

如防爆波活门已卸下,应妥善保管,每年应检修一次,临战前安上。

b、活门板与底板的接触部位及风孔四周均应保持清洁,如沾有油污烟灰,应清除干净。

c、活门除锈涂漆时一概将活门板卸下作业(装卸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以便除锈干净,涂漆全面

5相关文件

5.1《物业承接查验管理办法》

5.2《物业承接查验手册》

6记录

6.1《工作联系单》

6.2《接管物业需移交资料清单》

6.3《共用设施设备系统资料/备品件移交明细表》

6.4《人防系统验查表》

6.5《共用设施设备系统移交明细表》

6.6《接管验收资料遗留问题清单》

6.7《接管验收设施设备遗留问题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