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02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6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答案.docx

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2021年高二理科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二年级理科实验班第四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范围:

物:

选修3-1、3-2、3-3化:

必修1-2,选修3-4生:

必修3、选修1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

本卷共21题,每题6分。

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用于通信的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墙体从而保证手机能正常接收信号,而光波却不能绕过墙体实现正常照明功能,这是因为

A.无线电波是横波,光波是纵波

B.无线电波的波速小于光波的波速

C.无线电波的振幅大于光波的振幅

D.无线电波的波长大于光波的波长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

若用IR、IL、Ic分别表示通过R、L和C的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N接正弦式交流电,则IR≠0、IL≠0、IC=0

B.若M、N接正弦式交流电,则IR≠0、IL≠0、IC≠0

C.若M、N接恒定电流,则IR≠0、IL≠0、IC=0

D.若M、N接恒定电流,则IR=0、IL=0、IC=0

3.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

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在等温条件下压缩一定质量的气体,该气体的压强增大,这反映了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4.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相距均为d的三条水平虚线l1、l2、l3,它们之间的区域Ⅰ、Ⅱ分别存在垂直斜面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d、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从l1上方一定高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l1进入磁场Ⅰ时,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在越过l2运动到l3之前的某个时刻,线框又开始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在线框从释放到穿出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

B.线框ab边从l1运动到l2所用时间大于从l2运动到l3所用时间

C.线框以速度v2匀速直线运动时,发热功率为sin2θ

D.线框从ab边进入磁场到速度变为v2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E机与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电的关系式是△E机=WG+mv﹣mv+Q电

5.如图所示,xOy坐标平面在竖直面内,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空间有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

一带电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轨迹OAB可能为圆弧

B.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C.小球在A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D.小球运动至最低点A时速度最大,且沿水平方向

6.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如图所示,乙、丙是两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现将乙、丙两种传感器分别接到图甲的电路中进行实验(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当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F变小,则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B.当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F变大,则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C.当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导电溶液深度h变大,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D.当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导电溶液深度h变小,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7.空间存在着一有理想边界的电场,边界PQ将该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I、Ⅱ,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I中无电场。

在区域Ⅱ中某一位置A,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一t图象如图(b)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3.5s末回到出发点

B.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4:

5

c.A点距边界的距离为

D.若边界PQ处电势为零,则A点的电势为-

8.如图所示,在x轴的上方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x轴的下方等腰三角形CDM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由内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其中C、D在x轴上,它们到原点O的距离均为a,。

现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设P点到O点的距离为h,不计重力作用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粒子垂直CM射出磁场

B.若,则粒子平行于x轴射出磁场

C.若,则粒子垂直CM射出磁场

D.若,则粒子平行于x轴射出磁场

9.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

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10.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m(NO)•c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

①2NO+H2═N2+H2O2(慢)

②H2O2+H2═2H2O(快)

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c(NO)/mol•L﹣1

c(H2)/mol•L﹣1

速率/mol•L﹣1•min﹣1

0.0060

0.0010

1.8×10﹣4

0.0060

0.0020

3.6×10﹣4

0.0010

0.0060

3.0×10﹣5

0.0020

0.0060

1.2×1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

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

v=5000c2(NO)•c(H2)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1

11.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原因是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12.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2c(Na+)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H+)>c(CH3COO﹣)>c(Na+)>c(OH﹣)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Na+、NH4+、Mg2+、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mL该溶液,加入25.0mL4.00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无剌激气味气体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20mol•L﹣1;②另取2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1.48g.由此可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含有Mg2+、Al3+、Clˉ,不含Na+、NH4+

B.一定含有Na+、Mg2+、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C.c(Clˉ)为4.00mol•L﹣1,c(Al3+)为1.00mol•L﹣1

D.c(Mg2+)为1.00mol•L﹣1,c(Na+)为0.50mol•L﹣1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的原子半径比Y大,Y与Z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

B.Z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

C.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15.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

B.出口②处的物质是氢气,该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

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Cl2↑+H2↑

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多,能促进果实发育

B.温特实验证明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C.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并能极性运输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片的衰老和脱落

17.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

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

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

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

18.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与人相同,如图所示为恒温动物每小时内每克体重消耗氧气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处于35℃环境温度下时,机体没有热量的散出

B.0℃与20℃环境温度相比,0℃时毛细血管血流量较多

C.处于0℃环境温度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D.恒温动物在10℃环境温度下体内酶活性与30℃时相同

19.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20.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

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

B.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

C.在25℃、小麦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

21.图示中①是把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适量乳糖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②是某种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

下列关于这两个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中大肠杆菌体内一旦合成了分解乳糖的酶,则分解葡萄糖的酶就会消失

B.图①中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受基因和乳糖的双重调控,对代谢不涉及酶活性的调节

C.图②中氨基酸A、B对甲酶的酶合成调节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

D.图②中理论上可通过酶合成调节,使氨基酸A不能生成,从而提高氨基酸B的产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本题满分12分)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A.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量程0.6A)

C.电压表(量程0~3V)

D.电键S和若干导线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Ω,允许最大电流2A)

①为使测量尽可能精确,请根据原理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已连接了部分线)。

②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所缺的内容:

A.按实验要求连接好电路,使滑动变阻器以阻值接入电路中(选填“最大”或“最小”)。

B.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C.继续移动,并再次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用同样方法测量多组数据。

D.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③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标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图中,作出U—I图线,由此求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本题满分14分)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

该同学在某大气压下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

环境温度t(℃)

-27

0

27

54

81

100

汞柱高x(cm)

25.8

20.4

15

9.6

4.2

0.4

温度刻度t(℃)

-27

0

27

54

81

100

该同学将上表中环境温度t(℃)和汞柱高x(cm)的数据输入图形计算器,绘制出x-T图象,如图2所示.

(1)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写出汞柱高度x随环境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图象和测温装置推断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值p0=cmHg,玻璃泡A内气体压强p和气体温度T的比例常量C=cmHg/K.(假设实验过程中p0值是不变的)

(3)由于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p’0比上述大气压p0低了1cmHg,那么此次测出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或“偏小”)

24.(本题满分18分)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PQ和MN之间的距离为d;两金属板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如图建立坐标系,x轴平行于金属板,与金属板中心线重合,y轴垂直于金属板.区域I的左边界在y轴,右边界与区域II的左边界重合,且与y轴平行;区域II的左、右边界平行.在区域I和区域II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区域I内的磁场垂直于Oxy平面向外,区域II内的磁场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一电子沿着x轴正向以速度v0射入平行板之间,在平行板间恰好沿着x轴正向做直线运动,并先后通过区域I和II.已知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区域I和区域II沿x轴方向宽度均为.不计电子重力.

(1)求两金属板之间电势差U;

(2)求电子从区域II右边界射出时,射出点的纵坐标y;

(3)撤除区域I中的磁场而在其中加上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使得该电子刚好不能从区域II的右边界飞出.求电子两次经过y轴的时间间隔t.

25.(本题满分18分)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内建立xoy坐标系,在第Ⅱ象限内有平行于桌面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θ=45°.在第Ⅲ象限垂直于桌面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C1、C2,两板间距为d1=0.6m,板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两板右端在y轴上,板C1与x轴重合,在其左端紧贴桌面有一小孔M,小孔M离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L=0.72m.在第Ⅳ象限垂直于x轴放置一块平行y轴且沿y轴负向足够长的竖直平板C3,平板C3在x轴上垂足为Q,垂足Q与原点O相距d2=0.18m.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桌面上的P点以初速度v0=4m/s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出,刚好垂直于x轴穿过C1板上的M孔,进入磁场区域.已知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的比荷=20C/kg,P点与小孔M在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距离为s=m,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要使带电小球无碰撞地穿出磁场并打到平板C3上,求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

(3)若t=0时刻小球从M点进入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如乙图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取竖直向上为磁场正方向),求小球从M点到打在平板C3上所用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6.(本题满分16分)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

将2.0mL0.50mol·L—1的Cu(NO3)2溶液、2.0mL0.50mol·L—1的NaOH溶液和0.25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

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表Ⅰ表Ⅱ

编号

V(Na2CO3)/mL

沉淀情况

 

编号

反应温度/℃

沉淀情况

1

2.8

多、蓝色

 

1

40

多、蓝色

2

2.4

多、蓝色

 

2

60

少、浅绿色

3

2.0

较多、绿色

 

3

75

较多、绿色

4

1.6

较少、绿色

 

4

80

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①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最佳条件是。

②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2)实验小组为测定上述某条件下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样品组成,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

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

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

(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

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①装置A的作用是;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B.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固体质量56.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为测定x/y的值,请你选用合适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

27.(本题满分20分)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将含有钴酸锂(LiCoO2)的正极粉均匀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的,可以再生利用。

某校研究小组尝试回收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钴。

(1)25℃时,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有一定量的钴以Co2+的形式从正极粉中浸出,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粉与铝箔剥离。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CoO2+4H++e-Li++Co2++2H2O、。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该研究小组发现硫酸浓度对钴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一定条件下,测得其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当c(H2SO4)>0.4mol/L时,钴的浸出率下降,其原因可能为。

(2)电解完成后得到含Co2+的浸出液,且有少量正极粉沉积在电解槽底部。

用以下步骤继续回收钴。

①写出“酸浸”过程中正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步骤一般在80℃以下进行,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②已知(NH4)2C2O4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c(NH4+)>c(C2O42-)>c(H+)>c(OH-)

B.c(H+)+c(NH4+)=c(C2O42-)+c(OH-)+c(HC2O42-)

C.c(NH4+)+c(NH3·H2O)=2

(3)已知所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xg,其中LiCoO2的质量分数为a%,则回收后得到CoC2O4·2H2O的质量不高于g。

28.(本题满分22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与之伴生的二氧化硫(SO2)和酸雨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电厂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的原理是利用碱性物质吸收并固定酸性的二氧化硫,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I、钠碱循环法脱硫技术。

(1)此法是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OH溶液吸收SO的过程中,pH随n(SO32﹣):

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HSO3﹣)

91:

9

1:

1

9:

91

pH

8.2

7.2

6.2

①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溶液呈中性时,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c(SO32﹣)+c(HSO3﹣)+c(H2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2c(SO32﹣)+c(HSO3﹣)

II、石灰石脱硫法

此法是以石灰石为原料通过系列反应将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H=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l-1(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反应Ⅰ、Ⅱ写出CaSO4(s)与CaS(s)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Ⅰ的Kp=(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4)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

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产生的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生石灰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降低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29.(本题满分18分)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

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

试剂与仪器:

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

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硫酸锌溶液并标记。

第二步:

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第三步:

各组接种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

第四步:

实验结果:

如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