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84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docx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精

江苏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海德格尔在其一千多页的煌煌巨著《尼采》中,以及在收入到《林中路》的“尼采的话:

上帝死了”一文中,反来复去谈论的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就是欧洲虚无主义的问题。

海德格尔如此热中于谈虚无主义,当然不是为了赞扬它,而是为了克服它。

正如胡塞尔谈“欧洲科学的危机”

(或欧洲人性的危机一样,海德格尔也把克服欧洲虚无主义视为当代的一种“急需”

(Not。

他之所以关注尼采的思想,正是因为在他看来尼采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虚无主义者。

从尼采身上,他看出欧洲虚无主义来自于西方形而上学,尼采对欧洲虚无主义的批判就是对西方整个形而上学的批判;而正由于尼采从虚无主义的立场批判形而上学,所以尼采本人也陷入了形而上学,成了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

海德格尔则想借尼采这

一实例,阐明他自己的一个创新思路,即力图通过克服西方形而上学来克服虚无主义。

本文将考查海德格尔这一努力的理论依据和客观效果,并分析海德格尔在基本思路上的偏颇。

一、什么是欧洲虚无主义?

根据尼采的说法,“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

——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

”海德格尔也同意这种定义,认为“虚无主义是一个过程,是最高价值贬黜、丧失价值的过程。

”[1]不过,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定义还不足以穷尽虚无主义的本质,因为它并没有回答什么是价值或最高价值的问题,而是把价值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

在海德格尔看来,“虚无”是和“存在”相对而言的,尼采却忽视了价值后面的“存在”思想:

“‘虚无主义这个名称和概念指的是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

—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

邓晓芒

内容提要本文对海德格尔的《尼采》一书中的核心主题即欧洲虚无主义问题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剖析,指出:

海德格尔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方式仅仅是追问存在本身,反对一切定义和陈述,试图“不顾存在者而思存在”,同样陷入两难:

要么摆脱不了主体形而上学和价值论,要么沉默不言、否定语言,两者都仍然是虚无主义。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中突显了海氏的文化困境,指出他根本上并没有超出西方主体形而上学的限域,仍然是从价值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来思考和提出“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理论任务,这一任务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中只有通过历史主义才能完成。

关键词虚无主义价值强力意志存在本身主体性的形而上学中西文化比较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430072

1

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期2

一种存在思想,但尼采却完全是从价值思想出发来把握虚无主义的。

”[2]海德格尔认为这正是尼采本人没有超出虚无主义的主要原因。

所以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分析就有两个层次,即一般的虚无主义,以欧洲自古以来的形而上学为代表;以及“古典虚无主义”,以尼采本人为代表。

那么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呢?

尼采和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是那种历史过程,在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超感性领域’失效了,变得空无所有,以至于存在者本身丧失了价值和意义。

”[3]这里的关键在于对“超感性领域”的设定,因为它涉及到西方形而上学的起源,即在柏拉图那里对现实世界和超感性的理念世界的划分。

在尼采看来,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一个超感性的价值世界,即以最高的“善的理念”为统治者的彼岸世界。

“对最高价值的设定同时也设定了这些最高价值贬黜的可能性;而当这些最高价值表明自己具有不可企及的特性时,它们的贬黜也就已经开始了。

生命因此就显得是不适宜于这些价值的,根本无能于实现这些价值。

因为这个缘故,本真的虚无主义的‘预备形式’就是悲观主义。

”[4]这里有个明显的逻辑漏洞,即:

最高价值的设定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它的贬黜,因为之所以要设定“最高”价值,正是着眼于它不会、或者最难遭到贬黜,因而正是想要避免虚无主义。

它固然不能保证自己不被贬黜,但它的遭到贬黜显然不是由于它的设定,而是另有原因。

当然,如果怀有一种先入之见,即认为根本不存在任何最高价值,这就不算什么漏洞。

因为在此前提下任何最高价值都是一种伪价值,伪价值总有一天要被识破,而现实生活的价值又早已被淘空,这就会使那些相信伪价值的人(基督徒陷于绝望和一无所有,从而导致虚无主义。

但这一先入之见的前提本身正是某种虚无主义。

海德格尔看出了这一点,他引用尼采的话:

“虚无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对于如其所是地存在的世界,他断定它不应当存在;对于如其应当所是地存在世界,他断定它并不实存”,并评论说:

“在这里,尼采倒是用一种双重的否定绝对地否定了一切:

首先否定了现存世界,进而同时也否定了从这个现存世界出发值得愿望的超感性世界,即理想。

”但尼采这种虚无主义不同于以往的虚无主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虚无主义:

它背后“已经潜伏着对这一个世界的惟一肯定,它拒斥以往的东西,靠自身来建设全新的东西,而且不再认可一个自在地存在的超世界”[5]。

这就是其所谓“一切价值重估”,它否定了一切以往

的价值,但却确立了自身的强力意志的绝对价值。

所以,尼采是从他自己的虚无主义的立场来给以往的虚无主义下定义的。

在他看来,柏拉图对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划分奠定了后来西方基督教世界观的基石[6],当一切价值都被归于上帝的最高价值时,人生的现实价值就被淘空了。

人之所以要把他自身的价值全部归于上帝,是因为他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不了这些价值;而他之所以实现不了他的价值,则是由于他缺乏“强力意志”,因此他就通过某种“人化”的方式使一个对象获得最高价值,而设定了一个拥有所有这些价值的上帝来供自己谟拜。

“人作为诗人、作为思想家、作为神、作为强力:

呵,他把何种君王般的慷慨大方赠送给事物,为的是使自身贫困化并且使自己感到可怜!

迄今为止,他最大的无自身状态就是,他赞赏、崇拜,而且懂得如何对自己隐瞒以下事实:

他就是创造所有他所赞赏的东西的人。

”[7]海德格尔则把这种缺乏强力意志的“幼稚性”归结为,人们没有意识到“那种按照人的形象并且通过人对世界的设定,乃是所有世界解释中惟一真实的方式……。

以往的最高价值之所以能够获得它们的地位和效力,是因为人把自己设定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尺度,但人并不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而倒是坚持认为:

他所设定的东西是事物的一个赠品,是事物自发地带给他的一个赠品。

”[8]这些说法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基督教的批判如出一辙[9]。

神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不过,海德格尔不像尼采那样,把这种“幼稚性”归因于某种偶然性,而是视为存在的“命运”。

因为在存在自身的展开中,“必须有一种价值被置入存在者整体之中,人的自身价值才能得到保障;必须有一个彼岸世界,人才能忍受此岸世界。

”[10]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存在命运是新老虚无主义者都避免不了的,只要他们还停留于主体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上。

“作为形而上学,它们自始就让存在本身的真理处于未被思考的状态。

但作为主体性形而上学,它们却使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变成表象和预先设定的对象性”,因此,“人是把这种超越者当作它的宗教主体性的天命(Vorsehung来加以严肃对待,或者只是把它当作他的自我中心的主体性的意志的托词,都丝毫不影响人类本质的这种形而上学的基本态度的本质。

”[11]就是说,存在要敞开自身,首先必须在形而上学中遮蔽自身,进入到存在者和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这种被遗忘、被忽略和

2

江苏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被“悬搁”(εποχη,其实是存在本身的“自行抑制”[12]。

的确,我们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看到,当他宣称要研究一门“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科学时,他实际上只是在考察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或者说,在他看来要研究存在就只有通过研究存在者,因而存在者就是他所理解的存在本身。

这是一种混淆,但这种混淆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

倘若没有这种混淆,那就没有西方形而上学,也就不会有供尼采所批判的欧洲虚无主义,而这样一来,就连作为存在的存在的本真意义的问题也提不出来了。

所以海德格尔提出了这样一种类似悖论性的命题:

“虚无主义本质关涉到存在本身,更准确地说,存在本身关涉到虚无主义的本质,因为存在本身已经进入历史中了,即存在本身在其中一无所有的历史。

”[13]存在本身进入了它在其中一无所有的历史,但既然它在其中“一无所有”,又怎么能够说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呢?

进入了不就是已经“有”了吗?

海德格尔不屑于用黑格尔式的“历史辩证法”来解开这一悖论,所以我们也只好暂时忍着,且看他下面怎么说。

二、以毒攻毒:

尼采的反虚无主义的虚无主义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古典的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完成”[14],是一种最彻底的、意识到自身的虚无主义。

对于尼采来说,只有这种极端的虚无主义才有可能克服虚无主义,因为,“虚无主义不能从外部来加以克服。

仅仅用另一个理想,诸如理性、进步、经济和社会的‘社会主义’、单纯的民主之类的东西,来取代基督教的上帝,从而试图把虚无主义强行拆毁和排除掉——

—这样做,是克服不了虚无主义的。

”[15]反之,只有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将过往一切形而上学所追求的价值、因而将形而上学本身加以颠倒,用“强力意志”这种“主人的道德”取代生命力萎缩的“奴隶道德”,才能克服虚无主义。

“尼采把他的形而上学理解为极端的虚无主义,而且,这种虚无主义同时不再是虚无主义了。

”[16]为什么不再是虚无主义了呢?

因为尼采把与虚无相对立的存在理解为“价值”,因而把虚无主义理解为最高价值的失落,而把对虚无主义的克服理解为价值的重建:

“一切价值重估”。

正因为重建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强力意志”,所以它虽然是对一切自在的价值的毁灭,但却是对一种动态的、人为的价值的恢复,这就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的绝对价值。

我们在这里似乎可以看到黑格尔“主体即实体”和“真无限性”原则的影子,的确,海德格尔也正是

由于这一点把尼采和黑格尔的思想相提并论,统称为“主体性的形而上学”[17]。

由此可见,尼采是以一种“以毒攻毒”的方式来克服欧洲传统的虚无主义的,他以一种新的形而上学颠覆了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

在他看来,“目的”、

“统一性”、

“真理”这样一些概念,作为彼岸世界的自在的价值,都是骗人的,都是对人的生命的此岸价值的抽空。

尼采的颠覆就在于,公开宣布“上帝死了”,不再用任何自在的价值来衡量此岸世界的事物,而是就在此岸世界中凭借生命的强力意志创造出自身的价值来。

这种创造是永不停息的,而且是“加速度”式的,因为“只有当强力保持为强力之提高,并且受命于‘强力之增加’,强力才是持久的强力。

即便只是中断强力之提高,只是停滞于某个强力等级上,也已经是强力之下降的开始了。

”所以它只能是“求意志的意志”[18]。

强力意志的这样一种“永恒轮回”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轮回,而是在一个永远上升过程中的轮回;而之所以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并不是说创造出来的东西完全相同,而是着眼于不断的创造、创新本身。

创造出来的东西本身没有价值,或者说,任何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该毁灭的,只有同一个创造本身是永恒的[19]。

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的这种“以毒攻毒”是非常深刻的,它不但揭示了欧洲虚无主义的源头,而且暴露了这种虚无主义的本质。

欧洲虚无主义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虚无主义,反而自认为自己是立足于坚实的存在论(本体论基础上的;然而,正由于它的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它实际上从来没有思考过存在本身的问题,而只是考虑存在者的问题,而这样理解的存在者,哪怕是存在者整体,都恰好是无根的,因而是虚无的。

但海德格尔同时也指出,尼采自己虽然揭示了欧洲虚无主义的这一存在论上的本质,却并没有理解这种本质,因而他也无法真正克服虚无主义。

关键就在于,尼采把存在仅仅理解成了“价值”。

“存在成了价值。

……由于存在被尊为一种价值,它也就被贬降为一个由强力意志本身所设定的条件了。

只要存在一般地被评价并从而被尊奉,则存在本身先就已经丧失了其本质之尊严。

如果存在者之存在被打上了价值的印记,并借此就确定了它的本质,那么,在这一形而上学范围内,即始终在这个时代的存在者本身的真理的范围内,任何一条达到存在本身之经验的道路就都被抹去了。

”在这里,“存在沦为一种价值了。

从中表明,存在并没有得以成为存在。

”[20]

3

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期2

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对欧洲虚无主义的批判并不彻底,他只揭示了对超验的最高价值包括上帝的最高价值设定的虚假性;但其实,即便不考虑这种虚伪性,单是设定一个最高价值,甚至单是用价值的眼光来看一切存在者,这已经就是虚无主义了。

“虚无主义不只是最高价值之贬黜的过程,也不只是对这种价值的抽离。

把这些价值安插入世界中,就已经是虚无主义了。

”[21]因为这种做法撇开了价值的来源即存在,而把价值本身当作终极的根据。

海德格尔问道:

“价值思想来自何处?

那种根据价值来评估一切、把自身理解为一种价值评估并且以一种新的价值设定为己任的思想来自何处?

尼采本人已经提出了关于价值思想的来源的问题,也已经对之作了解答。

……回答是:

来自人的意志,即人要为自己谋得一种价值的意志。

但如果人所归属的世界本身并不具有某种价值、某种意义和目的、某种统一性和真理性,如果人并不隶属于某个‘理想’,那么,他如何能为自己谋得一种价值呢?

”[22]就是说,强力意志要设定某个价值,仍然还是要放在这个世界中来设定,至少,一个人强力意志的大小,要看他的意志在这个世界中实现出来的大小,这就仍然不能脱离这个世界中的统一性、真理性尺度,不能脱离针对这个世界而设立的目的。

一种力只有通过其作用效果才能衡量[23]。

强力意志的本质就在于“对强力之提高的预计,对各个强力等级的强势作用的预计”

(“预计”即Rechnen,或译“算计”[24]。

因而,价值不单单与人有关,而且与世界有关,与“存在”有关:

“虚无主义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人的事情,而倒是存在本身的事情”[25]。

但恰恰这一点被尼采遗忘了,他只想到要教人成为“超人”,而没有从根本上思考存在之为存在。

于是,海德格尔把尼采未能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归结为,他仅仅立足于价值的立场,试图用一种新价值的创立来代替旧价值。

“尼采关于虚无主义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概念。

尽管有种种深刻的洞见,但尼采没有能够认识到虚无主义的隐蔽本质,原因就在于:

他自始就只是从价值思想出发,把虚无主义把握为最高价值之贬黜的过程。

而尼采之所以必然以此方式来把握虚无主义,是因为他保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轨道和区域中,对西方形而上学作了一种臻于终点的思考”,他没有看出,“在价值概念里潜伏着一个存在概念”[26]。

不过,海德格尔也不认为尼采根本就没有思考存在之为存在,他说:

“我们现在所做的沉思往往会产生一种嫌疑,仿佛我们对尼采思

想作了一个假定:

它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存在之为存在,但却耽搁了这种思考,因而是不充分的。

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

而毋宁说,我们要做的事情仅仅在于,出于对存在之真理问题的思索而深入到尼采形而上学中去,为的是基于对他的思想的至高忠实去经验他所思的东西。

”[27]这段话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

海德格尔当然是在批评尼采,认为他的思考还“不充分”,还不足以克服欧洲虚无主义。

例如在几页以后他就批评尼采说:

尼采的“价值之思现在就被提升为原则。

存在本身作为存在原则上是不被允许的。

在这种形而上学中,按其特有的原则来看,存在就是一无所有的了。

在这里,随着存在本身一道,如何还能出现值得思想的东西,亦即作为存在的存在呢?

”“照

此看来,尼采的形而上学就不是一种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它乃是向虚无主义的最后一次卷入。

通过那种根据强力意志而进行的价值之思,尼采的形而上学仍然保持着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承认,但由于把自身束缚于一种对作为价值的存在的解释,它同时也囚于一种不可能性中,甚至不可能把一道疑问的目光投向作为存在的存在。

”[28]虽然海德格尔想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完全抹杀尼采在克服欧洲虚无主义方面的功劳,因为当他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的时候,他毕竟启动了通往存在之路(虽然他自己重又堵塞了这条通路,“就此而言,尼采恰恰就在思考存在”[29]。

然而,即使如此,“尼采是不是也已经承认了存在者之存在,而且也承认了它自身,即存在,也就是存在作为存在呢?

绝对没有。

存在被规定为价值,从而——

—根据存在者——

—被解释为一种由强力意志(即‘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所设定的条件。

”[30]尼采仍然只是局限于在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这个视野中讨论存在问题,也就是局限于在形而上学的视野中讨论问题,用存在者(价值、强力意志取代和遮蔽了存在本身。

总之,尼采并没有克服虚无主义,他仍然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并且和柏拉图一样是一个形而上学者。

三、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追问存在尼采自己曾说过:

“我的哲学乃是一种倒转了的柏拉图主义”[31];海德格尔则把尼采的立场称之为“西方思想中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基本立场”[32]。

但海德格尔同时又把尼采的思想看作一个新的开端,对此加以清理,我们就可以走上一条克服虚无主义的道路。

首先,他认为虚无概念只是和存在概念相对4

江苏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而言的,虚无主义并没有认真对待“虚无”这个概念,所以也没有认真对待存在概念。

“虚无(dasNihil和虚无主义与价值思想没有任何必然的本质联系”,“‘虚无’和nihil是指在其存在中的存在者,从而是一个存在概念,而不是一个价值概念。

”[33]尼采讲的虚无主义不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而只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

虚无就是无价值;所以他要重估和摧毁一切价值而建立新的价值,并自以为他的哲学就摧毁一切价值而言还属于虚无主义,但就建立新价值而言已不再是虚无主义了。

但尼采并没有重建存在本身,因而在存在论上仍然是虚无主义者。

所以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真正克服就是要追问存在本身。

尼采把价值归结到强力意志,海德格尔问道:

“但强力意志本身呢?

对显示为强力意志的存在者整体的筹划起源于何处?

惟凭着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思及形而上学范围内价值设定的起源的根源。

”[34]在尼采的形而上学中,了解存在“仅仅是为了根据存在来认识存在者作为存在者”,存在本身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