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30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7课梦中的远航.docx

第17课梦中的远航

第17课梦中的远航

教学内容:

《梦中的远航》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与前一课《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也是继《船》之后的一次充满幻想、充满想象的主题性创作活动,也使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更具有延伸性和宽广度。

本课通过对人类航海史的简要了解,引导学生体悟先人对海洋的探索精神,并认识到人类对浩瀚大海的好奇和探索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始终。

通过对郑和远航历程的回顾,一方面感受我国的睦邻外交,另一方面也以此为起点,带领学生“沿着历史的足迹,‘亲历’异国的风情;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远航’的梦想”。

结合以上感知与体验,增强学生对远航的亲近感,调动学生对远航投注以兴趣与热情,继而走进格列佛的奇幻世界,开启梦中的远航,引导学生将现实赋以幻想,让心灵插上羽翼,暗含着梦想抒以诗意、奇幻、美好的远航之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简要了解人类航海史,认识郑和远航壮举是中国的睦邻外交,有别于西方的殖民航海探险活动;借助他人作品帮助学生感受他人的智慧,分析画作中呈现的远航图景,梳理他人的创作方法,为学生的认知、理解、想象和创作提供帮助,并以艺术性的手法进行主题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史料了解人类的远航史与意义,通过文学作品开启学生的远航之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以师生间、生生间的探讨为基础,引发对远航的思考,寻得恰当、有效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简要了解人类远航的起源与历程,回眸郑和远航的壮举,从中体会远航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与意义,感受人类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激发学生对前人的敬仰和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始终的航海壮举的了解,感受人类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激发学生对前人的敬仰和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调动学生对远航投注兴趣与热情,并引导学生将现实赋以幻想,让心灵插上羽翼,编织诗意、奇幻、美好的远航之梦。

教学难点:

1.通过赏析他人的作品,梳理创作要领。

2.既要凸显主题,又要展开想象、激发创意,表现梦中远航途中的节点与历程,呈现富有个性的绘画作品。

3.注意现实与梦想的勾连与融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用纸。

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了解仪器用途,感受古人智慧。

教师出示600多年前我国明朝使用的水浮法指南针和400多年前欧洲人使用的星盘和罗盘,请学生猜测“什么时候需要用到这些仪器”。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

古人善思躬行,在漫长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发明了这些仪器,在航海中用来测量陆地的纬度和船只在海上的位置,以此判断行进方向。

2.了解人类航海史,体悟先人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以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人类航海源起的猜想:

“人类何时起涉足海洋,实现远航?

师小结:

对浩瀚大海的好奇和探索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始终。

在遥远的古代,海边的居民把渔猎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对海洋彼岸的向往使世界上著名的海洋民族相继应运而生,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先民便已轻舟出海,成为世界上最早探索海洋的族群之一,5000年前的两河流域先民用芦苇等自然植物扎制大型帆船,也成功地进行了远航。

3.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发对“远航”的思考。

设想一下,远航途中,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人们会遇到什么吗?

师:

人类面对险象环生的海洋,勇敢地与风浪搏斗进行海洋探险活动,在你们的脑海深处,对人类古老的远航有哪些了解?

那些远航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师:

众多的航海历程,发现了大片的海上陆地,逐步把东、西方捆在一起,使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今,利用船舶驾驶和航海的高技术,令人刺激的梦幻般的海上活动依然如火如荼,成为令人心醉的永恒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人类的远航史,开启我们的远航之梦。

(板书课题:

梦中的远航)

二、学习与创作

1.简要了解“郑和下西洋”,浅析其意义与作用。

师:

在我们身边的这块土地上,曾有过举世闻名的远航史,你了解吗?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都到了哪些地方?

(东南亚地区、印度地区、阿拉伯地区、非洲地区)

师:

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收获?

(教师要先行了解,学生可知一二)

远播中华文明:

文化制度的外传、来华使者的交流。

推动各国了解:

友好相待、开阔眼界。

开发东南亚:

移居东南亚的华侨、华侨对东南亚的贡献、华侨对郑和的崇敬。

促进物资及技术交流:

输入中国的物品、中国的输出品。

师小结: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的睦邻外交,有别于西方的殖民航海探险活动。

2.沿着历史的足迹,“亲历”异国的风情。

师:

600多年的岁月,郑和曾今亲历的地方现在会是什么样呢?

想不想沿着历史的足迹,“亲历”一番异国的风情?

以超链接的形式,与学生一同感受东南亚地区、印度地区、阿拉伯地区、非洲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感知与体验。

3.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远航”的梦想。

师:

地球很大,浩渺的大海连接着世界,你还想远航到哪?

图片欣赏,领略世界各地的风情,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大海上还能见到什么样的景致?

(视频播放)感受海浪翻滚、海面鱼跃、鸥鸟飞翔、落日余晖等美妙奇特的景致。

4.托起想象的翅膀,开启“梦中的远航”。

师:

世界的绚烂与缤纷,激起了无数人的航海梦想,看!

英国有位叫格列佛的医生曾多次远航,你们知道他吗?

来介绍一些他远航途中发生的故事。

(教师可详尽了解《格列佛游记》的故事情节,学生能简要地提及一二便可)

《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

乘“羚羊号”起航飘到小人国;乘“冒险号”起航到达巨人国; 

乘“好望号”起航到达圣乔治要塞、到达飞岛国、到达拉格奈格、去往日本;

乘“冒险家号”起航到达名都花园、到达慧骃国、到达湖心公园。

师:

格列佛所到之处充满了奇幻,让人不禁赞叹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使这个故事能深深吸引读者,让人回味无穷。

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穿越时空,也到奇幻的世界亲历一番?

师:

让我们躺在这张船形的床上,或者身处海蓝世界中,闭上眼睛,在阵阵海浪声中做个远航之梦吧……远航途中有哪些见闻?

所到之处有什么特点?

(播放海浪声)

5.集思广益,构思“梦中的远航”。

师:

与你同座的好朋友说说梦中的远航,也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远航之梦。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描述,将他们梦中的远航提炼出一些关键词,如快乐、奇特、惊险、美妙、离奇等,并将之板书在黑板上。

小结:

梦中的远航应是诗意、奇幻、美好的航海历程,同时也暗含着人们的梦想。

欣赏美术教科书中的作品,感受他人的智慧,分析画作中呈现的远航图景,梳理他人的创作方法。

师生探讨,得出结论:

梦中的远航可以再现或想象远航途中的见闻,绚丽的海景、神秘的海岛;可以航行至现实世界中内心向往的地方,也可以穿越时空,到奇幻世界。

从画面构图、表现内容、表现手法进行构思,尝试性地勾勒草图,并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形成一定的创作思路。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受同龄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情趣。

6.示范讲解,引领绘画创作。

构思:

根据之前的学习,规划调整创作的主题内容,预设画中的具体事物、集体形象,想象自己画面的独特性。

构图:

根据构思进行画面布局,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船只、人物、景物的关系和位置。

从画面的前景或主要事物开始入手、逐一描绘,注意形象的生动性与美感。

添加背景,涂色,完善画面。

7.展开想象,创作“梦中的远航”。

提出绘画建议:

根据自己的构思、发挥想象,大胆创作“梦中的远航”。

三、评价与回味

1.师生回顾本课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取向;

师:

结合黑板上书写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创意,是否展现了梦中远航的快乐、奇特、惊险、离奇等,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间接体会远航的诗意与艰辛。

师:

引导学生结合儿童美术的特征,看赏、鼓励同伴们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看看谁的远航最有趣、最离奇、最独特。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体验自己的成功经验或遗憾,也可以是有些还未解决的疑惑;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自己获得了哪些收获?

自己的作品中最得意的地方是什么?

师:

绘画创作过程中有什么遗憾?

3.从美术学科“双基”出发,结合儿童美术特点,对学生作品中的线条、造型、色彩予以必要的点评,引导学生用笔大胆、线条流畅、造型有个性,画面富有想象与创意。

四、拓展与延伸

1.从航海家翟墨的行动中,感受人类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现代航海家翟墨自2007年1月6日至2009年8月16日,独自一人航行二万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

我们一起读读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翟墨的颁奖辞: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

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

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你们觉得他的航行会遇到困难吗?

他的举动有意义吗?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看一看翟墨写的《一个人的航行》,去感受能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生存下来的能力,那也是一种美。

作业要求

学生在本课作业之前,首先要对航海有个较深入的理解,理解远航的艰辛、远航的意义、远航的梦想,有了这些前置性的心灵感知才能生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与创作灵感。

这实际上也是学生作业的一个内在部分,学生正式的作业是要把心灵内在的感知与理解外显为可视的绘画作品,这一部分将是学生作业的难点,难在画面的创意与形象的表现。

我们希望学生打破“陈述性”画面,如“我”“船”“景”的简单而平淡的组合,引导学生将远航视为一种美好、奇幻的梦想,让学生的思维跳跃、飞翔于现实与梦想的勾连中,并从他人的作品中感受丰富的想象力和他人的智慧,展开想象,在“梦”中大作文章,创造出充满奇幻的“梦中的远航”。

反思和总结

《梦中的远航》是一课主题性创作很强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画出远航的图景,还要将着重点放在“梦中”,表现出远航的奇幻、美妙、与众不同。

这就势必要求教学要将学生感知体验从生活中幻化出诗意的想象与幻想,激发学生对浩瀚大海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融入自己的情思与感悟,画出有趣、有个性的画面。

本课在绘画创作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造型表现能力。

在前期教学中所营造的情景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说画(远航)”的自由感知和“说自己画(远航)”的想象体验,学生内心已有了初步的创作构思和设想,在这还有一点尤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画(主题创作)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来表现属于每位学生的梦中远航。

如何将自己的无限、无形的构思化为有趣、有形的画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

本课要解决好这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进行与学生适时的互动、适当的示范,学生在教师直观演示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比照自我,使自己的自我意识由模糊走向明晰,在示范的组织交流中获取绘画知识与技能的拓展与习得,使梦中的远航充满童趣,彰显儿童美术的稚拙之美。

 

第18课寓言和神话

教学内容:

《寓言和神话》为“综合·探索”类的课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主动探索、研究寓言和神话故事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在畅想故事情节、领会寓意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基础美术技法创造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使得寓言或者神话故事的内容更加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寓言故事配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使所创作的寓言故事角色形象、场面精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范画。

卡纸、铅画纸、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材料,制作材料。

美术教室四周张贴各类学生平面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增加氛围。

学生准备:

各种绘画材料,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参与游戏导入课题

1.学生参与游戏,画说故事:

请一名同学说寓言故事,几位同学现场配画(选择《拔苗助长》或《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等简短的学生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2.出示课题:

寓言和神话。

二、感受与体验探究发现

1.师:

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2.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欣赏古老的壁画.岩画.画像石,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3.师:

介绍壁画是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

4.师:

说说你在课外读物或语文课上学习过的寓言故事。

5.说说寓言的特点,你对寓言的认识?

6.师总结: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后人理解为“寄寓之言”,指出寓言是借一定的比喻寄托要表达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有教育意义。

7.师: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

我国古代寓言语言精练,故事短小,许多寓言故事都早已被演绎成为一个个成语,一直被流传、运用着。

8.出示一些图片,进行看图猜成语的游戏。

师:

你是怎样猜到的?

9.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创作的要素:

抓住寓言的主要情节与场景;

抓住主要角色的特点、动态、表情。

10.欣赏各国的寓言插图分析画面创作要素。

三、欣赏与研究游戏试画

1.参与合作游戏:

你说我演他画。

小组抽故事,讨论故事中有趣的主角,与同伴合作,选取主要情节中的主要角色,你说我表演动态和表情。

教师选择几个寓言故事给学生抽签,也可是自编寓言。

2.试画:

将这个角色画出来,教师提示夸张特点去表现。

3.师评价学生的作品:

表扬抓住主要情节场景、主要特征,造型大胆,夸张有趣。

4.师:

没有道具的表演真的很不易,有了道具我们将表演得更出色。

5.欣赏一个寓言视频,分析皮影戏道具制作方法。

6.教师示范。

(学生参与,教师示范)

贴纸添画的方法:

先画草图,再剪撕外形后添画表情细节,正反面可各画一个表情,并通过折叠(手脚变换动态)来塑造人物肢体,(撕剪刻结合)最后用筷子固定。

7.出示范作,不同角色。

8.欣赏学生作品,分析背景制作方法,彩色纸剪贴、撕、画,或用现成的媒材如树叶、树枝等粘贴组合。

四、合作与互助创作表现

1.小组讨论:

选择哪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创作内容;如何分工;关于分工教师建议:

按背景、角色分工,独幅可大家画完剪贴;绘制设计草图。

2.分小组创作。

五、表演与展示快乐评价

1.分组表演:

制作好的小组可以提前彩排;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分工有道具、配音、动画(主角动作)灯光(手电筒)。

2.一个小组表演,其他小组欣赏,分享快乐。

3.评选最佳表演.道具.灯光等奖项,并颁奖。

六、拓展与延生激发兴趣

1.将课堂延伸,举办寓言故事表演秀的主题活动,让没有表演的小组一一展示。

2.欣赏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的寓言故事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剪、撕、刻结合的纸贴画的形式,表现寓言故事的角色和背景。

2.可单色也可以多色组合拼贴。

3.有能力的小组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背景。

反思和总结

1.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的知识对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想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学生能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

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重在启发引导的设计,借助多种媒体的辅助,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介绍、探寻、研究、设疑等方式引发思考,让学生在欣赏与思考中产生多角度的创作灵感。

第19课雕萝卜

教学内容:

在学生对雕塑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本课让学生通过萝卜雕刻来掌握简单的雕刻技法,运用切、刻、挖、嵌等方法创作有趣的造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赏析,了解萝卜雕刻的艺术特征和雕刻萝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巧妙的利用萝卜的外形、质地、颜色、肌理进行联想设计,运用雕刻、镶嵌、连接等方法,创作生动有趣的造型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造型游戏中,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萝卜雕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巧妙地利用萝卜的外形、质地、颜色、肌理进行联想设计,用巧雕的方法完成有创意的雕刻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萝卜雕刻作品、萝卜、刻刀、豆子、牙签、火柴等。

学生准备:

萝卜、刻刀、豆子、牙签、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在以前的美术课中,我们欣赏了大量的雕刻作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件雕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雕刻作品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展示萝卜雕刻作品)对!

它们是用萝卜雕刻而成。

(板书课题)

师:

先让我们来欣赏几个萝卜雕刻作品,观察一下是什么萝卜雕刻的,用了什么方法。

二、探究新知

师:

萝卜的品种很多,它们的形态各异,颜色多样。

(课件:

萝卜的品种)

师:

萝卜的食用营养成分很高,还有药用价值。

它还可以通过我们巧妙的制作后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

还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美丽的造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情趣。

(课件:

简易的萝卜雕刻)

师:

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展示台上演示实际操作或视频制作步骤)

三、了解工具的使用

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雕萝卜要有既好用又安全的刻刀,掌握使用它们的方法,才能安全地、愉快地进行雕刻。

(课件:

几种常用刻刀的介绍,和它们的使用方法)

四、尝试雕刻

师:

看到这里,同学们都有了要刻一刻的冲动了,拿起我们面前的刻刀和萝卜,你也尝试雕刻一件作品!

你用学到的方法用萝卜雕刻一件作品。

看谁雕刻的最注意安全。

(第一次作业)

五、作品展示学生交流

师:

你雕刻的是什么形象?

用了什么刀法?

注意安全使用刀具了吗?

六、发现巧雕的小诀窍

师:

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些有趣萝卜雕刻作品。

(课件:

利用萝卜的外形、颜色、纹理创作的作品)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师:

我们再看几件作品(课件:

辅助材料点缀的萝卜雕刻作品),观察一下,它们和前面的萝卜雕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

看了这几件作品,你有什么新发现?

说说看,你还可以用哪些辅助材料来装饰萝卜雕刻作品?

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师:

(出示一个怪异的萝卜)看看这个萝卜,长成这样了,你会利用它的形状雕刻成什么呢?

(引导学生联想、构思)说说看!

七、创作实践

师: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准备了萝卜,老师看了一下,有红萝卜、有青萝卜、有紫色萝卜,还有白萝卜,还有同学带来了胡萝卜!

现在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你们萝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想一想,你的萝卜可以雕刻成什么呢?

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雕刻出独具匠心的有趣的作品吧。

(第二次作业)

(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刀具使用时的安全)

八、作品赏析小组合作作品组合

让我搞个萝卜变身大走秀吧,请同学们把你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光彩亮相!

别忘了你在推介作品时也介绍一下自己哦!

(1)夸夸自己的作品,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再雕琢。

(2)夸夸别人的作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刻得更好。

(3)教师进行扼要的点评。

(4)如果将这些作品组合到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们各个小组的同学们合作一下,将我们的作品组合一下。

(第三次作业)

九、拓展阶段

我们想一下,萝卜可以雕刻出这么多好玩的作品,用其他的蔬果能不能也雕刻出奇妙的作品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有趣的作品吧。

十、总结

师:

这节课同学们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心灵手巧和你们的奇思妙想,还发现同学们可贵的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希望大家把这些好的方法和习惯运用到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

用切一切、拼一拼、接一接的简单雕刻方法,尝试进行雕刻。

第二次作业:

发挥自己的想象,雕刻出独具匠心的有趣的作品。

第三次作业:

小组同学们合作一下,将我们的作品组合成有情节的作品。

反思和总结

经过教学实践去检验自己的教学预设、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需要调整和改进的方面。

第20课非洲雕刻艺术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

让学生了解非洲雕刻艺术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对现代艺术的发展的影响,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在制作泥塑的技法上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写实能力还不够。

非洲雕刻不完全用写实再现的手法,而是夸张概括变形了的事物的样子,以自己的理解、想法、感觉和感情为基础创造和表现事物的特点,既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又适合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了解非洲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分析、归纳非洲雕刻的特点,深刻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师生对话中逐步尝试用美学的术语欣赏和评述非洲雕刻艺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提高对不同艺术风格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雕刻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特点,能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欣赏评述雕刻作品。

教学难点:

用美学原理来欣赏和评价非洲雕刻作品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了解非洲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分析、归纳非洲雕刻的特点,深刻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师生对话中逐步尝试用美学的术语欣赏和评述非洲雕刻艺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提高对不同艺术风格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非洲雕刻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特点,能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欣赏评述雕刻作品。

教学难点:

用美学原理来欣赏和评价非洲雕刻作品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喷绘图片、陶泥、工具。

学生准备:

陶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对比风格初步感受

1.同学们,老师这有两张人物雕刻的图片。

你感觉他们是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雕刻作品?

为什么?

2.古希腊的作品像真的一样,是写实风格,精致典雅,比例精确。

现在我们看段视频,整体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音乐、建筑和雕塑。

3.那么非洲雕刻艺术有什么特点?

我们今天深入了解一下。

二、了解非洲环境文化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群,艺术也应运而生。

你了解非洲吗?

和大家说说。

2.非洲在地球的中下方,赤道横穿非洲大陆,所以那里气候炎热。

3.黄色地区是沙漠,绿色地区是草原,褐色地区的热带雨林。

这些地区最大的特点是神秘莫测、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虽然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但对人来说生存条件很恶劣。

4.跟我们这些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是完全不同的。

5.因此非洲人自古以来就与外界交流非常少,封闭,没有什么发展和变化。

至今大部分村民都还生活在部族社会。

各种各样的部落,沿袭着自己的古老文化和习俗。

6.请看非洲鼓和舞蹈的视频。

同学们起来跟着跳,跟着拍节奏。

感觉一下。

他们的音乐舞蹈给你什么感觉?

强烈奔放。

三、夸张变形疏密对比

1.我们对非洲有一点了解了,那么非洲雕刻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2.你看到了什么?

你感觉到了什么?

上面的人一看就很有地位。

3.你还看到了什么?

豹头,羚羊头。

豹头有概括夸张,但是变化不大,羚羊头概括成简单的形状,像个标志。

4.这是什么?

也是羚羊,对比真实的羚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